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陈雪晶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6):2957-2957
目的 通过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治疗,研究强化溶栓、联合用药和辅助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60例急性心肌梗塞进行分组,每组各3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采用强化溶栓、联合药物和其他辅助治疗.对照组则采用联合药物和辅助治疗的方法.观察此次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通过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症状得到了较好的控制,提高了血管的再通率、有效地控制了并发症且闭塞率也有了一定程度的降低.参照组在治疗急性心肌梗塞方面的效果不如观察组,对于血管再通率效果一般.对于并发症的降低程度也不如观察组.由此可知观察组的治疗效果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溶栓治疗对于急性心肌梗塞的治疗有较好的效果.可以用作临床药物.  相似文献   

2.
为评价国产尿激酶天普洛欣的溶栓效果及副作用,对55例符合诊断标准及溶栓条件的急性心肌梗塞病人应用天普洛欣给以溶栓治疗,现报道如下。 对象与方法1 对象 我院1996.1~2000.9收治的急性心肌梗塞应用天普洛欣溶栓的患者55例,其中男性38例,女性17例;年龄51~94岁,平均65.4±23.2岁,其符合以下条件:(1)持续胸痛》半小时,含服硝酸甘油症状不能缓解。(2)相邻两个或更多导联ST段抬高在肢体导联>0.1mv,胸导联>0.2mv。(3)发病时间≤12h。(4)年龄不限。2方法 所有患…  相似文献   

3.
1病历摘要 例1,男,66岁,因30分钟前口服敌敌畏约10ml于1994年12月6日收入院.既往无明确冠心病史.  相似文献   

4.
朱莉 《工企医刊》2001,14(1):72-73
我科自1997年元月~1999年11月共收治20例AMI溶栓治疗患者,其中男18例,女2例,最大年龄75岁,最小年龄58岁,梗塞部位为:广泛前壁梗塞8例,前壁+下壁10例,下壁2例。现将观察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人不典型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对老年人不典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进行临床特征分析,并制定治疗方案;结果本文中无痛型心肌梗塞占68.42%,异位疼痛心肌梗塞占31.57%,且常伴有胸闷、心悸、大汗、心律失常、晕厥、恶心、呕吐等不该有的心血管体征,或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本文根据患者的临床特征采用以下适宜的针对性治疗方案:减轻心脏的前后负荷,对于异位疼痛患者要实施止痛治疗,抗心律失常,预防心衰,防止低血压及休克,对于相对年龄较小的老年人可以给予溶栓治疗;结论在临床上凡是遇到老年人牙痛。咽痛,颈、肩痛、腰背部痛,无相应体征,或无胸痛伴有胸闷、心悸、大汗、心律失常、晕厥、恶心、呕吐等不该有的心血管体征,或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应想到急性心肌梗塞的可能,尽早诊断,给予早期治疗对降低病死率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急性心肌梗塞早期溶栓治疗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急性心肌梗塞(AMI)是在冠脉狭窄的基础上发生血栓形成,使官腔闭塞所致。在发病早期使用溶栓药物,可挽救频死心肌和梗塞后重构有很大益处,可使多数病人的冠状动脉再通,恢复对缺血心机的血流灌注,限制梗塞范围,预防和治疗严重的并发症。溶栓疗法是目前临床上较易实施,也较安全的一种解除冠脉阻塞的方法。溶栓越早,益处越大,为了争取在最佳时机溶栓,我院开展了急诊科溶栓,并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治疗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8.
早期溶栓疗法是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的重要措施,溶栓治疗能使AMI相关的血管再通,且溶栓治疗开始得越早,效果越好,从而改善病人预后。我站自2003年8月—2006年8月对38例AMI患者用国产尿激酶静滴治疗,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9.
急性心肌梗塞 (AMI)病人早期起床活动和较早期出院是近年来的新趋势 ,而经溶栓治疗的AMI病人早期康复的可行性及护理指标也在探讨之中 ,因此我科对 19例AMI病人进行早期康复活动和观察 ,找出了溶栓病人的最佳康复时间和指标。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本组 19例病人全部为 2 0 0 0年 1月 - 2 0 0 1年 1月在我科住院的AMI病人 ,男 12例 ,女 7例 ,平均年龄 6 4.1岁 ,下壁AMI7例 ,广泛前壁AMI5例 ,高侧壁AMI3例 ,我们将 19例病人分为A、B两组 ,A组为溶栓组 ,B组为非溶栓组。溶栓组病人均在发病 6h内给予…  相似文献   

