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腺瘤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CT诊断为腺瘤且临床诊断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各患者就诊临床症状复杂,就诊科室不同,所有患者均伴有高血压,其中1、2、3级高血压分别为1例(6.25%)、2例(12.50%)、13例(81.25%)。伴有低血钾14例(87.50%),严重低血钾9例(56.25%),平均血钾浓度为(2.87±0.52)mmol/L。伴高血钠患者4例(25.00%),平均血钠浓度为(143.07±2.37)mmol/L。伴有血脂异常7例(43.75%),同时伴有高TC及高TG血症2例(12.50%),伴高TC患者3例(18.75%);高TG患者6例(36.77%)。肾上腺CT扫描对腺瘤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诊断阳性率较高。结论腺瘤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临床表现复杂,主要表现为重度高血压伴低钾血症,相当部分患者伴有血脂异常;肾上腺CT扫描对腺瘤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46例腺瘤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腺瘤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腺瘤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伴有高血压,以高血压为首发症状者43例(93.48%),其中1、2、3级高血压分别为2.17%、17.39%、80.44%;伴肌无力、乏力或肢端麻木者23.52%。平均血钾浓度为(3.37±0.38)mmol/L,其中低钾血症者26例(56.52%);低血浆肾素活性者37例(80.43%),血浆醛固酮水平增高者38例(82.62%);肾上腺CT扫描对腺瘤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诊断阳性率为93.48%。结论腺瘤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主要表现为重度高血压伴低肾素活性及高醛固酮血症,低钾血症的发生率少于60%;肾上腺CT扫描对腺瘤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李慧  郭立新 《北京医学》2018,(3):250-252
目的 对1例以低钙抽搐为首发症状并最终诊断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病例进行分析及文献学习,扩展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临床诊断思路.方法 对我院l例“反复发作全身抽搐4年”以低钙血症查因,最终诊断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病例进行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对醛固酮和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的相互作用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患者以低钙血症、高PTH、全身抽搐为主要表现,住院期间发现高血压伴低钾血症.实验室检查提示低肾素,高醛固酮水平,肾上腺CT提示右侧肾上腺腺瘤,诊断为原发性醛同酮增多症.手术切除腺瘤.术后血钾、血钙、肾素和醛固酮水平恢复正常,PTH和血压水平明显下降.结论 低钙血症可能是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临床症状之一,当患者同时存在低钙血症和难治性高血压时,应考虑到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可能性,并进行筛查,以免漏诊.醛固酮与PTH可以相互作用,并导致器官的损害,通过切除醛固酮瘤或抗醛固酮治疗,可以同时减低醛固酮和PTH水平,减少器官的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双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及锁骨下动脉内中膜厚度的测定及比较,判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是否会对血管造成更严重的损伤。方法选取77名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患者,及77名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rimaryaldosteronism,PA)患者,年龄分别为EH组45±6岁;PA组48±9岁,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测量双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及锁骨下动脉内中膜厚度。结果 PA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EH组相比明显增厚,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颈部血管内中膜厚度与血浆醛固酮浓度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较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厚,说明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血管损害较原发性高血压严重。  相似文献   

5.
产生醛固酮的肾上腺腺瘤(APA)导致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产生低血钾和高血压等症状。手术摘除腺瘤可使60%以上患者高血压得到长期缓解,但  相似文献   

6.
欧剑飞  江奕文 《海南医学》2006,17(6):88-88,23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醛症)是常见内分泌疾病,主要表现为继发性高血压和低血钾症状,其中的两种类型,醛固酮腺瘤(aldosterone-producing adenoma,APA)和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增生(primaryadrenal hyperplasia,PAH)手术治疗效果好.对本院近年收治的18例原醛症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分析以提高认识.  相似文献   

7.
