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冬凌草甲素是从唇形科香茶菜属植物中提取出来的一种对映-贝壳杉烷型二萜类化合物,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尤其是抗肿瘤活性。本文对冬凌草甲素的衍生物、药效学及药代动力学等方面进行综述,并对冬凌草甲素的研究开发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
冬凌草甲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冬凌草甲素是从冬凌草等植物叶子中提取出的一种贝壳杉烯二萜类化合物,具有好的抗肿瘤活性.对冬凌草甲素进行结构修饰,改善其水溶性得到了部分抗肿瘤活性更强的冬凌草甲素衍生物.本文试从药理作用、构效关系及其衍生物等方面对冬凌草甲素的研究概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介绍冬凌草甲素靶向制剂的研究现状。方法综述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介绍靶向制剂靶向原理和特性、药动药效学研究进展,并对其可行性和前景进行分析。结果冬凌草甲素靶向制剂不仅可以提高冬凌草甲素的溶解度,而且提高了靶部位药物浓度,增强抗肿瘤效果、降低不良反应。结论开发更高靶向效率、安全、经济、多类型的给药系统是未来冬凌草甲素靶向制剂的研究焦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进行冬凌草甲素的提取工艺筛选和含量测定,为其临床应用及生产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正交试验筛选冬凌草甲素的提取工艺,采用HPLC法测定冬凌草甲素的含量。结果:优选冬凌草甲素的提取工艺为75%乙醇回流提取2次(1 h,1 h),以药材质量2%的活性炭脱色10 min。结论:该提取工艺得到的冬凌草甲素含量较高且提取时间较短,经HPLC法检测冬凌草甲素,重现性好,回收率高。  相似文献   

5.
HPLC法测定冬凌草片中冬凌草甲素的含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HPLC法对不同厂家和自制冬凌草片中冬凌草甲素的含量进行了比较,采用HypersilODS2C18色谱柱,以甲醇-水(50:5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8nm,结果表明含量有较大差异。建议通过控制药材的含叶量来控制冬凌草片中冬凌草甲素的含量。  相似文献   

6.
HPLC法测定冬凌草萜含片中冬凌草甲素的含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对冬凌草萜含片中的冬凌草甲素进行含量测定。方法:采用HPLC法,以C18-ODS为色谱柱,甲醇-水(55:4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42mm。结果:回收率为98.23%,RSD为2.12%。结论:该方法简便、可靠,适合冬凌草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 采用HPLC法测定冬凌草药材及片剂中的冬凌草甲素.方法 用Hypersil C_(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甲醇-水(50:50)为流动相,流速0.8 mL·min~(-1);检测波长238 nm;柱温25 ℃;进样量20μL.结果 冬凌草甲素20~200 mg·mL~(-1)与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最低检出限50 ng.按<中国药典>方法对样品预处理后进样测量,在药材中可检出冬凌草甲素,但片剂中无法检出.对供试品脱脂后,片剂中仍未检出冬凌草甲素.结论 所建方法简便、重复性好、准确度高,可用于冬凌草片剂的质量控制.文中所选的冬凌草片剂中未检测出冬凌草甲素,说明其质量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8.
HPLC测定微波提取冬凌草中的冬凌草甲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从冬凌草中提取冬凌草甲素并测定其含量。方法采用微波萃取技术提取,HPLC法测定。结果测得冬凌草叶中冬凌草甲素含量为0.6152%,平均回收率为97.86%,RSD=2.14%。结论采用微波萃取技术提取冬凌草甲素,具有提取快速、操作简便、节省溶剂和有效成分提取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冬凌草萜含片中的冬凌草甲素进行含量测定。方法:采用HPLC 法,以C18-ODS 为色谱柱,甲醇-水(55∶45) 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42nm 。结果:回收率为98 .23 % ,RSD为2 .12 % 。结论:该方法简便、可靠,适合冬凌草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制备生物素修饰的冬凌草甲素脂质体,考察处方和工艺各因素对包封率的影响。方法以包封率为指标,应用L_9(3~4)正交实验设计优化生物素修饰的冬凌草甲素脂质体的处方和工艺。结果最佳处方组成为磷脂的质量浓度为30 g·L~(-1),氢化大豆卵磷脂(hydrogenated soybean phospholipids,HSPC)与大豆卵磷脂(soybean phospholipids,SPC)的质量比为1∶1,pH6.8的磷酸盐缓冲液,药物与磷脂的质量比为1∶18,磷脂与胆固醇的质量比为6∶1。生物素-甲氧基聚乙二醇2000-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醇胺(Biotin-PEG2000-DSPE)摩尔浓度为6 mol·L~(-1)。最佳制备工艺为二氯甲烷10 mL,成膜温度40℃。包封率为(81.52±2.21)%(n=3),平均粒径为(131±26)nm,Zeta电位为-(26.2±1.1)mV。结论优化得到最佳处方,制得的生物素修饰的冬凌草甲素脂质体粒径较小,包封率较高。  相似文献   

