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糖尿病肾病 (DN)是糖尿病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我院于 1996年 1月~ 2 0 0 1年 12月收治糖尿病 2 81例 ,其中并发糖尿病肾病 39例 ,占 14 2 3%。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2 81例糖尿病病人中 ,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IDDM) 32例 ,并发DN15例 ,占 46 87%,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NIDDM) 2 31例 ,并发DN2 4例 ,占 10 39%。 39例DN患者中 ,男 16例 ,女 2 3例 ;年龄 <30岁 3例 ,30~ 49岁 6例 ,5 0~ 6 0岁 14例 ,>6 0岁 16例。1 2 糖尿病病程 ,血糖水平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 病程 <5年的 132例中并发DN2例 (1 5 %,2例…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肾病是一种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是糖尿病致死的主要原因。大多数糖尿病病程 2 0年后即发展致糖尿病肾病氮质血症 ,逐渐进入尿毒症。近年来 ,在所有尿毒症血透病人中由于糖尿病肾病所致者越来越多。据统计 ,目前每 4个透析患者就有 1个为糖尿病肾病所致 ,其死亡率明显高于其他肾病所致的尿毒症。因此 ,做好糖尿病尿毒症血透病人的护理是当前血液透析治疗的一个重要环节 ,是延长血透病人生命的关键。下面就我科近几年来收治的糖尿病血透病人的护理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998~ 2 0 0 2年 ,我科共收治糖尿病肾病进行血透治疗的…  相似文献   

3.
凯时与弥可保治疗糖尿病多发性末梢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多发性末梢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其病因主要是长期严重的高血糖及由此而导致的代谢障碍 ,微循环异常和自身免疫紊乱[1] 。临床上对于这种常见病尚缺乏特异性治疗方法 ,我们应用凯时、弥可保治疗30例糖尿病多发性末梢神经病变 ,取得较好的疗效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 1 研究对象在我院 2 0 0 0年 6月~ 2 0 0 2年 6月住院的糖尿病多发性末梢神经病变患者 6 2例 ,其中男 38例 ,女 2 4例 ,平均年龄 5 4岁 ,糖尿病病程 4~ 2 0年。其中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3例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5 9例。随机分为凯时、弥…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自胰岛素应用以来,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如酮症酸中毒的死亡率已大大下降,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患者教育的开展、公众健康意识的提高,糖尿病病人的寿命大大延长。而慢性并发症尤其是血管并发症已成为其死亡的主要原因。1概况1·1流行病学。DN在糖尿病人群中的发生率约为20%~40%(美国),伴有终末期肾病的5年生存率小于20%,我国2001年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24 000多例住院糖尿病患者调查,DN的患病率约为33%。DN致尿毒症死亡者,约占诊断年龄31岁以下糖尿病病人的27%~31%,美国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43%为DN,我国1999年统计DN占全部透析病人的13·3%,现数量还在增加。2型糖尿病中的DN的发病率相对1型糖尿病较低,约占20%。DN的患病率与病程关系极为密切,1型糖尿病病程5年以上发病率急剧升高,2型糖尿病<5年为7%~10%,20~25年为20%~35%,25年以上为57%。1·2糖尿病肾病的病因。非常复杂,至今还有很多问题尚不明了。已明确的是DN的发生也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代谢因素:高血糖,蛋...  相似文献   

