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梗阻(UPJO)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近3a来26例(UPJO)引起的小儿先天性肾积水的临床资料。结果:在本组病例中,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22例、高位输尿管开口3例、迷走血管压迫1例,均采用离断性肾盂输尿管成形术(Anderson-Hynes Pyelopasty),术后随访6mon-3a效果良好。结论:UPJO的主要病因是: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高位输尿管开口、迷走血管压迫以及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瓣膜和息肉。B超和IVU是主要的诊断和定期复查的首选检查手段,手术首选离断性肾盂输尿管成形术。  相似文献   

2.
余立涛  石明 《四川医学》2002,23(9):923-923
患者 ,男 ,6 0岁。因反复间歇性全程无痛肉眼血尿10 +年入院。查体 :心肺阴性 ,腹部平软 ,未扪及包块 ,双肾区无叩痛 ,双输尿管走行无压痛。静脉肾盂造影 :右肾、输尿管显影清晰 ,左肾、输尿管 12 0分钟未显影。左侧逆行肾盂造影 :左肾重度积水 ,肾盂较肾盏为明显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 ,左肾盂内一处充盈缺损约3cm× 3cm。CT:左肾积水 ,左肾盂内占位性病变。膀胱镜检未见明显异常。尿液脱落细胞检查 1次阴性。根据以上特点 ,临床诊断左肾盂癌 ,左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 ,左肾重度积水。于 2 0 0 0年 11月 2 4日在双持硬麻下行左肾输尿管袖…  相似文献   

3.
4.
收治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20例,其中10例采用离断性Foley-Y-V成形术,2例连接部Y-V成形术,2例连接部异位血管及纤维带压压迫松解性,6例连接部梗阻 积水严重合并感染行肾切除术。对14例均进行了术后随访,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肾迷走血管引起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12例肾迷走血管造成的肾孟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X线表现、讨论肾速走血管的起源及其致病机理,提高贤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鉴别诊断。材料与方法:以静脉肾益造影为首选检查方法,对其不显影的肾脏可作送行肾盂造影检查。结果:肾孟输尿管连接部带状压迫截断征和输尿管屈曲扭转征是本病的典型征象,还可免患例不同程度的肾积水、肾功能减低或可伴发肾结石。结论:进入肾下极的肾迷走血管很少见,而其中经肾盂输尿管连接部前方入肾下极者是造成该处梗阻的病因,部分的肾迷走动脉可伴有肾速走静脉同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B超、静脉肾盂造影(IVP)及螺旋CT对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PJO)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10例经手术证实、临床、影像资料完整的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病例,对其不同的影像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0例均作了B超、IVP检查,5例同时作螺旋CT检查。B超、螺旋CT检查均显示不同程度肾盂积水,而输尿管无扩张,肾皮质不同程度变薄。螺旋CT多平面重建及三维重建可见梗阻端形态及输尿管腔外迷走血管和纤维束带影各1例。IVP检查7例显示肾脏不同程度肾盂积水,输尿管无扩张,输尿管内侧成角移位,梗阻端形态显示清晰,其中1例迷走血管、1例纤维束带压迫显示梗阻端呈螺旋状或横贯样充盈缺损,形态具有特征性;3例未见显影。结论:B超是诊断先天性UPJO的筛选手段;IVP既可了解梗阻端形态及肾脏功能状况,是诊断先天性UPJO的重要手段;螺旋CT既可显示梗阻端形态、输尿管壁及腔内外情况及肾脏功能状况,是先天性UP-JO的确诊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治疗方法。方法:113例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患者 ,84例采用 Anderson- Hynes术式治疗 ;17例肾下极异位血管压迫造成的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 ,采用血管束悬吊或肾盂下端切断重吻合治疗 ;12例行肾切除。结果 :113例术后随访 3个月~ 5年。异位血管压迫造成梗阻的17例均经手术治愈 ;Anderson- Hynes术式治疗的 84例中 10例吻合口再狭窄 ,3例手术重吻合治愈 ,4例腔内扩张治愈 ,3例肾功能丧失或继发感染切除病肾 ;其余 12例肾切除后治愈。结论:Anderson- Hynes术式是治疗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的首选方法 ;异位血管的悬吊移位或肾盂切断重吻合是治疗异位血管压迫造成肾积水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PJO)的诊治体会。方法分析54例肾孟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27例,肾孟输尿管高位连接13例,迷走血管压迫8例,纤维索压迫6例。采用Anderson-Hynes术:术中置双J管引流。结果术后随访12—64个月,平均36个月,分别行B超、IVP检查,有49例(90.7%)肾积水消失或明显减轻,4例(7.4%)无明显变化,1例(1.9%)积水加重。