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红光  彭涛  郭建萍 《四川医学》2007,28(12):1414-1415
目的 探讨在鼻内镜下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手术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采用在鼻内镜下手术矫正与传统方式两组比较,鼻内镜组76例,传统组65例(在额镜照明下)。结果 鼻内镜纽粘膜局部撕破6例;传统组局部粘膜撕裂13例,其中两侧均破裂4例;术后随访半年以上,鼻内镜组76例患者鼻阻症状全部缓解,传统组有10例鼻阻症状部分改善;鼻中隔穿孔在鼻内镜组中无1例,在传统组中有3例;鼻中隔血肿在鼻内镜组中无1例,在传统组中有2例;鼻梁下陷在传统组中有4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具有照明好,视野清晰,操作准确,可根据偏曲的不同部位采用不同方式矫正,并发症少,疗效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鼻内镜手术的不断普及,鼻内镜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鼻中隔手术。鼻中隔矫正手术的目的、适应证以及手术方法较过去有了明显不同。传统的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由于视野狭小,能见度差,术野暴露不充分,在对高位、后段和不规则的复杂鼻中隔偏曲患者施行手术时,常易出现矫正不彻  相似文献   

3.
高位鼻中隔偏曲的鼻内镜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仇弋戈  何蓉  唐春霞 《四川医学》2006,27(7):759-760
目的探讨高位鼻中隔偏曲在鼻内镜下手术治疗的方法。方法对22例诊断为高位鼻中隔偏曲的患者.按照偏曲特点选择不同的方式完成手术治疗。结果手术无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1~3年,22例中症状消失13例,缓解8例,无效1例。结论根据高位鼻中隔偏曲部位的不同特点,在角度鼻内镜下采取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案,能降低手术并发症,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4.
苟立华 《西部医学》2006,18(4):465-465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的手术方法和特点.方法对32例鼻中隔偏曲患者采用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的效果进行临床评价,并对11例伴鼻窦炎、鼻息肉者行同期手术.结果本组32例患者手术全部成功,无1例并发症发生,治愈率为100%.结论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视野清晰,并发症少,疗效确切,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王静  曹磊  尹霞 《吉林医学》2013,34(22):4493-4494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鼻内镜技术,对鼻中隔偏曲患者进行鼻中隔矫正手术32例。结果:术后随访3~6个月,鼻内镜下定期清理术腔,疗效确切。结论: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具有操作精确、手术视野清晰、出血量少,安全性高、并发症少、患者痛苦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吕振东 《海南医学》2004,15(8):118-119
我们自1998年1月~2002年1月对60例鼻中隔偏曲患者施行了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随访6个月-2年,均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临床资料 60例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16-55岁。所有患者术前均行鼻内镜和鼻窦冠状位CT扫描检查,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探讨鼻内镜下施行鼻中隔偏曲黏膜下矫正术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注意事项,得出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和密切的手术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基本保证.鼻内镜手术中最常出现,最麻烦的问题是手术中出血过多,导致术中视野不清,而并发症常常在这种情况下发生.故术中应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注意吸引瓶中出血量,如出现心慌、气短、出冷汗、脉搏快、血压下降现象时,应立即报告医生,暂停手术操作,遵医嘱用药,协助麻醉师采取相应的措施.也可采取术中控制性低血压,以减少术中出血.  相似文献   

8.
闫浩  许桂凤  徐永哲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0):2648-2649
<正>鼻中隔偏曲是指鼻中隔偏向一侧或两侧,或局部有突起,并引起鼻腔通气功能障碍或产生症状者。临床上较常见,可导致鼻窦炎、鼻阻塞或反射性头痛。我科于2003年5月至2006年10月行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42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联合鼻窦开放术、鼻息肉摘除术64例,鼻中隔偏曲  相似文献   

9.
方德兴 《中外医疗》2010,29(7):11-11,13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的手术及疗效。方法鼻内镜下对113例鼻中隔偏曲患者行矫正成型术并做临床分析。结果鼻内镜下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成型手术视野清楚,直观,创伤小,矫正彻底,安全,疗效确切。结论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成型较传统鼻中隔偏曲黏膜下矫正手术安全,直观,创伤小,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鼻息肉、慢性鼻窦炎和鼻中隔偏曲均为耳鼻喉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因其鼻腔狭窄,形态不规则,常规检查方法难以窥及全貌。传统的治疗方法由于受视野的限制,难以清除病变,临床治疗效果不尽人意。随着鼻内镜手术的应用,使鼻息肉、鼻窦炎的治疗从所谓的治疗性手术逐渐演变为恢复鼻腔和鼻窦生理功能为主要目的的手术。2003年1月-2004年12月,我院对106例鼻内镜手术,取得了良好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李胥斓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20):657-658
鼻中隔偏曲为鼻科常见病,多发病,除引起鼻阻、头痛、鼻出血等外,晚近的研究和临床发现表明,鼻中隔偏曲矫正与鼻腔、鼻窦的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预后有密切关系,传统的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手术由于术野暴露不充分,操作受限制,偏曲矫正常不彻底,而且容易穿孔,甚至出现脑脊液瘘等并发症。随着鼻内镜技术在鼻部手术中的广泛应用,鼻内镜下行鼻中隔矫正术已成为一种趋势。  相似文献   

