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腹腔内感染多由于腹部外伤或脏器穿孔所致,需氧菌有大肠杆菌、变形杆菌、克雷白菌和肠杆菌科;厌氧菌多达15种,主要有脆弱拟杆菌、厌氧性球菌和梭状芽胞杆菌属。在抗生素中,克林达霉素能有效抑制厌氧菌,其最小抑制浓度(MIC)1~2μg/ml可抑制90%脆弱拟杆菌,与氨基糖甙类合用组成腹腔内感染的标准治疗方案,其中丁胺卡那霉素对其它氨基糖甙  相似文献   

2.
混合性感染中厌氧菌的作用和耐药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各种混合感染疾病发展过程中,厌氧菌起重要作用.人体正常菌群中厌氧菌占较大比例,需氧菌和厌氧菌的平衡可阻挡其它微生物的入侵.在人体组织缺血或外伤时,这种平衡遭到破坏,人体正常菌群可侵入机体而变成致病菌,导致混合感染的发生,并可以形成脓肿,这些致病菌称内源性的.在临床上,腹腔内感染中的厌氧菌与结肠或阴道的菌群一致,肺部感染中的厌氧菌常与口腔中的菌群一致.在混合感染中,感染渗出物的气味和硫磺颗粒的排出对厌氧菌感染的诊断有助,而细菌的革兰氏染色更有助于诊断.最常见的厌氧菌是G杆菌、如脆弱类杆菌;其次为G~+球菌,以消化链球菌为多见;有时可见到梭状芽胞菌,约占11%.临床上较重要的厌氧菌是脆弱类杆菌,它毒力强,易对许多抗生素耐药.在混合感染中,需氧菌和厌氧菌在化学和物理方面相互协同作用,导致细菌毒(?)增加.例如:混合感染的脓液是酸性和低氧压的,这可减慢微生物的生长率,以致影响抗生素的作用,一些抗生素如β-内酰胺和氨基糖甙类在这种条件下受到较大影响.厌氧菌能产生β-内酰胺分解酶,可破坏青霉素和氨苄青霉素等抗生素,也可破坏头孢类抗菌药物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厌氧菌为感染性疾患的常见和重要的致病菌[1~6]。我院213份外科感染的脓液标本中,无芽胞厌氧菌阳性率为52.1%。膈下脓肿、阑尾和肛旁脓肿、腹内其他脓肿的致病菌中,无芽胞厌氧菌分别为90.9%、77.8%、55.6%。由此可见,无芽胞厌氧菌引起的外科感染远高于一般需氧茵,值得外科医师予以(?)视。特别是10.3%仅培养出无芽胞厌氧菌,这些标本如仅作需氧菌培养,就会被误认为“无菌感染”或  相似文献   

4.
梭形芽胞杆菌为厌氧的革兰氏阳性杆菌,并有芽胞形成。由于它可产生强力的外毒素,故具有多种局部和全身性毒性作用,包括使感染的软组织坏死,肌肉坏死、伴有暴发性血管内溶血的产后子宫坏疽、伪膜性小肠结肠炎、肉毒中毒和肌强直等,常导致死亡。由于改进厌氧菌的培养技术,因而使从腹腔脓毒  相似文献   

5.
梭状芽胞杆菌普遍存在于自然界,包括60多种菌株,在每克人粪中该菌数目可达10~9~10~(10)之多。已知有的菌株可引起致命的组织细胞毒性感染,但在缺乏明显的组织坏死情况下,梭状芽胞杆菌属菌血症被认为无重要临床意义。为此,作者分析了过去6年内2,542例病人的6,030次阳性血培养的结果,发现  相似文献   

6.
外科厌氧菌感染治疗原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厌氧菌为在低氧或无氧条件下生长的细菌。随着厌氧菌培养技术的进展,新型抗菌药物的推出,对厌氧菌感染的治疗也日益进步。厌氧菌种类繁多,分类复杂,但具外科临床意义者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革兰阴性杆菌。①类杆菌,其中以脆弱类杆菌最为多见,其次为产黑素类杆菌,常与其他消化道厌氧菌引起混合感染。②梭菌属。二、革兰阳性球菌。消化球菌常见于厌氧性肌炎、肝脓肿、脓胸等。消化链球菌常见于皮脂腺囊肿感染、乳房脓肿、关节及手指感染等。  相似文献   

7.
厌氧菌感染     
厌氧菌的定义为需要在氧张力降低的条件下才能生长的细菌;在含二氧化碳10%(含氧18%)的空气中,它不能在固体培养基表面生长。厌氧菌包括多种形态学类型。临床感染中最常见者为革兰氏阴性厌气杆菌,其次为厌氧球菌及链球菌。再其次为革兰氏阳性厌氧芽胞杆菌,它们的重要性在于产生强有力的毒素,因而可能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  相似文献   

