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特征、生存情况和预后.方法:收集2002年2月至2004年2月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具有完整临床病理和随访资料的手术乳腺癌304例,根据免疫组化ER、PR和HER-2的检测结果分为三阴组和非三阴组,对比分析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复发及生存情况.结果:本研究中三阴性乳腺癌患者81例(26.6%),多见于围绝经期妇女,中位年龄50.8岁(26岁~85岁);有乳腺癌家族史者8例(9.9%),浸润性导管癌58例(71.6%),组织学分级III级者占49.0%,淋巴结转移率为44.4%;Ⅰ、Ⅱ、Ⅲ期患者分别占6.2%,70.4%和23.5%.随访至2009年2月,中位随访71个月(60个月~84个月).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局部复发率、内脏转移率显著增高,5年的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76.5%和87.6%,显著低于非三阴性乳腺癌患者(84.7%和93.7%,P<0.05).结论:三阴性乳腺癌,其发病有较高的家族倾向.三阴性乳腺癌组织学分级高,预后差,易发生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转移具有明显的器官倾向性,以肺、肝、脑转移多见.三阴性乳腺癌是一个独立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2.
探讨新疆地区三阴性乳腺癌与非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选取2002年1月至2003年12月本院收治的可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333例乳腺癌患者,依据ER、PR、Her-2的表达状况将其分为两组,三者表达均为阴性即为三阴性乳腺癌,另一组即为非三阴性乳腺癌,比较两组临床特征、复发转移情况及5年无瘤生存率。结果:333例乳腺癌患者中,三阴性乳腺癌82例,占24.62%,其淋巴结阳性率为41.5%,截止至随访日期,82例三阴性乳腺癌复发转移21例(25.61%),251例非三阴乳腺癌复发转移38例(15.14%),与非三阴性乳腺癌相比,其远处转移的危险比为2.041(P=0.015),肺转移的危险比为2.551(P=0.036),手术后3年内复发转移风险危险比为1.948(P=0.042),生存分析显示三阴性乳腺癌5年无瘤生存率为74.4%,非三阴性乳腺癌为84.9%,两组曲线比较P=0.027。结论:三阴性乳腺癌淋巴结阳性率较非三阴乳腺癌高,其复发转移风险高于非三阴组,主要是远处转移风险较高,具体表现为肺转移风险高于非三阴组,并在术后的3年内复发转移风险高,且5年无瘤生存率低于非三阴性乳腺癌,临床预后差。  相似文献   

3.
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分析三阴性乳腺癌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方法收集2004年1月至2005年1月本院收治的1264例可手术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回顾性分析其中246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复发转移及生存情况。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频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组间曲线比较用Log—Rank检验。结果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占总患者数的19.46%(246/1264)。与非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比较,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小于35岁的患者所占比例大[8.54%(21/246),Z=-3.58,P=0.000],有乳腺癌家族史者多[8.13%(20/246),x^2=5.98,P=0.014],肿瘤直径≥5cm者多[11.79%(29/246),Z=-2.70,P=0.007],腋窝淋巴结阳性者多[58.13%(143/246),x^2=6.16,P=0.013],组织学分级较高,Ⅲ级占20.73%(51/246,x^2=13.55,P=0.000)。其复发、转移发生率高,占20.33%(50/246,x^2=8.70,P=0.003)。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5年无瘤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79.67%(196/246)、89.84%(221/246),均明显低于非三阴性乳腺癌患者(x^2=8.70,P=0.003;x^2=15.07,P=0.000),其中骨、肺、脑、锁骨上淋巴结转移发生率明显高于非三阴性乳腺癌患者(P〈0.050)。亚组分析中,三阴组5年无瘤生存率明显低于HR(+)HER-2(-)组(x^2=7.55,P=0.006),且5年总生存率明显低于HR(+)HER-2(-)及HR(-)HER-2(+)组(x^2=15.31,P=0.000;x^2=5.77,P=0.016)。结论三阴性乳腺癌可以作为一种独特的乳腺癌亚型.复发、转移发生率高,临床预后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情况。方法收集2004年1月-2009年12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及湖北省肿瘤医院确诊的乳腺癌患者560例,对比分析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情况。结果三阴性乳腺癌多见于绝经前女性,肿瘤直径大,组织学分级高,淋巴结转移率高,5年无瘤生存率及总生存率均低于非三阴性乳腺癌,二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绝经与否、肿瘤直径大小以及淋巴结有无转移与其预后相关。 结论三阴性乳腺癌是一类预后差的乳腺癌亚型。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三阴性乳腺癌和非三阴性乳腺癌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对我院2003年-2010年期间住院治疗的560例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三阴乳腺癌及非三阴乳腺癌的3年、5年生存率及临床特征的差别。