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视网膜母细胞瘤基因治疗实验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因治疗是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新型治疗方法,本文就视网膜母细胞瘤自杀基因治疗、抑癌基因治疗、抗血管生成基因治疗和促凋亡基因治疗四种策略,从其理论基础和相关的实验研究进展方面进行综述.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基因治疗显现出较好的应用前景,但目前尚有一些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2.
李根林 《眼科》1995,4(1):52-55,64
人类基因治疗的成功给眼科工作者带来了希望,从人类基因治疗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到眼科遗传病基因治疗的美好前景,基因治疗的总体思想和策略的目趋成熟推动着眼科基因治疗的发展,从首次发现外源性RB1基因导入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可改变其致癌特性到近期人类用转基因技术治疗视网膜变性和视网膜慢性变性均展示了实施眼科基因治疗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基因治疗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是近年来新型的治疗方法。我们从自杀基因、抑癌基因、抗血管生成基因这三方面对RB的基因治疗现状、相关进展及存在问题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是婴幼儿最常见的眼内恶性肿瘤,其发病与基因突变相关。为提高患儿生存率,降低眼球摘除率,治疗方法不断更新发展。目前主要治疗方法有化学治疗、放射治疗、手术治疗、物理治疗、光化学治疗、基因治疗等。本文就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视网膜母细胞瘤自杀基因疗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视网膜母细胞瘤(Rb)是婴幼儿最常见的眼内恶性肿瘤,其发病率有逐渐升高的趋势。Rb的恶性程度高,发病早,可侵及单眼和双眼,对视功能的损害极大,甚至威胁生命,自杀基因疗法是目前肿瘤基因治疗中一种具有很大临床应用前景的治疗策略。但其用于视网膜母细胞瘤治疗的研究近年才刚刚起步,本综述从作用机制,旁观效应,设计策略及基础实验的疗效评估等方面介绍近年来视网膜母细胞瘤自杀基因疗法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视网膜母细胞瘤自杀基因疗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视网膜母细胞瘤 (Rb)是婴幼儿最常见的眼内恶性肿瘤 ,其发病率有逐渐升高的趋势。Rb的恶性程度高 ,发病早 ,可侵及单眼和双眼 ,对视功能的损害极大 ,甚至威胁生命。自杀基因疗法是目前肿瘤基因治疗中一种具有很大临床应用前景的治疗策略 ,但其用于视网膜母细胞瘤治疗的研究近年才刚刚起步 ,本综述从作用机制 ,旁观者效应 ,设计策略及基础实验的疗效评估等方面介绍近年来视网膜母细胞瘤自杀基因疗法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的逐步深入,视网膜母细胞瘤( RB)的治疗模式已发生改变。目前,RB的治疗方法包括局部治疗、化学治疗、放射治疗、手术治疗、基因治疗等,本文将就RB的治疗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三侧性视网膜母细胞瘤是近几年提出的一种新的综合病症,可见于遗传型视网膜母细胞瘤患者,常表现为双眼视网膜母细胞瘤,并伴有颅内松果体、蝶鞍上或蝶鞍旁区的异位性视网膜母细胞瘤。一般认为,三侧性视网膜母细胞瘤并非产生于视网膜母细胞瘤之瘤细胞的松果体转移,也不是视网膜母细胞瘤与松果体瘤或蝶鞍旁肿瘤的偶然共生。三侧性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发生,是由于眼部光感受体与颅内松果体有种系发生和个体发生的关系,是由于相同的视网膜母细胞瘤基因作用的结果,它也是视网膜母细胞瘤基因的另一种表达形式。本病患者可行放疗和/或化疗,但多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9.
