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韬 《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4):1291-1293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植入术后并发动脉栓塞的预防及护理.方法 对50例应用IABP后发生动脉栓塞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植入IABP后发生右下肢动脉栓塞者3例,经过积极治疗及密切护理,2例患者痊愈,1例患者发生下肢坏疽,最终截肢.结论 术前正确的置管、适当的抗凝,术后严密的观察和护理,是预防和及早发现动脉栓塞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经锁骨上或下静脉置管(CVC)及普通留置针3种静脉通路化疗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对策.方法:将 114 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PICC置管组46例CVC置管组28例和留置针组40例,分别应用PICC通路、CVC通路和普通留置针,实施相同的化疗方案(EP),观察3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导管留置时间.结果:PICC置管组无严重穿刺并发症(气胸、误穿动脉、大出血、感染等)发生,无脱管现象发生,导管留置时间较长,与CVC置管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ICC置管组在静脉炎发生情况、导管留置时间等方面均优于留置针组(P<0.05).结论:肺癌患者化疗不同静脉通路中,PICC通路并发症发生明显少于CV 通路和普通留置针,有利于保护血管.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改良塞丁格技术超声引导下与传统PICC置管方法的比较与护理效果.方法:将150例PICC置管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75例采用改良塞丁格技术PICC置管,对照组75例采用传统置管方法置入PICC导管,比较两组患者置管成功率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总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P<0.05;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两组经统计学处理在导管异位、静脉炎、感染、血栓方面有差异.结论: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在临床应用可提高置管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对小儿外科营养支持行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患儿中的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225例PICC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n=113)及对照组(n=112),对照组置管期间应用常规性护理,观察组置管期间应用集束化护理,对比分析2组患儿护理期间意外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PICC置管依从性、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穿刺成功率、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PICC导管滑脱率、导管堵塞、护理纠纷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导管堵塞、导管断裂、血栓、静脉炎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导管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肢体肿胀缓解时间、疼痛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能有效降低小儿外科营养PICC导管置管安全性,降低PICC置管风险,提高患儿置管依从性,能有效预防并发症发生,有利于提高患儿置管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经锁骨上或下静脉置管(CVC)及普通留置针3种静脉通路化疗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对策。方法:将114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PICC置管组46例、CVC置管组28例和留置针组40例,分别应用PICC通路、CVC通路和普通留置针,实施相同的化疗方案(EP),观察3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导管留置时间。结果:PICC置管组无严重穿刺并发症(气胸、误穿动脉、大出血、感染等)发生,无脱管现象发生,导管留置时间较长,与CVC置管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ICC置管组在静脉炎发生情况、导管留置时间等方面均优于留置针组(P〈0.05)。结论:肺癌患者化疗不同静脉通路中,PICC通路并发症发生明显少于CVC通路和普通留置针,有利于保护血管。  相似文献   

6.
