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尿激酶溶栓治疗高龄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尿激酶天普洛欣(UKTP)静脉溶栓治疗高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1994年1月至1999年2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502例老年AMI患者,按年龄分为三组≥70岁组(117例),65~69岁组(152例)和65岁组(233例),观察临床疗效,副作用及病死率等。UKTP剂量为200万U至300万U,采用Bolus法30min内给药。结果(1)按临床梗塞相关血管(IRA)再通标准,三组再通率依次为70.9%,79.6%和81.5%,≥70岁组与65岁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总再通率为78.5%。(2)5周病死率分别为3.4%,3.3%和3.0%,三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总病死率为3.2%。(3)轻度出血发生率三组分别为17.9%,16.4%和16.3%,组间亦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中度出血发生率为0.9%,0.7%和1.3%,三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无脑出血者。出血总发生率为17.7%。(4)≥70岁组和65岁~69岁组EF均显著降低(P<0.01,0.05)。结论对高龄AMI患者进行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急性心肌梗塞的院前溶栓治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许多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证明:溶栓治疗(Thrombolytic treatment,TT)时间早晚对心肌的挽救、心脏功能及生存率有重大关系。尽可能早期实施TT,才能获得最大的效益。遗憾的是:病人发生症状到给予TT之间存在较长时间的耽搁,只有少数病人在急性心肌梗塞(AMI)后的早期得到TT。多数病人因时间耽搁而失去TT的最好时机。为缩短时间、尽早地开始TT,而开创了院前TT。本文仅就这方面的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1院前溶栓的依据 1.1动物实验证据: 动物实验显示心肌再灌注的效果是时间  相似文献   

3.
溶栓治疗的介入使急性心肌梗塞(AMI)病人早期死亡率明显降低,特别是溶栓加抗凝的治疗不但安全,而且疗效更好,现在已将溶栓治疗列为AMI治疗常规的一部分.虽然近几年大量的研究证实溶栓治疗是可行的和安全的,但仍存在着许多问题,如:何时给药疗效最佳?联合用药问题和溶栓失败后血管手术的介入等问题.目前被大多数人所接受的观点是:①溶栓治疗AMI应尽早进行,且越早越好;②溶栓剂与阿斯匹林合用是最佳溶栓方案;③AMI早期适于单纯无创治疗.  相似文献   

4.
急性心肌梗塞的药物溶栓治疗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世纪初,急性心肌梗塞作为一种疾病被描述时[1],尸检发现患者有冠状动脉血栓形成。直到40年代,多数学者将冠脉血栓形成与急性心肌梗塞视为同义词。然而从50年代至70年代,有些病理学家认为冠脉血栓形成是心肌梗塞的结果而非原因[2],从而引起了争论。但8...  相似文献   

5.
6.
急性心肌梗塞静脉溶栓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近几年来国外有关急性心肌梗塞病人静脉溶栓治疗的研究进展,包括高龄急性心肌梗塞的溶栓,延迟溶栓,重复溶栓,院前早期溶栓及新的溶栓用药方法。  相似文献   

7.
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的并发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的并发症哈尔滨市第一医院,哈尔滨150001李桂君为使溶栓疗法更安全有效地在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在临床应用中需警惕该疗法的并发症。本文依据我们的有限资料结合近年报道对溶栓疗法的并发症作一概述。出血出血是溶栓疗法中最易出现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急症冠状动脉造影及临床病理研究证实,冠状动脉血栓性闭塞是急性心肌梗塞最常见的病因。早期再灌注能挽救濒危的心肌,提高早期存活率和改善后期心功能。 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综述了急性心肌梗塞晚期溶栓治疗,在改善左室功能和降低死亡率等方面的临床疗效及可能的机制,并对晚期溶栓治疗的潜在危险性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0.
溶栓疗法可将闭塞冠脉血管重新通畅而使心肌得到再灌注。其效果已经肯定并成为急性心肌梗塞(AMI)治疗的一个重要手段。但在病例选择、溶栓剂选择、辅助用药和血管成形术等问题上尚有争议。 一、选择病例 AMI溶栓治疗的基本指征是,梗塞性胸痛持续30分钟以上但发病时间未超过6小时,心电图表现为2个或2个以上邻近导联ST段抬高≥0.1毫伏,年龄在75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血浆 D-二聚体对评价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 (AMI)的价值及意义。  方法 :2 9例 AMI患者分为溶栓组 (n=2 1) ,未溶栓组 (n=8) ;溶栓组根据溶栓治疗后冠状动脉 (冠脉 )是否开通又分为溶栓再通组 (n=12 ) ,溶栓未通组 (n=9)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 ISA)法检测血浆 D-二聚体的水平 ,并与正常对照组 (n=2 0 )进行比较。  结果 :AMI未溶栓组血浆 D-二聚体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 (P<0 .0 5 ) ;溶栓组血浆 D-二聚体较未溶栓组显著升高(P<0 .0 5 ) ,溶栓后血浆 D-二聚体较溶栓前显著升高 (P<0 .0 1) ,于溶栓后 6小时达高峰 ;溶栓再通组血浆 D-二聚体较溶栓未通组显著升高 ,溶栓前及溶栓后 6小时两组比较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 (P<0 .0 1)。  结论 :AMI早期已有纤溶系统亢进 ,应用溶栓药后进一步激活纤溶系统而发挥作用 ,且以溶栓再通组更显著。  相似文献   

