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无伤害性刺激脑干三叉诱发电位(BTEP)的检测方法和波形特征。方法:对50名健康志愿者进行上唇电脉冲刺激,用远场记录法在头皮上记录刺激后10 ms内出现的反应波,寻找最适宜的刺激和记录参数。部分被试者同时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和正中神经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SEP)检测。结果:50例正常人均记录到满意的BTEP反应波,其峰潜伏期、波间期值与文献资料近似。BTEP的脑干成分较BAEP和SSEP清晰、明确。结论:用无伤害刺激在正常人可以记录到清晰、稳定的BTEP反应波。BTEP为评价三叉神经周围结构和脑干中枢通路提供了新的、可靠的电生理学方法,是研究脑干功能的又一指标。  相似文献   

2.
电刺激人耳蜗的诱发电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往对人工耳蜗装置的评价主要依靠患者的主观感觉及行为反应。为了建立有助于分析患者植入人工耳蜗后听觉功能恢复情况的客观指标,并用以确定电刺激激活耳蜗听神经纤维、中枢听觉通路以及大脑皮层听区的效应,进而比较电刺激与声刺激两类诱发电活动的生理学性质,我们观察了五例鼓阶电极植入者对电刺激耳蜗所产生的脑干及皮层等部位的诱发电活动。诱发电位经数字平均器进行叠加。电刺激耳蜗诱发的脑干电位一般只有波Ⅲ与波V能够清楚显示,潜伏期均值分别为2.07与3.89毫秒,较声刺激引起者缩短约2毫秒。皮层诱发电位的主要特征是由峰潜伏期43毫秒的正波和86毫秒的负波构成的一组电位,与声诱发者类似。声刺激经人工耳蜗装置后引出的诱发电位结果与直接耳蜗电刺激者相符。诱发电位的出现与患者的主观声感大体一致。  相似文献   

3.
在22例健康成人中同时记录正中神经短潜时体感诱发电位(SLSEP)顶、中央前成份。结果发现中央前成份P22波与顶成份N20波的时间、空间特征明显不同,认为这两个成份有独立的神经起源。同时,我们还探讨了一些诊断指标;脑干传导时间[N13~P15的峰间潜伏期(IPL)]、丘脑—皮层投射时间〈P15~P22 IPL或P15~N20 IPL〉。波幅绝对值经对数转换后呈正态分布后,也成为一个可应用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短潜时体感诱发电位对颈椎病诊断的意义,检测了15例颈椎病患的短潜时体感诱发电位(SSEP),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表明:颈椎病患SSEP的N20、P25波潜伏期及N13-N20峰间潜伏期(即中枢神经传导时间,CCT)和N13-P25峰间潜伏期均比对照组明显延长,其SSEP异常率为73,3%。提示短潜时体感诱发电位检查能客观评价颈椎病患的神经功能,有助于评价疗效和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5.
通过刺激健康成人胫后神经 ,分别于腰骶段、下胸段和颈段脊髓表面或脊椎皮肤表面记录的体感诱发电位 (SEP)的类型、起源和临床应用 ,一直是临床神经电生理工作者所注目的重要课题。经过 30余年的努力 ,SEP的研究和应用已有很多进展 ,兹综述如下。1 腰骶部体感诱发电位的类型和起源通过刺激健康成人下肢周围神经 ,采用表面电极 ,可以在腰骶椎皮肤表面记录到由两个潜伏期不同的阴性波组成的SEP ,其中第一个阴性波的潜伏期随着记录部位向第 12胸椎移动而不断延长 ,而第二个阴性波的潜伏期在腰骶椎随着记录部位的不同而变化不大。统计…  相似文献   

