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庆田  张文  高国强 《新中医》2016,48(9):77-7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5例。2组均予神经根阻滞治疗,研究组再予针刺治疗配合中药汤剂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Oswestry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DI)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研究组97.1%,对照组82.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VAS评分、ODI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研究组治疗1周、治疗2周、治疗4周的VAS评分、ODI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腰椎活动功能及减轻疼痛。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针刺夹脊穴结合脊柱推拿和单纯针刺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短期疗效。方法: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治疗组采用针刺夹脊穴结合脊柱推拿,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夹脊穴,观察两组RMDQ量表评分、VAS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RMDQ、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的RMDQ、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夹脊穴结合脊柱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短时疗效较单纯针刺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董氏奇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治疗组采用董氏奇穴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治疗,疗程均为2周。观察2组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以及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3%(42/46),对照组为76.1%(35/4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VAS评分、ODI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董氏奇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穴少,疗效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针刺阳陵泉、后溪穴配合药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卧床休息、戴腰围、适度功能锻炼等一般处理。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针刺阳陵泉、后溪穴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和ODI评分,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7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VAS及ODI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VAS及ODI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针刺阳陵泉、后溪穴配合药物是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能减轻疼痛,改善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椎旁神经阻滞对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8例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和电针结合椎旁神经阻滞组.电针组选T12~L3夹脊、风市、悬钟、丘墟、阿是等穴进行电针治疗;电针结合椎旁神经阻滞组在电针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椎旁神经阻滞治疗.分别于第1次治疗前、第1次治疗结束后和最后1次治疗结束后测定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以评价患者疼痛程度.结果:第1次治疗结束后,电针组V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改善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结合椎旁神经阻滞组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1).最后1次治疗结束后,2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2组间VAS评分比较,电针结合椎旁神经阻滞组VAS评分低于电针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电针结合椎旁神经阻滞不仅能迅速缓解疼痛,且较单纯电针减轻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的速度更快、疗效也更好,无不良反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竖横针刺法在临床上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进行普通针刺治疗和竖横针刺治疗的对照实验研究,比较两组患者在两个疗程前后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DI)。结果:治疗后两组的VAS和ODI评分均下降明显(P0.01),且治疗组所有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均更低(P0.01)。结论:两种治疗方式均有效且竖横针刺法效更优。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并对比针刺联合耳针沿皮透刺与单纯体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差异。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9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治疗组(47例)、对照组(46例)。治疗组采用针刺联合耳针沿皮透刺,体穴主穴取夹脊穴、环跳、秩边,配穴随证取穴;耳穴主穴取双侧腰椎区,根据临床症状选取相应配穴。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取穴及疗法与治疗组中针刺疗法相同。两组共治疗两个疗程后采用视觉模拟表(VAS)和腰椎疾患综合评分(JOA)进行疗效评估,在治疗前后分别记录两组的VAS和JOA评分,比较两组组内及组间的疗效差异。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74%)优于对照组(8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及JOA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治疗组对症状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耳针沿皮透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优于单纯针刺,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并比较补肾化瘀汤配合针刺夹脊穴治疗与单纯针刺夹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的差异。方法:将17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9例)和对照组(90例)。治疗组采用补肾化瘀汤结合针刺夹脊穴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针刺夹脊穴治疗,两组治疗取穴相同,主要穴位腰3~5夹脊穴、秩边、环跳、委中;治疗20天以后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进行疼痛评定及主要症状体征综合评分及临床疗效评定。结果:两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均可以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症状和体征;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2.22%(65/90),治疗总有效率93.25%(83/89),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疗效(P0.05)。结论:补肾化瘀汤配合针刺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优于单纯针刺夹脊疗法。  相似文献   

9.
张宝霞 《新中医》2010,(1):86-87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骶管神经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配合骶管神经阻滞组、单纯针刺组、单纯骶管神经阻滞组,各30例,采用相应治疗,观察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检查、疼痛程度(NRS评分)及疗效变化。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针刺配合骶管神经阻滞组明显高于单纯针刺组、单纯骶管神经阻滞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14天后,3组NR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针刺配合骶管神经阻滞组、单纯骶管神经阻滞组NRS评分明显低于单纯针刺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28天后,NRS评分针刺配合骶管神经阻滞组较单纯骶管神经阻滞组、单纯针刺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骶管神经阻滞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针刺夹脊穴结合高压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采用针刺夹脊穴结合高压氧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单纯针刺夹脊穴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JOA积分、ODI积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对照组为8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JOA积分升高,ODI积分下降(P<0.01,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的改善更为明显(P<0.01).结论:针刺夹脊穴结合高压氧治疗可有效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患者的疼痛及其他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