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往对于孔源性视网膜脱离首选巩膜外加压手术 ,而一些特殊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如 :靠近后极部裂孔、多发裂孔、眼外肌处裂孔、黄斑裂孔、2 .5 PD以上需大块硅胶外加压裂孔等视网膜脱离 ,常规巩膜外加压手术有诸多不便。近年玻璃体手术技术快速发展 ,安全性不断提高。我院对于上述特殊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47例 47只眼首次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收到了良好疗效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1998年 7月~ 1999年 9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 47例 47只特殊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眼首次进行了玻璃体手术。其中男 2 9例 2 9只眼 ,女 18例 18只眼 …  相似文献   

2.
巩膜层间或巩膜外填压封闭裂孔是治疗视网膜脱离有效手段之一。我科自1980年以来,采用自体真皮巩膜层间填充治疗视网膜脱离51例(54眼),现总结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 51例中男34例,女17例;年龄断小11岁,最大67岁。单眼48例,双眼3例。病程:一月以内23眼,1—6月26眼,6月以上5眼。原发性脱离(裂孔原性)44眼,继发性脱离8眼,先天异常  相似文献   

3.
作者报告一例下斜肌成双异常。患者女性,59岁。右眼玻璃体积血和有孔性视网膜脱离引起视力减退6个月。除老视外,否认眼病史。右眼视力3英尺数指,视网膜全脱离伴有裂孔4个,玻璃体呈中度收缩,黄斑呈一囊肿,未发现眼球运动异常。住院作右眼视网膜脱离修复术,术时发现下斜肌成双异常,下斜肌检查到能追踪处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冷凝、不放液、术后激光光凝封孔视网膜脱离复位术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3月-2008年6月我科原发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97例(99眼)进行不冷凝不放液巩膜硅胶外加压、环扎,术后裂孔周围激光封孔视网膜脱离复位术。结果99眼术后视网膜复位良好。结论缓解玻璃体牵引、裂孔巩膜外加压、激光封孔术取得良好手术效果。可减少视网膜和脉络膜损伤及术中并发症发生,是常规治疗视网膜脱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伴有视网膜裂孔或脱离的玻璃体积血的早期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有视网膜裂孔或脱离的玻璃体积血,由于早期屈光间质混浊,难以发现视网膜裂孔及脱离,往往发展到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PVR),严重影响预后.我科自2000年6月至2002年2月共收治18例伴有视网膜裂孔或脱离的玻璃体积血患者,采用眼B超和双目间接检眼镜检查早期确诊,并及时予以玻璃体视网膜联合手术,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岳章显  刘芳 《国际眼科杂志》2011,11(11):2027-2028
目的:分析简单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外路显微手术后视网膜再脱离的主要原因,根据这些原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方法:对15例15眼简单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外路显微手术后视网膜再脱离的患者进行分析,查找视网膜再脱离的主要原因。所有视网膜再脱离患者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B级。结果:术后随访1a,简单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外路显微手术后视网膜再脱离15例15眼患者中,出现新裂孔7眼(46.7%);原裂孔未能封闭4眼(26.7%);遗漏裂孔2眼(13.3%);脉络膜脱落1眼(6.7%);PVR1眼(6.7%)。结论:简单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外路显微手术后视网膜再脱离的主要原因为:出现新裂孔、原裂孔未能封闭、遗漏裂孔。  相似文献   

7.
急性玻璃体后脱离导致视网膜裂孔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玻璃体后脱离所致视网膜裂孔的确诊时间及不同处理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2001年10月~2002年8月对95例(95只眼)由急性玻璃体后脱离所致视网膜裂孔眼进行临床分析,裂孔已导致视网膜脱离的行视网膜复位手术,干性视网膜裂孔行532激光封闭裂孔术。结果 59例伴有视网膜脱离的患者明确诊断时间长,经手术治疗(部分为玻璃体手术)后视功能有一定的恢复。但有些病人需多次手术。35例视网膜干性裂孔患者诊断及时,经光凝治疗后视力无明显改变。结论 玻璃体后脱离导致视网膜裂孔早期诊断、及时光凝是为患眼争取良好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玻璃体后脱离所致视网膜裂孔的确诊时间及不同处理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 2000年10月至2002年8月对95例(95眼)由急性玻璃体后脱离所致视网膜裂孔眼进行临床分析。裂孔已导致视网膜脱离的行视网膜复位手术,干性视网膜裂孔行532激光封闭裂孔术。结果 59例伴有视网膜脱离的患者明确诊断时间长,经手术治疗(部分为玻璃体手术)后视功能有一定的恢复,但有些病人需多次手术。35例视网膜干性裂孔患者诊断及时,经光凝治疗后视力无明显改变。结论 玻璃体后脱离导致视网膜裂孔早期诊断,及时光凝是为患眼争取良好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在巩膜扣带术中运用间接眼底镜进一步查找视网膜裂孔的意义。方法我科于2006年6月至2006年12月收治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中采用巩膜扣带手术治疗的病例共86例87眼,在术前查找视网膜裂孔的基础上,手术中运用间接眼底镜进一步查找视网膜裂孔,术后随访6-12个月。结果术后第3天视网膜下液吸收,视网膜完全复位83眼(95.4%),术前84眼检出裂孔(96.6%),在手术中有18眼(20.7%)检查出新视网膜裂孔。术中检出视网膜裂孔100%。结论在充分的术前检查基础上,强调在巩膜扣带术中运用间接眼底镜进一步查找视网膜裂孔,对眼底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是必要的,可以提高视网膜裂孔检出率和巩膜扣带术视网膜复位率。  相似文献   

