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来来关了中药不良反应的报道屡见不鲜,一些临床常用的中药,如龙胆泻肝丸、壮骨关节丸、消渴丸、清开灵注射液、双黄连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川琥宁注射液等均有不良反应的报道.各种媒体关于"关注中药ADR"报道引起的强烈反响:如某中心分析了1993~1996年900份ADR报告,中药以13.4%仅次于抗生素和解热镇痛药,排在第3位。各种报刊耸人听闻的标题报道中药不良反应,如《中药名列药品不良反应“三大祸首”》《中药安全无毒?错!》《中药吓人一大跳》等。这使得长期以来以为中药无毒副作用的使用者十分困惑,多有忌惮,中药是不是真的存在问题?怎样认识和对待中药不良反应?本文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
3.
目的:分析探讨95例中药制剂的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特点及影响因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95例中药不良反应报告分别从临床表现、相关的药品及剂型、发生时间等进行分类统计并分析。结果:诱发不良反应的中药品种较多,主要为注射剂;年龄分布以老年人居多。结论:加强对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的监测,有助于减少和避免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的发生,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4.
46例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马宏伟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5,11(6):471-471
近几年来,采用现代制药技术从中药材中提取有效成分制成的供人体(包括肌肉、穴位、静脉)注射或滴注的灭菌溶液、粉末或浓缩液,已在临床广泛应用,其不良反应也日益突出,屡有发生.本文对近年来上报的有关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报告进行调查,对产生原因进行分析、讨论,以便为临床安全使用中药注射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6.
7.
本文依据近年来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中相关中药种类成分引起的不良反应临床表现进行了深入对比统计分析,并总结了中药中引起不良反应的主要特点及成因,对探索适应我国国情的重要安全监测方式与管理方法有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高代夏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0,19(6):50-50,53
目的:探讨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的表现和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入选病例的一般情况(年龄、性别等)、引起不良反应的药物分类和例数、不良反应类型、给药途径、联合用药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结果显示,中老年患者是不良反应多发人群。结论:中药制剂易发生不良反应,临床上需要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9.
加强研究尽快建立中药不良反应监察制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人们对药品不良反应的认识的不断提高,中药不良反应的问题已经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重视。目前世界上不少国家对西药不良反应的监察都建立了一定的制度。1968年,世界卫生组织制定了国际药品监察合作计划,参加国有46个之多。我国也于1989年11月成立了卫生部药品不良反应监察中心。于1993年在26个省、市、区和部队中确立了85个重点监察医院,并建立了药品不良反应监察报告制度,使我国对药品不良反应的监察逐步与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10.
11.
浅谈中药不良反应的研究和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对药品不良反应(ADR)认识的提高,中药不良反应的问题已经引起重视。我国于1989年11月成立了卫生部药品不良反应监察中心。并建立了药品不良反应监察报告制度,使我国对药品不良反应的监察逐步与国际接轨。中医药的应用有着悠久的历史,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一般常用煎剂和丸、散、膏剂的药性平和,很少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但某些中药制剂里也含有有毒的中药成分,由于各种原因可以产生不良反应。中药不良反应问题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13.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原因浅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中药注射剂是近30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制剂,它的确切疗效已经为临床所证实,并且越发广泛地备用于医院急诊药房﹑病房药房。然而近年来有关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报道也日渐增多,轻者皮肤过敏,重者导致死亡。不断发生的不良反应为中药注射剂的发展提出了新课题。笔者针对近几年的有关报道,对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希望对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 1 患者的个体差异 病人由于体质﹑性别﹑年龄﹑病理状态等的不同,对药物作用的感受性不一致,从而产生对药物的不同反应。有报道[1]对双黄连粉针剂引起不良反应的52例进行人群分析:…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分析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的特点及影响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3年1月我院中药制剂不良反应(ADR)210例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10例ADR涉及人体内多个系统,其中过敏反应发生率最高;引起ADR最主要剂型是中药注射剂;ADR多半发生在用药当天。结论:发现中药制剂ADR应及时上报,密切监测ADR,加强对ADR的深入研究,对降低中药制剂ADR发生率有促进作用,保障患者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16.
就中药注射剂发生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原因从药物因素、医务工作者方面的因素、患者自身因素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并就上述原因提出确保药材质量、注意合理用药等预防措施,以减少中药注射剂发生ADR。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我市中药制剂发生不良反应(ADR)的特点及一般规律,为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类统计,对本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2011年收集到的153例中药制剂不良反应报告分别从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品种类及其主要临床表现、所累及的器官等进行评价、分析。结果:在上报的153例中药制剂ADR中,以≤10岁和≥60岁年龄段患者的发生率最高,各有33例(各占21.57%);注射用双黄连引发的ADR例数最多,有42例(占27.45%);静脉滴注给药途径最易引发ADR,占92.81%;ADR累及器官或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常见,有143次(占53.56%)。结论:应重视并加强中药制剂ADR监测工作,提高合理用药水平,尽量避免或减少中药制剂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19.
正确认识中药的不良反应与合理应用中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国内媒体上关于中药不良反应的报道增多,尤其是关木通及含有关木通的中成药如龙胆泻肝丸等引起的肾脏毒性更引起人们普遍的关注。到底应该如何正确认识中药的不良反应;哪些不良反应实际应属非中药自身原因引起的药害范畴;为防止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我们应该采取什么应对措施;如何完善中药不良反应的预警机制;以及建立对中药应用中可能的严重不良反应的快速反应机制等均是值得我们ADR监测工作人员以及中医药界人士深刻思考的问题。现仅提出个人看法以供参考。1正确认识中药及中药的不良反应人们对中药的认识往往有两个误区。一是认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