目的前瞻性研究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与传统的经锁骨上或下静脉置管(CVC)及普通留置针3种化疗静脉通路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2001年2月~2003年6月,将90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NSCLC)随机分为3组.分别应用PICC导管通路、CVC置管通路和普通留置针,实施相同的化疗方案(NP),比较3种通路的优劣,予以χ2检验.结果PICC置管组与CVC置管组相比,PICC置管组无严重穿刺并发症(气胸、血气胸、误穿动脉、大出血、感染),无中途脱管现象,导管留置时间较长(P<0.05).PICC置管在控制发生静脉炎和留置时间等方面明显优于普通静脉留置针组,无1例发生药物外渗损伤.但PICC组输液流速较慢,可能发生导管阻塞漂移及肺栓塞,是其潜在的缺点.结论在NSCLC化疗静脉通路中,PICC置管并发症发生明显少于CVC置管通路和普通留置针,利于保护血管,但其远期的安全性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的应用和护理经验,探讨2种导管固定方法对防治颈内静脉留置导管的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对35例危重患者留置颈内静脉导管,随机分为2组:Ⅰ组(18例)采用导管缝线固定法;Ⅱ组(17例)采用环曲导管贴膜固定法。分别对2组所发生的并发症进行分类统计,分析其原因和护理对策。结果穿刺一次成功32例,置管时间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并发症:除Ⅰ组3例因缝线松脱致导管向外不完全脱出,Ⅱ组1例因贴膜干燥致导管松脱外,无感染、堵管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是救治危重病人的一条方便快捷的血管通路,穿刺成功率高,只要导管固定牢固,严格无菌操作,注意观察,其并发症是可以防治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ICARE沟通模式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5~6月收治的PICC患者,选用非随机对照的方法,将2017年5月置管的患者(117例)作为对照组,2017年6月置管的患者(118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在置管前后采用传统护患沟通模式。观察组采用CICARE沟通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PICC置管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满意度得分(95. 43±4. 31)分高于对照组(92. 76±3. 3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对照组发生并发症34例(静脉炎5例,导管堵塞2例,导管滑脱15例,导管断裂1例,血栓3例,过敏反应8例),观察组并发症15例(其中静脉炎2例,导管滑脱8例,血栓1例,过敏反应4例),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 05)。结论 CICARE沟通模式应用于CICARE沟通模式,可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效减少置管并发症的发生,优于传统的护患沟通模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管患者规范化护理管理的做法与效果。方法将317例恶性胸水需要留置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管患者按收治时间分为对照组132例与观察组185例,对照组给予实施一般护理管理,观察组给予实施规范化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管发生并发症情况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管并发症情况及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在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管治疗恶性胸水患者中实施规范护化护理管理,可减少置管并发症,保证患者治疗顺利进行,避免了护理纠纷,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邵春燕 《全科护理》2013,(25):2366-2367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导管(PICC)病人中的应用。[方法]将38例接受PICC置管的肿瘤病人作为对照组,43例行PICC置管病人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PICC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舒适护理。比较两组病人置管后焦虑及疼痛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病人出院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人置管后焦虑及疼痛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均少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舒适护理能减轻PICC置管病人焦虑、疼痛以及并发症、提高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对46例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术患者采用生命体征监测、仪器监测、气管导管护理等方法,动态观察其循环功能改善情况及IABP使用情况.通过围术期配合,46例应用IABP术患者短期内临床症状均有改善,球囊导管使用过程平稳有效.表明熟练的配合与细心的护理保证了IABP术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床边植入和导管室植入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对比研究,旨在探讨床边植入IABP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需要植入IABP的重症冠心病患者50例,在最优药物治疗基础上分成床边IABP植入组(A组,25例)、导管室IABP植入组(B组,25例).比较两组操作时程和治疗前后平均动脉压、心率、多巴胺的用量、血浆脑钠素(BNP)值及术后并发症.结果:床边植入组中有2例患者因导丝不能送入腹主动脉改为入导管室植入,其中1例和导管室植入组1例仍因腹主动脉扭曲、钙化而植入失败.导管室植入组操作时程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两组之间治疗前后平均动脉压、心率、多巴胺的用量、BNP值和术后并发症无显著差异.结论:床边IABP植入方法简便、疗效肯定、安全性好,可以作为IABP植入的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规范化护理在深静脉导管危重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深静脉置管危重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规范化护理,观察临床护理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穿刺成功率、置管依从性、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导管滑脱率、导管堵塞率、非计划性拔管率、护理纠纷率、疼痛缓解时间、肢体肿胀缓解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深静脉置管危重患者行规范化护理,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医疗风险的发生,提高置管依从性及置管成功率,护理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深静脉置管患者并发症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深静脉置管患者并发症特点,并提出护理对策。方法给予50例需要长期输液的患者实施深静脉置管术,分析患者发生并发症情况,并提出护理对策。结果 50例深静脉置管患者一次性成功穿刺40例,再次穿刺成功7例,单侧失败改对侧穿刺3例。治疗过程发生感染2例,导管堵塞5例,导管松动脱落3例。结论深静脉置管后可发生穿刺部位感染、导管堵塞、导管松动脱落等,应合理选择穿刺静脉,加强导管留置期间的护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保持导管通畅;加强患者及家属并发症的预防意识,尽可能减少或避免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从而减轻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后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 对2010年6月~2011年6月我科129例肿瘤化疗患者进行PICC置管,观察和记录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并分析其原因以及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本组发生穿刺点渗血7例,穿刺点感染3例,静脉炎3例,导管堵塞2例,导管脱出2例,血栓形成1例.结论 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期间有一定并发症,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其发生率可以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6.
