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早期周围型肺癌的X线胸片与CT诊断的临床特征,分析早期肺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我院纳入21例经手术与病理特征证实为周围型肺癌的病例作为观察对象,回顾性研究其X线胸片与CT诊断资料。结果 X线片显示为边缘不不清、分叶明显不明显的结节,斑片状密度增高不均匀阴影,边缘具有毛刺者、空洞者等具有诊断价值,CT基本征象为结节状、分叶征,边缘毛刺短不平整,胸膜凹陷征、血管集中、空泡征等对于诊断周围型肺癌具有诊断价值。结论准确地掌握周围型肺癌的早期典型影像学特征,将X线胸片与CT的优势相结合提高对于周围型肺癌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周围型小肺癌X线与CT诊断的临床价值和意义。方法40例已经确诊为周围型小肺癌的患者,对其进行X线胸片检查和CT检查,分析其影像学特点。结果X线检查显示肿块周围边缘不规则分叶征21例,锯齿状或毛刺征16例,细支气管充气征4例,胸膜凹陷征4例,空泡征3例;CT检查显示肿块周围边缘不规则分叶征33例,锯齿状或毛刺征26例,细支气管充气征13例,胸膜凹陷征14例,空泡征12例。对周围型小肺癌的影像学诊断CT检查明显优于X线检查(P<0.05)。结论结合X线检查和CT检查可以有效的提高周围型小肺癌的早期确诊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分析对比周围型肺癌在X线与CT在影像诊断上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8例周围型肺癌,其中鳞癌7例,腺癌21例,腺鳞癌4例,大细胞癌2例,小细胞癌1例,肺泡细胞癌3例,均有术前X线与CT片。结果①X线片示:分叶征17例,胸膜凹陷征13例,毛刺征33例,空泡征8例,血管集束征未见;②CT片示:分叶征38例,胸膜凹陷征31例,毛刺征38例,空泡征19例,血管集束征18例。结论分叶征,胸膜凹陷征,毛刺征,空泡征,血管集束征是周围型肺癌比较有特异性的五个重要征象,而这五个征象是否同时具备与周围型肺癌诊断准确率成正比。  相似文献   

4.
刘广红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3):1977-1979
目的 探讨纵隔型肺癌X线、CT及MRI的表现及诊断灵敏度.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确诊的31例纵隔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31例均行胸部正侧位X线和CT平扫,其中7例行增强CT扫描,21例行MRI平扫,其中3例增强扫描.分析纵隔型肺癌MRI、X线及CT影像学表现特征及诊断灵敏性.结果 31例患者手术证实中央型肺癌18例,周围型肺癌13例.纵隔型肺癌胸部X片的共同表现为纵隔明显增宽,气管受压移位变形;CT显示肿块边缘不规则,外缘呈分叶、毛刺状,纵隔淋巴结肿大,伴有阻塞性肺炎和肺不张;MRI的影像学特征除了CT表现外则可较准确显示肿块侵及胸膜、胸壁和胸椎.X线临床诊断诊断灵敏度为88%,MRI为100%,CT为100%;MRI和CT的诊断灵敏度明显高于X线(x2=12.251,P<0.05).结论 纵隔型肺癌临床诊断极易出现误诊,将临床症状与影像学表现结合可增加临床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并对比分析周围型肺癌的X线片与CT检查的影像学特征,为临床治疗提供有益指导。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32例被确诊为周围型肺癌的肺癌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这32名周围型肺癌的X线表现与CT检查结果。结果 X线片的血管凝聚征、空泡征与支气管气象征、胸膜凹陷征、厚壁空洞、肺门与纵隔淋巴结肿大的诊断明显区别于CT检查结果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X线检查的特点是操作便捷、检查费用经济,特别适合用于周围型肺癌的初步诊断和普查阶段时期;而CT检查空间分辨率低、密度分辨率高、扫描时间长、检查辐射较大,但是检查费用高昂,为了更加准确地诊断周围型肺癌,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参考,建议将两种检查方式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X线、CT对早期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经我院X线平片检查和CT扫描诊断为早期肺癌并得到病理证实的30例患者的影像资料,分别从病灶形态、边缘、内部结构等方面进行分析,发现其特点以提高诊断符合率。结果本组30例患者,中心型肺癌12例,周围型肺癌18例;病理组织学分类鳞癌13例,腺癌8,小细胞未分化癌5例,大细胞癌2例,转移癌2例。X线检出病灶25个,检出率83.3%,诊断12例,诊断符合率40.0%;CT检出病灶30个,检出率100.0%,诊断23例,诊断符合率76.7%。结论 X线作为胸部疾患诊断的基本手段,是肺癌早期普查的首选方法。而胸部CT是胸片有价值的补充,能显示X线所不能显示的癌灶,可对早期肺癌做出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X线及CT扫描对中央型肺癌诊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69例中央型肺癌患者临床资料,按不同诊断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予以X线胸片检查,研究组36例予以CT扫描检查,观察两组诊出率及对肺部肿大不同部位显示率。结果对照组诊出率57.6%低于研究组77.8%,且对肺部肿大不同部位的显示率均低于研究组,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扫描和X线胸片均是临床用于诊断中央型肺癌主要方式,但CT扫描较X线胸片的灵敏度及准确率更高,且对病变位置显示的清晰度明显高于X线胸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央型肺癌的X线胸片与CT的诊断价值。