结果三阴乳腺癌患者的3年生存率及5年生存率为85.5%和73.3%,显著低于非三阴乳腺癌患者(95.1%和88.0%,P<0.05);三阴乳腺癌患者复发率和远行转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三阴乳腺癌患者发病年龄较轻,肿瘤体积较大,与非三阴乳腺癌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是否为三阴性、肿瘤大小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三阴性乳腺癌有独特的临床病理特征,易发生复发及转移,预后差。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回顾分析三阴性乳腺癌病例资料,探讨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及预后情况。方法 收集ER、PR和HER-2均阴性的136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行Cox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136例患者确诊时,中位年龄47岁;有乳腺癌家族史者9例(6.6%),浸润性导管癌124例(91.2%),T3分期以上23例(16.9%),区域淋巴结阳性者60例(44.1%)。中位随访时间59个月(31~86个月),复发及转移患者41例(301%),死亡24例;5年无病生存率(DFS)和总生存率(OS)分别为69.6%和84.1%;术后复发转移,以肺内转移的发生率最高,其次是肝脏。术后中位复发时间为26个月(5~62个月),复发后3年生存率为35.2%。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数目、病理分期、辅助化疗周期数等与三阴性乳腺癌的预后有关。Cox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数目是预测三阴性乳腺癌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三阴性乳腺癌具有发病年龄较轻、确诊时淋巴结转移率较高、临床分期较晚、术后早期复发率高、复发后生存时间短等特征,淋巴结转移数目为三阴性乳腺癌预后的独立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19例具有完整随访结果的浸润性乳腺癌病例,按ER、PR、HER-2表达情况分为三阴性亚群和非三阴性亚群。结果:三阴性亚群中髓样癌及组织学分级3级者所占比例显著高于非三阴性亚群,随访期间,两组患者的复发转移率、无病生存率及总生存率无显著差异。生存分析提示淋巴结状态是三阴性亚群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三阴性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级高于非三阴性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状态是三阴性亚群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三阴性与非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差异,了解两组患者的生存状态,探讨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本院356 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复发转移及生存情况等资料,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频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临床病理指标单因素分析采用Kaplan-Meier 法,组间曲线比较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 回归分析。取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比较三阴组与非三阴组临床病理学特点,发现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中年龄小于35岁者为8.43%(P=0.000),Ⅲ期患者为21.91%(P=0.022),肿瘤直径>5cm者为13.91%(P=0.000),腋窝淋巴结阳性者为56.46%(P=0.017),组织学分级Ⅲ级患者为21.35%(P=0.002)。 两组5 年无瘤生存率和累计总生存率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0,P=0.003)。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三阴乳腺癌患者总生存率的因素有临床分期、肿瘤大小、淋巴结状态。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状态为三阴乳腺癌患者总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与非三阴组相比,三阴性乳腺癌具有肿瘤体积较大,组织学分级较高,诊断时分期较晚,无病生存及总生存率均较低,较早发生转移的高危特点。明确患者年龄、病理类型、肿瘤大小、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特别是淋巴结状态对于判断预后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探讨汉族与维吾尔族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了解两民族三阴性乳腺癌临床特征的差异。方法:选取2003年1月至2005年1月新疆肿瘤医院收治的可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458例汉、维族乳腺癌患者,将ER、PR、Her-2表达均阴性的患者,分为汉族及维族两组,比较两组临床特征、复发转移情况及5年无瘤生存率。结果:458例乳腺癌患者当中,其中97例维吾尔族患者,361例汉族患者,三阴性乳腺癌总例为108例,所占比例为23.6%(108/458)。108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中,维吾尔族患者28.9%(28/97),汉族患者为22.2%(80/361)。两组在肿瘤大小及临床分期方面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两者的复发转移模式及5年无瘤生存率无明显差别。结论:维吾尔族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就诊时较汉族患者偏晚,T3期所占比例要高于汉族患者,T1期比例低于汉族患者,同时Ⅲ期患者比例明显高于汉族患者。但两组5年无瘤生存率无差别,应采取进一步研究以明确影响汉、维族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0.