吴辉云  张雪珍  王丰 《吉林医学》2011,(31):6552-6553
目的:探讨利用组织多普勒超声评价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的心脏结构和功能改变。方法:对于18例确诊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20例单纯性高血压和15例健康志愿者进行组织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各组之间心脏结构及左室收缩、舒张功能的改变。结果: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LA、LVEDd、IVSd、LVPWd、LVMI、E/Em明显增高,Em/Am低于对照组,LVEF与对照组及单纯高血压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左室腔内径及左室壁厚度增加,组织多普勒超声可以检出早期左室舒张功能减低患者。  相似文献   

8.
1 增生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醛)的类型和特性原醛以高血压、低血钾、硷中毒、血浆醛固酮(Aldo)水平增高、肾素活性(PRA)受抑制为主要临床表现。约半数患者为单侧肾上腺皮质腺瘤(APA),约半数为双侧肾上腺皮质增生。后者至少有三种类型: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IHA)、原发性肾上腺增生(PAH)和糖皮质激素可抑制性醛固酮增多症(GSHA)。  相似文献   

9.
背景:立位血浆醛固酮/血浆肾素活性比(ARR)被推荐作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诊断的筛查手段。目的:回顾了来源于高血压患者的资料,以便确定甄别阈值并评价ARR和盐水输注试验诊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可靠性。患者:本中心收治的157例疑似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患者中,有61例已被确诊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犤26例为分泌醛固酮的腺瘤(APA),35例为特发性高醛固酮症犦。计算仰卧位和立位ARR以及经卡托普利和氯沙坦治疗后的ARR,并对盐水输注试验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以40为甄别阈值时,立位ARR具有100%的灵敏度和84.4%的特异度。卡托普利治疗后…  相似文献   

10.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48例,肾上腺腺瘤25例,其中男性7例,女性18例,发病年龄21~60岁,平均年龄40岁;肾上腺结节性增生23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15例,发病年龄14~50岁,平均32岁。主要临床表现:肾上腺腺瘤组中表现为皮质醇增多症13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9例,无机能亢进3例;结节性增生组中表现为皮质醇增多症17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4例,肾上腺性性征异常2例。使用美国SEQUIA 512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MHz。患者需在空腹状态下采用直接接触法在侧腰部及腹部做多切面反复扫查,以观察肾上腺组织及病灶大小、边界和内部回声。用彩色多普勒显像(CDFI)检测肾上腺病灶周边及内部彩色血流状况。  相似文献   

11.
Zhang W  Tang ZY  Wang WQ  Ning G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48):3397-3400
目的评价肾上腺皮质腺瘤患者代谢综合征症状的发病情况。方法检测61例肾上腺醛固酮瘤(组1)、23例皮质醇瘤(组2)及24例无功能瘤患者(组3)的代谢综合征相关指标(腰围、血压、血脂及空腹血糖),同时检测患者血、尿醛固酮及皮质醇、血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血浆肾素活性、血钾等。与26例正常对照组(组4)进行比较。结果根据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成人治疗组指南标准(NCEP-ATP)Ⅲ标准,4组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分别为17例(27.9%)、9例(39.1%)、4例(16.7%)及3例(11.5%)。醛固酮瘤组腹型肥胖者占26.2%,皮质醇瘤组占39.1%,高于无功能瘤组(20.8%)及对照组(15.4%)。4组高血压患病率比较以醛固酮瘤患者最高,皮质醇瘤患者次之,无功能瘤及对照组最低(98.4%、87.0%、50.O%、38.5%),4组收缩压比较亦体现这一趋势,舒张压比较醛固酮瘤组高于其余3组。4组脂代谢紊乱的患病率以皮质醇瘤组最高(65.2%),醛固酮瘤组次之(辑3%),无功能瘤组为39.1%,对照组最低(30.8%);高血糖的患病率分别为13.1%(8例)、26.1%(6例)、8.7%(2例)及7.7%(2例)。