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刘亭  刘晓利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2):1495+1500
目的:探讨如何杜绝开放病房住院抑郁症患者自杀、自伤等行为的发生。方法:采用自制的自杀风险因素评估表,对开放病房住院抑郁症患者100例于入院时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着重加强相应方面的护理干预。结果:有自杀危险因素评分≥10分55例,入院时有自杀、自责或悲观厌世言行58例,既往有自杀行为30例,既往有过2次或2次以上自杀行为19例。经过干预,患者住院期间均未发生自杀、自伤等行为。结论:对住院抑郁症患者进行自杀危险因素的评估,并加强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减少自杀、自伤等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对具有自杀危险抑郁症住院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具有自杀危险的抑郁症患者8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40例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患者行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自杀行为发生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具有自杀危险的抑郁症住院患者采取护理干预,能降低患者自杀危险,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 预测抑郁症患者的危险行为,有效防止危险事件的发生。方法 用HAMD、MMPI量表及“精神症状问卷”等工具进行淦查,并用明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评定其入院15天内的危险行为。使用整群随机取样法分实验组和对照组,用χ^2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既往有危险行为和企图行为的31人具有以下共同点:有既往危险行为史;HAMD量表的“睡眠障碍”、“有罪感”、“绝望感”、“抑郁”、“日夜变化”5个因子分较高MMPI的F、D、Pt、Sc分量表原始分较高。患者的”睡眠障碍”、“绝望感”、“抑郁”、“日夜变化”4个精神症状得分较高。结论 抑郁症患者的危险行为多为“自身攻击”。能及时准确的预测,可有效的避免多数危险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4.
对抑郁症自杀患者的整体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现代医学由生物医学模式到生物 -心理 -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 ,护理工作亦从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抑郁症患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 ,他们不仅是精神疾病患者 ,而且是一个自杀的高危人群。有报道抑郁症患者出现自杀观念和自杀行为的发生率达 3 9% [1 ] ,因此对抑郁症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1 一般资料 本文共收集有自杀观念和自杀行为的抑郁症患者 2 1例 ,经医师诊断 ,均符合CCMD -2 -R中抑郁症的诊断标准。样本均为男性 (因本病区为男病区 ) ,平均年龄 ( 3 5 2 0± 7 3 1)岁 ;农民 12例 ,工人 4例…  相似文献   

5.
抑郁症又称心境障碍,是一种以持久的心境低落状态为特征的神经症。常伴有情绪低落、思维迟缓障碍及意志活动减少,躯体不适和睡眠障碍等表现。据调查,抑郁症患者自杀问题表现比较突出。本文仅就抑郁症患者的自杀特点及护理措施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抑郁症患者家庭亲密度与家庭适应性及家庭分型,并分析其对自杀意念的影响。方法 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 年4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住院的抑郁症患者108例,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IOSS)、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评定量表(FACESⅡ-CV)对抑郁症患者进行调查,根据SIOSS评分分为有自杀意念组(SIOSS≥12分)65例,无自杀意念组(SIOSS<12分)43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家庭亲密度、家庭适应性及家庭分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抑郁症患者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结果 有自杀意念组与无自杀意念组患者年龄、性别、民族、婚姻状况、居住条件及工作时长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受教育程度、职业、经济状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自杀意念组患者FACESⅡ-CV家庭亲密度评分(58.1±13.3)分、家庭适应性评分(39.3±9.1)分,均低于无自杀意念组〔(69.6±9.7)分、(46.9±7.3)分,P<0.05〕。有自杀意念组与无自杀意念组患者家庭分型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04,P=0.006)。抑郁症患者自杀意念与受教育程度呈正相关(r=0.406,P<0.001),与经济状况、家庭亲密度、家庭适应性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268、-0.404和-0.396,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受教育程度、经济状况、家庭亲密度与抑郁症患者自杀意念有回归关系(P<0.05)。结论 有自杀意念的抑郁症患者家庭亲密度与家庭适应性更差,家庭分型多为极端型;受教育程度越高、经济条件越差、家庭亲密度越低的抑郁症患者自杀意念越强。  相似文献   