12.
吴健 《中国医药导刊》2009,11(6):925-925,927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85例鼻中隔偏曲病人,随机分为鼻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组和鼻中隔粘软骨膜下部分切除术组,比较两组的鼻腔通气效果改善情况和影像学内镜检查结果.结果术后随访6月,鼻内镜组的鼻腔通气效果改善率和影像学内镜检查结果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鼻内窥镜下鼻中隔成形术能够更好的改善鼻中隔偏曲造成的鼻塞等症状,提高鼻中隔手术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是耳鼻喉科常见手术,但由于多种原因(如传统额镜下鼻中隔偏曲范围暴露不清、患者配合欠佳等),一次手术的效果不理想,术后症状改善不明显,部分患者仍感鼻塞、头昏、头痛,鼻腔间断出血,要求进一步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施行鼻中隔偏曲黏膜下矫正术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注意事项。方法:对自2003年1月~2004年12月141例采用鼻内镜下施行鼻中隔偏曲黏膜下矫正术的病人进行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注意事项的讲解及训练。结果:鼻内镜下施行鼻中隔偏曲黏膜下矫正术较传统的手术方式相比具有亮度高、视野清晰、放大等特点。其优点的介绍,术前术中术后配合要点的讲解可以解除患者的心理负担,使其了解手术全程的配合情况,为手术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力的保证。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和密切的手术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15.
鼻内镜下青少年鼻中隔偏曲微创手术治疗138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青少年鼻中隔偏曲治疗方法,寻求一种更好的治疗青少年鼻中隔偏曲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38例青少年鼻中隔偏曲在鼻内镜下手术矫正治疗,对于不同的偏曲部位分类并采用不同手术治疗方法,术中只需复位偏曲部分软骨,去除局部偏曲的骨即可.术毕高分子海绵局限性填塞粘膜剥离区域并保持中隔居中,术后抗感染、抗炎及对症治疗。结果138例患者中132例鼻中隔均获满意矫正.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总有效率956%。所有患者鼻部特征均恢复正常,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少年鼻中隔偏曲手术以微创为适宜,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可以在保守治疗效果欠佳情况下实施可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杨立新  杨兵 《吉林医学》2010,(35):6525-6525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的体会。方法:采用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手术。47例伴有鼻息肉及鼻窦炎患者均在全身麻醉下手术,13例单纯性鼻中隔偏曲患者采用局部麻醉下手术。结果:手术的60例患者均取得满意效果,头痛鼻塞症状缓解,在院外随访的3个月无1例复发。结论:手术治疗是鼻中隔偏曲患者治疗的首要手段,在鼻内镜下行手术可明显降低因手术而造成鼻中隔穿孔的机率。  相似文献   

17.
我科于2005年5月至2006年6月,收治了58例鼻中隔偏曲患者,施行鼻内镜下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效果较好。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58例鼻中隔偏曲患者中,男40例,女18例;年龄28~52岁,平均36岁。患者持续性鼻塞42例,并发鼻出血10例,并发头痛6例。检查:鼻中隔前端低位偏曲15例,高位偏曲12例,后端偏曲29例,2例不规则偏曲均为1年前有鼻外伤史。所选取的58例患者均行鼻窦CT或柯瓦式位X线检查,排除鼻窦炎及鼻部肿瘤。1.2方法患者均采用1%的丁卡因棉片表面麻醉,然后用1%盐酸利多卡因液鼻中隔粘骨膜下浸润麻醉,在0°鼻内镜下,在一侧鼻中隔皮肤黏膜交界处…  相似文献   

18.
邱宏 《中外医疗》2014,(25):64-65
目的观察和探讨鼻内镜下手术治疗过敏性鼻炎伴有鼻中隔偏曲的临床疗效。方法从该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过敏性鼻炎伴有鼻中隔偏曲的患者中选取9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45例,行鼻内镜下手术治疗;对照组45例,应用常规药物治疗。随访1年。结果实验组显效23例(51.11%),有效16例(35.56%),无效6例(13.33%),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显效12例(26.67%),有效15例(33.33%),无效18例(40.00%),总有效率6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手术治疗伴有鼻中隔偏曲的过敏性鼻炎,疗效显著,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分析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8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84例需进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组治愈67例(79.8%),好转13例(15.5%),无效4例(4.7%),无效原因为鼻甲与鼻中隔粘连,对症治疗痊愈。未出现鼻中隔穿孔、血肿、前颅底损伤、鼻梁塌陷等严重并发症。结论: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术野清晰,可以有效矫正偏曲的鼻中隔,且可同期完成鼻窦手术,经济方便,轻减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与传统手术治疗鼻中隔偏曲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整群2007年3月-2013年10月在该院行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的57例患者作为内镜组,另选取同期行传统鼻中隔矫正术的55例患者作为传统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24 h患者疼痛情况、手术相关并发症及术前和术后鼻塞症状VAS评分。结果与传统组相比较,内镜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术中失血量明显减少(P<0.05);内镜组患者术后24 h疼痛程度明显轻于传统组(P<0.05);经手术后,两组患者鼻塞症状VAS评分均较术前有了显著改善(P<0.05);但与传统组相比较,内镜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P<0.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内镜组治愈率明显高于传统组(P<0.05);内镜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1%,明显低于传统组的14.55%(P<0.05)。结论鼻内镜手术与传统手术均能有效治疗鼻中隔偏曲,但鼻内镜手术耗时更短、创伤更小、术后恢复更快、疼痛更轻,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