结论肾上腺皮质腺瘤患者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升高,如高血压、脂代谢紊乱、高血糖及腹型肥胖,尤其是皮质醇瘤患者代谢综合征及其相关组成症状的患病率升高明显,醛固酮瘤患者亦有较大升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妊高症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醛固酮和AngⅡ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6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均为2008年5月至2009年11月于我院住院患者,均符合妊娠高血压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另选30例无妊高症病史的足月妊娠患者作为对照,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合并心力衰竭组患者和对照组血浆脑钠肽、醛固酮和AngⅡ水平。结果妊高症合并心力衰竭组患者血浆脑钠肽、醛固酮和Ang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1,且随心衰程度加重而逐渐升高(P〈0.01);脑钠肽与醛固酮呈正相关(r=0603,P〈0.01)。结论血浆脑钠肽、醛固酮和AngⅡ可作为妊高症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诊断及其严重程度的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中醛固酮瘤(APA)和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IHA)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临床特征及OSAHS对APA及IHA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9年8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确诊为PA患者(127例)的临床资料,其中APA(70例)及IHA(53例)患者根据多导睡眠监测结果,将其分为合并OSAHS(APA-、IHA-OSAHS患者共96例)组和未合并OSAHS(APA-、IHA-nonOSAHS患者共27例)组。OSAHS根据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分为轻、中、重度亚组。对APA、IHA合并与未合并OSAHS组患者的临床特征、生化指标及血浆肾素活性、醛固酮水平、醛固酮与肾素活性比值(ARR)进行比较。  结果  ① 127例PA患者中APA患者占55.1%(70例),IHA患者占41.7%(53例),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增生(PAH)患者占3.2%(4例)。PA-OSAHS患者99例,占78.0%,其中APA-OSAHS患者49例,占APA患者的70.0%(49/70),IHA-OSAHS患者47例,占IHA患者的88.7%(47/53)。②APA-OSAHS组年龄、男性构成比、体质量指数(BMI)、腰围、三酰甘油、血尿酸、血肌酐均高于APA-nonOSAHS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低于APA-nonOSAHS组(P<0.05);IHA-OSAHS组BMI和腰围高于IHA-nonOSAHS组(P<0.05)。③中重度OSAHS-APA患者与轻度或无OSAHS-APA患者比较,血浆肾素活性水平升高,ARR值降低(P<0.05);中重度OSAHS-IHA组与轻度或无OSAHS-IHA组比较,血浆肾素活性、醛固酮水平及ARR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在PA患者中,OSAHS患病率高于正常人群,且OSAHS会加重PA患者的糖脂及尿酸代谢异常。中重度OSAHS可使APA患者肾素水平升高、ARR值降低,但对IHA患者RAAS系统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Wu JC  Tang ZY  Zhang W  Ling DY  Hou RF  Wang WQ  Li XY  Ning G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46):3302-3305
目的比较不同类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病例资料,探讨单侧肾上腺结节性增生的原发性醛固酮患者的临床特点,术前诊断方法和手术疗效。方法收集明确诊断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患者145例,分为醛固酮瘤组、单侧肾上腺结节性增生组和双侧增生组,分析各组术前的临床资料、生化与激素水平、高血压靶器官损害情况,比较各组术后血压、血钾和血醛固酮水平,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肾上腺CT检查,其中62例患者行肾上腺插管采血检查。结果145例患者中,单侧结节增生14例,醛固酮瘤76例,双侧增生55例,单侧结节增生的发生率为9.7%(14/145);性别构成、发病年龄、高血压时间、血压以及高血压靶器官的损害程度与其他两组相似;血钾、血、尿醛固酮值介于醛固酮瘤和双侧增生之间;单侧肾上腺结节增生CT检查有50%(7/14)和诊断相符,肾上腺静脉插管检查准确性为85.7%(12/14);单侧肾上腺结节增生患者术后血钾,血醛固酮均恢复正常,50%(7/14)血压恢复正常,50%(7/14)血压明显改善。结论单侧肾上腺结节增生通过手术可以治愈,临床和肾上腺CT检查有一定的提示作用,明确诊断需要肾上腺静脉插管采血检查。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低血钾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包括肾上腺醛固酮分泌腺瘤(APA)、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IHA)]患者糖、胰岛素代谢中的作用。