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对34例中下段直肠癌在根治性切除后利用自体臀大肌瓣加弹性金属环经会阴肛门成形以代替切除的括约肌,保持术后由会阴排便,减少腹壁造痿的术式。成功30例,失败4例。以主客观指标判定结果:优10例,良16例,差4例。术后经6月至6年随访观察,其控制大便优良率为76%,术后1年生存率为100%,3年为82%,5年为58.8%。与非成形组(53.3%)对比结果略高。说明该术式对部分患者,特别是不愿行腹壁人工肛门的直肠癌患者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一层间断缝合法关闭直肠残端加双吻合器吻合在低位、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7例低位、超低位直肠癌患者采用一层间断缝合法关闭直肠残端加吻合器吻合行保肛手术,对术后吻合口并发症、排便功能、局部复发等进行了随访. 结果术后无吻合口瘘发生,无吻合口狭窄,术后排便功能控制好,无局部复发,术后10个月至2年肝脏转移3例.结论 一层间断缝合法关闭直肠残端加双吻合器吻合行保肛手术具有保肛率高,操作简便,安全性高,费用低廉、术后并发症少、排便功能控制好等优点,在低位、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一层间断缝合法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66例低位直肠癌患者采用一层间断缝合法行保肛手术,对术后吻合口并发症、排便功能、局部复发等进行了随访。结果术后发生吻合口瘘1例,无吻合口狭窄,术后排便功能控制好,局部复发3例。结论一层间断缝合法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性高,费用低廉,术后并发症少,排便功能控制好等优点,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仍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对直肠下段癌、肛管癌腹会阴联合切除、我们采用臀大肌隧道法重建直肠肌环。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6年8月—2004年6月,34例病人行直肠下段癌、肛管癌腹会阴联合切除、臀大肌隧道法重建直肠肌环。结果 出院后随访,随访时间9—16个月。22例病人每天排2—4次成形便,3—4个月能自主控制排便。10例每日排便4-5次,有时呈稀便,有时呈成形便,也能自主控制排便。2例术后肛门伤口感染,不能很好地控制稀便,经换药肛门伤口痊愈出院,3—4个月排便前都有便意感。结论 技术操作较简单,易掌握,降低手术风险及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解决了病人生活上带来的不便。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经肛门Ⅰ期巨结肠根治术后患儿排便功能控制。方法 对27例先天性巨结肠行肛门Ⅰ期巨结肠根治。术后随访患儿6mo~3a,对大便控制能力、便秘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评价。结果 获访20例,大便控制评分正常12例,好6例,欠佳2例;发生便秘3例;未发生结肠炎。结论 经肛门Ⅰ期巨结肠根治术后可获得良好的排便控制功能。切除部分无神经节直肠肌鞘组织。可减少术后便秘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丘常华  郑练  陈伦家 《河北医学》2001,7(6):523-524
目的:探讨重建内括约肌在肛门成形术中应用及术后对排便功能影响价值。方法:无肛畸形18例,其中8例高位,中位10例,全部行重建内括约肌的肛门成形术,随访平均3.5年,通过临床评分标准定肛门排便功能。结果:术后肛门功能临床评定优先76.8%,良者16.6%,而术后功能差者5.6%,结论;术中保留及重建内括约肌对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排便功能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卢芳 《中原医刊》2003,30(10):60-61
对我科96例低位直肠癌患者行miles术后,通过饮食指导,定时排便,排便姿势指导,排便感党指导等,正确指导患者进行肛门控制排便功能训练,使排便控制优良率达到90%以上。说明良好的护理对立肠癌术后排便功能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 我院1985年5月~1990年4月对先天性无肛并直肠阴道瘘6例患者经腹会阴肛门成形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全部女性。年龄最小9个月,最大24岁,平均年龄5.8岁。其中1例在新生儿期行会阴肛门切开术,术后并肛门重度狭窄(仅0.2cm)和直肠、乙壮结肠代偿性扩张。另一例合并先天宫颈闭锁,子宫、输卵管巨大“巧克力”囊肿。早期5例随访证明,术后均有排便感和控制排便能力,无肛门狭窄及大便失禁。手术方式一、术前准备术前3天进流质,并口服灭滴灵和庆大霉  相似文献   

9.