8.
外科感染中的厌氧菌及其快速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外科感染病原菌 ,并能快速诊断及时指导临床。 方法 对我院 1986~1996年 3 72例外科感染患者的标本进行了细菌学监测 ,采用厌氧菌培养法 (CM) ,探讨间接免疫荧光抗体染色技术 (IFA)和免疫酶标抗体染色技术 (ELA)。 结果 外科厌氧菌感染率高 ,如脓胸为88 9% ,腹腔脓肿为 86 7% ,阑尾炎为 83 9%。鉴定出专性厌氧菌 2 12株 ,无芽胞厌氧菌占绝对优势( 87 8% ) ,其中产黑类杆菌和脆弱类杆菌多见 ,分别为 2 8 8%和 2 5 0 % ;混合感染为 64 0 % ,单纯厌氧菌感染为 10 6%。IFA和ELA厌氧菌检出率明显高于CM法 ,检出率分别为 79 1%、80 9%和 3 7 3 %。产黑类杆菌、脆弱类杆菌、核粒梭形杆菌、产气荚膜杆菌和消化链球菌占检出厌氧菌的 62 1%。结论 IFA和ELA鉴定厌氧菌敏感、特异、简便、快速 ,便于基层单位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厌氧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世纪40年代以前,人们只注意到有芽胞厌氧菌引起的外源性创伤感染,如破伤风和气性坏疽。近几十年来,随着厌氧菌培养技术的改进,在临床发现了大量无芽胞厌氧菌引起的内源性感染。70年代以后,其发生率虽有所下降,但仍保持于较高水平。外科感染最常分离到的厌氧菌...  相似文献   

10.
抗感染治疗的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 感染病原菌不断变迁上世纪 60年代以前 ,外科感染病原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化脓性链球菌为主 ;70年代以后 ,革兰阳性 (G+ )球菌的优势地位逐渐被革兰阴性 (G-)杆菌所代替 ,主要是以大肠杆菌为代表的肠道杆菌科细菌 ;到了 90年代 ,国内、外都注意到G+ 球菌引起的感染又有增多趋势 ,其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肠球菌的增多尤为突出。在G-需氧杆菌中 ,肠杆菌属 (阴沟杆菌、产气杆菌 )、绿脓杆菌、不动杆菌、枸橼酸杆菌等越来越常见 ,过去鲜为人知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在重症感染患者中也屡见不鲜。随着厌氧菌培养技术的普及 ,厌氧菌感染和有…  相似文献   

11.
外科厌氧菌感染的抗菌素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周新平  曹金铎 《腹部外科》2000,13(3):136-137
目前,已知的厌氧菌有200多种,分芽孢厌氧菌和无牙孢厌氧菌。芽孢厌氧菌,诸如破伤风杆菌,产气荚膜杆菌和肉毒杆菌等已为外科医生所熟悉。无芽孢厌氧菌,主要是内源性的,包括专性厌氧菌和嫌性厌氧菌。随着病原菌培养、分离和鉴定技术的改进,自60年代以来,人们对厌氧菌的研究更加重视内源性的无芽孢厌氧菌,并强调其在外科感染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据统计,感染性败血症的20%、切口感染的1/3、腹腔感染的2/3和阑尾感染的80%~90%为无芽孢厌氧菌或厌氧菌和需氧菌的混合感染。临床上,采取抗厌氧菌感染的治疗措施后,外科感染率有了明显减少,如…  相似文献   

12.
急腹症绝大多数是感染性疾病 ,少数在发病之初原本并非感染性疾病的 ,也与感染有间接关系。在急腹症处理中 ,抗生素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1 病因学  根据文献报告 ,腹腔各部位感染的常见病原菌是 :(1)与食管相关的感染  引起感染的细菌包括G+ 球菌和G-肠道杆菌 ,大多有厌氧菌参与 ,主要是来自口咽部的类杆菌、梭菌、消化链球菌等。 (2 )上消化道穿孔或破裂  虽然胃和十二指肠的细菌主要来自口咽部 ,以球菌为主 ,但在腹腔环境下 ,引起感染的仍然主要是G-肠道杆菌 ,而且厌氧菌极少介入。在胃酸过高的情况下 ,例如胃和十二指肠消化性…  相似文献   

13.
潘芳 《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2):24-26
目的:通过对1901例腹部外科患者感染性疾病及术后感染引流物病原体分布及耐药性分析,采取干预措施预防感染。方法:监测并分析2008~2011年1901例腹部外科感染性疾病及术后感染引流物病原菌培养和药敏实验。结果:1901例腹部外科感染病原菌中,分离率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44.6%)、大肠埃希菌(33.1%)、克雷伯菌属(6.0%);G+需氧菌361株,最常见的依次为肠球菌属(41.8%)、葡萄球菌属(37.4%)、链球菌属(15.2%);厌氧菌中最常见的依次为脆弱类杆菌(41.5%)和变形梭杆菌(30.6%);药敏结果显示,G-需氧菌对亚胺培南很敏感,达95%以上,多数对三代头孢菌素较敏感,有的甚至达74%以上;而对阿莫西林耐药率均大于90%,厌氧菌对甲硝唑稳定敏感。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已非常严重。结论:医院应采取积极有效干预措施,避免耐药性进一步增长。  相似文献   

