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风湿性疾病为多因子发病,其发病机理可能涉及遗传因素。本文是作者研究与风湿性疾病相关联遗传标记的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了三种红细胞遗传标记系统在多种风湿性疾病中的研究结果。作者对213例风湿性关节炎(RA)、系统性红斑痕疮(SLE)、风湿性心脏病(RHD)、硬皮病(Scl)、关节病性牛皮癣(PsA)等患者研究了酸性磷酸酶(AcP),葡糖磷酸变位酶Ⅰ(PGM_1)和酯酶D(EsD)三种红细胞酶的频率;对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CD40-E1SNP和E4SNP单核苷酸多态性在鄂西北部地区汉族人群中的分布,并探讨CD40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血浆可溶性CD40水平的关系。方法 318例汉族人,其中男性187例,女性131例;平均年龄31.2岁。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及测序的方法,CD40-E1SNP和E4SNP并计算其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检测血浆可溶性CD40浓度,并与文献报道不同种族人群比较。结果鄂西北地区汉族人群CD40-E1SNP基因型频率:CC型29.2%,CT型54.1%,TT型16.7%,C、T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56.3%、43.7%,这种多态性分布在男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英国、波兰比较,发现不同种族间CD40-E1SNP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CD40-E1SNP各基因表型之间可溶性CD40含量分别为:CC(57.3±6.6)pg/mL,CT(34.2±4.5)pg/mL,TT(28.8±4.2)pg/mL,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在实验中未检测到CD40-E4SNP单核苷酸多态性。结论鄂西北地区汉族人群中存在CD40-E1SNP单核苷酸多态性,其基因型在不同种族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并且可能影响CD40的表达,而不存在CD40-E4SNP单核苷酸多态性。  相似文献   

3.
湖北地区汉族人群TNF基因多态性分布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 :了解TNF α和TNF β基因多态性在湖北地区汉族人群中的分布特点。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PCR RFLP)检测 2 1 5例正常汉族人TNF α和TNF β基因型并与其它种族和地区的分布进行比较。结果 :TNF α基因型以TNF α1 /1型最为多见(8 7.0 % ) ,而TNF β基因型以TNF β1 / 2型出现频率最高 ( 5 0 .7% )。二种基因多态性分布在男女间均无显著差异 (P >0 .0 5 )。与其它种族和地区比较 ,发现不同种族和不同地区间TNF α和TNF β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频率均存在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在湖北地区汉族人群中存在TNF基因多态性 ,但在不同种族和不同地区间分布有明显的差异 ,这种差异可能是导致一些疾病在不同种族、不同地区间的发生、转归和预后不同的遗传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雌激素受体-α基因PvuⅡ和XbaⅠ多态性在广西壮、汉两民族中的分布。方法:采用PCR-RFLP方法检测壮族和汉族PvuⅡ和XbaⅠ多态性,比较其在两民族中的分布频率,并与其他种族的分布进行比较。结果:PvuⅡ等位基因P、p频率在壮族与汉族两个民族正常人群中分别为33.6%、66.4%和31.9%、68.1%;XbaⅠ等位基因X、x频率分别为22.4%、77.6%和24.2%、75.8%,在壮、汉两民族中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与瑞典、韩国种族比较,PvuⅡ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频率均存在显著差异。结论:雌激素受体-α基因PvuⅡ多态性与瑞典、韩国种族间分布有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可能是导致一些疾病在不同种族、不同地区间的发生、转归和预后不同的遗传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雌激素受体 β(ER β)基因RsaI和AluI多态性在广西壮、汉两民族中的分布。 方法 采用PCR RFLP方法检测壮族人和汉族人RsaI和AluI多态性 ,并与新加坡人群的分布进行比较。结果 RsaI等位基因R、r频率在壮族与汉族两个民族正常人群中分别为 4 1.9%、5 8.1%和 4 1.8%、5 8.2 % ;AluI等位基因A、a频率分别为 13.1%、86 .9%和 14 .6 %、85 .4 % ,ER β基因RsaI和AluI多态性在壮、汉两民族中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二者与新加坡人群比较 ,发现ER β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频率有显著差异(P <0 .0 1)。结论 ER β基因RsaI和AluI多态性在广西壮、汉两民族分布无显著性 ,但与新加坡人群分布有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可能是导致一些疾病在不同种族、不同地区间的发生、转归和预后不同的遗传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背景:研究已证实细胞色素P450酶同工酶2C19,其代谢表型呈现遗传多态性,表现为强、弱代谢型,而且存在显著的种族间和个体间差异。目的:观察新疆维吾尔族人群胞色素P450酶同工酶2C19基因多态性分布情况。方法:纳入144例新疆维吾尔族和156例汉族健康志愿者,采用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进行细胞色素P450酶同工酶2C19基因多态性分析,进一步观察维吾尔族和汉族人基因表型和基因频率的差异。结果与结论:新疆维吾尔族人群强代谢型基因wt/wt,wt/m1,wt/m1+wt/m2的总频率明显高于汉族(P0.05),而弱代谢型基因m1/m1的总频率明显低于汉族(P0.05)。维吾尔族和汉族的wt,m1,m2的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中m1等位基因频率为m2的58倍(P0.01)。结果显示,中国新疆维吾尔族人群胞色素P450酶同工酶2C19弱代谢型(m1/m1)频率低于汉族,由于m1等位基因频率远高于汉族人群,因此维吾尔族胞色素P450酶同工酶2C19基因突变以m1型为主。  相似文献   

