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妊娠及产后卒中的发病率比非妊娠时高 ,其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和预防与一般卒中各有异同。笔者综合有关文献进行如下综述 ,为临床妊娠及产后卒中的预防和诊治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
妊娠和产后期女性的卒中风险增高,尤其是在妊娠末期和产后期,虽然发生率较低,但严重威胁母婴安全。妊娠和产后期卒中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先兆子(癎)/子(癎)、心源性栓塞、脑血管畸形、脑动脉瘤、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等。其治疗措施与非妊娠患者相似,包括溶栓、抗血小板和抗凝治疗,但需注意对孕产妇和胎儿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指南旨在为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存活患者的卒中预防提供全面和及时的循证推荐,包括危险因素的控制、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于预、心源性栓塞的抗栓治疗以及非心源性栓塞性卒中的抗血小板治疗。另外,还对其他许多特殊情况下的复发性卒中预防提供了推荐意见,包括动脉夹层分离、卯圆孔未闭、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凝状态、镰状细胞病、脑静脉窦血栓形成、女性卒中(尤其是与妊娠和绝经后雌激素替代治疗相关性卒中)、脑出血后抗凝药的使用等,以及实施本指南及其在高危人群中应用的特定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初孕妇妊娠糖尿病及产后糖尿病的发病因素。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初孕妇妊娠和产后孕妇住院患者共200例分为两个重量不同的组,每组100例,一组孕妇的体重偏胖,另一组孕妇的重量正常,分别进行有关糖尿病的各项检查。结果初孕妇妊娠及产后孕妇的肥胖一组中有35例能够糖尿病的检查中发现患有初孕妇妊娠糖尿病及产后糖尿病,初孕妇妊娠及产后孕妇正常体重的一组中有12例在糖尿病的各项检查后发现患有初孕妇妊娠糖尿病及产后糖尿病。结论初孕妇妊娠糖尿病及产后糖尿病的发病因素为孕妇的体重。  相似文献   

5.
根据 JAMA Neurology 发表一项的研究,与年龄相匹配的对照组相比,年龄较轻的孕妇(包括分娩后6 周内的产后期)的卒中风险显著增高,而年龄较大的孕妇则不然.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Miller 等使用2003 至2012 年期间纽约州的所有卒中住院数据来确定妊娠相关性卒中(pregnancy-associated stroke, PAS)相对于非妊娠相关性卒中(nonpregnancy -associated stroke, NPAS)的年龄特异性发病率风险比.  相似文献   

6.
双胎与单胎妊娠产妇产后出血分析及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解人类双胎与单胎妊娠产后出血状况,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降低产后出血率。方法随机收录活产儿双胎产妇病历188份和同期活产儿单胎产妇病历6458份,按产后出血同一标准,比较两者产后出血的发病差异。结果双胎住院分娩产后出血率4.26%(8/188)高于单胎产后出血率1.58%(102/64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1,P0.05)。结论双胎住院分娩产后出血率高于单胎产妇,双胎妊娠为高危妊娠,做好产前检查,积极治疗妊娠合并症,正确处理产程,产后认真观察,细心护理是预防产后出血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刘振爱  颜月珍 《山东医药》2004,44(15):62-62
为探讨一种简便、安全、有效防治产后出血的方法,1999年3月至2002年12月,我们对足月妊娠经阴道分娩者具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应用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青年缺血性卒中的病因及危险因素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回顾了有关青年缺血性卒中的病因及危险因素,主要包括非动脉硬化性血管病变,心源性栓塞,偏头痛,血液学病因,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病,妊娠,口服避孕药,吸烟,饮酒等,均在青年缺血性卒中的发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高血压不仅是首次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而且也能增高既往卒中患者的心血管病死率和残疾率以及复发性卒中的风险。尽管高血压在卒中二级预防中极其重要,但到目前为止在有高血压的卒中患者中仅进行了少数几项比较不同类型降压药效果的研究。继PROGRESS研究之后,卒中后病死率和残疾率、依普沙坦和尼群地平的二级预防比较(Morbidity and Mortality After Stroke,Eprosartan Compared With Nitrendipine for Secondary Prevention,MOSES)研究再次对2种降压药在卒中二级预防中的作用进行了比较,其结果发表在最近出版的Stroke上。  相似文献   

10.
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卒中预防建议的更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卒中协会(AHA/ASA)卒中预防编写委员会继2006年《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的卒中预防建议》发布之后,近期又对一些新近发表的试验结果进行了评审,旨在提供新的数据,以更新具体的建议,并提供修改的理由。新发表的临床试验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使用特异性抗血小板聚集剂在有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或TIA史的患者中进行卒中预防;  相似文献   

