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房室双旁道的食管心脏电生理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房室双旁道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的特征性改变。方法:对14例经射频导管消融术证实的房室双旁道的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作回顾性分析。结果:10例房室双旁道的电生理特征为:(1)心房起搏时显示两种不同的预激图形和/或特殊类型室性融合波群,经食管心房起搏有利于显现左侧旁道。(2)诱发出两种逆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由两条旁道形成折返环路。(3)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时,出现两种不同的R-P^-间期和P^-波或房性融合波。(4)排除房室结双径路后,逆向型房室折返性心过速的频率快于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5)预激旁道的部位与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时P^-波提示的部位不同。(6)双旁道隐匿性传导是造成其中一条旁道丧失传导功能的重要因素之一。另4例未能表现出上述电生理特征,其中右侧隐性旁道合并左侧隐匿性旁道1例,右侧隐匿性双旁道1例,左侧隐匿性双旁道2例。结论: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能够确诊大部分的房室双旁道,采用多导联同步记录及在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时仔细分析电生理表现有助于揭示房室双旁道。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食管电生理检查中被误诊为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不典型的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误诊为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的食管电生理及心内电生理资料。结果 5例患者在食管电生理检查S1S2程控期前刺激中,均未观察到S2-R间期有跳跃性延长,心动过速的R-P-EB间期70ms;逆行P-波在V1导联直立,下壁导联倒置;食管电生理诊断为左后间隔隐匿性旁道参与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心内电生理诊断为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并成功消融慢径路。结论部分R-P-EB间期70ms的不典型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食管电生理特点与后间隔隐匿性旁道参与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类似,必要时需心内电生理检查加以明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经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儿童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分析了本院39例室上性心动过速儿童射频消融治疗情况.结果 39例患儿均未发现器质性心脏病,其中男21例,女18例;年龄4.7~18.4(11.0±3.5)岁.心内电生理检查证实房室折返25例(64.1%),房室结折返11例(28.2%),持续性房速3例(7.7%).25例房室折返患儿中,显性旁道12例,隐匿性旁道13例;左侧游离壁旁道9例,右侧游离壁旁道8例,右侧间隔旁道8例.本组消融成功率37例(94.9%),2例复发(5.1%),术后随访所有患儿无消融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经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儿童室上性心动过速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室上性心动过速时V_1导联rSr’波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经射频消融术证实的 146例房室结双径路合并慢快型折返性心动过速和 12 0例隐匿性预激综合征病人的窦性心律和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时的体表心电图 ,总结具有特异性改变的图形 ,提高体表心电图鉴别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发生机制以及诊断房室结双径路的准确率。方法 用对比的方法分析窦律下和心动过速时 12导联体表心电图 ,找出心动过速时逆传P’波在不同导联的位置及与QRS波的关系。结果 房室结双径路的病人心动过速时 ,体表心电图 12导联均无逆传P’波 30例 ,发生率 2 0 5 % ;肢体导联无逆传P’波 ,而V1导联呈rSr’波 84例 ,发生率 5 7 5 % ;肢导有假s波 ,V1导联呈rSr’波 2 9例 ,发生率 19 9% ;12导联有假 q波 3例 ,发生率 2 1%。隐匿性预激的病人V1导联仅 1例出现rSr’图形。结论 体表心电图V1导联的rSr’波对房室结双径路合并室上速的诊断特异性强 ,准确性高 ,是快速、准确诊断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极为有价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快频率依赖性室房逆传特性左侧隐匿性房室旁道的电生理特点及射频消融。方法对8例心电图显示窄QRS波群心动过速的患者行电生理检查,分析房室、室房传导情况、心动过速特点、旁道定位,并行射频消融。结果8例患者均证实存在快频率依赖性室房逆传特性左侧隐匿性旁道,在较慢频率起搏右心室时旁道逆传发生阻滞,而以中等频率起搏时表现为间断旁道逆传,较快频率起搏时才表现为旁道1:1传导且均诱发了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于快频率心室刺激下标测消融靶点,消融均获成功。结论左侧隐匿性房室旁道有时可发生快频率依赖性室房逆传现象,并伴发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在射频消融中需注意分辨,以免漏诊。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性,38岁,术前诊断B型预激综合征并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O-AVRT),射频消融阻断右侧游离壁显性旁道后,发作另外一种频率较慢的窄QRS波心动过速,呈无休止性,电生理特性和射频消融证实右侧游离壁尚存一条隐匿性慢旁道并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相似文献   