7.
磷酸葡萄糖变位酶1是一个多态性较强的指标,被广泛地用于人群亲缘关系和相互间差异的研究中。本文综述了PGM_1的研究历史、理化性质、遗传学研究、等位基因命名、分型方法和变异型鉴定方法等研究成果。着重讨论了世界上三个主要人种PGM_1等位基因分布的差异。认为,高加索人和黄种人的PGM_1各等位基因频率比较接近,并且各等位基因频率高低顺序一致。而黑人则与前两个人种有较多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广东汉族人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基因的分布特点.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156例正常人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基因进行扩增并进行图谱分析.并进行了不同种族间的分析比较.结果广东汉族人群中IL-1ra基因表型频率:IL1RN1/1 0.8205,IL1RN1/2 0.1731,IL1RN1/3 0.0064,IL-1ra等位基因频率:IL1RN*1 0.9103,IL1RN*2 0.0865,IL1RN*3 0.0032.结论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基因多态性在不同种族间分布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广东汉族人儿童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基因多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广东汉族人白细胞介素-l受体拮抗剂基因的分布特点.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156例正常人白细胞介素-l受体拮抗剂基因进行扩增并进行图谱分析.并进行了不同种族间的分析比较.结果 广东汉族人群中IL-1ra基因表型频率:ILlRN1/l0.8205,ILlRN1/20.173l,ILlRN1/30.0064,IL-lra等位基因频率:ILlRN*l0.9103,ILlRN*20.0865,ILlRN*30.0032.结论 白细胞介素-l受体拮抗剂基因多态性在不同种族间分布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贵州省从江县侗族、威宁县彝族、荔波县瑶族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GSTs)多态性。方法在隔离自然人群(从江县侗族108人、威宁县彝族104人、荔波县瑶族109人)中,采用多重等位基因特异聚合酶链反应方法分析GSTM1和GSTT1基因多态性,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分析GSTP11578(A→G)基因多态性。结果贵州省从江县侗族、威宁县彝族、荔波县瑶族的GSTM1和GSTT1纯合缺失基因型频率分别为59.6%~71.2%、39.4%~72.5%。其GSTP11578(A→G)基因型频率分别是:AA为63.3%~75%、AG为23.2%~35.8%、GG为0~1.9%。等位基因频率:A为81.2%~86.6%,G为13.4%~18.8%。结论GSTT1基因型频率在贵州从江侗族、威宁彝族、荔波瑶族中存在差异,其分布特征可能与人群中不同种族以及同一种族不同民族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1β(IL-1β)基因5号外显子+3953C/T多态性在中国广西壮、汉两民族中的分布。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155名壮族人和195名汉族人的白细胞介素-1β基因5号外显子+3953C/T多态性,计算其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并结合文献与高加索人、非洲白人进行了不同种族间的分析比较。结果在壮族人中CC、CT基因型分别为94.8%、5.2%;在汉族人中CC、CT基因型分别为93.3%、6.7%。两组IL-1β基因型的分布频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二者与高加索人、非洲白人比较,发现IL-1β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频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IL-1β基因5号外显子+3953C/T多态性在广西壮、汉两族分布无差异,但与高加索人、非洲白人分布有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中国江苏地区汉族人群TNFβ基因多态性在SLE病人中分布特点 ,并与不同人种进行比较研究。 方法 :收集江苏地区 16 8名无血缘关系健康个体及 6 6例SLE病人的静脉血提取DNA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 RFLP) ,分析TNFβ基因的多态性。 结果 :中国汉族SLE病人与白种SLE病人TNFβ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中国汉族健康个体TNFβ 1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白种健康个体 ;SLE病人TNFβ 2基因频率较正常人明显升高 (SLE病人 6 7 4% ,正常人 5 5 1% ,P <0 0 5 ,R =1 6 8) ;中国汉族SLE病人与白种SLE病人TNFβ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TNFβ等位基因频率在正常人分布具有种族差异 ,但在SLE病人分布无种族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基质细胞衍生因子编码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相关性及民族差异性。