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是一种在动物中广泛存在的、通过双链RNA分子在mRNA水平上诱导特异性序列基因沉默的过程。作为一种阻断基因表达的新手段,RNAi技术日趋成熟完善,开辟了一条基因治疗的新途径。RNAi技术能够有效阻止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形成,抑制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和发展,诱导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的凋亡。现将RNAi技术在上述视网膜病变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视网膜母细胞瘤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视网膜母细胞瘤(RB)的综合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肿瘤基因 治 疗虽然在治疗基因的靶向性、可控性及高效表达等诸多方面还有待深入研究,却已显示了其 良好的应用前景。随着上述方面的完善,基因治疗将会作为RB治疗的组成部分,发挥重要作 用。现就RB基因治疗的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眼发育调控基因Pax6在人视网膜母细胞瘤中的表达情况.设计 实验性研究.研究对象 新鲜视网膜母细胞瘤肿瘤组织6例,正常视网膜组织6例.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株2例.方法 采用逆转录酶链反应(RT-PCR)、Western蛋白印迹方法检测视网膜母细胞瘤肿瘤组织中Pax6 mRNA和Pax6蛋白的表达,以正常视网膜组织作为对照.同时检测SO-Rb50、Y79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株中Pax6 mRNA和Pax6蛋白的表达情况.主要指标 视网膜母细胞瘤新鲜肿瘤组织及细胞株中Pax6基因的表达.结果 RT-PCR和Western蛋白印迹检测显示,在6例视网膜母细胞瘤肿瘤组织及两种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株中均可见Pax6 mRNA及Pax6蛋白表达.与正常视网膜组织相比较,视网膜母细胞瘤肿瘤组织中Pax6 mRNA及Pax6蛋白表达水平增高(P均<0.01).结论 Pax6基因的异常表达可能参与并导致人眼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测定了24例眼房水和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总活力和其同工酶(LDH_1、LDH_2、LDH_3、LDH_4、LDH_5)其中12例患视网膜母细胞瘤,12例为非视网膜母细胞瘤。12例视网膜母细胞瘤病人房水LDH总活力平均值为1807单位/100毫升。12例非视网膜母细胞瘤房水LDH总活力平均值为182.6单位/100毫升。视网膜母细胞瘤房水LDH浓度高于非视网膜母细胞瘤者。 12例视网膜母细胞瘤血清LDH 总活力平均值为447.5单位/100毫升,房水LDH浓度明显高于血清者,房水/血清比大于1(4.49)。非视网膜母细胞瘤血清LDH总活力平均值为375单位/100毫升,房水 LDH浓度低于血清者。房水/血清比小于1(0.54)。视网膜母细胞瘤房水LDH_3、LDH_4、LDH_5 比血清者明显增高,而LDH_2减少,LDH_1明显减少,LDH_4/LDH_1大于1,在诊断上有特异性。由于视网膜母细胞瘤房水LDH总活力明显增高,LDH同工酶也有异常改变,因之测定视网膜母细胞瘤病人房水LDH总活力及其同工酶对其诊断上似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自杀基因疗法是指某类病毒或细菌的前体药物转换酶基因在靶细胞内编码特殊的酶,使无毒的前体药物在细胞中代谢为毒性产物,从而引起靶细胞自杀,而未转入自杀基因的正常组织可免受损伤。自杀基因治疗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各领域的基因治疗中,是目前基因治疗比较有前景的一种策略。载体技术是基因转导和表达的关键,是基因治疗的首要问题,基因转移方法有以病毒为载体及以非病毒为载体介导两种。自杀基因疗法在视网膜母细胞瘤、脉络膜黑色素瘤、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和晶状体后囊膜混浊的治疗中均获得明确的临床效果。自杀基因治疗存在的旁观者效应是指转染自杀基因的细胞在前体药物作用下,除自身细胞死亡外,还能导致其邻近未转入自杀基因的肿瘤细胞死亡.从而弥补了目前基因治疗中转染效率不高的缺陷。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Hsp70在视网膜母细胞瘤和正常视网膜组织中的表达,并讨论其意义。方法利用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化SA法检测视网膜母细胞瘤和正常视网膜组织中Hsp70的表达。结果视网膜母细胞瘤组织芯片中Hsp70在胞浆有高表达(13/16),在正常视网膜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低(1/5),二者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254<0.05)。结论Hsp70在视网膜母细胞瘤中高表达,它可能参与了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发病。  相似文献   

15.