6.
S wave慢波为slow ware之缩写,其意义分三个方面:在脑电图上,将0.5~3.5Hz的δ波和4~7.5Hz的θ波合称为慢波。②在诱发电位上,电刺激末梢神经所记录到的反应波中,比H波和F波潜伏期更长的波也称慢波,实则是其晚成分(late component)。由于出现这种波的刺激阈值高而伴有疼痛,临床很少应用。用猫作实验,H波的潜伏期为10ms时,慢波的潜伏期为13~15ms。③在事件相关电位检测中,P300后的也叫慢波(S波)。由于S波所指太广泛,应用时应具体描述。saclade快速扫视当视野范围出现视觉目标时,为将视觉信息快速集中到视网膜中心而自动产生的快速眼球扫视运动,其控制中心普遍认为是上丘黑质网状结构。SAS睡眠窒息综合征sleep apnea syndrome的缩写。satellite potential卫星电位即晚成分,且以用晚成分为好。saw-tooth wave锯齿波,锯齿状波与锯齿状电活动同义。samplins frequency采样频率在现在使用的数字化电生理仪器中,把描记到的模拟信号进行数字转换时需进行采样。如图所示,上线为模拟信号连续图形,下线上的点为采样点,这些点的走向即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慢性原发性失眠患者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变化。方法:对50例慢性原发性失眠患者(失眠组)和5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查。观察Ⅰ、Ⅲ、Ⅴ波峰潜伏期和Ⅰ- Ⅲ、Ⅲ-Ⅴ、Ⅰ-Ⅴ峰间潜伏期,失眠组与对照组BAEP各指标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失眠组双侧Ⅴ波峰潜伏期、Ⅰ- Ⅲ峰间潜伏期、右侧Ⅴ波峰潜伏期、左侧Ⅴ-Ⅴ峰间潜伏期均较对照组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慢性原发性失眠患者BAEP存在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8.
terminal conduction time末端传导时间 即末端潜伏期,在腕部或小腿刺激时由其远端记录到的M波的潜伏期,用于诸如腕管综合征之类疾病的检测。  相似文献   

9.
探讨田径与球类运动对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各指标的影响,以将其用于运动训练的机能学评价。采用NDI-200(海神号)神经电检诊仪对体育系田径专项(n=76)和球类专项(n=49)学生以及普通系学生(n=50)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进行记录分析并进行横向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与普通系学生相比,田径专项学生BAEPⅢ波、Ⅴ波的潜伏期,Ⅰ~Ⅲ波、Ⅰ~Ⅴ波的峰间期显著延长(P〈0.05);球类专项学生BAEPⅢ、Ⅳ、Ⅴ波的潜伏期,Ⅰ~Ⅲ波、Ⅰ~Ⅴ波的峰间期显著延长(P〈0.05)。与田径专项学生相比,球类专项学生BAEPⅢ波的潜伏期显著延长(P〈0、05)。田径和球类专项学生的听觉反应时较普通系学生显著缩短(P〈0.05)。球类或田径运动可使BAEPⅢ波和Ⅴ波的潜伏期及Ⅰ~Ⅲ波和Ⅰ~Ⅴ波的峰间期显著延长,可能表明长期的球类或田径运动可提高上橄榄体的信息加工处理能力,使上传至大脑的听觉信息更准确、清晰,以便大脑皮层对传入的听觉信号能更加及时、快捷地做出相应的反应,且球类运动的影响较田径运动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告了刺激犬左踝胫后神经用双极表面电极,在下胸段、腰段(T9-L6)棘突间隙记录脊髓体表诱发电位的正常波形,以及对不同记录节段的电位潜伏时,幅度值进行的比较。 实验结果表明,刺激胫后神经在下胸段与腰段记录出以负(N)、正(P)双相为主的电位反应。整个记录节段的N波较稳定,P波在胸段变化较大;电位反应幅度在L_1-L_4节段较大,其中L_3-L_2节段幅度最大,N波为0.89μv、P波为0.91μv,反应持续时间也较长,而在L_1-L_4节段上、下各节段电位反应偏低,并且越向头侧端电位幅度递减至消失。峰值潜伏期变化较有规律,差异小,即越向头侧端潜伏期越长。  相似文献   