方法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间rs1801157位点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比较不同民族间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情况,并与国内外已有研究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间等位基因频率存在显著性差异(χ2=3.963,P=0.0470.05),玉溪地区主要民族傣族、哈尼族、彝族、汉族(对照组)间该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存在显著性,汉族对照组等位基因频率还与国内外已有研究的多个民族或种族间差异存在显著性。结论基质细胞衍生因子编码基因rs1801157位点G等位基因可能为玉溪地区汉族人群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该基因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存在民族或种族差异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孕酮受体基因(PGR基因)rs590688、rs1042838、rs11224592三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在宁夏回、汉族人群的分布特征并与1000Genomes网站上公布的其他群体分布频率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采用TaqMan探针基因分型方法分析宁夏回、汉族人群867例(回族335例,汉族532例)PGR 3个SNPs位点rs590688、rs1042838、rs11224592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情况。结果:宁夏回、汉族人群PGR基因rs590688和rs1042838两个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s11224592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宁夏回、汉族人群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个SNP位点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在男、女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宁夏人群PGR基因rs590688、rs1042838、rs11224592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频率与1000Genomes网站公布的其他群体相比较,rs590688位点与欧洲人群及非洲人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rs1042838位点与欧洲人群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s11224592位点与非洲人群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GR基因rs590688、rs1042838、rs11224592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宁夏回、汉族人群的分布中,rs590688和rs1042838两个位点的分布无民族差异;rs11224592位点的分布具有民族差异;3个SNP位点的分布无性别差异。PGR 3个SNP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不同种族和地区的分布不同。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白细胞介素-21(IL-2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在中国广西地区人群中的分布频率,比较其在不同种族间分布的差异。方法:采用单碱基延伸的PCR技术和DNA测序法检测199例中国广西人的IL-21基因rs2221903 T/C多态性,并结合人类基因组计划(Hapmap)公布的欧洲人、非洲人、日本人和中国北京人的SNP分型数据,比较分析广西人与其他种族人群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频率的差异。结果:广西人IL-21基因型TT、TC和CC频率分别为75.38%、23.62%和1.01%;等位基因T、C频率分别为87.19%和12.81%。其基因型频率在男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广西人与欧洲和非洲人群比较,IL-21基因多态性分布频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日本人和中国北京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国广西人群中存在IL-21基因多态性,且与其他种族人群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这种差异对于人类学的研究可能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黄鹤  李艳  徐朴  张平安  李庚山 《微循环学杂志》2002,12(4):19-21,F003
