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近年来注意到,除风湿性心脏病外,尚有一些病变可引起二尖瓣关闭不全,导致血液的反流。通称为非风湿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反流)。本病并非罕见。现扼要综合报导。二尖瓣的解剖生理特点二尖瓣由瓣叶,瓣环,腱索和乳头肌构成。左室有两组乳头肌,后内组源于左室后壁与室间隔;前外组源于左室游离壁。前者接受左冠状动脉旋支和/或右冠状动脉后降支的分支供血,后者则主要由左冠状动脉的旋支供血。乳头肌等结构均位于心内膜下,远离心外膜下的冠状动脉主干,但却担负着繁重的  相似文献   

2.
正冠状动脉三支病变就是指最主要的3支血管,含右冠状动脉、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左冠状动脉回旋支都发生比较严重的病变。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 Flow Reserve,FFR)是指存在狭窄的情况下应用压力导丝测得的该冠状动脉供血的心肌区域所获得的最大血流与同一区域理论上正常情况下所获得的最大血流之比[1]。FFR可对三支病变进行功能性评价,明确导致心肌缺血的主要病因,优化支架植入。本院  相似文献   

3.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治疗老年冠心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治疗冠心病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对 112例 16 8支冠状动脉病变内植入 193只支架。植入左前降支 82只 ,右冠状动脉 6 8只 ,左回旋支 43只。  结果 支架植入后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狭窄消失 ,效果良好 ,其中 3 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由于急诊植入支架后 ,病情转危为安。 112例患者全部植入成功 ,无 1例发生重要的并发症。  结论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治疗冠心病是安全可靠、效果好的介入性治疗技术 ,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治疗冠心病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治疗冠心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86例102支冠状动脉病变内植入117只支架,其中植入左前降支51只,右冠状动脉46只,左回旋支20只。结果:支架植入后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狭窄消失,效果良好,其中2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由于急诊植入支架后,病情转危为安。86例全部植入成功,无一例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结论: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是治疗冠心病的一种安全可靠、效果好的介入性治疗技术,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用解剖M型(AMM)超声技术观察冠状动脉左回旋支内支架置入术或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左室侧壁运动的改变。方法28例行冠状动脉左回旋支支架置入术或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患者,在术前、术后72h及3个月时分别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在二尖瓣水平短轴切面和乳头肌水平短轴切面获取前间隔、前壁、前侧壁、下侧壁、下壁和下间隔等各6个节段,在心尖四腔水平切面获取室间隔中间段、侧壁中间段、室间隔基底段和侧壁基底段等4个节段的解剖M型图像,测量这些节段的室壁收缩期增厚率。结果28例左回旋支狭窄置入支架的患者,相比术前,术后72h及3个月时,由左回旋支供血的心肌各节段的室壁收缩期增厚率均较术前显著增高,而术后72h内和术后3个月时的室壁收缩期增厚率则无显著差异。结论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或冠状动脉搭桥手术能迅速改善狭窄动脉供血区域的室壁运动状况,并至少维持3个月;采用AMM超声技术测量室壁节段的收缩期增厚率,能随访评价支架置入术或冠状动脉搭桥术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二尖瓣脱垂病人常有的胸痛、呼吸困难、疲乏、心悸、昏厥等症状的原因未明。有的学者认为心肌缺血可能是一些病人心前区疼痛的原因。产生心肌缺血的机理有几个假设,Rarlow等认为可能是扩张的后瓣压迫冠状动脉回旋支所致,但冠状动脉造影未能证实。有认为是瓣叶外翻使乳头肌应力增高引起乳头肌局部缺血,乳头肌氧供求发生矛盾。Chesler等观察  相似文献   