7.
报道 1例宽QRS波心动过速射频消融经过。心动过速的体表心电图QRS波时限为 0 .12s ,右束支阻滞型 ,心内电图逆行A波冠状窦远端电极领先。考虑左侧壁隐匿性旁道 ,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伴心室内差异传导。阻断旁道逆传后 ,心动过速仍持续 ,室房分离 ,才明确室性心动过速诊断。因此 ,对宽QRS波心动过速应作仔细的电生理检查。  相似文献   

8.
射频消融术及心内电生理检查发生误诊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5例病人射频消融及心内电生检查中误诊的原因进行分析。术前诊断房性心动过速3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2例。心内电生理检查与射频消融术一次完成。结果;3例术前诊断为房速者,术后证实为左侧壁惭旁道、左后壁慢旁道以及左侧壁旁道参与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各1例;2例术前诊断为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者,术后证实为房  相似文献   

9.
左侧前间隔旁道被认为是罕见旁道。因为主动脉瓣与二尖瓣环连接处是连续的纤维环。在过去的3年中我们共进行了270例左侧隐匿性旁道病人的射频消融治疗,其中有三例有隐匿性左前间隔旁道。在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发作中,P波方向在下壁导联呈正向,Ⅰ、aVL导联呈负向或正负双向。通过穿间隔法成功消融旁道,射频能量为50~55℃,30~35W。  相似文献   

10.
回顾分析射频消融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术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射频消融术(RFCA)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病人1230例,其中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522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678例(左侧旁道598例,右侧旁道80例),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VT)30例。结果:经射频消融治疗后总成功率为97.8%,其中AVRT成功率为98.3%,AVNRT成功率为99.8%,IVT成功率为96.7%;复发率为1.6%。结论:射频消融术是根治快速心律失常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1.
aVR导联ST段抬高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鉴别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aVR导联ST段抬高及其持续时间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鉴别价值。方法126例行射频消融治疗成功的PSVT患者,其中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65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61例。分析其aVR导联ST段抬高幅度及持续时间。结果65例AVRT中aVR导联ST抬高且持续时间≥0.08s有46例,61例AVNRT中有13例,诊断AVRT的敏感性、特异性及阳性预测值分别为70.8%,78.7%,78.0%;46例aVR导联ST段抬高的AVRT中左侧旁道占38例,诊断左侧旁道的敏感性、特异性及阳性预测值分别为79.2%,52.9%,82.6%。结论aVR导联ST段抬高及其持续时间有助于鉴别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且其多发生于左侧旁道。  相似文献   

12.
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术后电张调整性T波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房室折返性性心动过速(AVRT)射频消融术后3天内电张调整性T波(EMTV)的产生与心室异常除极顺序有关;显性旁道比隐性旁道,右侧比左侧更易产生EMTV(P<0.05);EMTV的产生与术中消融的即时有效时间呈负相关,与其他的因素无显著相关性;不同部位EMTV的导联分布特征及其深度,宽度不同。结论:AVRT射频消融术后可出现EMTV。  相似文献   