结论Anderson-Hynes术治疗肾孟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PJO)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2001年收治的UPJO25例的临床资料,IVU检查20例,直接显示UPJO9例。肾盂逆行或肾盂穿刺电视监测下动态造影共16例,均获确诊,25例均行手术治疗,以Anderson-Hynes术式为主(14/25)。结果:全部治愈出院,术后3个月-1年随访18例,远期疗效,结论:UPJO进展隐匿,早期缺乏特异性表现,往往因并发肾积水而就诊,影像学检查是诊断的重要方法,一经确诊,均需手术治疗,倾向于Anderson-Hynes术式为首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离断式肾盂成形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1987~1999 年作者诊治的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25 例,其中19例行离断式肾盂成形术,6 例行患肾切除术。结果:19 例肾盂成形式均获成功。结论:离断式肾盂成形术式设计合理,成功率高,应作为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首选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手术处理经验。方法全组45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病因分为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36例,高位肾盂输尿管连接6例,纤维条索压迫2例,异位血管1例,所有病例均行手术治疗;Anderson-Hynes肾盂成形术39例,肾切除3例,纤维条索松懈2例,肾盂切断复位1例。结果42例随访2-14mo(不含3例肾切除者),治愈40例,2例发现再狭窄,二次行肾盂成形术,均治愈。结论Anderson-Hynes肾盂成形术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的首选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治疗输尿管肾盂连接部(UPJ)梗阻的方法.方法 27例先天性UPJ梗阻患者采用Anderson--Hynes肾盂成形术治疗,根据解剖特点,术中肾盂输尿管吻合及引流管的放置,采用吻合口斜形尖部"U"形缝合,同时放置支架管及肾盂造瘘管引流.结果 27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术后复查B超及IVU显示肾盂缩小,肾显影时间正常,UPJ漏斗状形态及管腔均接近正常.结论 Anderson-Hynes肾盂成形术为UPJ梗阻优良术式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腹入路腹腔镜下肾盂成形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PJO)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2012年6月,对28例UPJO患者行经腹入路腹腔镜下离断性肾盂成形术的方法及效果。结果:28例患者均一次性手术成功,手术时间85~160 min,平均125 min;术中出血量20~60 mL,平均32 mL;术后住院时间6~9 d,平均7.2 d;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6~36个月,平均18个月,患者腰痛症状消失。本组患者术后行B超、IVU检查示肾盂输尿管连接部吻合口无梗阻;肾积水得到改善。结论:经腹入路腹腔镜下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是治疗UPJO的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4.
88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诊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88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PUJO)静脉肾盂造影(IVU)结果,为早期诊断PUJO提出确切依据。方法:88例病人均进行IVU或逆行造影,手术治疗83例共98侧,58例术后病理切片。结果;88例术前后诊断均完全符合。提出了早、中期PUJO在IVU上独特的影像学表现是以肾盂饱满或扩张为主,而肾盏扩张多不明显为特点,与肾结石所致肾积水有明显区别。结论:治疗仍以Anderson-Hynes离断性肾盂成形术为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围手术期护理重点以提高疗效。方法 :对 12 7例肾输尿管连接部梗阻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肾切除 5 3例。 Anderson- Hynes成形术 2 9例 ,成功率 93.10 %。肾盂输尿管吻合术 2 6例 ,成功率 92 .3%。肾盂输尿管 Y- V成形术 3例 ,成功率 10 0 %。粘连松解术 8例 ,成功率 10 0 %。纵切横缝术 5例 ,成功率 10 0%。肾盂切开取石 2例 ,成功率 10 0 %。肾盂造瘘术 1例 ,总治愈率 93.15 %。结论 :针对不同病因及肾盂输尿管连接部形态改变 ,采用相应术式及加强围手术期护理 ,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对6例成人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病人,3例应用Anderson—Hynes肾盂成邢束治愈,3例患肾切除。结果表明:电视屏幕监测逆行性肾盂输尿管造影检查是目前有效的诊断方法之一,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是防治患肾功能进一步损害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