10.
多裂孔视网膜脱离在治疗上有一定的复杂性,手术成功率往往低于单一裂孔的视网膜脱离。我院于1991年8月~1996年8月共收治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病人439例(445眼),其中多裂孔性视网膜脱离138例(141眼)占31.7%。手术根据视网膜裂孔的数目、形态...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下直肌悬吊裂孔低位引流和眼内注气术在上方球性视网膜脱离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上方球性视网膜脱离40例(40眼),裂孔位于3~9点位以上赤道部以前的周边部视网膜,术前采用下直肌悬吊裂孔低位引流、术中应用局部硅胶巩膜外垫压及眼内注气、术后仍采用裂孔低位的体位治疗.结果 上方球性视网膜脱离40例,9例经下直肌悬吊裂孔低位引流法术前视网膜完全复位,治愈率22.50%,31例采用局部巩膜外硅胶垫压和眼内注射消毒空气,手术成功27例,治愈率87.10%,2例因裂孔封闭不完全和裂孔处有牵引而失败.结论 下直肌悬吊裂孔低位引流和眼内注气方法可以有效促进视网膜下液的吸收,有利于手术巾裂孔的封闭和视网膜复位.  相似文献   

12.
1985年6~12月经我科一组治疗的视网膜脱离92例99只眼。手术后视网膜平复,裂孔封闭91眼(92.9%)。其中巨大裂孔、多发性大裂孔,分布于三个象限的多裂孔,白内障摘出术后或视网膜脱离手术失败玻璃体改变严重的漏斗状脱离,以及视乳头附近裂孔部分黄斑洞合并周围视网膜裂孔,玻璃体纤维条束严重的病例,具有上述情况手术治疗比较困难的病例共32只眼占32.3%o手术方法根据各例不同的条件选择不同的方式,如视乳头附近裂孔及黄斑洞用兜带术,其他部位裂孔选择巩膜缩短,电凝,异体巩膜填充、冷冻、硅胶填压,环扎术或玻璃体切割,玻璃体内注射消毒空气等多种方式联合使用,共治愈26眼,占疑难病例32只眼的81%。本文还对兜带术和各种联合手术作了简单介绍及谈了手术体会。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下直肌牵引及单纯巩膜外垫压不放液手术治疗上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效果。方法对上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56例(56眼)术前进行下直肌缝线牵引制动,采用视网膜裂孔冷凝、巩膜环扎、外垫压及术中不放液的手术方法,对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56例(56眼)经下直肌牵引制动3~5天后,52眼(92.86%)的视网膜脱离特别是上方球形脱离有明显消退,视网膜下液均有消散,其中28眼(50.00%)完全复位。53眼(94.64%)均行不放液术达到准确封闭孔源的目的。出院前治愈率为96.43%,未愈3.57%。结论下直肌缝线牵引制动可促进视网膜下液消退、平复,有利于术中裂孔准确定位、扣压位置适当,从而有效封闭裂孔。扩大了不放液手术适应范围,提高不放液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外路手术治疗复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对73只眼随访资料完整的通过外路手术治疗的复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单纯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3只眼,巨大裂孔性视网膜脱离6只眼,人工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11只眼,伴有屈光间质混浊孔源视网膜脱离7只眼,多象限多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14只眼,裂孔不明性视网膜脱离6只眼,伴有P-PVR C3级的视网膜脱离8只眼,伴有脉络膜脱离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6只眼,伴有黄斑裂孔的多发裂孔视网膜脱离12只眼.结果 70只眼一次手术成功,视功能接近预期效果.3只眼未成功眼分别为黄斑裂孔眼和伴有脉络膜脱离眼.结论 个性化的手术设计,精确的裂孔定位,合理的眼内填充是手术成攻的关键,会明显提高复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病例的外路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继发于圆形视网膜裂孔的视网膜脱离临床特点、手术方式及治疗效果。方法对67例(73只眼)继发于圆形视网膜裂孔的视网膜脱离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患者年龄、性别、屈光状态、术前视力、视网膜裂孔数量分布、视网膜脱离范围、玻璃体后脱离以及手术方式、手术效果、术后视力。结果患者平均年龄30.12岁,以女性(64.17%)和近视(87.37%)为主,46只眼(63.01%)不伴有玻璃体后脱离。对侧眼视网膜变性和圆形裂孔31只眼(42.46%)。71只眼行巩膜扣带术。2只眼行玻璃体切割术。手术复位71只眼(97.26%)。结论继发于圆形视网膜裂孔的视网膜脱离多发于女性患者尤其是女性近视患者,病情进展缓慢,多不伴有玻璃体后脱离,由于双眼同时发病概率较高,必须常规进行对侧眼检查。巩膜扣带术是治疗该类病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是导致视力下降的严重眼病之一。如何治疗黄斑裂孔在达到视网膜解剖复位的基础上功能治愈 ,这是国内外的眼科学者所共同研究的热点之一。我科于 1998年 4月~ 1999年 4月采用玻璃体手术治疗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 ,术中应用辅助物自体血清提高视网膜解剖复位率、黄斑裂孔封闭 ,视力提高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 15例 (15只眼 ) ;男性 4只眼 ,女性 11只眼 ;年龄 45~6 8岁 ,平均 5 6岁 ;病程 1~ 6个月。1.2 临床资料15只眼中中度近视 6只眼 ,高度近视 9只眼。按 1983年美国视网膜学会对增生性玻璃…  相似文献   