11.
分析兔皮层体感诱发电位的时域和频域特性。兔麻醉开颅,从大脑体感运动皮层引导诱发电位。连续多次刺激,以3800Hz采样率采样。测量每次诱发电位各个波形成分的峰潜伏期。分析诱发电位的功率谱。比较单次和叠加平均电位的时频特性。结果显示诱发成分时域变异性在一个刺激周期内随时间逐渐增大,诱发电位的频谱包括3个主要频谱包。叠加平均技术使信号产生波形融合,新波形产生,后发放成份消失等多种畸变。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50年代,学者就开始应用诱发电位(evoked potential,EP)对神经系统疾病患者进行研究,后来它在临床应用上的价值逐步被确定下来.目前诱发电位被广泛地应用在各种临床研究中[1-3].诱发电位是了解神经系统和大脑功能的一个重要辅助工具.诱发电位是指对神经系统某一特定部位(包括从感受器到大脑皮层)给予适宜的刺激,使大脑对刺激的信息进行加工,在该系统和大脑的相应部位产生可以检出的、与刺激有相对固定时间间隔(锁时关系)和特定相位的生物电反应[4].本文就临床常用的几种诱发电位在脑血管病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帕金森病患者正中神经和胫神经体感诱发电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同时观察帕金森病患者正中神经和胫神经体感诱发电位的异常并推测其发生机制。方法:选择30名帕金森病患者和20名健康对照者,刺激正中神经,记录顶叶体感诱发电位的N20、P25、N30波,额叶的P20、N30波的潜伏期和波幅。刺激胫神经,记录顶叶体感诱发电位的P40、N50、P60波的潜伏期和波幅。结果:帕金森病患者上肢额叶N30和下肢N50波幅明显降低(P<0·05)。结论:帕金森病患者上下肢SEP同时出现异常是黑质纹状体系统多巴胺缺乏的结果,下肢N50波幅比上肢N30与临床症状的严重性更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邵阳  高洁  杨期东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09,26(4):1324-1326,1334
目的:探讨缺血性中风后诱发电位(evoked potentials,EP)变化规律,及诱发电位对缺血性中风大鼠脑功能监测作用.方法:采用改良的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阻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于缺血性中风后不同时间段(12h、24h、36h),检测缺血侧运动诱发电位(motor evoked potentials,MEP)、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SEP),应用氢清除法观察脑缺血各组脑血流量(regional cerebral blood flow,rCBF)的变化.结果:局造性缺血后,SEP的P1、N1、P2波的波幅与夹闭前比较有不同程度的减少,波形较为稳定定,但潜伏期较夹闭前逐渐延长(P<0.01);MEP的N1,N2波潜伏期与夹闭前比较明显延长(P<0.01),波形有明显的变异;大鼠脑皮层CBF随着时间延长有下降趋势,各时间点CBF与夹闭前比较有显著下降(P<0.01).结论:大鼠缺血性中风后SEP、MEP的潜伏期明显延长,脑血流量明显低于夹闭前.诱发电位可用于评价和监测缺血性中风后脑功能.  相似文献   

15.
脑诱发电位是相对脑自发电位(EEG)而言。诱发电位是指对神经系统某一特定部位(包括感受器),给予适宜刺激,在该传导系统(包括中枢和周围)的相应部位,可检出的与刺激有锁时关系的电反应。因此,各种诱发电位有其时间和空间的特征。因此,诱发电位的提取目前主要依赖于平均迭加技  相似文献   