14.
断肢再植术后并发气性坏疽三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气性坏疽是由梭状芽胞杆菌所引起的一种严重的急性特异性感染,在断肢再植术后并发此症罕见,我们曾收治3例,有些经验与教训与同道们商榷。  相似文献   

15.
梭状芽孢杆菌的常见特征是疾病进展迅速和致命的后果.梭状芽孢杆菌坏疽是由败血梭状芽胞杆菌引起.这一中毒型肌筋膜炎与恶性疾病有明显的关系,虽了解不多.Alpern复习27例梭状芽孢杆菌感染,其中23例伴有癌肿,最多的是白血病(14例),结肠和直肠癌2例,Katlic获得类似的资料,他治疗7例败血梭状芽孢杆菌感染,4例患结肠和直肠癌,另3例有白血病或乳癌病史.本文复习19例败血梭状芽孢杆菌感染,可能该感染与恶性疾病和免疫抑制之间有明显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医院血流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和耐药情况,为临床预防和控制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本院临床血培养标本中病原菌的感染特点及其药敏。采用BD BACTEC 9120血培养仪进行血培养,BD Phoenix 100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分析系统对菌株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真菌药敏采用K-B纸片法,用WHONET 5.6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9 116例血培养标本中共检出病原菌896株,阳性检出率为9.8%,其中革兰阴性杆菌491株,革兰阳性球菌350株,真菌37株,厌氧菌9株以及革兰阳性杆菌9株;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率较高,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菌株分别为49.5%和38.5%;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率高于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和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检出率分别为32.6%和20.9%,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率为18.4%;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检出率分别为44.4%和70.4%;未发现耐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的葡萄球菌和肠球菌;粪肠球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显著低于屎肠球菌。结论本院血流感染病原菌以肠杆菌科细菌为主,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感染不容忽视。临床应高度重视早期血培养,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效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17.
��Ƹ�Ⱦ�ķ��Σ���״��δ��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外科感染的常见病原菌[1]2 0世纪 6 0年代以前 ,创伤和外科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是革兰阳性 (G )球菌 ,即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化脓性链球菌。 2 0世纪 70年代以后 ,他们的优势地位逐渐被革兰阴性 (G-)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等 )所取代 ,G 菌约占 30 % ,G-菌约占 70 %。 2 0世纪 80年代以后 ,耐药性强的阴沟杆菌、产气杆菌、不动杆菌和肠球菌日见增多。随着厌氧菌培养技术的普及和提高 ,发现厌氧菌检出率相当可观 ,约为5 5 %~ 75 %。到了 2 0世纪 90年代 ,国内外都注意到了G 球菌感染又有重新增多的趋势 ,在发达国家的某些重症监护病房 (I…  相似文献   

18.
在外科感染中常见的耐药菌有两类:耐药革兰阳性(G+)球菌和耐药革兰阴性(G-)杆菌.前者有: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E);耐甲氧西林溶血性葡萄球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等.耐药G-杆菌主要有两类:(1)肠杆菌科: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菌;产染色体介导Ⅰ型β-内酰胺酶(AmpC)菌;产超超广谱β-内酰胺酶(SSBL)菌.(2)非发酵菌包括: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包括鲍曼不动杆菌、洛非不动杆菌等;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等.  相似文献   

19.
胆石病的胆汁病原菌培养及药敏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了解胆石病胆汁病原菌菌谱和药敏反应情况。方法 应用微生物自动检测鉴定仪对366例胆石病胆汁行病原菌鉴定和药敏检测。结果 366例胆汁标本常规培养阳性率为70.5%,258例阳性标本中检出需氧菌268株,其中埃希大肠杆菌121株,占需氧菌45.2%,其次是肺炎克雷伯菌(24.2%),肠球菌(10.1%)。对其中32例同时作厌氧菌培养,检出厌氧菌14例,总检出率为44%,以脆弱类杆菌最多,占厌氧菌的57%。G阴性菌占需氧菌的73%和厌氧菌的86%。需氧菌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加他唑巴坦、丁胺卡那霉素敏感率分别为94%,83%,63%。厌氧菌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加他唑巴坦的敏感率分别为93%、86%。结论 胆石病胆汁病原菌主要由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肠球菌和脆弱类杆菌构成,胆汁致病菌最敏感的药物是亚胺培南和哌拉西林加他唑克坦。  相似文献   

20.
近来对结肠手术后厌氧菌感染引起重视,培养和分离厌氧菌技术也有改进。厌氧菌感染主要是类杆菌,其中尤其是脆弱类杆菌占类杆菌感染的87%。粪便中(包括盲肠远端的肠腔内粪便)类杆菌浓度为10~(10)~10~(11)lg,需氧大肠杆菌为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