5.
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本组 4 0例患者均为 2 0 0 1年 1月~ 2 0 0 2年 1 1月来我院住院的 2型糖尿病患者 ,其中男 2 8例、女 1 2例 ,年龄 5 2~73岁。平均 6 5岁 ;均符合 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1〕,且磺脲类药物治疗失败而在饮食运动治疗基础上注射胰岛素。按美国糖尿病学会 1 994年新制定的血糖控制目标 ,所有患者为血糖控制不满意者 ,即空腹血糖 >7.0 mmol/L,餐后 2小时血糖 >1 0 .0 mmol/L。所有患者均无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 ,无近期糖尿病并发症及慢性胃肠道并发症。1 .2 方法 所有病例维持原胰岛素治疗方案不变 ,进入研究时加…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 2 0 0 0年元月至 2 0 0 3年元月在我院肾内科血液净化中心行血透与血液透析滤过 (HDF)治疗的 6 5岁以上 1 5例老年慢性肾功能衰竭 (CRF)患者透析中的并发症进行对比观察 ,对动—静脉直接穿刺在血透及HDF治疗老年慢性肾衰中的使用情况进行临床观察与分析。1 资料与方法1 1 研究对象 为 3年期间门诊和住院行血透和HDF的老年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 1 5例中男 1 0例 ,女 5例。病因之首为高血压病 1 1例 ,余糖尿病肾病 2例 ,肾动脉硬化 1例 ,慢性梗阻性肾病 1例。年龄 6 5~ 81岁 ,平均 72岁 ,病程 2~ 4 0年 ,平均 1 7年。慢性肾…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与反应性精神病15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米国莲  许丽丽 《河北医药》2002,24(8):680-681
我科从 1997年 7月~ 2 0 0 1年 10月对 15 8例糖尿病患者住院期间的调查发现 ,糖尿病与反应性精神病关系密切。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男 86例 ,女 72例 ,年龄 19~ 72岁。 1型糖尿病 3 5例 ,2型糖尿病 12 3例 ,均符合 1985年WHO的诊断分型标准。应用胰岛素者 69例 ,口服降糖药物者 89例。慢性并发症 :糖尿病肾病 5 8例 ,糖尿病性心脏病 5 4例 ,糖尿病神经病变 47例 ,糖尿病眼病 3 1例。以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入院者 62例。病程 5个月~ 3 0年。入院时空腹血糖 8.0~ 15 .2mmol L ,饭后 2h血糖 12 .6~ 3 6.…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并发低血糖2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戎丽琳 《淮海医药》2003,21(5):376-377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并发低血糖的治疗和诱因预防。方法 对 2 5例糖尿病并发低血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 5例患者平均病程 10 .4年 ,即刻血糖均低于 2 .8mm ol/ L ,最低达 0 .6 mm ol/ L ,给予口服糖水或 5 0 %葡萄糖静脉注射 ,对顽固性低血糖加用糖皮质激素 ,除 1例放弃治疗外余均治愈。导致低血糖的原因 :降糖药物所致 12例 ,胰岛素皮下注射所致 11例 ,皮下注射胰岛素并口服消渴丸者 1例 ,已停用胰岛素 1周因恶心、呕吐、腹泻、纳差所致者 1例 ,合并糖尿病肾病者 17例 ,合并肝硬化肝功能损害者 1例。结论 多因素导致糖尿病并发低血糖。对糖尿病伴有意识障碍、抽搐、烦燥、头昏、心悸、多汗应及时监测血糖 ,尤其是出现恶心、呕吐、腹泻 ,纳差者应及时调整降糖药物及胰岛素用量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肾病 (DN)是糖尿病 (DM )的常见慢性并发症 ,也是DM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本文应用新一代口服降糖药罗格列酮对 2 0例 2型糖尿病合并肾病患者进行 3个月治疗 ,通过检测尿蛋白水平变化以观察其肾脏保护作用。1 临床资料和方法1 1 病例选择4 0例 2型糖尿病合并肾病患者为本院门诊或住院患者。尿蛋白在 30mg/2 4h与 5 0 0mg/2 4h之间 ,糖尿病诊断符合 1998年WHO标准 ,所有患者发生糖尿病前均无高血压、心衰、尿路感染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尿蛋白增高疾病。1 2 分组按年龄、病程、血压、血糖等临床条件基本相同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  相似文献   

10.
住院糖尿病患者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艳燕  任安  孔艳华 《安徽医药》2012,16(10):1453-1455
目的 探讨糖尿病的死亡原因,明确防控重点.方法 对安徽省立医院2000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11年间住院死亡的429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糖尿病住院患者主要死亡原因依次为感染性疾病(22.8%)、恶性肿瘤(16.8%)、脑血管疾病(16.6%)、心血管病(15.4%)、糖尿病肾病(10.3%)、其他原因(7.0%)、多脏器功能衰竭(5.6%)、肝硬化(3.7%)和急性并发症(1.9%).47.9%的糖尿病患者的死因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有关.结论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感染、恶性肿瘤是糖尿病的主要死亡原因,慢性并发症和合并症的防治是当前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门诊仅接受口服降糖药物治疗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降糖达标现状及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合并症的发生情况。方法收集我院门诊仅接受口服降糖药物治疗(3个月以上)的T2DM病例401例,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患者血糖、HbA1c值、血压、血脂、自我管理信息、治疗方案、合并症及慢性并发症等情况,评估HbA1c≤6.5%的达标现状及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合并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血糖控制现状调查显示HbA1c≤6.5%的达标率为17.5%;HbA1c>6.5%组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慢性并发症的比率明显高于HbA1c≤6.5%组;36.9%患者血糖监测频率≥4次每月,13.7%患者HbA1c监测频率≥4次每年;患者控制饮食、规律运动的比例分别为74.6%、51.6%;大多数患者应用2种及以上降糖药物治疗。结论门诊仅接受口服药物治疗的T2DM患者血糖控制达标率低,血糖控制不良与糖尿病合并症、慢性并发症相关。  相似文献   

12.
李红 《河北医药》2000,22(9):696-696
微量白蛋白尿是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重要指标 ,与糖尿病的其他慢性并发症有一定的联系 ,如伴有微量白蛋白尿的 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发病率和病死率明显升高 ,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也增高。在非糖尿病人群中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尿白蛋白排泄率升高同心血管疾病导致的早期伤残和死亡有关[1] 。本文同时用常规放射免疫法和快速免疫比浊法 (DCA 2 0 0 0测定仪 )测定尿白蛋白 ,其结果如下。1 对象本院于 1999年 2月~ 1999年 8月住院糖尿病患者 52例 ,其中男 2 7例 ,女 2 5例。糖尿病诊断依据1985年WHO标准。2 方法尿微量白蛋白常规放…  相似文献   