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影响预后的因素,探索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收集2000年1月至2005年9月收治的经病理组织学证实、有完整随访资料的510例可手术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108例(21.2%)患者证实为三阴乳腺癌。比较三阴乳腺癌组与非三阴乳腺癌组的临床特征、复发或远处转移、生存情况。结果:510例患者中108例患者是三阴性乳腺癌,其组织学III级、髓样癌的比例明显高于非三阴性乳腺癌(P〈0.05)。三阴性乳腺癌的5年复发或远处转移率(30.8%)明显高于非三阴性(18.7%,P〈0.05)。三阴性乳腺癌的5年总生存率(78.4%)明显低于非三阴性(88.1%,P〈0.05)。结论:三阴性乳腺癌具有独特的临床病理特征,比非三阴性乳腺癌更易发生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1.
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特点和生存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回顾分析经免疫组化检测ER-、PR-和HER-2-乳腺癌(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资料,探讨其临床特点和生存情况。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1年1月~2004年3月诊治的41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发病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术后辅助治疗、肿瘤复发及生存情况。结果 41例三阴性乳腺癌病例中,中位发病年龄49岁,43.6%的患者首诊时伴有淋巴结转移;可随访的35例病例中,27例接受了术后辅助治疗。中位随访时间5年,1、3、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0%、74.0%和57.0%,20例出现了肿瘤复发和转移,内脏转移40.0%,软组织转移20.0%,骨转移6.0%。结论 三阴性乳腺癌首诊时淋巴结转移率高,复发后内脏及软组织转移率高,生存时间较短。  相似文献   

12.
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储君 《现代肿瘤医学》2011,19(5):921-924
目的:分析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影响预后的因素,探索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收集2000年1月至2005年9月收治的经病理组织学证实、有完整随访资料的510例可手术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108例(21.2%)患者证实为三阴乳腺癌。比较三阴乳腺癌组与非三阴乳腺癌组的临床特征、复发或远处转移、生存情况。结果:510例患者中108例患者是三阴性乳腺癌,其组织学III级、髓样癌的比例明显高于非三阴性乳腺癌(P<0.05)。三阴性乳腺癌的5年复发或远处转移率(30.8%)明显高于非三阴性(18.7%,P<0.05)。三阴性乳腺癌的5年总生存率(78.4%)明显低于非三阴性(88.1%,P<0.05)。结论:三阴性乳腺癌具有独特的临床病理特征,比非三阴性乳腺癌更易发生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3.
Objective:To study the clinicopathological characters of 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 (TNBC).Methods:A total of 629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were reviewed, who were treated from 2003 to 2007 in Chongqing Cancer Institute. The comparison of clinicopathological features including TNM classification, histological type, tumor location, axillary lymphonodes status and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between TNBC and non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 (NTNBC) was performed. The overall response was evaluated by whether the patients achieve complete remission (CR) and partial remission (PR) after chemotherapy. Results:There were 69 TNBCs in the 629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The premenopausal patients, which was found in 49/69 of TNBCs, was more than NTNBCs. The average diameter of tumor in TNBC group was 4.1 em, lager than NTNBC group. TNBC with axillary nodes metastasis occurred in 21 cases, and the axillary nodes metastasis rate was lower than NTNBC. The positive expression rate of p53 in TNBC was 44.9%, and the overall response (CR+PR) was 72.2%.