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刘伟达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4,16(7):F0003-F0003
<正>患者男,52岁。2年前发现左侧腹股沟区有一肿块,于久站及活动时出现并增大,平卧时缩小、消失,左侧阴囊内见一黄豆大小肿块,呈缓慢增大,泌尿外科考虑"左侧腹股沟斜疝,左侧精索肿瘤"收入院行手术治疗。体格检查:左侧腹股沟可扪及一大小6.0 cm×4.0 cm的肿块,质软,无压痛,可以回纳,按压内环口后咳嗽不突出,咳嗽冲击试验阳性,肿块透光试验阴性,左阴囊 相似文献
3.
4.
1 病例报告患者男,30岁.因腹痛、腹胀、呕吐4天,肛门停止排气、排便2天而入院.既往体健.查体:腹膨隆,未见肠型及蠕动波,右中下腹部压痛,叩诊鼓音,右中腹可闻及高调肠鸣.腹透:肠曲内大量积气、液平.诊断为肠梗阻,原因不明.行胃肠减压保守治疗24小时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68岁。因左腹股沟斜疝嵌顿,在局麻下行疝囊高位结扎术加 Ferguson(佛格逊)氏修补法。术中发现疝内容物为小肠管和大网膜。将疝内容物送回腹腔。手术顺利。术后2小时病人解淡红色溶液约500毫升,继而解鲜血块二换药碗(约400毫升)。面色苍白。脉搏116次/分,血压90/60毫米汞柱。血红蛋白8克。而急诊转我院行膀胱探查:从膀胱掏出鲜 相似文献
6.
对成人右腹股沟膀胱憩室斜疝误诊1例分析如下.
1 病历摘要
女,45岁.主因右侧腹股沟可复性肿物40 a余入院.患者40 a前无明显诱因间断发现右腹股沟区出现可复性包块,约2 cm×3 cm大小,平躺后包块消失,偶有排尿后局部酸胀不适感,近0.5 a来有增大趋势,坠涨感加重.为手术入院.查体:右侧腹股沟耻骨上区在站立及增高腹内压时见一椭圆形包块约3 cm×4 cm大小,平卧后包块消失.还纳后压住内环在增加腹压时包块不复出.咳嗽时指尖有冲击感.拟诊:右腹股沟斜疝.行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 相似文献
7.
1临床资料 患者男,54岁.因反复右侧阴囊可复性肿块4年,嵌顿伴阴囊溃烂15d.于2003年4月6日入院.体检:急性重病容,T39.4℃P104次/min BP90/60mmHg.阴囊红肿大小12cm×10cm×10 cm3,压痛,右侧阴囊底部2cm×2cm大小溃烂,有脓液渗出,右阴囊内肿块不能回纳.血常规示:WBC23.8×10 9/L、N 84.6%、FBS 13.4mmol/L;B超:右侧腹股沟斜疝,疝内容物可疑大网膜.手术方法:腰麻 硬麻成功后,常规消毒铺巾,先取右侧腹股沟斜切口,再延长至右阴囊破溃口,切除溃烂皮肤,总长约15cm,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腹外斜肌腱膜,打开外环口,探查:右侧一疝囊,约12cm×10cm×10cm,打开疝囊,内容物为大网膜,炎性水肿,伴有30ml脓性液,疝囊炎性水肿.右侧阴囊脓肿,约有脓液100ml,阴囊底部坏疽破溃,右睾丸肿大,约4cm×4cm×4cm,附睾红肿,阴囊囊壁厚约1cm,充血水肿.操作:切除颈部嵌顿的大网膜,将大网膜头端回纳腹腔,游离疝囊颈后予以高位结扎并缝扎.再向外环口远端分离并切除囊肿和疝内容物,然后将坏疽的阴囊组织,包括皮肤和肉膜,鞘膜切除,并切除右侧病变睾丸和精索.吸净脓液,先后用双氧水,碘伏,洗必泰,生理盐水冲洗创面后,重新消毒铺巾. 相似文献
8.
9.
患者男.52岁。因发现腹股沟肿物在当地医院行腹股沟斜疝修补术;术后无发热.无伤口疼痛等临床表现.第8天开始从事体力劳动,第10天左右觉右侧阴囊肿胀并日渐加重.于术后第16天来我院就诊.专科检查:右侧阴囊明显肿大.皮肤呈紫红色.明显充血.有渡动感.压痛明显,右侧睾丸触及不满意;左 相似文献
10.
11.
1病历摘要男,63岁。因排尿困难2月余,并尿频尿急尿痛、腹胀,以良性前列腺增生并感染收住我院。入院查体:患者精神较差,腹胀明显,腹肌稍紧张,中下腹有压痛,反跳痛(+)。右侧腹股沟可见一约5cm手术瘢痕。双下肢轻度水肿。追问病史患者既往4个月前因右侧腹股沟斜疝,于当地卫生院行右侧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修补术,术后患者一直觉下腹隐痛不适, 相似文献
12.