12.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的观察与护理体会。方法对我院2008年1—12月收治的68例AMI患者进行护理干预,重点在溶栓治疗前做好准备工作,强调心理和饮食注意事项;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病情,严格各项技能操作;治疗后积极预防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低血压等并发症,并给予康复指导。结果本组患者治疗顺利,静脉再通率为72.8%,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痊愈出院。结论积极有效的护理可以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3.
溶栓治疗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QTc间期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溶栓治疗对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QTc间期的影响,将70例AMI患者随机分为溶栓组(32例)和未溶栓组(38例)。两组病人发病后QTc间期平均值均延长,两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458±52msvs471±60ms,P>0.05)。溶栓后1和3日QTc间期明显延长,与未溶栓组入院后1和3日QTc间期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分别为488±51msvs455±52ms,480±54msvs455±44ms,P均<0.05),这种变化可能与溶栓后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有关。入院后7日两组QTc间期比较无统计学差异(446±56msvs452±41ms,P>0.05)。溶栓组入院后第1,3,7日与入院时QTc间期平均值之差值分别为-(29±10),-(6±9),10±8ms,未溶栓组则为16±8,9±10,19±9ms,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因此比较QTc间期缩短的速度比单纯比较QTc间期对于判定溶栓治疗的疗效可能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14.
急性心肌梗塞静脉溶栓远期疗效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超声心动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心电图运动试验及心室晚电位等检查。对94例急性心肌梗塞用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于溶栓后6个月~3年对其进行随访。结果表明:经溶栓治疗后梗塞相关冠状动脉再通可防止梗塞后心室重构,有效改善左室功能,增加心电稳定性,提高运动耐量,从而改善患者晚期预后,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5.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肌钙蛋白T动态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肌钙蛋白T(TnT)的血清浓度动态变化特点,探讨其对溶栓疗效判定价值。方法:采用全自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测定39例AMI患者肌钙蛋白T血清浓度变化。结果:14例AMI溶栓再通组的肌钙蛋白T第1高峰时间(13.43±4.03小时)较13例溶栓未通组(18.62±4.03小时,P<0.01)及12例非溶栓组(24.00±14.87小时,P<0.05)明显前移;肌钙蛋白T发病第12小时/第72小时比值,在溶栓再通组(2.44±1.52)大于溶栓未通组(1.12±0.83)及非溶栓组(1.00±1.03,P均<0.05);对AMI溶栓再通预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在以肌钙蛋白T第1峰时间≤14小时为界时分别为71.4%、84.6%、78.0%,在肌钙蛋白T第12小时/第72小时比值≥2.0时为66.7%、84.6%及75.7%。结论:肌钙蛋白T对AMI溶栓疗效具有一定的判定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青年人和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和药物静脉溶栓疗效.方法 24例年龄≤45岁的年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药物溶栓治疗,同时连续选取40例50~70岁行溶栓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患者的临床病史、风险因素(吸烟史、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家族史)以及溶栓效果等.结果 青年组男性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P<0.01);青年组有吸烟史者79.2%,家族史者45.8%,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40.0%和12.5%,P<0.01);而对照组高血压和糖尿病比例较青年组高(60.0%和40.0%比16.7%和12.5%,P<0.05).青年组心绞痛病史明显短于对照组(324±576天比928±1 846天,P<0.001),胸痛时间<30天及<12 h者明显高于对照组(62.5%和41.7%比10.0%和5.0%,P<0.001).两组溶栓开始时间无显著性差异,但青年组冠状动脉再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5.0%比50.0%P<0.05).结论 吸烟和家族史是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青年人临床病史短,动脉硬化程度轻,药物静脉溶栓效果优于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选取多个炎症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新蝶呤(Neopterin),观察其在急性心肌梗死(AMI),不稳定性心绞痛、稳定性心绞痛和正常人群中的不同表达水平以及与传统心肌损伤标志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期探索其在AMI发病进展过程中的作用和用于预测急性心梗风险的可行性。方法从收住本院的患者中,入选AMI51例,不稳定性心绞痛48例,稳定性心绞痛54例,正常人44例。所有患者的确诊依据世界卫生组织诊断标准和中华医学会的相关指南。所有患者均接受冠脉造影检查,同时采集血标本。用ELISA法分别测定4组患者的MMP9,TIMP1和Neopterin浓度。所得数据使用SPSS统计软件处理,以P0.05作为有统计学意义的显著性差异。各个数据之间的相关采用单回归线性分析检验。结果 (1)基本临床资料:四组之间在年龄和高血脂,糖尿病发病率上无显著性差异,正常组男性,高血压和吸烟史相对其他组较少。稳定心绞痛和不稳定心绞痛高血压的发生率高于急性心梗。(2)传统的心肌损伤标志物和炎症因子检测结果:高敏C反应蛋白,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和肌钙蛋白I,急性心梗组皆高于其他3个组,有显著性差异。而其他三组之间并无显著性差异。(3)其他炎症因子检测结果:,MMP9、TIMP1、MMP9/TIMP1以及Neopterin各个指标,AMI组皆高于其他3组,有显著性差异。其他三个组相互之间并无显著性差异。(4)入选病人的Hs-CRP与Neopterin和CK呈良好的正相关性(P0.05),而MMP9/TIMP1与hs-CRP及CK皆无相关性。Neopterin与CK也无相关性。结论在AMI患者,炎症因子MMP9、TIMP1、Neopterin均明显升高,除Neopterin与Hs-CRP有良好相关性以外,其他的炎症因子与传统的心肌损伤标志物并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胸前导联ST段压低范围和幅度在急性下壁心肌梗塞的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评价胸前导联 ST段压低对急性下壁心肌梗塞的临床意义及探讨其可能发生机理。  方法 :回顾分析了 1992年~ 1997年期间首次住院诊断急性下壁心肌梗塞患者 183例。将患者分为 4组 :无胸前导联ST段压低组 ( 组 ,n=5 6 ) ;胸前导联 ST段 V1~ 3压低组 ( 组 ,n=31) ;胸前导联 ST段 V4~ 6 压低组 ( 组 ,n=2 3) ;胸前导联 ST段 V1~ 6 压低组 ( 组 ,n=73)。资料分析包括心电图、心肌酶谱、左心室和冠状动脉造影及心肌梗塞的并发症和病死率。  结果 :胸前导联 ST段压低患者比无胸前导联 ST段压低患者存在较大梗塞范围 ,心肌梗塞并发症和住院病死率较高。广泛 ST段压低时更显著 ,其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发生率和住院病死率分别为 45 .0 %、12 .3% (P<0 .0 5 )和 8.2 %(P<0 .0 1)。胸前导联 ST段广泛压低总和≥ 0 .8m V显示预后更差 ,住院病死率 9.4% ,同 ST段压低 <0 .2 m V比差异显著 (P<0 .0 5 )。 组和 组存在左前降支病变或合并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明显高于 组 ,有统计学差异。  结论 :胸前导联 ST段压低分布范围和压低幅度对急性下壁心肌梗塞患者的预后判断和危险分层有一定价值。可能提示心肌梗塞范围较大 ,或同时存在前降支病变和多支冠状动脉病变。  相似文献   

