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 毫秒
1.
Shy-Drager综合征是中年以上起病的中枢神经多系统变性疾病,病因不明,病程呈缓慢进展,少见,表现为直立性低血压及其它自主神经紊乱,并伴小脑、基底节或脊髓运动神经元变性所引起的神经异常[1].为增强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减少误诊,现将本院近10年来收治的6例Shy-Drager综合征确诊前经过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Shy-Drager综合征1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Shy Drager综合征 (SDS)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 12例SD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12例均有发作性晕厥 ,立位血压明显下降 ,而心率变化不大 ;大部分有排尿障碍、性功能下降、锥体系、锥体外系及小脑损害 ,卧位休息多能缓解 ;本组早期均误诊 ,误诊病种多样。本组随访 7例预后不良。结论 自主神经功能异常是SDS的临床特点 ,卧立位血压测定是避免早期误诊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陈红芳  邵慧军 《临床医学》2005,25(10):88-88
Shy-Drager综合征(SDS)又称神经源性直立性低血压,是一种多见于中年以上男性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由于该病少见,而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故极易误诊。为提高对该病的认识,现将我科于1996年1月~2005年3月收治的、曾发生过误诊的11例SDS回顾分析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  相似文献   

4.
张宏伟  许予明 《临床医学》2005,25(11):25-26
Shy-Drager综合征以直立性低血压等自主神经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伴有神经系统的其它症状与体征。本病不常见,本文对住院确诊的12例Shy-Dra ger综合征患者资料进行临床分析,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男9例,女3例,年龄43~57岁,平均51.2岁,病程2~7年,平均4.1年,均无高血压、  相似文献   

5.
Shy-Drager综合征误诊1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Shy-Drager的早期诊断,避免误诊。方法:对14例Shy-Drager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例患者在早期或首次就诊中均存在误诊,且误诊分别发生在泌尿外科、心内科、神经内科等各科室,误诊病种多样。结论:自主神经功能异常是Shy-Drager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测量卧立位血压可有效避免早期误诊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Shy-Drager综合征的临床特点,以提高认识,减少误诊。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1例Shy-Drager综合征的临床资料。结果本例以双上肢震颤5年,加重伴发作性头晕1年,近5个月加重入院。病程早期于外院及我院均误诊为帕金森病,予相应治疗症状无缓解。经相关实验室检查,并再次细致查体、详细询问病史,诊断性治疗排除帕金森病,最终确诊为Shy-Drager综合征。予盐酸米多君配合中医针灸和埋线治疗,病情好转出院。结论 Shy-Drager综合征为罕见病,对其认识不足是误诊的主要原因。临床应注重查体和病史资料的综合分析,拓宽诊断思维,进而避免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7.
Shy—Drager综合征(shy—drager syndrome,SDS),又称神源性低血压,是一种罕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病,现对我院1993—12~2004—04误诊12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4例Shy-Drager综合征(Shy-Drager syndrome, SDS),探讨其临床及MR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患者1,男,51岁.头晕1年,加重3个月,伴双手意向性震颤,左侧肢体轻度乏力,阳痿,无汗.轻度构音障碍,左上肢体肌力Ⅴ(-)级,余肢体Ⅴ级,四肢肌张力正常,双上肢腱反射活跃,左手共济运动较差,双下肢腱反射正常,双侧跟胫膝试验可疑阳性,未引出病理征.血压:卧位120/80 mmHg,立位60/40 mmHg.  相似文献   

9.
Shy-Drager综合征(SDS)为一种较少见的、病因未明的、发生于中老年人的进行性神经系统变性病,主要特征为逐渐发展的发作性晕厥、体位性低血压、性功能障碍、无汗等自主神经功能异常和运动功能障碍等。其主要病理变化为自主神经系统、锥体束、基底神经节和小脑广泛变性。其中,体位性低血压为早期而显著的体征,一般指当患者从卧位10min后变为坐位或直立位时,血压收缩压降低20mm Hg以上或舒张压降低10mm Hg以上,并缺乏反应性的心率增快。  相似文献   