13.
金纳多 (德国Dr .WillmarSchwabe药厂生产 )是由传统中药银杏叶中提取出来的有效成分制成的现代药品 ,近年来发展迅速〔1〕。它包含有 2 4%的黄酮甙、6 %的银杏内酯和白果内酯 ,其他为促进药物易溶于水中的成分。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液多呈高凝状态〔2〕。应用银杏制剂金纳多注射液可以使糖尿病病人的血液粘稠度和尿微量白蛋白 /尿肌酐 (Alb/Cr)显著降低 ,减少了糖尿病肾病的发生 ,提高了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选择 1998年 4月~ 2 0 0 0年 8月在我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 84例 ,符合 …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分析代谢综合征与2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收治的24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代谢综合征与2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病率,根据是否合并代谢综合征,分析2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病率。结果 24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181例(75.42%)合并代谢综合征,男性患者68例(68%),女性113例(80.71%),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合并代谢综合征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肾病和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病率明显高于不合并代谢综合征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发病率,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代谢综合征与2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存在相关性,合并代谢综合征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肾病和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病率较高。  相似文献   

15.
肾-胰岛细胞联合移植的临床疗效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金娥  刘登贤 《河北医药》2001,23(7):548-549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一般在临床上 ,病史 10~ 2 0年糖尿病患者中3 0 %~ 5 0 %合并有肾病 ,其中 5 %~ 10 %最终发展为终末期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由于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仍难以控制病情的恶化 ,器官移植特别是胰岛 肾脏联合移植的开展 ,给糖尿病肾病合并尿毒症的患者带来了新生的希望。我院自 2 0世纪 90年代开始临床胰岛移植的研究 ,目前已成功地为 4例患者施行了胰岛 肾脏联合移植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4例患者均为 1型糖尿病 ,移植前情况见表 1。表 1  4例患者移植前临床资料序号 年龄(岁 ) 性别 病程(年 )…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糖尿病肾病是影响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及寿命,且耗资巨大的严重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在发达国家已成为终末期肾病的首要原因。在我国则是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第三位疾病,接受透析治疗的终末期肾病患者中约15%是由糖尿病肾病所致。在发达国家这个比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它是因先天性或后天性胰岛素缺乏,或因胰岛素功能失调所致。世界卫生组织WHO调查,全球约有1亿2千万糖尿病患者,其中我国约占1/5。近年来,糖尿病对人类的危害很大,可引起许多急、慢性并发症,造成人们生活质量下降,劳动力丧失,寿命缩短;糖尿病又是一终生性疾病,一旦患病,难以治愈,常需终身  相似文献   

18.
杨秀红  王新婷  高春斌  董陆玲 《河北医药》2012,34(19):2986-2987
2型糖尿病(T2DM)中持续存在高葡萄糖毒性,长期高血糖通过多种途径导致肾脏损害,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是慢性肾病和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1],而微量白蛋白尿是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一个重要标志。本文探讨T2DM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微量白蛋白的影响,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老年人糖尿病 (diabetes mellitus.DM)发病率不断提高 ,其微血管并发症糖尿病肾病 (diabeties nephropathy,DN)的发生和发展是老年 DM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 〔1〕。为此需积极防治糖尿病肾病 ,我院自 1 999年以来 ,应用葛根素治疗 DN2 0例收到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分析如下。1 资料和方法1 .1 糖尿病临床诊断 符合 1 997年 ADA及 WHO糖尿病诊断分型标准〔2〕,并根据 1 983年 Mogenson将糖尿病肾病分五期的标准分别诊断为 DN 期 5例 (2 5.0 % )、 期 1 0例 (50 .0 % )、 期 5例 (2 5.0 % )。其中男 1 2例 ,女 8例 ,年龄 43~ 70…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R)和糖尿病肾病 (DN)为糖尿病微血管损害的典型表现 ,它们是糖尿病(DM)严重的慢性并发症 ,其发生将影响着DM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本文收集了 2 0 0 0年 1月~ 9月住我院内分泌科的 80例糖尿病患者 ,通过同时进行眼底检查及 12小时尿白蛋白测定 ,以探讨二者的关系。对象与方法  80例中 1型患者 5例 ,2型患者75例 ,男 4 5例 ,女 35例 ,年龄 15岁~ 73岁 ,平均年龄 5 2 4岁。病程半月~ 18年。所有病例均排除急、慢性肾炎、尿路感染、酮症酸中毒及近期使用肾毒性药物史。所有病例的眼底检查均由眼科专科医生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