19.
目的缺血预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治疗后冠脉血管再通率及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对86例AMI并进行尿激酶溶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按梗死前有无心绞痛分为心绞痛组(IP)与非心绞痛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对心肌酶浓度、冠脉再通率、左室功能及心脏事件发生率的影响。结果(1)IP组尿激酶溶栓血管再通率及再通速率高于对照组(P〈0.05);(2)IP组AMI后血清心肌酶峰值、梗死面积及心脏主要并发症及住院病死率明显降低对照组(P〈0.05);(3)IP组AMI后EF恢复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梗死前心绞痛对缺血心肌起明显的保护作用;对提高AMI溶栓后血管再通率、从而减少梗死面积和心肌的损害程度,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20.
本文观察了60例急性心梗病人,溶栓对心室晚电位(VLP),持续性室速(VT)及死亡率的影响。临床发现,溶栓组VLP的检率3例(10%),持续性室速的发生率6例(20%),死亡率3例(10%),非溶栓组分别为10例(33%),VTl5例(50%),死亡率10例(33%),二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再通组VLP的检出率1例(4.3%),VT的发生率2例(4.3%),非再通组分别为2例(28%)和4例(57%),二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和P<0.01)。再通组与非再通组的死亡率无显著差异(P>0.05)。因此,本文提示溶栓能降低心梗病人VLP及VT的发生率,降低心梗病人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