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魏冰  单希征  代欣  曹春亚  贺媛  张茜 《北京医学》2021,43(6):582-585
目的 评价眩晕患者前庭康复护理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8月至2020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诊断为良性位置性阵发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梅尼埃病(Meniere disease,MD)、前庭神经炎(vestibular neuronitis,VN)、前庭功能减退耳源性眩晕患者184例.根据倾向性评分匹配原则,分为常规护理联合前庭康复护理(试验组,124例)和常规护理(对照组,60例),在治疗前、治疗后4周时和8周时进行自评量表和眩晕障碍量表(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DHI)评价,对比两组前庭康复疗效.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自评量表和DHI评分基线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8周时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周时和8周时的DHI轻度障碍比例,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BPPV和VN患者眩晕程度减轻最明显(P = 0.02).结论 前庭康复护理治疗眩晕患者疗效更优,尤其在改善眩晕程度和情绪障碍方面较为明显.同时,BPPV和VN的眩晕患者改善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2.
前庭神经炎(vestibular neuritis,VN)是最常见的前庭系统疾病之一,其发病率仅次于良性位置性眩晕(BPPV)和梅尼埃。1临床表现前庭神经炎,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急性自发性眩晕或平衡障碍,患者有强烈的眩晕感,头动或体位改变时眩晕症状加重;一般都有平衡障碍,易于向患者偏斜或倾倒。大多单侧发病,且多累及前庭上神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神经内科眩晕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其常见病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期间诊治的200例眩晕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并借助头部CT、经颅多普勒及颈动脉超声等辅助检查方法,对眩晕患者的病因进行分析.结果 200例眩晕患者病因和构成因素: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100例,占50%;后循环缺血(PCI)47例[15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10例小脑梗死,20例腔隙性脑梗死,2例大脑后动脉梗死] 占23.5%;52例为其他病症占26.0%,包括:25例神经症、5例颅内肿瘤,4例梅尼埃病,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3例小脑出血,4例心律失常、1例眼源性眩晕、6例高血压、2例前庭神经元炎;其中还有1例病因不明.结论 BPPV为眩晕最常见的病因[关秀萍.国人眩晕症的病因及治疗综合分析[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5,25(7):755-756.].医师应提高对BPPV的认识,同时应明确眩晕的其他病因,以提高眩晕患者的预后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以眩晕为主诉患者的常见病因及分布特征。方法:入选200例以眩晕为主诉的患者,根据临床症状体征、Dix-Hallpike试验及头颅CT/MR、TCD等检查结果并分析病因。结果:在200例患者中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86例(43%),后循环缺血(PCI)65例(32.5%),其中椎基底动脉系统TIA27例(13.5%),脑干梗死22例(11%),小脑梗死16例(8%),神经症22例(11%),梅尼埃病15例(7.5%),前庭神经元炎8例(4%),小脑出血3例(1.5%),病因不明确3例(1.5%)。结论:BPPV是眩晕最常见病因。患者发病年龄和持续时间可以作为眩晕鉴别诊断的参考指征。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冷热试验联合视频头脉冲试验(vHIT)在评估周围性眩晕患者半规管功能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71例周围性眩晕患者为研究对象,包括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112例(BPPV组)、突发性耳聋(SD)伴眩晕66例(SD伴眩晕组)、梅尼埃病52例(梅尼埃病组)、前庭神经炎(VN)41例(VN组).所有患者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yoxysmal positmal vertigo BPPV)在听力和前庭功能捡查方面的特点。进一步了解BPPV可能发病机制并提出防止性措施。方法:对89例BPPV患者行纯音测听、高刺激率、听性脑干反应、前庭双温试验、前庭诱发的脑源性电位检查。分析:BPPV患者几种耳功能检示阳性率及在BPPV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结果:HPPV患者中.原发性BPPV占70.79%、纯音测听异常考占39.33%,脑干反应异常者在原发性BPPV中占60%,前庭功能双温试验异常者占24%,BPPV同侧病变占66.7%,水平半规管病变BPPV占56%。结论:原发性BPPV发病率高于继发性BPPV病变.这一点与国内的钟乃川、张素珍等相同,所不同的是维吾尔族与汉族相比患者纯音测听轻中度感音聋,神经性耳聋以高频的下降为主,水平半规管异常率较高,高频脑干刺激率反应异常对BPPV有一定的影响,这说明迷路病变与BPPV密切相关、内耳供血密切相关。维吾尔族大部分患者由于饮食习惯、动脉硬化、内耳供血直接影响,内耳供血不足易引起耳石脱落,实行耳石复位的同时要用改善循环的药物。  相似文献   