方法根据有无低血钾将178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APA 103例、IHA 75例)分为低血钾组和正常血钾组,2组均行3h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和卧立位醛固酮试验,观察血糖、胰岛素变化与血钾之间的关系。结果低血钾组血钾曲线下面积、胰岛素曲线下面积、空腹胰岛素水平均低于正常血钾组(P〈0.05,P〈0.01);低血钾组血糖曲线下面积、卧位醛固酮水平均高于正常血钾组(P〈0.05);低血钾组糖耐量异常者为75.3%,正常血钾组为48.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APA和IHA中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分别为38.8%、57.3%,两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低血钾是导致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中胰岛素分泌下降的可能原因之一;应警惕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合并代谢综合征的情况,并及时纠正其可能存在的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醛固酮瘤患者代谢综合征表现的临床特征。方法116例醛固酮瘤患者和29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三组。组1:典型醛固酮瘤组(n=95);组2:肾上腺意外瘤中醛固酮瘤组(n=21);组3:原发性高血压组(n=29)。对各组患者的代谢综合征相关症状及生化指标进行检测和比较分析。结果三组患者中代谢综合征的发生率分别为37.9%、28.6%和20.7%。组1、组2和组3的血和尿醛固酮水平依次递减,而血浆肾素活性及血钾浓度则依次递升。组1患者的收缩压及舒张压均高于组3,其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则低于组3患者(P<0.05)。组1、组2和组3中,腰围升高者分别占28.4%、23.8%、17.2%;血脂紊乱者分别占50.5%、52.4%、31.0%;空腹血糖升高者分别占22.1%、23.8%、10.3%;高血压者分别占98.9%、100%、100%。结论典型醛固酮瘤患者中代谢综合征的发生率升高;肾上腺意外瘤中醛固酮瘤患者的醛固酮分泌虽仅为轻度升高,但亦使代谢综合征的发生率增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醛症)患者糖脂代谢特征及其相关因素分析。方法 299例原醛症患者分为醛固酮瘤组(APA组,n=103)、单侧结节性肾上腺增生组(UNAH组,n=52)和双侧肾上腺增生组(BAH组,n=144),以1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收集各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糖脂代谢相关指标进行组间比较;同时就原醛症患者血尿醛固酮水平与糖脂代谢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原醛症患者餐后30min和60min血糖值及血清三酰甘油和总胆固醇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血清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1)。原醛症患者中,APA组餐后60、120min血糖和餐后60、120、180min血清胰岛素水平以及血清三酰甘油水平显著低于BAH组(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显著高于BAH组(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原醛症患者糖脂代谢指标与24h尿醛固酮及血基础醛固酮水平呈显著负相关(P〈0.05);脂代谢异常与患者原醛症病程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相比,原醛症患者糖脂代谢异常程度较轻。在原醛症亚型中,BAH患者糖脂代谢异常较为明显,其严重程度与患者病程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rimary aldosteronism,PA)中醛固酮腺瘤(aldosterone-producing adenoma,APA)亚型的临床特点及卡托普利试验(captopril challenge test,CCT)在APA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尝试寻找从PA中识别APA的临床特异性无创指标。方法:回顾性收集因高血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确诊PA者90例,其中手术证实为APA者34例。对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包括CCT前后的血浆醛固酮浓度(plasma aldosterone concentration,PAC)、醛固酮/肾素比值(aldosterone to renin ratio,ARR)以及CCT后的醛固酮抑制率(%)进行比较,并绘制CCT前后相关指标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比较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结果:与PA组相比,APA患者确诊时高血压病程较短,低血钾发生率更高,血钾平均水平更低,两者的血压水平、性别分布、血钠水平、体重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PA组CCT前ARR及CCT后PAC、ARR、醛固酮抑制率均较PA组高,其中CCT前后ARR均对APA有诊断价值:CCT前ARR临界点为7.12时,灵敏度为35.85%,特异度为77.78%;CCT后ARR临界点为4.23时,灵敏度为71.43%,特异度为62.22%;两者对PA分型的诊断价值相当。