7.
例1患者女性,78岁,因“反复黑矇、耳鸣伴胸闷1年余,加重半月”入院。患者诉头晕、黑矇持续2~5min后缓解,偶有晕厥倒地,几秒后能自行苏醒。既往有高血压病10余年、糖尿病1年。2018年3月2日行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左主干未见明显狭窄,前降支近段90%狭窄,局部可见斑块破溃,远段70%狭窄,旋支未见狭窄,右冠状动脉近段50%狭窄。于前降支近端植入支架1枚。2019年3月4日心脏超声检查显示主动脉瓣退行性变伴轻度反流,二尖瓣退行性变伴轻度反流,三尖瓣中度反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3支血管支配区域的存活心肌的情况与远期心血管不良事件之间的关系.方法:选自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1999-01-01-2005-12-31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包括缺血所致二尖瓣的乳头肌功能不全需要同期行二尖瓣成形或置换术及室壁瘤手术),且术前进行了同位素SPECT存活心肌试验的冠心病患者.排除院内死亡患者后,共709例进入了本研究.术后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调阅上述患者核医学资料,以心室17节段对术前心肌灌注和代谢(存活)情况进行半定量评分并进一步得出量化结果,在此基础上计算出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回旋支、右冠状动脉所支配区域的灌注和存活情况.并结合其他潜在危险因素,通过COX多因素分析的统计手段探寻心肌灌注、存活情况与事先选定的远期心脏不良事件(心因性死亡、再次入院以及复合终点事件)之间的关系.结果:平均随访时间为(3.43±2.42)年.COX多元分析表明:前降支支配区、回旋支支配区的存活心肌情况是远期心源性死亡、远期再入院的独立保护性因子;回旋支支配区域的心肌存活情况同时还是复合终点事件的独立保护性因子.结论:通过引入核医学中关于心肌存活的指标,结合其他相关因素,以左心室3支冠状动脉支配区域的同位素灌注/代谢的情况为着眼点,发现左心室前降支支配区、回旋支支配区域的存活心肌情况是影响远期预后的重要的独立相关因素.对于前壁部分心肌梗死的患者,注重前降支再血管化的同时,亦应充分重视回旋支的充分再血管化,这对于远期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冠状动脉内Palmaz—Schatz支架植入术70例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评价冠状动脉内Palmaz-Schatz支架的临床效果,我们回顾性总结分析了70例冠心病患者74支冠状动脉血管80个Palmaz-Schatz支架植入的临床成功率、并发症及远期疗效。结果:DeNovo支架植入63个,Suboptimal支架植入11个,Bail-out支架植入4个,再狭窄病变支架植入2个。左前降支37处病变植入41个支架,左回旋支11处病变植入11个支架,右冠状动脉25处病变植入  相似文献   

10.
冠状动脉内植入国产支架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国产冠状动脉支架 (金新支架 )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冠心病患者 10例 ,年龄 39~ 70岁 (平均 5 5 2岁 ) ,男 7例 ,女 3例 ,分别在前降支 (2支 ) ,回旋支 (3支 ) ,右冠状动脉 (5支 )植入金新动脉支架 (其中 7例预扩张后植入 ,3例直接植入 )。结果 支架植入前冠脉病变局部狭窄为 80 %~ 10 0 % (平均 85 % ) ,植入后残余狭窄为 0 ,术中无急性血管闭塞和急性血栓形成 ,随诊 6~ 8个月无心脏病事件 (急性心梗、心绞痛、猝死 )发生。结论 金新支架释放和支撑能力好 ,支架扩张程度完全 ,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应用安全、有效、无急性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血钾浓度与冠状动脉造影相关罪犯血管及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 选择136例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且发病时间<12 h的患者.入院后立即采静脉血3ml,测血钾浓度,做18导联心电图.患者均同意做急诊介入治疗,给予冠状动脉造影,确定急性心肌梗死的罪犯血管.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血钾浓度与冠状动脉造影确定罪犯血管及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罪犯血管为左前降支的血钾浓度最低,左回旋支血钾浓度最高,右冠状动脉的血钾浓度位于左前降支及左回旋支之间.左前降支病变与左回旋支病变血钾浓度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右冠状动脉病变与左回旋支病变血钾浓度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心肌梗死低血钾组与正常血钾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罪犯血管是左前降支的发病早期最容易合并低血钾,预后普遍较差.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合并低血钾易发生室性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12.
正1病例资料患者,男,65岁,冠状动脉(冠脉)支架植入术后3年,再发胸痛10d于2015-02-22入院。患者于3年前因胸痛4h至我院就诊,心电图提示Ⅱ、Ⅲ、AVF导联ST段呈弓背向上抬高,于我科行急诊冠脉造影示前降支及回旋支近端均为完全闭塞病变,并可见右冠至前降支侧支循环形成,rentrope血流3级,结合心电图改变,考虑此次罪犯血管系回旋支,遂于回旋支植入Nano 3.5mm×18.0mm支架1枚,1个月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道造影证实的左(冠状动脉)主干闭塞但是左室功能大致正常的3例病人,均为右冠状动脉优势型,经心外膜和室间隔形成的广泛侧支循环,向左前降支和回旋支所在区域供血。右冠状动脉内注入造影剂后,左前降支和回旋支显影。冠状动脉的解剖变异和侧支循环形成,是左主干闭塞却能维持左室功能的合理基础。这类病例须否手术治疗,有待探讨。例一:男性,60岁,劳力型心绞痛2个月,运动试验阳性。2年后左室造影正常,射血分数60%,左室舒张末压升高(造影前后分别为15和25mmHg)。造影示左主干闭塞而右冠状动脉占优势。右冠状动脉近端轻微狭窄,左前降支和回旋支狭窄较重。右冠状  相似文献   

