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AI-1及其在血栓形成中的作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 P A I1) 是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 P A) 的快速抑制物。t P A 与 P A I1间的动态平衡对维持血浆纤维蛋白溶解系统( 简称纤溶系统) 的稳态起决定性作用。 P A I1 水平已成为血栓形成性疾病的危险因素。文章综述了 P A I1 理化特性、 P A I1 基因多态性同血浆中 P A I1 水平相关性及 P A I1水平和血栓形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纤溶酶系统在动脉血栓形成中的作用首都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内科余望生,赵相印纤溶酶系统是一个具有多种生理功能的蛋白溶解酶系统,其主要作用是降解血管壁上沉积的纤维蛋白。在血栓住疾病和心肌梗塞病人中,常可发现纤溶功能的损害,近年来,临床常应用纤溶酶原激活物治...  相似文献   

3.
对2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患者的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1)变化进行了观察,并与30例健康者进行对照。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SAH后1~14天患者血浆纤溶性明显增高;其中伴发脑血管痉挛(CVS)者出血第7天、14天血浆PAI-1活性均明显高于无CVS者;出血量多者血浆t-PA、PAI-1活性较高。提示血浆t-PA、PAI-1活性在SAH后呈动态变化,二者可能均参与SAH的发生、发展、其活性测定可望成为监测SAH、CVS及出血量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及血浆C-反应蛋白(C-RP)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关系。方法:对比观察21例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与19例老年稳定型心绞痛(SAP)患及20例健康对照例的血浆PAI-1及C-RP浓度的变化。结果:21例UAP患的PAI-1及C-RP浓度显高于SAP组患及对照组的(P<0.01)。结论:血浆PAI-1及C-RP浓度变化在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关秀军 《心脏杂志》2016,28(6):708-710
目的 分析纤溶酶激活物抑制剂(PAI)-1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溶栓后及再通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Logistic线性回归分析法对我院2013年1月~2015年2月收治的AMI冠脉内血栓形成并符合溶栓治疗适应证的患者41例,设为溶栓组,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再选取40例体检健康的人群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记录溶栓组溶栓前后及与对照组对照的血浆PAI-1的检测值差异;并对溶栓后2 h冠脉再通组与未通组患者血浆PAI-1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溶栓组溶栓前与对照组相比,血浆PAI-1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溶栓组溶栓后0.5 h、1 h时血浆PAI-1水平与溶栓前比较,有所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 h、2 h时血浆PAI-1水平与溶栓前比较,显著上升有统计学差异(P<0.05),溶栓后2 h冠脉再通组血浆PAI-1水平显著低于未通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心肌梗死溶栓后PAI-1的水平在2 h内逐渐下降,且与血管再通有关联。  相似文献   

6.
川芎嗪抗血栓形成的机制研究   总被引:37,自引:2,他引:37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是一种重要的促凝血因子。内毒素脂多糖通过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分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导致炎症过程中血栓形成。为探讨其机制,本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North-ern印迹法和电泳迁移法观察中药川芎嗪对内毒素脂多糖所致内皮细胞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表达的影响及可能机制进行探讨。结果发现.川芎嗪不仅抑制内毒素脂多糖所致内皮细胞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蛋白分泌和mRNA表达.而且抑制内皮细胞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基础水平的表达。此结果提示,川芎嗪并非通过核因子NF-KB途径抑制内毒素脂多糖所致内皮细胞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表达增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肝硬化患者血浆中尿激酶型纤溶酶激活物的检测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浆尿激酶型纤溶酶激活物(uPA)、尿激酶型纤溶酶激活物受体(uPAR)、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的变化及其意义。 方法 确诊的72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Child-pugh分级A级23例(A组),B级29例(B组),C级20例(C组)。6例健康志愿献血者为正常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测定血浆uPA、uPAR、PAI-1的变化。并同时检测血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C Ⅳ)、Ⅲ型前胶原(PC Ⅲ)、血浆白蛋白、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及其活动度改变。 结果 随着肝硬化的进展,血浆uPA、uPAR、PAI-1逐渐增加,HA、PC Ⅲ也明显增加。Child C组患者血浆uPA、uPAR、PAI-1水平(μg/L)分别为1.88±0.64、4.82±2.02和52.60±16.87,A组分别为1.36±0.43、3.03±1.48和24.09±7.14,B组分别为1.79±0.62、4.80±2.22和41.40±17.52,C组与A、B组比较,t值为2.81~7.38,P值均<0.01。A组血浆uPA与PC Ⅲ呈负相关(r=-0.4785,P<0.05);C组PAI-1与HA呈正相关(r=0.5447,P<0.01)。 结论 肝硬化晚期,虽然血浆uPA、PAI-1增加,但总的效应表现为uPA相对不足,肝基质纤维降解受抑制,血浆uPA、PAI-1与肝硬化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及糖尿病肾病(DN)患者中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与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活性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60例T2DM病人,根据UAER分为单纯糖尿病(DMa)组、微量白蛋白尿组(DMb)和临床蛋白尿组(DMc)。此外,还选择了3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采用发色底物显色法测定血浆t-PA和PAI的活性,并对其相关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对照组、DMa组、DMb组和DMc组血浆卜PA活性递减,PAI的活性递增,各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2)t-PA与UAER呈负相关(r=0.615,P=0.000),PAI和UAER呈正相关(r=0.721,P=0.000)。结论 DN早期即有纤溶活性低下;t-PA和PAI可能作为DN肾脏损害程度的佐证,对指导临床用药以缓解或延迟DN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PAI—1与糖尿病肾病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糖尿病肾病(DN)患者肾局部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表达增加,抑制了肾小球及肾小管间质细胞外基质(ECM)的降解,导致ECM进行性堆积,肾小球基底膜增厚,肾小球硬化。DN时血管紧张素Ⅱ在转录水平上可上调PAI-1基因表达,高糖增加PAI-1的含量和活性,且转化生长因子-β能诱导PAI-1的产生,从而导致肾小球硬化的发生。PAI-1抑制剂的应用将对防治DN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早期糖尿病肾病血浆t—PA,PAI活性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期糖尿病肾病血浆t-PA、PAI活性改变及其临床意义宋明强*刘国良糖尿病肾病与凝血纤溶系统的相关性研究,近些年来极为人们所重视。本研究选用作为血液纤溶系统的关键成分——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两项对应指标作为检...  相似文献   