方法本院收治并经手术后病理明确诊断的中央型肺癌患者106例,所有患者均进行X线胸片检查和CT检查。比较X线胸片检查和CT检查的检出率以及影像表现。结果 CT检查的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胸片检查(P〈0.05)。CT对患者的肺门肿块以及纵膈淋巴结肿大的显示率明显高于X线胸片检查(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T检查与X线胸片检查相比,对中央型肺癌具有更高的检出率和更佳的病变显示,可以作为X线胸片检查疑似患者的进一步检查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影像技术在肺癌普查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通过X线、CT、MRI等影像技术各自对早期肺癌诊断的特点进行分析统计。结果普通X线平片误、漏诊率较高,分别达到5%和3%;CR及DR比普通X线成像技术诊断率高10﹪以上;CT在肺癌早期诊断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肺内结节肿块鉴别诊断的最佳方法,而MR作为CT的辅助检查手段,亦主要是对早期肺癌做出定性诊断,DSA则能充分显示肿瘤的血供等,对早期肺癌的检出及定性定位具有较大价值。结论影像技术在肺癌普查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X线摄片和CR、DR均可用在普查方法,CT、MRI可作进一步定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和分析CT诊断周围型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以供参考。方法随机选取本院于2012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32例周围型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X线胸片检查后,再进行CT检查,对比分析CT检查前后影像结果。结果采用CT检查后,患者中的边缘不规则分叶征、胸膜凹陷征、空泡征等发现率显著升高(P<0.05)。结论 CT诊断周围型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多层螺旋CT扫描与X线平片检查周围型肺癌两种方法进行对比研究。方法挑取同所医院的周围型肺癌患者80例,对全部病患进行多层螺旋CT和X线平片检查,分析两种方法检测得到的图像。结果 80例患者中44例患者左肺病灶,36例患者右肺病灶,图像中主要的特征点包括肿块、空洞、胸腔积液等;在运用多层螺旋CT扫描和X线平片对周围型肺癌做诊断时,螺旋CT扫描得到的图像特征点显示更加清楚。结论多层螺旋CT扫描和X线平片都可以运用在周围肺癌的检查中,多层螺旋CT扫描确诊率更高,且多层螺旋CT的特征显示率及分辨率更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CT扫描周围型肺癌的影像学特点及诊断周围型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周围型肺癌空洞患者的CT图像资料,并以X线平片资料作为对照进行分析。结果比较CT扫描与X线平片对周围型肺癌的肿块、毛刺、棘状突起、胸膜凹陷、空泡、厚壁空洞以及胸腔积液指标的检测,CT扫描的检出水平明显高于X线平片,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扫描技术能够提高周围型肺癌的诊断水平,从而提供合理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周围型肺癌CT诊断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CT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82例经病理、手术证实的周围型肺癌CT表现。结果 本组82例周围型肺癌病例,CT表现为肺内肿块或结节,形状呈圆形、类圆形肿块或不规则形结节。肿块直径大于3cm者58例,密度大都均匀,小部分瘤体内可见坏死、液化空洞及钙化;边缘呈分叶征、毛刺征、胸膜粘连、胸膜凹陷征等。肿块直径小于3cm者24例,密度不均匀,可见分叶征、空洞征、毛刺征、棘突、细支气管充气征、支气管血管纠集、胸膜凹陷征,以及较少见蜂窝征等。结论 CT能显示周围型肺癌肿块形态、大小、密度及边缘征象等。也能显示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及其它部位肺癌的转移。HRCT史能显示肺癌病变的细微结构。故CT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央型肺癌X线胸片与CT的诊断。方法 116例中央型肺癌均行X线胸片及胸部CT检查与手术、镜检及痰或胸腔积液细胞学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照,了解符合率。结果 X线胸片检查符合率70.68%,CT检查符合率95.68%。结论 X线胸片可作为发现肺癌的首选方法,为进一步CT检查提供必要的参考价值,CT检查是发现,诊断肺癌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X线与CT诊断的影像学表现对周围型小肺癌早期诊断率的临床意义。方法将89例周围型小肺癌患者分别行X线片检查和螺旋CT薄层增强扫描,并分析所显现的影像学特征。结果 CT检查阳性率以边缘不规分叶征67例(51.69%)最多,显著高于X线片检查的46例(75.2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增强扫描对周围型小肺癌的诊断优于X线片检查。结论 CT薄层增强扫描可提高周围型小肺癌的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16.