7.
秦碧勇  戴立磊  汪键  邓小玲  郑艳 《重庆医学》2016,(13):1810-1812
目的 探讨抑郁症患者共病的现状及自杀风险与共病数量、抑郁程度的关系.方法 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RSD)、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IOSS)对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并愿意接受调查的125例抑郁症患者进行调查,按SIOSS评分标准分为自杀意念组(SIOSS≥12分)81例,非自杀意念组(SIOSS< 12分)44例.结果 抑郁症患者共病的前3位分别是失眠(87.2%)、头痛(69.6%)、腰背痛(66.4%);自杀意念组共病数量明显高于非自杀意念组,主要表现在失眠、头痛、腰背痛、焦虑症状(P<0.05);自杀意念组HRSD评分明显高于非自杀意念组,主要表现在认识障碍、睡眠障碍及绝望感(P<0.05);抑郁症患者自杀风险与共病数量、抑郁程度呈正相关(P<0.05),进一步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受教育程度、共病数量及HRSD评分是抑郁症患者自杀的影响因素.结论 抑郁症患者共病疾病中失眠与疼痛最多见,抑郁症自杀患者共病数量更多、睡眠更差、绝望感更强、认识障碍更严重.  相似文献   

8.
邱浩英  张程赪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11):1127-1128
目的:探讨生活事件,防御机制和社会支持在女性抑郁症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对80例女性抑郁症患者与80名正常女性采用自制的一般情况调查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生活事件量表(LES)、防御方式问卷(DSQ)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患者生活事件的频率和严重度、不成熟防御机制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而社会支持的利用度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女性抑郁症患者病前经历了更多、更严重的生活事件,多采用不成熟的防御机制,社会支持利用度不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抗精神病药物中毒的抢救及护理心得.方法 争分夺秒清除毒物,维护呼吸道通畅,维持生命体征平稳.结果 患者住院治疗10 d后,患者治愈出院.结论 在抢救自杀的患者的过程中,心理护理亦是重中之重.积极有效的心理护理能使患者配合治疗护理,舒缓其心理压力,正确面对现实,消除抑郁,从而避免自杀悲剧的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30):160-163
目的 探讨自杀风险评估的分层护理对住院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8 年1 月至2020 年1 月期间收治的住院抑郁症患者78 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39)与对照组(n=39),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进行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自杀风险评估分层护理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对自杀行为性质认识、态度等QSA 评分情况、悲观厌世言行发生率及最终出现割脉、撞墙、自缢与服药等自杀行为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QSA 各项内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均有所提升,而观察组患者评分提升幅度明显超过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厌世言行25 例,发生率为64.1%,对照组发生37 例,发生率为94.9%,观察组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患者割脉1 例,撞墙2 例,服药3 例,自杀行为发生率为15.4%,对照组患者出现割脉3 例,撞墙4 例,自缢4 例,服药7 例,自杀发生率为46.2%,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 为住院抑郁症患者提供自杀风险评估的分层护理干预,对患者自杀行为的影响较大,能够很大程度地稳定患者情绪,改变认识与认知,降低厌世言行及自杀行为的发生,具有很高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1.
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行为与应付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行 付方式的特点。方法:采用应付方式问卷对79例抑郁症和8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评定,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病例组的积极应付评分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而消极应付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精神分裂症伴自杀行为的患者积极应付评分明显低于无自杀组。结论:伴有自杀行为的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应付方式不良。  相似文献   

12.
个性、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对社区女性抑郁发生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探讨个性、应对和社会支持与抑郁的相关性及各因素对抑郁的作用大小和途径。方法对210例社区已婚女性测试了流调中心抑郁量表、特质应对问卷、社会支持问卷和艾森克人格问卷等,并采用相关、回归和路径分析等方法探讨各因素与抑郁的相关性及其对抑郁的作用大小和途径。结果抑郁的发生与艾森克个性的神经质、内外向、说谎分,并与积极应对和社会支持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967,0.2718,0.261,0.2938和0.2391;个性对抑郁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决定作用;个性对抑郁的发生有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应对、社会支持对抑郁的发生既具有直接作用,同时也可以缓解其他因素如个性对抑郁发生的作用强度。结论抑郁的发生可以从多途径、多环节进行预防和干预。  相似文献   