腹股沟"脂肪疝"是指腹膜外脂肪经腹股沟内环口突出,甚至进入阴囊,形成"脂肪疝",有的可与斜疝并存.该命名可能不太恰当.本病在临床上比较少见,易于误诊. 相似文献
13.
1病例介绍患者男,9岁余。因双侧腹股沟区可复性肿块、左侧阴囊及腹股沟区肿物伴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2个月余入院。家属诉患儿自发病以来,反复低热伴乏力,曾至当地医院就诊,查出"肺炎",给予输液、抗炎治疗,住院18 d病情好转出院;未对睾丸包块进行外科治疗。患儿精神状态可,饮食、睡眠可,大小便正常,否认肝炎、结核或其他传染病史。查体:双侧胸锁 相似文献
14.
15.
患者男 ,6 6岁 ,左腹股沟不能还纳包块 5年余 ,且大小有变化。无发热、恶心、呕吐、腹痛病史。既往有尿频、尿急病史。查体 :腹平软 ,无压痛 ,未扪及包块 ,肠鸣音正常。左腹股沟处可扪及大小约 7cm× 3cm包块 ,囊状感 ,推之不能进入腹腔。左侧阴囊稍大 ,脊柱四肢正常 ,生理反射存在。化验 :血常规 :WBC:11.2×10 9/ L ,N6 8、L 32、HB13.4g/ L。尿常规正常。X线检查 :心肺未见异常。B超检查 :左腹股沟处可探及大小 7.1cm× 4.5 cm× 2 .9cm长圆形无回声区 ,壁光滑、规整 ,内透声良好 ,其后方回声轻度增强。压之可变形 ,周围伴有强回声…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73岁,因“右腹股沟可复性包块1年,包块不能回纳、疼痛1个月,加重4天”入院。患者1年前发现右腹股沟区鸡蛋大小可复性包块,未诊治。1个月前包块再次出现后,不能回纳,包块疼痛,伴发热、尿频、尿急、尿痛,偶有阵发性腹部牵涉痛,无呕吐、腹胀、黑便,尤血尿、脓尿。于家中自行用中药外敷治疗,包块疼痛加剧,包块发黑,具臭味,遂入我院就诊。 相似文献
17.
1 引言 嵌顿性腹股沟斜疝致阴囊破裂较罕见,我们于 1996年 6月至 1999年 2月收治 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40岁,2022年1月因“发现左侧腹股沟可复性包块1年,隐痛2周”入院。已婚未育,自诉精子检测活力低。2018年11月因双侧腹股沟疝、右侧隐睾行双侧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右侧隐睾切除术。查体:男性第二性征正常,左侧腹股沟区包块,质软,无压痛,平躺可回纳入腹,站立时掉入阴囊。右侧睾丸缺如。阴囊及腹股沟彩超:“右侧睾丸已切除,左侧睾丸测值偏小,左侧附睾轻度肿大,左侧附睾精液淤积,左侧睾丸鞘膜积液,左侧腹股沟声像改变,考虑腹股沟崁顿疝。 相似文献
19.
男,56岁。于2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腹疼痛,在当地卫生所已抗炎解痉治疗无好转。既往有左腹股沟可复性包块6a,近2a未出现包块,无外伤史及手术史。查体:T36.8℃,P72次/min,R22次/min,BP110/70mmHg。下腹压痛,尤以左下腹为甚,腹部未及明显包块,反跳痛存在。无移动性浊音,右侧肠鸣音亢进,左侧肠鸣音减弱,左腹股沟未见明显包块及疝内容物,腹部X线检查:可见多个液平面:血常规:WBC14.8×10^9/L,拟定肠梗阻手术。 相似文献
20.
病例 孕妇,25岁,孕1产0,停经39周,因外院超声诊断胎儿会阴部肿物就诊.超声检查:胎儿头位,双顶径9.8 cm,颅骨光环完整,股骨长7.0 cm,腹围34.8 cm,胎心规律,心率156次/min.羊水指数14 cm,胎盘后壁,成熟度2级.胎儿左侧阴囊内探及不规则稍强回声光团,范围约4.9 cm×4.8 cm,动态观察可见其蠕动(图1).彩色多普勒可探及少许血流信号(图2).右侧阴囊大小正常,可见正常睾丸回声.超声提示:①宫内单活胎,头位.②胎儿左侧阴囊内稍强回声(腹股沟斜疝可能性大).孕妇于检查后1周顺产一活男婴,外科诊断为斜疝,生后2d超声提示:先天性斜疝,疝内容物为肠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