中央型肺癌的X线胸片与CT诊断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X线胸片与CT检查对中央型肺癌的诊断价值,并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经病理证实的49例中央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了X线胸片与CT检查,比较分析两种方法的诊断情况。结果:X线胸片的诊断符合率为65.3%,CT的诊断符合率为91.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CT对肺门区肿块、纵隔淋巴结肿大的显示比X线胸片更清晰(P〈0.05)。结论:X线胸片与CT检查对中央型肺癌均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其中CT的诊断价值优于X线胸片。  相似文献   

17.
28例早期周围型小肺癌的X线、CT影像学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东海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1):103-104
目的:探讨周围型小肺癌的X线、CT影像学表现。方法:收集临床和病理检查已证实的早期无症状周围型小肺癌28例,对其影像学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早期肺癌X线片表现为斑片状、小结节状;CT表现为斑片状、小结节状、轻度分叶状肿块、小毛刺、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大多直径在1—3cm。无纵隔及肺门淋巴结转移,临床症状不明显。结论:熟练掌握上述征象是提高周围型小肺癌早期诊断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胸片与CT检查在周围型肺癌患者诊断中的应用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于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断的周围型肺癌患者50例,分别进行X线胸片和螺旋CT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螺旋CT检查准确诊断率、分型、误诊率、病变部位、病灶大小诊断、转移情况、患者满意度均显著优越于X线胸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没有发生因检查操作造成严重不适症状发生。结论对于周围型肺癌的诊断采用螺旋CT检查诊断情况显著优越于X线胸片检查,同时能够更好的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治疗,无明显不适症状,降低临床误诊和漏诊比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比分析胸部X线与CT在诊断周围型肺癌方面的特点,为指导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整理39例术前胸部X线与CT,术后经病理学诊断证实周围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其X线表现和CT特点.结果 CT诊断与胸部X线比较,在厚壁空洞、胸膜凹陷征、空泡征与支气管气象征、血管凝聚征、肺门与纵隔淋巴结肿大诊断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T检查费用较贵、密度分辨率高、空间分辨率低、扫描时间相对较长、辐射较大,而X线检查费用低廉、操作简单,在普查和初步诊断肺癌时,二者有机结合才能更好地发挥对肺癌的诊断作用.  相似文献   

20.
X线平片、CT、MRI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诊断中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X线、CT与MRI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的诊断价值并分析对比。方法对65例临床疑诊为ANFH患者进行X线平片\CT与MRI检查,并且做X线平片、CT与MRI的对照观察,并与同期临床症状比较。结果53例经X线检查诊断为ANFH35例;经CT扫描诊断为ANFH42例;所有病例均经磁共振扫描证实为ANFH53例,其中15例为早期病变。统计结果表明,MRI为最好,CT次之,X线平片最不敏感。结论X线平片难以显示ANFH的早期表现,MRI不仅能发现其早期病变,且能反应病变的确切范围和程度,对早期治疗和预后具有积极意义,但对骨质的细微结构改变及钙化不如CT明显,且费用较高,多用于临床高度怀疑ANFH而X线平片及CT检查阴性的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