17.
视网膜脱离是白内障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而人工晶体眼视网膜脱离又因为瞳孔不易散大,后囊膜增生,人工晶体反光及像差使周边眼底检查非常困难,裂孔发现率低,故手术成功率低。我科2004年11月-2005年11月共收治5例5眼,现总结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1996年元月至 1999年 12月 ,对 6 8例 (6 8眼 )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 ,术前进行了直肌缝线牵引制动。患者年龄为 10岁至 74岁 (平均 39.5岁 ) ,男性 43例 ,女性 2 5例 ,右眼 46例 ,左眼 2 2例。病眼术前视网膜下积液均较多 ,其中 47例为球形脱离 ,脱离位置偏上方者 49眼 ,脱离范围≥ 1/ 2者 5 8眼。视网膜裂孔者 34眼 ,单孔者 34眼 ;裂孔≥ IPD者 31眼 ,其中巨孔 4眼。锯齿缘离断 1眼 ;裂孔位置偏上方者 39眼。患眼视力 <0 .0 5者 48眼 ,0 .0 5~ 0 .1者 12眼 ,0 .2者 3眼 ,0 .3者 2眼 ,0 .6者眼 0 .7眼。患眼有中度玻璃体混浊 ,机化条索…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手术显微镜直视下行视网膜裂孔的定位,冷凝在视网膜脱离的外路手术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对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92例(92眼),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手术。先预置硅胶带和(或)环扎带,然后进行裂孔的定位,冷凝,放液,检查裂孔位置和眼内注气。结果手术显微镜直视下进行裂孔定位,裂孔清晰不易遗漏,视网膜冷凝反应清晰可见,无严重手术并发症,一次手术视网膜复位83眼,再次手术视网膜复位5眼,最终视网膜复位率95.65%,视力≤0.1者18眼,占19.56%,视力>0.1~0.4者40眼,占43.48%,视力≥0.5者34眼,占36.96%。结论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视网膜脱离的外路手术是一种易于掌握,疗效确切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0.
任可林 《国际眼科杂志》2012,12(8):1591-1592
正0引言视网膜裂孔的封闭是治疗与预防视网膜脱离的关键。固体绿激光封闭视网膜裂孔具有操作简便、疗效高的优点。我科2010-01/2011-10在临床中应用固体绿激光封闭视网膜裂孔108例115眼,其中106眼获成功,9眼失败,成功率92.2%,探讨其适应证的选择,现记录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108例115眼,其中男67例71眼,女41例44眼,年龄:20岁以下3例3眼,21~40岁36例36眼,41~60岁54例57眼,61岁以上15例19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