11.
青藤碱是一种来源于防己科植物青风藤中的生物碱,在结构上属于异喹啉类,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风湿性及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心律失常等疾病。但由于其用药剂量大、对光/热不稳定、体内代谢快、易引起过敏反应,科研人员一直致力于对青藤碱进行结构修饰,以期开发出高效、低毒的青藤碱衍生物。对近年来青藤碱的结构修饰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莪术醇是莪术挥发油中的重要活性成分,属于倍半萜类化合物,具有抗肿瘤、抗病毒、抗炎、抗早孕等广泛的生物活性,尤其以抗肿瘤作用表现突出,临床应用广泛。但由于其独特的五元并七元环化学结构,药物溶解性较差,生物利用度不高,为了改善其物理性质,提高作用强度,通过化学合成和微生物合成途径,广泛的对其开展结构修饰与衍生物合成研究。对莪术醇的结构修饰研究情况进行综述,以期为新的抗肿瘤药物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喜树碱是从喜树提取物中分离出的能够抗细胞增殖的天然生物碱。由于其溶解性低、稳定性差和显著的不良反应限制了其临床应用,所以在过去的十余年里合成了许多喜树碱衍生物。通过引入极性基团、靶向剂或药效团拼合、前药等在喹啉环、5位和20位进行结构修饰,其中大多数与喜树碱相比显示出更强的效力,对不同的肿瘤细胞具有活性,其中许多对多药耐药肿瘤细胞具有活性。综述了近年来47个新的喜树碱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和生物活性,并总结了构效关系,发现在喹啉环和内酯环的羟基上修饰通常可以增强体外抗肿瘤活性,药物递送系统、计算机高通量筛选等新技术的应用为改善喜树碱的溶解性、稳定性,寻找活性较好的先导化合物拓展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雷公藤中的雷公藤内酯醇具有抗肿瘤、免疫抑制等多种生物活性,但是副作用大等特点限制了临床的使用。为了获得高效低毒的雷公藤内酯醇衍生物,对其结构进行了改造。近5年来对雷公藤内酯醇的结构改造又有了新进展,包括对其14位羟基、不饱和五元内酯环、B环、13位异丙基和10位甲基的结构改造,得到一系列衍生物。其中对14位羟基进行前药设计,从而降低了雷公藤内酯醇的毒性,14位羟基改造为α-羟基衍生物后发现了与雷公藤内酯醇活性相当的衍生物。综述了近5年来对雷公藤内酯醇的结构改造及构效关系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鹿药Smilacina japonica是多年生百合科草本植物,有悠久的药用历史,尤其在民族药方面应用较多,作为药食同源植物近年来需求增加,因此对鹿药属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增多。鹿药属植物含有甾体、黄酮、多糖、氨基酸、酚酸、酰胺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抗菌、抗肿瘤、抗氧化等药理活性。根据国内外文献报道,总结并综述了鹿药、管花鹿药S.henryi、高大鹿药S.atropurpurea等鹿药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以期为鹿药属植物资源的开发及医药保健方面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穆向荣  林林  焦阳  林永强 《药学研究》2019,38(7):419-423
瓜蒌子、瓜蒌皮、瓜蒌、天花粉来源于栝楼的不同药用部位,4味药材均为常用的大宗药材,现行版《中国药典》对其制定的质量标准过于简单,无法科学合理地控制其质量。本文对瓜蒌子、瓜蒌皮、瓜蒌、天花粉安全性和有效组分的研究进行综述,明确了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建议,为科学全面的药材及饮片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二至丸由女贞子和墨旱莲两味中药组成,这两味药及其组方均有不同程度的保肝作用。二至丸中含有多种保肝有效成分,主要有三萜类、环烯醚萜类、苯乙醇-苷类、香豆素醚类等,它们能对抗多种化学性肝损伤、抗缺血再灌注性肝损伤以及抗肝纤维化等,其保肝作用机制包括抗氧化应激、抗炎、抑制肝星状细胞增殖和活化、促进肝星状细胞凋亡以及影响肝细胞代谢过程等。总结二至丸及其组成药味女贞子和墨旱莲的保肝作用,探讨其保肝作用机制,以期为进一步研究二至丸药效物质基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雷公藤内酯醇的结构修饰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凡  李援朝 《药学学报》2004,39(10):857-864
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f.,俗名断肠草,系卫矛科雷公藤属木质藤本植物,生长于山地林缘阴湿处,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各地及西南地  相似文献   

19.
败酱草来源于败酱科草本植物黄花败酱Patrinia scabiosaefolia和白花败酱P.villosa的带根全草,其乙醇提取物在动物体内外实验中均表现出明显的抗结直肠癌作用,抗肿瘤的主要活性成分为黄酮类和皂苷类。败酱草抗结直肠癌药理作用机制主要是抑制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抑制肿瘤血管生成,调控相关蛋白表达,调节信号传导通路,逆转结直肠癌细胞耐药及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对败酱草及其有效成分抗结直肠癌的药理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抗结直肠癌新药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鹿茸草始见于《植物名实图考》,是玄参科植物绵毛鹿茸草(Monochasma savatier Franch.)或沙氏鹿茸草(Monochasma sheareri Franch.ex Maxim.)的全草,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止痛、凉血止血等多种功效.本文利用CNKI、PubMed和SciFinder以鹿茸草(Mono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