目的 :了解湖北地区汉族健康人群白细胞介素 1α基因 (IL 1A )启动子 -889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 (SNP) ,比较其在不同种族间的分布特点。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 RFLP)分析的方法 ,检测 184名健康者IL 1A启动子 -889位点的SNP ,分析其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结果 :CC、CT、TT三种基因型 ,以C等位基因发生频率最高 ( 92 .4% ) ,T等位基因次之 ( 7.6% ) ;与挪威人群比较 ,其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均存在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 ,而与日本人群相比也有显著差异 (P <0 .0 5)。结论 :IL 1A启动子 -889位点存在SNP ,其在不同种族间的分布存在明显的差异 ,这种差异有可能是导致一些疾病在不同种族间的发病率和临床表现显著不同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P-选择素(P-selectin)基因启动子区C-2123G、T-1817C多态性在中国湖北地区健康汉族人群中的分布,同时比较不同种族间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的分析方法,检测200名健康者P-selectin基因启动子区C-2123G、T-1817C的基因型并计算其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结果中国湖北地区健康人群P-selectin C-2123G基因各基因型频率:CC型8.0%,CG型40.5%,GG型51.5%;C,G各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28.2%,71.8%,这种基因多态性分布在男女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德国和英国比较,发现不同种族间P-selectin C-2123G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频率均存在显著差异(P<0.001,P<0.001).P-selectin T-1817C基因各基因型频率:TT型65.5%,TC型28.5%,CC型6.0%;T,C各等位频率分别为79.75%,20.25%,这种基因多态性分布在男女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英国比较,发现不同种族间P-selectin T-2123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频率均存在显著差异(P<0.001).结论中国湖北地区汉族人群中存在P-selectin启动子区C-2123G、T-1817C基因多态性,这种多态性在同种族男女间无差异,在各族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河南汉族人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MTHFR)基因的分布特点。方法应用PCR-RFLP技术对500例健康个体的MTHFRC677T基因进行基因多态性分析,并结合文献进行了不同种族间的分析比较。结果河南汉族人群中MTHFRC677T突变纯合子TT型频率为32.8%,突变杂合子CT型频率为34.6%,野生型CC型频率为32.6%,T等位基因频率51.1%,与其他种族相比较,MTHFRC677T基因型在中国河南汉族正常人群中的分布与其他人群中的分布差异显著。结论MTHFRC677T基因多态性在不同种族间分布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E-选择素基因第2外显子G98T单核苷酸多态性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湖北地区汉族人群E 选择素 (E selectin)基因第 2外显子 98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 (SNP) ,比较种族间单核苷酸的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 RFLP)的分析方法 ,检测了 2 40名健康者E selectin第 2外显子 98位点单核苷酸的基因型。结果 :E selectin各基因型频率GG型91.3 % ,GT型 8.7% ;G ,T各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 95 .6% ,4.4% ,这种基因多态性分布在男女间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与其它种族比较 ,发现不同种族间E selectin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频率均存在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在湖北地区汉族人群中存在E se lectin基因第 2外显子 98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 ,这种多态性在种族间可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CD40配体基因rs3092923G/A和rs3092929A/C多态性位点在广西壮族及汉族人群中的分布,同时比较其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不同种族人群之间以及同一种族不同性别之间存在的差异。方法采用单碱基延伸PCR的检测方法,分析201名广西汉族人和199名广西壮族人的CD40配体基因rs3092923G/A和rs3092929A/C多态性。结果在广西壮族人群中,CD40配体基因rs3092923G/A位点AA、AG与GG基因型频率和rs3092929A/C位点AA、AC与CC基因型频率均为86.4%、7.5%和6.0%,rs3092923G/A位点的A、G等位基因频率和rs3092929A/C位点的A、C等位基因频率均为90.2%、9.8%;在广西汉族人群中,CD40配体基因rs3092923G/A位点AA、AG与GG基因型频率和rs3092929A/C位点AA、AC与CC基因型频率均为93.0%、4.0%、3.0%,rs3092923G/A位点的A、G等位基因频率和rs3092929A/C位点的A、C等位基因频率均为95.0%、5.0%。将这2个多态性位点基因型分布频率在2个民族人群中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而等位基因频率却有着显著性差异(P均<0.05)。另外,将这2个位点多态性分布频率在男女性别之间作比较,差异都没有显著性(P均>0.05)。进一步与人类基因组计划公布的4个人群相比,广西汉族人群的rs3092923G/A和rs3092929A/C 2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与非洲、日本、欧洲和北京人群比较,差异都具有显著性(P均<0.05)。结论在广西地区壮族及汉族人群中存在着CD40配体基因多态性。广西汉族人群CD40配体基因多态性的分布频率同其他种族人群比较存在着显著性差异,这种差异可能是导致与CD40配体相关的疾病在不同种族人群间的临床表现以及发病率存在明显不同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