循证护理预防晚期胃癌患者PICC术后并发症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晚期胃癌患者发生经外周静脉植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术后并发症的效果.方法 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3月,在福州总医院肿瘤科住院首次PICC的晚期胃癌患者6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38)和对照组(N=24),观察组患者按照循证护理方案进行护理,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护理方案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首次穿刺成功率及PICC 置管后第1、2个月时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首次穿刺成功率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ICC术后1个月内,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导管脱落情况,且两组患者在发生静脉炎、皮肤过敏及感染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第2个月,两组患者在发生静脉炎、皮肤过敏、感染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经循证后制定的方案比常规护理方案在降低PICC置管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为有效,是值得推广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颈外静脉穿刺置管病人有效护理的方法,提高颈外静脉穿刺置管的成功率、延长导管使用的时间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对我院消化内科38例颈外静脉穿刺置管病人实施输液及护理措施.结果 本组38例病人,穿刺置管一次成功35例,2例因颈外静脉显露不良,更换另一侧颈外静脉而穿刺成功,1例未能成功;导管留置时间3~72 d,平均28 d;无一例发生气胸、血肿等并发症.结论 对颈外静脉穿刺置管病人进行精心的护理,可提高穿刺置管的成功率、延长留置导管的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锁骨下深静脉置管在急诊危重病人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我院急诊科2010年8月-2011年8月的108例急诊危重患者随机分为深静脉穿刺组(n=53)和常规静脉穿刺组(n=55),分别进行锁骨下深静脉穿刺置管及常规静脉穿刺,比较两组穿刺成功率、导管留置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穿刺成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深静脉穿刺组置管留置时间明显延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P均<0.05).结论:锁骨下深静脉置管操作穿刺成功率高,安全、可靠;加强对深静脉导管的护理,可明显延长导管留置时间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不同途径深静脉置管后颅脑外伤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与护理措施的相关性。方法对338例置管患者实施深静脉置管后严格按照置管患者护理流程实施护理,每天评估观察情况,将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83例颈内静脉置管导管感染7例(8.43%),导管脱出11例(13.25%),导管堵塞5例(6.02%);98例锁骨下静脉置管导管感染6例(6.12%),导管脱出13例(13.27%),导管堵塞6例(6.12%);股静脉置管157例导管感染18例(11.46%),导管脱出6例(3.82%),导管堵塞23例(14.65%),三种途径导管脱出发,卜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259,P〈0.05)。结论置管患者的并发症发生与护理措施实施情况相关;正确评估患者的病情选择适合的中心静脉置管途径,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延长置管时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PICC在早产低体重儿应用中的常见并发症及护理对策,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对22例早产低体重儿采用不同部位穿刺置入PICC导管,输入静脉高营养液,观察穿刺过程中有无导管异位、送管困难等,观察输液时有无全身反应,输液部位有无红、肿、热、痛等静脉炎的表现及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等并发症,观察有无堵管及断管的发生,并分析原因、总结护理对策。结果 22例患儿均置管成功,其中导管尖端异位6例、置管后发生机械性静脉炎8例、血栓性堵管2例、体外断管1例。PICC留置时间为3~55d,平均22d,87%的早产低体重儿完成输液计划。结论成熟的PICC置管技术及正确的维护方法在防治并发症方面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