7.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BPPV )是最常见的前庭系统疾病 ,其主要表现为头部运动到某一特定位置时 ,出现持续时间短暂约 1 min 以内的眩晕 ,恢复体位眩晕好转 ,是具有自限性的疾病 . 该病在人群中发病率约为 2.4% [1] . 最早 Barany (1921)阐述 ,Hallpike (1952)首次阐述了 BPPV 的特征 . BPPV 分为 4 种类型 :后半规管 BPPV (PSC-BPPV ) 、水平半规管BPPV (HSC-BPPV ) 、上半规管 BPPV (ASC-BP-PV)及多管发作的混合型 BPPV . ASC-BPPV 报道发病率为 12% ~ 19% [2] .  相似文献   

8.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 positional vertigo,BPPV)是最常见的前庭疾病,其发病率越来越高,占眩晕病人的30%。本文系统地回顾了有关BPPV的相关文献,阐明了BPPV的历史进程、病理基础、诊断方法及分型,详细描述了BPPV的不同治疗方法和最新进展。根据飞行人员BPPV的特点,总结BPPV的航空医学鉴定原则。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分析神经内科眩晕症的临床症状与疾病诱发机制。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眩晕症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这60例眩晕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病因。结果 60例眩晕症患者中有26例患者(43.33%)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15例患者(25.00%)后循环缺血(PCI),7例患者(11.67%)小脑出血,9例患者(15.00%)梅尼埃病,1例患者(1.67%)前庭神经元炎,1例患者(1.67%)突发性耳聋,1例患者(1.67%)病因不明。结论诱发眩晕症的因素非常多,最常见的因素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因此医护人员要加强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认识,通过头颅CT、心电图检查等提高诊断水平选择合理方案治疗。  相似文献   

10.
神经科住院患者中,以眩晕为主诉的患者占很大比例,而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是病因之一.BPPV患者最初入院时往往被误诊为脑供血不足(VBI)、后循环缺血(PCI)、颈性眩晕等.现将我科从2010年11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47例BPPV患者临床特点、误诊原因及治疗回顾性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12.
13.
白慧艳  刘敏言  田瑞琴 《医学争鸣》1999,20(11):931-931
0 引言 眩晕是一种旋转错觉.压力性眩晕又称气压变化性眩晕,是一种较少见的飞行错觉.在我军,有关飞行员压力性眩晕的病例尚未见报道.1 病例报告 男,36岁,某航校歼击机飞行教员,飞行时间1500h.在飞行中曾先后两次发生滚转错觉.第1次,1997-0...  相似文献   

14.
15.
16.
目的研究并对比周围性眩晕和中枢性眩晕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间入院治疗的周围性眩晕患者53例,并选取同期入院的中枢性眩晕患者56例,两组患者均经过CT诊断和临床彩超等确诊,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一般病例应用血栓通治疗、严重病例应用苯海拉明治疗。结果周围性眩晕和中枢性眩晕在眩晕程度、眩晕类型、持续时间、办法耳部症状、意识状态等方面均具有较为明显差异,在临床特征中较易鉴别诊断。结论周围性眩晕和中枢性眩晕临床特征差异较为显著,可通过仔细辨别确诊,在治疗过程中苯海拉明对眩晕的治疗效果优良。  相似文献   

17.
18.
19.
老年人眩晕的病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老年人眩晕与脑血管缺血的关系。方法:综合分析老年眩晕110例的ENG、TCD及眼底动脉硬化程度。结果:110例中前庭功能减退占27.3%,ETⅡ型以上曲线占80.9%,OKN不对称占59.1%,TCD显示90%的患者脑血管缺血,眼底动脉硬化占97.3%,耳聋占88.2%。结论:老年人眩晕不能以某一特定的诊断作为终结,应该多因素综合考虑老年人生理性退行性变。脑血管缺血性改变是引致老年人眩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症具有调节脊柱的生物力学平衡,增强稳定性,松解软组织挛缩、黏连,镇痛和减轻椎动脉、椎-基底动脉以及交感神经系统的刺激或压迫,从而达到正骨整复、理筋顺筋、气机流通、气血调和、脑府得养之治疗功效.临床研究证明,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症,机制明确,疗效显著,安全可靠,费用低廉,倍受广大医务工作者和患者的青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