13.
aVR导联与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aVR导联中ST段抬高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PSVT发作时在aVR导联中ST段抬高情况,同时结合心电生理检查结果对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59例PSVT者按折返部位不同分为两组:①A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者158例,占61.00%;②B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者101例,占39.00%。A组中PSVT发作时aVR导联ST段抬高者59例,占37.34%;B组中PSVT发作时aVR导联ST段抬高者79例,占78.22%。B组显著高于A组。A组中有左侧旁道参与的PVST者有75例(A1组),其中PSVT发作时aVR导联ST段抬高者64例,占85.33%。结论 aVR导联ST段抬高对有旁道参与的PVST有诊断价值,特别是左侧旁道参与者有十分明显的鉴别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4.
依赖异丙肾上腺素逆传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4例依赖异丙肾上腺素逆传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发作情况及电生理特点。方法:对4例射频导管消融前常规电生理检查未能诱发出阵发性定性心动过速及A-H间期跳跃,亦未见旁道逆传者,静脉滴注异丙肾上腺素、右心室刺激时发现左侧旁道逆传,并均诱发出正向型房室折返性心运过速;停止注射后,左侧旁道逆传功能消失,亦不能诱发出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结果:静脉滴注异丙肾上腺素,右心室起搏下用逆行法于二尖瓣环心室侧消融,4例均获成功;术后静脉滴注异丙肾上腺素下再行右心室起搏,未见旁道逆传现象。结论:部分隐匿性旁道构成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发作依赖异丙肾上腺素,射频导管消融在静脉滴注异丙肾上腺素及右心室起搏下进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分析175例经射频消融术证实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和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患者12导联窦性及心动过速时体表心电图,探讨RP'间期对于判断上述两种类型心动过速的临界参考值以及与心动过速心室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一个体表右胸单极导联(V1)和两个食道单极导联,同步记录心电图,进行无创性心房激动顺序标测,通过对49例室上速病人在窦律时和室上速时PV2-PE时距的测定,发现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与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有明显的区别,在房室结折返性心过速中,左侧隐匿性旁道和A型预激综合征所致的房室折返的PV1-PE时跨非常接受,与BJ开支承激综合征有显著差异,结果表明:PV1-PE时距在室上速的分型诊断中,特别是在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与房室结折反性心动过速的鉴别诊断中,是一项易观察和很有实用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食管心房调搏诊断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启功  王晨 《心电学杂志》2000,19(3):143-144
为探讨食管心房调搏揭示室上性心动过速发生机制的价值和局限性,回顾性分析成功射频导管消融的138例隐匿性单房室旁道参与的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和100例单一类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食管心房调搏结果。结果显示:前138例中,3例前间隔旁道引起者食管心房调搏均诊断为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余为左右侧其它部位的旁道,诊断正确。后100例中,5例为慢-慢型,2例为快-慢型,食管心房调搏均诊断为房室折返性心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食管心房调搏对隐匿性房室旁道的诊断和定位特征。方法:回顾分析360例经心内电生理检查确诊为隐匿性房室旁道患者,总结其经食管心房调搏的特征表现。结果:Ⅰ导联P'倒置定位诊断左侧旁道的灵敏度为69%,特异度为98%;V1导联P'波直立定位诊断左侧旁道的灵敏度为71%,特异度为88%,V1导联P'双向定位诊断左侧旁道的灵敏度为14%,其特异度为95%,RP'ERP'V1诊断左侧旁道的灵敏度为82%,特异度为99%。Ⅰ导联P'直立诊断右侧旁道的灵敏度为75%,特异度为93%,V1导联P'倒置诊断右侧旁道的灵敏度为65%,特异度为99%,RP'ERP'V1诊断右侧旁道的灵敏度为82%,特异度为100%。结论:分析Ⅰ、V1导联P'特点和测量对比RP'E及RP'V1对隐匿性旁道诊断和粗略左右旁道定位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报道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左侧旁道射频消融的经验。方法分析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左侧旁道射频消融的影像学和导管操作的特点,以及消融术前后的注意事项。结果 3例患者(男1例,女2例),年龄为32,46,46岁,分别为二尖瓣置换术后(2例)和主动脉瓣与二尖瓣联合换瓣术后(1例),均行心内电生理检查诊断为经左侧旁道折返的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分别经主动脉逆行法(2例)和穿房间隔法(1例)射频消融治疗成功。结论换瓣术后患者的左侧旁道可考虑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食管电生理对隐匿性房室旁道定位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9例经心内电生理确诊并成功消融的隐匿性房室旁道患者术前食管电生理指标,观察心动过速诱发时体表心电图逆行P波形态、P波在V1及食管导联的先后顺序。结果不同部位的房室旁路在不同导联上逆行P波形态不同;69例中左侧游离壁旁路48例,P′E领先P′V1,右测游离壁旁道12例,P′V1领先P′E,间隔旁路9例,P′V1与P′E几乎同时出现。结论食管电生理检查对隐匿性房室旁道能进行初步定位,为射频消融手术提供有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