10.
大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近二十年来,对急性心肌梗塞(AMI)的治疗策略已发生了很大变化,溶栓治疗乃是其重要进展之一,它不仅能够降低AMI的死亡率,且能够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本文采用国产尿激酶(UK)治疗AM128例,观察其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急性心肌梗塞(AMI)是由于冠状动脉急性闭塞,使部分心肌严重持续的缺血而发生局部坏死,病情险恶。静脉溶栓治疗可以缩小梗塞面积,挽救缺血的心肌,降低死亡率,改善病人的心脏功能和预后。临床应用纤溶酶激活剂对AMI病人进行早期快速大剂量的溶栓治疗,收效明显。但在溶栓过程中存在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此对AMI溶栓治疗的观察及护理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为观察溶栓治疗对QT离散度(QTd)及QTc离散度(QTcd)的影响,对31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接受静脉溶栓者,分别测定其溶栓治疗前后QTd、QTcd。结果:溶栓成功血管再通组20例,溶栓前后QTd、QTcd差异非常显著(P<0.01);溶栓失败血管未通组11例,溶栓前后QTd、QTcd无显著差异(P>0.05)。提示AMI溶栓后QTd、QTcd的变化可作为判断溶栓成功的无创性指标。  相似文献   

13.
郭秀霞 《工企医刊》2003,16(5):59-59
1 临床资料溶栓治疗是近年来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重要手段之一。我科自开展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以来,共收治了60余例急性心肌梗塞病人,其中对11例发病时间小于6小时且在溶栓禁忌症者进行了溶栓治疗。其方法:立即将患者送入监护室,在给予吸氧、镇静、止痛、护冠等措施,完善各种检查,诊断确切后,争分夺秒做好溶栓前的准备。然后根据医嘱将尿激酶150万u溶于100ml生理盐水中在30min内滴完,再将肝素50mg加5%GS200ml中静滴,约1小进左右胸痛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溶栓治疗后的护理及预防措施。方法通过对我科2008年1~10月共收治急性心肌梗塞病人68例,经过溶栓治疗后的护理,溶栓疗法的注意事项及预防等一系列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68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其中再梗2例,急诊行介入治疗好转出院,死亡34例,其他患者均顺利康复出院。结论:经我科运用在心肌梗塞早期使用溶栓疗法后,细致周到的护理,病人恢复快,预后好,大大缩短了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5.
卢璐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6):3375-3376
[目的]探讨老年人不典型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6月~2009年10月收治的老年不典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68例。[结果]68例病例中,无痛型患者有53例,占77.9%,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喘息、胸闷、气促、端坐呼吸、突然出现的头晕和晕厥;异位疼痛型患者有15例,占22.1%,主要表现为上腹痛、肩背放射痛、左上肢放射疼痛等。通过临床积极治疗,治愈35例,好转24例,死亡9例。有效率达86.8%。[结论]熟悉各种不典型急性心肌梗塞临床表现,注意检查心电图,联合心肌酶谱,及时进行合理治疗,可减少病死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溶栓治疗在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中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医学提供理论基础借鉴。方法:以统计学方法,针对选取的8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进行病理数据统计分析。结果:通过溶栓治疗,8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总的再通成功率为76.25%,在6小时内的接受治疗的成功率为82.76%;在6小时-12小时内进行治疗的成功率为59.09%。比较得出,治疗越及时,再通成功的几率越大,对比结果也具有差异性统计学意义(p〈O.OS)。结论:溶栓治疗在临床治疗上的效果明显,推广的意义很大。  相似文献   

17.
崔美平  唐民 《职业与健康》2001,17(11):147-148
急性心肌梗塞(AMI)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一支或几支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从而引发严重心律失常、休克或泵衰竭,属内科急危重症之一。溶栓疗法的成功使AMI患者的预后大为改善。QT间期离散度(QTd)是指同一份心电图上不同导联最长QT间期与最短QT间期的差值,是反映心肌复极不均一性的指标。校正的QT离散度(QTcd)排除了心率的影响,较QTd更为准确。AMI后QTcd增大并对AMI预后有一定预测价值。本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尿激酶静脉溶栓效果。方法:对12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行溶栓治疗同时综合治疗。结果:8例再通,12例均存活无死亡。结论:尿激酶静脉溶栓疗效确切,成功率为66.7%,溶栓切入时间点是关键因素,6h内疗效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院前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必要性.方法院前急性心肌梗塞,排除溶栓禁忌证即开始溶栓,以急性心肌梗塞溶栓疗法参考方案为标准判断疗效.结果院前溶栓后发生心血管事件明显减少.结论院前有必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给予及时溶栓,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0.
急性心肌梗塞(AMI)的处理和治疗在过去的10年间发生了巨大变化,由于对AMI发病机制及病理生理的认识逐步加深,处理方法的不断改进,形成了许多具有前景的治疗对策,本文复习近年来有关AMI药物溶栓与介入治疗的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