14.
张铀铀 《中国心血管杂志》2003,8(5):380-380,F003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开展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疗效和必要性。方法 对患有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的 3 9例病人植入冠状动脉内支架 ,观察疗效并进行分析。结果  3 9例病人中 ,心绞痛 2 4例 ,急性心肌梗死 15例 ,干预血管为前降支 2 3例 (其中 4例合并右冠状动脉病变 ) ,回旋支 9例 (合并右冠状动脉 5例 ) ,单纯右冠状动脉病变 7例 ,共植入支架 5 9个 ,术后残余狭窄由 80~ 10 0 %降至 0~ 5 % ,成功率为 10 0 %。随访 3~ 12个月 ,无急性心血管事件发生。结论 对于心绞痛及急性心肌梗死病人 ,植入冠状动脉内支架是有效的 ,基层医院开展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可以尽早实现靶血管血运重建 ,减轻远期左心室重构 ,改善左心功能 ,降低冠心病人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为评价冠状动脉内Palmaz-Schatz支架的临床效果,我们回顾性总结分析了70例冠心病患者74支冠状动脉血管80个Palmaz-Schatz支架植入的临床成功率、并发症及远期疗效。结果:DeNovo支架植入63个,Suboptimal支架植入11个,Bail-out支架植入4个,再狭窄病变支架植入2个。左前降支37处病变植入41个支架,左回旋支11处病变植入11个支架,右冠状动脉25处病变植入27个支架,1处病变植入1个支架。支架植入的成功率为98.7%。术中1例SVG支架植入术中近端血管血栓形成。住院期间无亚急性支架血栓形成或严重出血性并发症。术后3~24个月30例患者共33个支架接受冠状动脉造影随访,6例6个支架节段血管有再狭窄,再狭窄率为18.7%。结果提示:冠脉内Palmaz-Schatz支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介入性治疗技术,其成功率高,并发症率低,并可能有降低或延缓血管再狭窄发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多普勒血流速度测定评价冠状动脉成形术与支架术的疗效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与支架术都可有效的恢复冠状动脉狭窄引起的 动因流异常。采用冠状动脉内多普勒血流速度描记技术评价PTCA及支架在恢复冠状动脉血流作用上的特点及差异。方法 冠心病患21例(男18例,女3例),平均年龄(64.1±5.4)岁,对23支狭窄的冠状动脉(左前降支15支,右冠状动脉6支,左回旋支2支)行PTCA之后置入支架21枚。分析在介入治疗前后PTCA术后、支架术后采  相似文献   

17.
采用血管内超声(IVUS)研究Palmaz-Schatz支架内再狭窄的形式和机制。 方法 103例患者115处病变共植入142个Palmaz-Schatz支架,其中88处为单个支架,27处为两个支架。大隐静脉移植血管内植入53个,左前降支21个,左回旋支11个,右冠状动脉30个。将支架区域分为9  相似文献   

18.
Heberden描述心绞痛为一种胸部的绞榨与忧虑感,可以为阵发性不适,常在胸骨后,最常是由心肌缺氧所引起。心绞痛被认为是与心肌需氧及供氧之间的比例失调有关。Zoll等回顾研究了177例心绞痛患者的冠状动脉尸体解剖,其中90%有四支主要冠状动脉(右冠状动脉、左冠状动脉主干、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左冠状动脉回旋支)中的一支或多支发生显著狭窄或闭塞,其余10%有主动脉瓣病变、二尖瓣病变或由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西罗莫可(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小冠状动脉病变(<3.0mm)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4年1月—2004年12月入院的98例冠心病病人,常规行冠状动脉造影,获得直径小于3.0mm的病变血管共107支,前降支49支,回旋支18支,右冠状动脉15支,对角支18支,钝缘支7支,血管直径2.74mm±0.23mm。107支病变血管共植入Cypher支架118个。结果107支病变血管中,75支血管经球囊预扩张后植入支架,32支血管行直接支架术,手术成功率100%,无急性/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术后全部病例症状消失。随访14个月±3个月,全部存活。其中53例在术后10个月接受冠状动脉造影随访,5例经造影证实为支架内再狭窄,再狭窄率9.4%。4例出现新部位血管病变,再次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治疗,随访6个月,无心绞痛症状发生。结论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可以明显降低小冠状动脉病变支架内再狭窄率,临床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性,73岁,主因“心悸、胸闷间断发作10余年,加重半年”入院,既往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病史。患者于右侧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CAG)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3支病变,累及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回旋支及右冠状动脉。分别于前降支、回旋支及右冠状动脉植入EXCEL3.0mm×24mm、EXCEL2.75mm×24mm、Firebird2.5mm×23mm支架,术中顺利,手术结束后发现患者巨大右乳,并逐渐出现血红蛋白下降及失血性休克。多次反复造影均未发现出血血管,经反复慎重考虑后认为胸廓内动脉出血可能性大,封堵胸廓内动脉后导管超选择进入甲状腺颈干,终于发现2处活动性出血,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