16.
男性青少年暴力攻击行为脑电生理学部分相关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男性青少年暴力攻击行为的部分神经电生理学基础。方法:以47例有官方暴力型违法乱纪记录的青少年为研究组,41例正常职业高中生为对照组,进行EEG、脑诱发电位测定。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之间EEG各项指标未见显著性差异;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波V潜伏期延长(5.8±0.1/5.5±0.1,F=9.803,P<0.01),波III波幅显著降低(3.5±0.1/3.8±0.1,F=4.711,P<0.01);体感诱发电位N1波潜伏期缩短(104.4±6.1/124.4±6.6,F=4.386,P<0.05),P2波波幅显著增高(5.6±0.4/3.9±0.4,F=7.222,P<0.01);P300的靶P3波潜伏期显著延长(P<0.05),非靶P2波波幅暴力攻击组显著增高(P<0.01);脑电图各项指标与多项脑诱发电位指标之间相关。结论:暴力攻击行为青少年对外周刺激的感觉认知加工过程异常,提示大脑皮层唤醒水平低下。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大鼠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和中潜伏期反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计算机平均叠加技术颅表记录大鼠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和中潜伏期反应(MLR),在链尿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连续70天同时动态观察BAEP和MLR的波峰潜伏期(PL)、波峰间潜伏期(IPL)及波幅的变化,旨在探讨糖尿病MLR和BAEP是否都有异常改变及同病程的关系。结果如下:糖尿病大鼠BAEP各波PL和I波-V波IPL在病程第28~42天出现持续性的明显延长,且均与病程呈正的直线相关关系;MLR各波PL和Pa波-Pb波IPL在病程第28~42天也出现持续性的明显延长,Na、Nb和Pb波PL也同病程呈正的直线相关关系。糖尿病大鼠BAEP各波波幅在病程第14~28天出现明显增大,MLR的Pa、Nb波波幅在病程第14天也出现明显增大。表明糖尿病大鼠BAEP和MLR有相似的异常改变并与病程有关。  相似文献   

18.
感觉门控P50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感觉门控 (sensorygating)是大脑一种正常功能 ,指大脑能抑制无关的感觉刺激输入。广义的解释为大脑对传入感觉刺激敏感性的调节能力[1] 。此过程通过滤掉无关刺激使大脑更高级的功能不被感觉刺激所超载。感觉门控的缺损能导致无关刺激超载 ,大脑受到大量无关刺激的超载可导致与注意有关的各种精神症状[2 ] 。感觉门控是一个多时相操作活动 ,常用诱发电位范式来测量。听觉诱发电位P5 0是最常用的一种。P5 0属于一种中潜伏期诱发电位 ,是出现在听觉刺激后 30~ 90ms间的一个正相波。当给予受试者较短刺激间隔的重复刺激时 ,…  相似文献   

19.
李丽  李家伟  张引成 《医学信息》2007,20(7):1251-1254
目的 获得较佳的大鼠三叉神经诱发电位检测方法。方法 使用多导诱发电位仪在不同刺激及不同导联记录方法下检测大鼠三又神经诱发电位。结果 0.04ms波宽的电脉冲刺激和Cz-Cv7导联方法记录时,大鼠三叉神经诱发电位各导联波形重合较好,各波检出率均较高,潜伏期的标准差较小。结论 采用0.04ms渡宽电脉冲刺激和Cz-Cv7导联方法记录的大鼠三叉神经诱发电位较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在全凭静脉麻醉下,使用皮层运动诱发电位(MEP)对脑中央区手术进行术中监测的方法。方法:使用皮层电极对12例中央区肿瘤患者进行诱发电位术中监测,在中央后回感觉皮层区相应部位记录皮层体感诱发电位(SEP)的N20-P25波,沿中央后回功能区皮层向前移动电极,直至记录到一个波型相反(位相倒置)、波幅相近的波型P20-N25,将其定为运动中枢刺激点。使用高频串刺激(TS)直接刺激该点,在上肢肌肉记录MEP。结果:12例患者均能成功地记录到MEP。术中注意保护此区,术后患者症状无明显加重,被监测的上肢肌力无明显减退。结论:对于脑中央区手术,在全凭静脉麻醉下找出运动中枢刺激点并作MEP监测(术中注意保护此区)是一种优良的术中监测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