视网膜母细胞瘤是儿童期常见的眼内恶性肿瘤。因其恶性度高,严重地威胁着儿童的视力和生命。最近二十年来,视网膜母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有了新的提高。视网膜母细胞瘤的遗传学研究广泛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的目的是在于复习我国视网膜母细胞瘤的临床及遗传学研究。一、发病率视网膜母细胞瘤有部分是属遗传型,由于诊断和治疗技术的改进,患者存活率提高,因此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发病率近年来有上升趋势。有关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发病率,我国统计较少,分别报告为15000∶1(1931)~(1),21000∶1(1979)~(2),和31578∶1(1984)~(3)。与国外文献报告相近似。视网膜母细胞瘤占同期住院病人0.11%(上海)~(4)和1.7%(重庆)~(5)。占眼部肿瘤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EphB4和EphrinB2的蛋白在视网膜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测定10例正常视网膜组织和40例视网膜母细胞瘤标本中EphB4和EphrinB2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性别、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和视神经浸润的关系.结果(1)EphB4和EphrinB2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在正常视网膜组织中分别为5%和2.5%,40例视网膜母细胞瘤标本中分别为77.5%和67.5%.EphB4和EphrinB2在视网膜母细胞瘤组织中的阳性率与显著高于正常视网膜组织中的阳性率(P<0.05).(2)EphB4和EphrinB2的蛋白在视网膜母细胞瘤的阳性表达率与肿瘤组织的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及视神经浸润显著相关(P<0.05).(3)EphB4和EphrinB2的蛋白在视网膜母细胞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显著相关(P<0.05).结论 EphB4和EphrinB2可能在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可作为评价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浸润及预后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17.
自杀基因治疗又称为基因介导的酶前体药物疗法,其机制为将自杀基因转导入肿瘤细胞,其编码的特定酶将无毒或低毒的前药转化为细胞毒性的代谢产物,引起细胞死亡.除这种直接杀伤作用外,还通过"旁观者"效应杀伤邻近或远处未转基因的细胞,显著扩大其杀伤效应.自杀基因治疗在眼科应用于视网膜母细胞瘤、晶状体后囊膜混浊、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及脉络膜黑色素瘤的治疗,目前大量实验尚属于临床前研究,是一种有前景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基因治疗是目前遗传病的主要治疗手段和研究方向,其中视网膜基因治疗已成为快速发展的新兴领域,超过40个视网膜基因治疗药物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治疗策略、载体、免疫反应程度等都可能会影响基因治疗的效果,给药方式也成为关键因素。局部给药包括视网膜下注射、玻璃体腔注射和脉络膜上腔注射,是目前视网膜基因治疗主要的三种给药方式,不同注射方式的操作、转导效率和给药后的免疫反应均有所不同,最终达到的治疗效果也存在差异,根据视网膜病变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给药方式将有助于提高基因治疗效果,本文将对视网膜基因治疗领域三种给药方式的特点、优势、局限性和面临的挑战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我国近五年眼底病临床与基础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Li XX  Zhao MW  Yu WZ 《中华眼科杂志》2005,41(8):717-723
近5年我国眼底病的临床治疗与基础研究均取得了较大进步,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大量的研究资料。临床方面,脉络膜新生血管膜的光动力疗法、经瞳孔温热疗法等在我国逐步开展,玻璃体手术及眼内注射曲安奈德治疗黄斑水肿,放射状视神经切开术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综合防治,眼内肿瘤综合治疗及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技术和设备更新等方面均进展较快。基础研究方面,我国学者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母细胞瘤、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视网膜移植、眼底病基因治疗等多个研究领域均取得了显著成绩,标志着我国眼底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水平基本与罔际接轨,部分研究成果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20.
35例视网膜母细胞瘤临床与超声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瑾  黎蕾 《临床眼科杂志》1999,7(4):260-261
目的分析视网膜母细胞瘤的临床与超声诊断及其治疗。方法对35例视网膜母细胞瘤进行治疗、随访和总结分析。结果35例视网膜母细胞瘤患者中,眼内生长期为15例,继发性青光眼期为6例,眼外蔓延期为14例。19例患儿经治疗后随访至今尚存活。结论对视网膜母细胞瘤提出早期明确诊断、及时治疗的重要性及其诊治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