11.
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组织中PAI—1和uPA抗原表达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动脉粥样硬化(AS)病变组织中I型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PAI-1)与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PA)抗原表达的变化。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了8例AS病变动脉,并以3例非血管性疾病死亡的新鲜尸检动脉为对照。结果对照动脉中,PAI-1在内皮细胞和中膜平滑肌细胞表达;AS病变中,PAI-1在病变表面的内皮细胞中表达增强,粥样斑块中的泡沫细胞呈阳性,病灶的细胞外基质中有广泛的PAI-1分布,陈旧性病灶形成的肉芽组织中的毛细血管壁PAI-1呈阳性反应。对照动脉内皮细胞中uPA呈弱表达;AS病变中,纤维斑块病变的结缔组织帽下可见数层泡沫细胞uPA表达呈强阳性,粥样斑块中新生毛细血管壁呈阳性,新生毛细血管周围有散在的阳性反应细胞。结论AS病变血管组织中,PAI-1和uPA抗原的分布和表达强度不一致,可能与它们参与AS过程的作用机理有关。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观察益气活血复方对动脉粥样硬化家兔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及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40只雄性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对照组、西药对照组、中药治疗组,每组8只.适应性喂养1周后,模型组、中药对照组、西药对照组、中药治疗组行颈总动脉球囊损伤术.术后正常组给予普通饲料,其他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4周.实验第4周末开始分别予与益气活血复方、血脂康胶囊和辛伐他汀片,持续给药4周.在治疗前、后分别取血检测PAI-1、t-PA.8周末处死动物,取家兔左右颈总动脉,用透射电镜观察颈总动脉的超微结构.结果 4周末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PAI-1水平持续升高,t-PA略有升高.8周末中药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较,PAI-1水平明显下降(P<0.01),t-PA水平明显升高(P<0.01).各给药组组间PAI-1、t-PA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镜水平证实益气活血中药能够改善颈内动脉的超微结构.结论 益气活血复方能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家兔纤溶酶原激活物的分泌,减少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的分泌,从而增强纤溶活性,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研究显示,罗格列酮治疗(每日4mg/kg,3周)能增加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的血浆水平,降低PAI—1的活性,降低PAI-1/tPA的比值。因此,罗格列酮可能有心血管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的发卡样小干扰RNA(siRNA)真核表达载体对人肝癌HpG2细胞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尿激酶PA(uPA)表达的影响。方法设计短发夹状PAI siRNA的寡核苷酸链,将其插入到真核细胞表达载体pSilencerTM 2.1-U6 neo载体中构建重组载体后,采用脂质体转染方法将构建的重组载体导入人肝癌细胞HpG2中,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Western印迹法分别检测转染细胞PAI mRNA和蛋白对tPA和uPA表达的影响。结果转染后细胞中PAI含量降低,tPA和uPA的表达减少(均P<0.01)。结论测序结果表明发卡样的PAI siRNA真核表达载体转染HpG2细胞后获得稳定表达,并可特异性封闭PAI的表达,PAI siRNA能有效阻断PAI的蛋白合成,同时抑制细胞中tPA和uPA的表达。  相似文献   

16.
纤溶指标检测在冠心病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凝血和纤溶系统的改变是导致冠心病(CHD)的重要因素之一,而纤溶系统的改变近来倍受关注。为此我们观察了124例CHD患者的纤溶指标变化及其相互关系,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肺心病患者t—PA,PAI—1活性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全蝎纯化液对新西兰白兔颈总动脉血栓形成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活化物抑制剂(PAI-1)、血小板计数(Pt)的变化。方法将50只健康新西兰白兔随机分成5组:空白组、模型组、全蝎纯化液大剂量组(20mg/kg)、全蝎纯化液中剂量组(10mg/kg)和全蝎纯化液小剂量组(5mg/kg)。耳缘静脉注射药物(空白组、模型组注射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后,采用H2O2损伤新西兰白兔颈总动脉制备血栓模型,造模2h后,采血并取血栓,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血浆t-PA、PAI-1的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t-PA明显降低,PAI-1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相比,全蝎纯化液各剂量组能明显抑制PAI-1活性,增加t-PA活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各组的血小板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蝎纯化液各剂量组可明显促进血浆t-PA的分泌,抑制血浆PAI-1活性,提示全蝎纯化液抗血栓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促纤溶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9.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它通过影响动脉附壁血栓形成、内皮再生、新内膜形成和基质沉积等环节参与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20.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与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的活性与血液纤溶系统密切相关。两者保持着动态平衡,一旦平衡失调,可导致血栓形成或出血。国内外许多研究发现,急性心肌梗死和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tPA活性下降,而PAI活性升高,这为临床应用tPA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和急性脑梗死提供了理论依据。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肌梗死及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动脉粥样硬化软斑表面存在血栓附着,那么动脉粥样硬化期是否也存在tPA、PAI活性的异常?作者对此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