CCT前ARR>7.12联合低血钾的诊断特异度高达80%。结论:CCT前后ARR对APA的诊断均具有临床价值,当联合低血钾时诊断特异度增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诊断性试验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临床诊断醛固酮瘤的最佳指标及其切点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167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醛固酮瘤组(93例)、原发性高血压组(74例),并比较两组间临床特征的差异。对卧位醛固酮,盐水负荷试验、卡托普利试验后醛固酮绝对值和下降率5项指标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绘制并比较其曲线下面积(AUC)。结果 与原发性高血压组比较,醛固酮瘤组卧位醛固酮水平更高,高血压3级患者的比例更高,血钾均值更低,体位改变和盐水负荷后醛固酮变化率更小(P<0.05)。卡托普利试验后醛固酮下降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于167例高血压患者中诊断醛固酮瘤,卧位醛固酮的AUC为0.975,盐水负荷试验后醛固酮绝对值和下降率的AUC为0.984和 0.680(P<0.001),卡托普利试验后醛固酮绝对值和下降率的AUC为0.949和0.538(P<0.001)。以卧位醛固酮/肾素比值(ARR)>30且卧位醛固酮>17.8 ng/dL为初筛阳性条件时,敏感性96.8%,特异性90.5%。以14.59 ng/dL为盐水负荷试验后醛固酮切点值时,诊断醛固酮瘤的敏感性为90.2%、特异性为97.3%。以19.11 ng/dL为卡托普利试验后醛固酮切点值时,敏感性为88.8%、特异性为95.9%。结论 以卧位ARR>30加卧位醛固酮>17.8 ng/dL为初筛阳性条件,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盐水负荷和卡托普利试验后醛固酮水平绝对值是确诊醛固酮瘤更合理有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20.
袁波  马青  李雯斐  李治鹏 《中国全科医学》2021,24(11):1394-1399
背景 醛固酮过多是导致心肌肥厚、心力衰竭和肾功能受损的重要危险因素,导致心脏、肾脏等高血压靶器官损害更为严重。除原醛症外,临床发现部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浆肾素活性及血醛固酮水平升高,但目前关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与血浆肾素活性、醛固酮水平的相关性研究偏少,研究结论也不一致。目的 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与肾素-醛固酮系统活性的相关性,探讨伴高醛固酮血症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可能的病理生理机制,为此类患者的早期治疗、延缓高血压靶器官损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中国知网、维普网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0年1月。2名研究者根据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使用纽卡斯尔-渥太华质量评估量表(NOS)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以中国高血压人群为研究对象,共纳入16篇文献、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 885例、健康对照者1 438例。NOS偏倚风险评价结果显示16篇文献评分均在5分以上。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的血浆肾素活性〔MD=0.40,95%CI(0.04,0.76)〕、血浆醛固酮水平〔MD=60.03,95%CI(22.28,97.79)〕高于对照组(P<0.05)。但试验组的卧位肾素活性〔MD=-1.27,95%CI(-1.37,-1.16)〕和立位肾素活性〔MD=-1.67,95%CI(-1.88,-1.46)〕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卧位醛固酮水平〔MD=0.07,95%CI(0.06,0.09)〕、立位醛固酮水平〔MD=0.22,95%CI(0.05,0.39)〕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1)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浆肾素活性、醛固酮水平与血压正常者相比是有差异的。无论是卧位采血还是立位采血,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浆肾素水平是低于血压正常者的,而醛固酮水平是高于血压正常者的。(2)在部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肾素活性与醛固酮水平变化方向不一致,提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高醛固酮血症系非肾素依赖性的不适当醛固酮水平增高。在降压药物的选择中,应包含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