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were found regarding the positive expression rate of p53 and the overall response between TNBC and NTNBC. Conclusion:TNBC were a group of primary breast cancers with triple negative, tending to occur in premenopausal women, with larger tumors, lower axillary nodes metastasis rate. TNBC had worse clinical prognosis and currently lacked effective targeted therapies.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远期生存率。并分析其新辅助化疗的疗效与生存率的相关性。方法 研究对象为535例乳腺癌患者,其中TNBC患者75例,非TNBC患者460例,对其临床和病理资料以及 5年的无病生存(DFS)率及总生存(OS)率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的非TNBC患者进行对比。535例中88例患者接受术前新辅助化疗,TNBC患者26例,非TNBC患者62例,分析其化疗疗效与远期生存的相关性。结果 TNBC患者与非TNBC患者相比,中位年龄轻(35岁比44岁),绝经前患者居多(88.0 % 比67.2 %,P=0.009);浸润性导管癌多见(92. 0 % 比80.4 %,P=0.020),组织学分级Ⅱ级者居多(56.0 %比17.2 %,P=0.000);淋巴结转移阳性者较少(33.3 %比53.9 %,P=0.001);TNBC组5年DFS(66.67 %)、OS(80.0 %)明显低于非TNBC组(74.78 %、90.0 %)。接受新辅助化疗的TNBC患者与非TNBC患者相比,化疗的总有效(OR)率(88.46 %比82.26 %)、临床完全缓解(cCR)率(65.38 %比37.10 %)、部分缓解(PR)率(23.08 %比45.16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辅助化疗的TNBC患者与非TNBC患者相比,5年的OS率(73.08 %比80.6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9);5年的DFS率(65.38 %比72.58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253)。分层分析发现:获得cCR的TNBC与非TNBC患者的5年DFS及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获得cCR TNBC患者的5年DFS及OS均显著低于非TNBC患者(P<0.05),临床OR对两组的5年DFS及OS无影响(P>0.05)。结论 TNBC多见于年轻的绝经前妇女,主要病理类型为浸润性导管癌,核分级高,淋巴结转移少见,但相对非TNBC患者有较低的DFS率和OS率,TNBC患者对新辅助化疗更敏感,更易获得cCR,获得cCR的TNBC患者预后好,未获得cCR的TNBC患者远期生存率明显低于非TNBC患者  相似文献   

15.
三阴性乳腺癌(TNBC)是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均阴性的乳腺癌,具有独特的病理和分子生物学特性,表现为复发早、进展快、生存期短和预后较其他类型乳腺癌差的特点。除手术治疗外,化疗是其主要的全身治疗手段。目前靶向治疗正逐步应用于乳腺癌的临床治疗中,对TNBC靶向治疗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临床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以提高其疗效。  相似文献   

16.
miR-1253对肺腺癌细胞增殖与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微小RNA-1253 (miR-1253)在肺腺癌细胞株中的表达及其对肺腺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肺腺癌A549、NCI-H1299、NCI-H157、A973及GLC-82细胞株中的miR-1253表达水平,将miR-1253 mimics和miR-1253 inhibitor分别转染至A973和NCI-H157细胞,以转染阴性对照质粒NC的细胞为阴性对照(NC)组。MTS 实验、克隆形成实验及Transwell 迁移侵袭实验检测不同miR-1253表达对A973和NCI-H157细胞增殖、克隆形成及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结果 QPCR检测结果显示,A549、NCI-H1299、NCI-H157、A973及GLC-82细胞中miR-1253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92±0.06、0.06±0.03、1.10±0.26、0.03±0.01、0.45±0.08。A973细胞转染miR-1253 mimics后miR-1253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NCI-H157细胞转染miR-1253 inhibitor后miR-1253相对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与NC组比较,转染miR-1253 mimics能够显著抑制肺腺癌细胞A973的增殖活性、平板克隆形成能力(166.0±29.3 vs. 371.0±31.4,P=0.001)、迁移 (91.1±32.1 vs. 166.7±33.9,P=0.008)以及侵袭能力 (74.4±20.5 vs. 145.6±28.8,P=0.001);而miR-1253 inhibitor 能够上调NCI-H157的增殖、平板克隆形成细胞数目(545.0±61.9 vs. 337.0±39.7, P=0.008)、迁移(246.7±36.7 vs. 151.1±32.9,P<0.001)以及侵袭能力 (231.1±38.8 vs. 137.8±27.3,P=0.001)。结论 miR-1253可以抑制肺腺癌细胞的增殖与侵袭转移,可能作为肺腺癌基因治疗的有效靶点。  相似文献   

17.
三阴乳腺癌是指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均不表达的乳腺癌,是乳腺癌的一种特殊亚型,有着特殊的生物学特性和临床病理特征,对内分泌治疗及针对Her-2的靶向药物赫赛汀无效,对化疗敏感,但是远期疗效不佳.三阴乳腺癌的特点,以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是近年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