11.
我对PROGRESS试验的看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读了王文志的《科学的研究证据是临床工作的指南》和罗传铭等的译文《PROGRESS和HOPE—卒中预防的新视野》后感受很深,降压治疗是目前卒中一、二级预防最有效的手段,但不同的降压药效果有一定差别,笔者愿与同道共同探讨预防卒中降压药物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刘萍  王运良  耿爽 《山东医药》2007,47(13):98-98
他汀类药物有强降胆固醇及保护心脑血管作用,可预防卒中,改善卒中患者的预后。近年来,我们对5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早期应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周莉  邢红艳 《山东医药》1998,38(9):10-11
将130例足月妊娠经阴分娩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于第二产程末口服米索前列醇(PGE1),胎儿娩出后辅以催产素;对照组仅于胎儿娩出后单用催产素。结果对照组有3例发生产后出血,研究组无产后出血者,且其产后出血量明显少于前者(P<0.01)。表明第二产程末口服PGE1预防产后出血方便、经济、安全、无不良反应,与催产素并用可作用互补、增强疗效。  相似文献   

14.
青年缺血性卒中的病因之一:血液异常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对青年缺血性卒中的病因研究取得了许多进展。血液异常占青年缺血性卒中的1% ̄25%,有关这方法的研究结果显示,蛋白C、蛋白S缺乏、抗凝血酶Ⅲ缺乏、抗磷脂抗体阳性及脂蛋白(a)增高等,有可能参与缺血性卒中的发病机制。对此进行积极探讨,对预防和治疗青年缺血性卒中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5.
青年缺血性卒中的病因之一:血液异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对青年缺血性卒中的病因研究取得了许多进展。血液异常占青年缺血性卒中的1%~25%,有关这方面的研究结果显示,蛋白C、蛋白S缺乏、抗凝血酶Ⅲ缺乏、抗磷脂抗体阳性及脂蛋白(a)增高等,有可能参与缺血性卒中的发病机制。对此进行积极探讨,对预防和治疗青年缺血性卒中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贫血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妊娠合并贫血者92例,对照组55例,对两组病例的产后出血,早产的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探讨贫血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通过两组病例的对比分析发现,妊娠合并贫血组产后出血及早产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妊娠合并贫血对妊娠结局及各种并发症发生率有显著影响,严重贫血的患者产后出血发生率显著增高,各种并发症发生率成倍增加,孕产妇和围产儿安全存在严重隐患。  相似文献   

17.
宫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及凝血功能障碍是导致产后出血的四大原因。根据 1991年全国统计资料 ,产后出血发生率约为 2 % ,高危妊娠 (妊娠合并妊高征、双胎、巨大儿、贫血、孕产次大于 3次、过期妊娠等 )产后出血发生率更高。我们对 16 9例高危妊娠者于胎头着冠后一次性口服米索前列醇40 0μg预防产后出血 ,经临床观察效果显著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将 1997年 6月至 1998年在我院经阴分娩的 34 0例高危妊娠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16 9例 ,平均年龄 2 6 .5± 3.5岁 ,平均孕周为 39± 2 .5周 ;其中中度妊高征 82例 ,孕…  相似文献   

18.
第21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上传出消息,一项奖金总额达到100万欧元的“同一使命,百万患者——房颤卒中预防,关注从‘心’开始”的全球活动已在中国全面启动。该活动通过在全球范围内征集有助于心房颤动及相关卒中预防的方案,旨在提升公众对于心房颤动卒中的知晓率和预防意识。大会主席、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胡大一教授呼吁更多的医生、患者和公众关注心房颤动卒中的预防,积极参与此项目,贡献更多来自中国的“金点子”。  相似文献   

19.
卒中的预防—证据与实践的差距有待缩小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预防可持续减少卒中的发生和复发,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大量基于证据的卒中预防措施已经可行,但并没有充分地应用于临床实践中。研究证据和临床实践之间的极大差距使得预防的益处无法充分体现出来。文章对卒中预防的研究证据、临床应用现状、以及两者之间的差距和产生这种差距的原因及解决方法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20.
第21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上传出消息,一项奖金总额达到100万欧元的“同一使命,百万患者——房颤卒中预防,关注从‘心’开始”的全球活动已在中国全面启动。该活动通过在全球范围内征集有助于心房颤动及相关卒中预防的方案,旨在提升公众对于心房颤动卒中的知晓率和预防意识。大会主席、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胡大一教授呼吁更多的医生、患者和公众关注心房颤动卒中的预防,积极参与此项目,贡献更多来自中国的“金点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