10.
【病例】 男 ,5 0岁。因进行性左侧肢体乏力 3年 ,加重伴尿急、口吃半年入院。 5年前有声带息肉手术史 ,4年前有晕厥史 ,3年前始出现左侧肢体进行性乏力 ,病初感下肢稍重 ,但能独立行走 ,左上肢能抬起 ,在当地医院诊断为帕金森病 ,予复方苄丝肼 (美多巴 )治疗 2年余 ,症状无好转 ,半年前症状进一步加重。病人站立不稳 ,迈步困难 ,时有跌倒 ,写字不灵活 ,渐不能自行起床 ,伴说话费力、尿急 ,予复方苄丝肼加量为 1片 ,每日 3次治疗仍无好转。查体 :意识清楚 ,记忆力稍差 ,生命体征正常 ,面部表情呆滞 ,言语欠清晰 ,颅神经未见异常 ,颈无强直 …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Shy-Drager综合征皮肤交感反应(SSR)和R-R间期变化率(RRIV)的特点,观察其自主神经系统损害情况,为Shy-Drager综合征早期自主神经电生理诊断提供客观依据。方法:测定15例正常人及12例Shy-Drager综合征患者的SSR及RRIV。结果:正常对照组全部可引出SSR,而Shy-Drager综合征患者中4例(33.3%)未引出SSR;Shy-Drager综合征患者四肢波幅差异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潜伏期无显著意义(P>0.05);病程与潜伏期异常相关(P<0.05);两组RRIV各参数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SR和RRIV能为Shy-Drager综合征自主神经病变诊断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Shy-Drager综合征(SDS)患者的校正QT间期与正常人间的差异,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回顾比较20例SDS患者和20名年龄与性别相匹配的正常人的校正QT间期。结果:SDS患者的校正QT间期较正常人显著延长[(0.409±0.029)ms比(0.385±0.024)ms,P<0.05]。结论:SDS患者的校正QT间期延长,该指标对其临床诊断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右归饮合炙甘草汤对SDS直立性低血压的治疗作用。方法 21例SDS口服右归饮合炙甘草汤4周,观察治疗前后卧—立位血压变化及头晕、晕厥等症候的改变情况。结果治疗前后卧—立位血压差明显改善(P<0.01),头晕减轻,晕厥消失。结论 右归饮合炙甘草汤对SDS直立性低血压及头晕、晕厥有显著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4.
尿道综合征的临床分析与文献复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并评价尿道综合征(UTS)的病因、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方法。方法 通过UTS的诊治过程结合文献对该病的病因、诊治经过综合分析。结果 UTS在妇女中很常见,病因多种多样,伴焦虑性神经官能症者多见,一些患者原因不明;临床极易被误诊为尿路感染而长期误用抗生素,通过实验室检查排除其他病方法是诊断UTS的手段,手术或中西医结合治疗可获得良效。结论 通过实验室检查排除其他病后诊断UTS可防误、漏诊,详细询问病史及细致的体查有助于发现UTS病因,UTS应对因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体位性低血压(OH)与体位性高血压(OHT)的临床特征与护理风险防范要点.方法 通过对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住院的489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测量卧位与立位3 min血压和心率,并分为OH组、OHT组和非OH、OHT组进行比较.结果 60~79岁老年高血压组OH和OHT发生率显著低于≥80岁的高血压患者.非OH、OHT组冠心病、血糖异常、血脂异常、脑卒中的发生率显著低于OH组和OHT组.结论 OH与OHT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较常见,OH与OHT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发生率较高,对该类患者应做好护理风险防范的健康教育,防止因OH、OHT引起护理风险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住院老年病人餐后低血压(PPH)及体位性低血压(OH)的发生率及护理对策。方法应用无创心电监护仪测量78例老年病房住院治疗,病情相对平稳的老年病人进餐前后及早晨起床站立3min后血压。结果78例病人中57例出现PPH,餐后血压平均下降(37±6)mmHg,47例出现OH,站立后血压平均下降(41±5)mmHg,36例同时出现PPH及OH;74%的PPH病人出现症状,最常见为思睡及晕厥。有症状的OH占64%,头晕及跌倒危险最常见。结论PPH及OH在住院老年病人中常见,二者临床症状存在显著不同,危害较大,故对于老年住院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及时采取合理护理对策防止餐后血压下降及体位性低血压所致意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Vogt-Koyanagi-Harada syndrome,VKHS)的命名、发病机制、诊断、治疗及预后,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采用回顾性的研究方法,报告2例VKHS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经过及预后。结果 2例均有葡萄膜炎及脑膜炎症状及体征,均采用激素治疗,预后较好。结论 VKHS是一种累积多系统的疾病,主要包括神经系统、眼、耳及皮肤。早期易误诊及漏诊,一般采用激素治疗。  相似文献   

18.
Hypoxic myoclonus, also known as Lance Adams syndrome, is a rare syndrome that results from the serious brain damage caused by cerebral hypoxia that often follows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This current case report describes two patients with post-hypoxic myoclonus, both of whom received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The neurological symptoms of these two patients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by the administration of clonazepam and sodium valproate sustained-release tablets. The report presents a literature review detailing the pathogenesis,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Lance Adams syndrome. The timely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Lance Adams syndrome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Valproic acid, clonazepam and other antiepileptic drugs can be used. Whether levetiracetam is effective for cortical myoclonus requires further clinical study.  相似文献   

19.
The syndrome of orthostatic (low pressure) headaches is well described and most commonly occurs following deliberate violation of the dura (e.g. lumbar puncture). This syndrome can also occur spontaneously and results from the leakage of CSF. We describe three patients who suffered from spontaneous CSF leaks secondary to bony pathology of the cervical spine, and propose that this may be a more common aetiology than originally thought. Often these patients are difficult to manage medically, and surgery may be necessary for symptomatic relief.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