13.
卒中后抑郁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和人格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和人格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自制调查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s,HAMD)、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implified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和艾森克个性问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EPQ)对72例脑卒中患者进行评估。结果39例患者存在PSD,PSD组患者与非PSD组相比,其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分、主观支持分、支持利用度并无显著差异(P>0.05),积极应对方式分显著低于非PSD组(P<0.05),神经质维度评分PSD组亦显著高于非PSD组(P<0.01),一般资料调查显示PSD患者存在对脑血管病知识了解明显不够(P<0.01)。结论脑卒中患者积极应对不足,情绪不稳定,同时对脑血管的知识了解程度不够,可能是PSD的发病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对SLE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76例SLE患者的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与抑郁情绪进行调查。结果 76例SLE患者中,有抑郁症状64例,无抑郁症状12例,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结果显示,有抑郁组为(55.05±5.26),无抑郁组为(32.33±3.68),两组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评分结果显示,无抑郁组社会支持度评分均高于有抑郁组(P<0.05)。医学应对方式问卷评分结果显示,无抑郁组的面对得分高于有抑郁组(P<0.05),而回避和屈服得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SLE患者抑郁发生率较高,社会支持利用度较低。建立良好社会支持系统和有效应对方式可以较好改善SLE患者的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5.
乳腺癌患者的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及其与人格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目的了解乳腺癌患者的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及人格特点,并探讨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与人格的关系。方法选取乳腺癌患者126例及健康体检者128例,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应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应对方式问卷(SCSQ)及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其进行评估。结果(1)乳腺癌患者和健康体检者社会支持总分、社会支持利用度、积极应对方式和消极应对方式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乳腺癌患者和健康体检者精神质和神经质或精神稳定性得分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3)乳腺癌患者的社会支持利用度、积极应对方式与E量表(内外向)均呈正相关(P<0.05);消极应对方式与E量表(内外向)、N量表(神经质或精神稳定性)均相关(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社会支持利用度低,多采用消极应对方式,并具有孤独、情绪不稳定等人格特点;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人格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防止抑郁症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自杀从不同的角度采取的防范和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通过自制的抑郁症情况调查表对我院2009年1月~2012年6月住院的抑郁症患者进行调查。结果: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28例抑郁症患者均未发生自杀情况痊愈出院。结论:实施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和护理措施,减少患者的自杀行为,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对喉癌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医学应对方式量表(MCMQ)与抑郁自评量表(SDS)对86例喉癌患者的抑郁情绪及其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进行调查。结果:86例喉癌患者中有抑郁症状58例,无抑郁症状28例。抑郁组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为(54.05±5.26),无抑郁组为(34.33±3.68);无抑郁组社会支持度评分均高于抑郁组(<0.05);医学应对方式问卷结果显示,无抑郁组的面对得分高于抑郁组(<0.05),回避与屈服得分无统计学差异。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患者的抑郁情绪显著相关(<0.05)。结论:喉癌患者的社会支持利用度越低,抑郁发生率越高。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与有效应对方式能很好改善喉癌患者的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8.
应激有关因素对男性服刑人员消极认知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人格因素、负性自动思维、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等应激有关因素对男性服刑人员消极认知评价的影响。方法 使用自动思维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特质应对方式问卷、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心理压力反应问卷和自编服刑态度问卷,在SPSS11.0、AMOS4.0软件支持下作统计分析。结果 线性相关分析显示:艾森克人格中的P、E、N、负性自动思维、消极应对、积极应对、家庭内支持、家庭外支持等因素与消极认知之间相关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回归分析负性自动思维、N、已服刑期、消极应对、家庭内支持对消极认知均有预测性,标准化偏回归系数依次为0.267,0.170,0.149,0.139,-0.099.总预测力为27.7%。结构 方程模型显示人格因素、负性自动思维、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一般心理社会因素等应激有关因素对认知评价有着直接、间接的复杂影响,甚至各因素有双向交互作用,形成一个网络式作用系统。结论消极认知是受应激有关因素中的多因素影响的;应激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系统。  相似文献   

19.
王娜  李平 《中外医疗》2010,29(9):24-25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的社会支持状况。方法本研究使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79例抑郁症患者的社会支持状况及80例健康人的社会支持状况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抑郁症患者SSRS中的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得分;不同年龄、文化程度的抑郁症患者SSRS中的各因子得分也有差异(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社会支持状况差于健康人群,并影响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驻岛部队官兵的睡眠质量与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人格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应对方式问卷(SCSQ)、社会支持量表(SSRS)和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对328名驻岛官兵进行调查。结果:①驻岛官兵PSQI总分为(7.88±4.42)分,睡眠问题的发生率为62.1%;②军官的睡眠质量明显好于士官和战士,而士官明显好于战士(P<0.01);③消极应对、主观支持、客观支持、EPQ-N是影响驻岛官兵睡眠质量的重要因素(P<0.05或0.01)。结论:培养健全的个性和积极的应对策略,提高社会支持,是改善驻岛官兵睡眠质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