目的 回顾性分析44例经后矢状入路肛门直肠成形术(posterior sagittal anorectoplasty, PSARP)治疗不同年龄、中高位肛门直肠畸形病例,讨论新生儿一期行PSARP的可能性.方法 回顾分析了1993年2月至2005年1月在我院采用PSARP治疗的中高位肛门直肠畸形44例,初步随访并总结术后疗效及排便功能.结果 15例在新生儿期行结肠造瘘术,术后3~7个月行PSARP;其余29例(9例新生儿、2个月至9岁20例)均一期行PSARP,2例新生儿术后死亡.21例患儿术后随访6个月至5年,18例排便情况经临床评分结果为优良.结论 PSARP治疗中高位肛门直肠畸形,疗效满意.新生儿在条件许可下,一期行PSARP,仍可获良好的排便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和评价低位直肠癌、肛管癌行根治性手术后不同的造瘘口制作方法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选择行低位直肠癌、肛管癌根治性手术患者共195例,其中行传统的Mile's手术人工肛门制作60例(A组),行Golighsr法经腹膜外乙状结肠造口术人工肛门制作80例(B组),行改良经腹膜外通路人工肛门制作方法55例(C组),观察3组病例术后3个月、0.5年、1年造瘘口排便感知能力、造瘘口控制排便功能及与造瘘口有关的并发症.结果:C组在术后3个月、半年、l年的造瘘口排便感知能力,造瘘口控制排便功能明显优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在术后总的造瘘口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和8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位直肠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后左下腹改良经腹膜外通路人工肛门制作方法较传统直接经腹膜内造口术和经腹膜外造口术有更好的排便感知能力与控制排便功能,同时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对42例直肠下段癌病人施行了腹会阴切除术,30例用游离肠片及耻骨直肠肌重建肛管括约肌,7例用臀大肌,5例用翻卷式。经肛管直肠压力、括约肌肌电及排便反射,结合病人的主观感觉研究了术后肛门功能。结果表明,第一种术式的效果好于后两种。复发率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2.
我科于1985年至1986年收治成人双侧臀大肌挛缩症3例。均系成年始发病,有臀部注射或外伤史;以双侧臀部皮沟为其显著特点兼有挛缩引起继发症状。病变以肌肉变性、瘢痕化为主,主要累及臀大肌、筋膜、髂胫束后缘。手术切除条索、瘢痕,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儿童注射性臀肌挛缩症的分型和诊疗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肛门留置一次性自制导管并于首次排便前灌肠对混合痔术后患者排便的影响。方法将60例混合痔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术后常规采用肛门放置京万红油纱条引流方法,试验组于术后肛门留置一次性自制导管,并于首次排便前灌肠。结果两组患者术后首次排便通畅程度、疼痛程度及腹胀发生率进行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本法能有效的防治术后首次排便困难,避免发生腹胀,有效缓解术后排便疼痛,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阐述小儿肛瘘的病因、特点及直肠内修补术治疗女婴肛瘘的优点。方法:采用直肠内修补术治疗女婴肛瘘128例。结果:一次手术成功率为90.6%。结论:直肠内修补术治疗女婴肛瘘,术式简单、易操作,术后不影响女婴排便功能。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会阴部结肠拖出粘膜剔除浆肌层反迭肛门成形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手术方法及早期排便功能的评定结果.木术式为直肠癌根治术后肛门重建的又一种新的方法。本法操作简易疗效满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Restriction of motion, mainly adduction, of the hip caused by contracture affecting the M gluteus maximus is not rare. Between 1975 and 1983, we treated 27 patients with this disorder (15 boys, 12 girls; age range: 3-14 years). Their clinical manifesta. tions were characteristic. To release the fibrotic con- tracture tissue of the M gluteus maximus, all of the patients were treated surgically. The results were satisfactory. The cause of this disorder remains unknown, but the primary cause might be congenital in origin with which some predisposing conditions exist. Besides, the intramuscular injection might addi. tionall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相似文献   

18.
熊明霞  谢守勇  袁芳 《吉林医学》2013,34(13):2434-2435
目的:用盐酸丁卡因胶浆作肛裂患者术前清洁灌肠的润滑剂,观察在插管和排便时对肛门疼痛的镇痛效果。方法:将120例肛裂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盐酸丁卡因胶浆作术前清洁灌肠的润滑剂,对照组用外用液体石蜡作润滑剂,两组用物准备、操作步骤、对疼痛的观察和评估方法相同。结果:观察组使用盐酸丁卡因胶浆后,在插管和排便时肛门疼痛的发生率明显减少,疼痛的程度比对照组轻(P<0.05)。结论:盐酸丁卡因胶浆用作肛裂术前清洁灌肠的润滑剂,可减轻患者在插管和排便时的疼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切开挂线法治疗婴幼儿肛瘘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切开挂线法治疗24例婴幼儿肛瘘的临床资料。结果:24例患儿术后均痊愈,随访一年无复发、无肛门功能障碍。结论:切开挂线法可安全应用于婴幼儿肛瘘的治疗,无明显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有利于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