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绿色生机:五行蔬菜汤问答(之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科 《科学养生》2006,(3):57-58
本刊自去年刊发关于五行蔬菜汤的相关文章后,在全国读者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广大读者来电来信,咨询求答,编辑桌上,函积如山……我们终日伏案,串珠缀玉,披沙沥金,将读者所提问题梳理分类,并认真作答。本刊将陆续刊发文章释惑答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我的健康始于“五行蔬菜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家敏 《科学养生》2006,(11):60-60
我从广播中得知五行蔬菜汤的食疗功效,便如获至宝。于是我按照比例要求认真制作后并服用。  相似文献   

3.
“五行蔬菜汤”给我带来健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世裘 《科学养生》2006,(12):59-59
没有哪一种蔬菜汤能够为人们带来如此好的食疗效果,“五行蔬菜汤”做到了。正是这种神奇的“五行蔬菜汤”使我的冠心病逐渐好转。  相似文献   

4.
自张仲景以下,粳米入药用已有2000多年历史。但至今对入药用"粳米"没有统一标准,这种状态将影响临床疗效、实验研究结果评价。笔者试从生产、加工技术、消费能力等历史背景,营养价值,医疗功效,文献资料等4方面分析,提出入药"粳米"宜用"晚陈糙米"之论。  相似文献   

5.
有一种汤叫“五行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蔬菜汤用白萝卜(白色入肺)、萝卜叶(青色入肝)、香菇(黑色入肾)、胡萝卜(红色入心)、牛蒡(黄色入脾)五种蔬菜以君臣佐使之法配伍而成。人们出于感恩称它为老人的救命汤,成人的养生汤,宝宝的聪明汤。又因为它是由五种颜色的蔬菜组成的,人们称它为“五行蔬菜汤”、“五色蔬菜汤”、“五色青菜汤”或“牛蒡五行汤”。  相似文献   

6.
“五行蔬菜汤”和糙米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墨雪 《科学养生》2007,(4):60-60
近来一段时间,很多读者致电或来信咨询五行蔬菜汤和糙米茶的相关事宜,现择其一二,谨以作答。  相似文献   

7.
著名歌唱家郭兰英演唱过《交城山》这首民歌,其中有这样的唱词“交城山上没有好茶饭,只有莜面栲(音kao栲树常绿乔木,果实球形,栲栳斗状容器,也叫笆斗此处指一种面食)栳栳,还有那山药蛋。”南方人对“莜面栲栳栳”必定很陌生,别说“栲栳栳”,就说“莜面”吧,这是何种粮食也闹不明白。南方人对燕麦尚一知半解呢,别说燕麦之一种——莜麦。我熟悉它时间不长——我没去山西雁山、竹县、吕梁和晋中等山区,那儿种莜麦不少。我识它是在上海一家山西人开的大饭店,那儿的各种小吃让我目不暇接!我一眼相中的便是莜面栲栳——它像蜂窝煤,又像多管机关炮,…  相似文献   

8.
“五行”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哲学概念。“行,即运也,动也”。它不是研究精神和物质关系的,而是研究事物运动规律,阐述事物及事物不同方面动态关系的学说。王强同志认为五行学说“基本上是属于唯心主义的”,中医学及东方文化应是开放体系,一方面是由于不了解中医五行学说的本质内涵,另一方面是由于替换了哲学概念,混淆了哲学范畴。在我国历史上,对于“五行”的理解也是多种多样的。但中医学中的“五行”却具有特定的科学含义,并且已经与中医脏象、经络、病因、病机、治则、方药等理论融为一体,成为研究生命过程中  相似文献   

9.
试论五行学说的“自生”,“反生”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五行学说产生于殷周时期。《尚书·洪范》曰:“五行,一曰水,二日火,三曰土,四曰金,五日木。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说明了五行的内容及性质。春秋战国时期,古代医家将五行学说作为说理工具,运用于医学领域,对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以及与自然的关系作了广泛的阐述,提出五行各元素之间存在着生、克、乘、侮等相互关系。本文通过对传统五行关系的剖析,根据五行各元素复合关系的代数系统,推出新型的五行关系,认为五行各元素间还存在着“自生”、“反生”两种  相似文献   

10.
“闭气”与“胎息”杂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闭气”与“胎息”杂说邹柱石练气功,呼吸锻炼是一项很重要的内容。这里谈谈其中两种比较高级的功法──“闭气法”和“胎息法”。闭气,按《摄生要义》讲,是“以鼻吸人,渐渐腹满,乃闭之。久不可忍,乃以口细细吐出,不可一呼即尽。气定,复如前闭之—…”这里说得很...  相似文献   

11.
论医用“五行”说的物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2.
白云 《家庭中医药》2007,14(1):20-21
中医学理论中,与“五”相关的内容很多。 五行:指木、火、土、水、金五种物质和它们的运动。五行的概念早在战国时期就已出现.它是阴阳相互作用的产物。其相生关系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五行循环,称为“五行相生”。顺着这种循环.物质就相生.违背了它就会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称为“五行相克”。我国古代哲学家把自然界一切事物的性质.分别列入这五大类的范畴,并以此说明世界万物的起源。中医借用这一理论,将人体以及自然界的许多致病因素归纳于五行之中,用于说明辨证施治的各个方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从呼和浩特气候变化论“四时五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古代以四时、五行、六气的理论来概述气候变化的一般规律。本文以呼和浩特市区1986~1991年间的气象资料为依据并提出该区四季划分的意见,以此印证古代四时五行说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五行学说还有新的互相关系:—“一行”对“四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5.
试探四时中的“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现行的教科书中,对“四时”与“长夏”的时间长短划分尚有不足之处。现试从“土”的基本属性出发,解释何为长夏,从而进一步论证了“土”在五行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并提出“四时皆有土”之说。  相似文献   

16.
用中医阴阳理论阐释“舍得”,“舍”属阳,“得”属阴,舍得二字,本一阴一阳耳。孤阴不长,独阳不生.故无舍即无得,不舍即不得。阴得阳升则泉源不竭;阳得阴助则生化无穷,故有舍方有得,有得必有舍,读懂舍得,于养生有益。首先,分析木、火、土、金、水五种不同形态的人的气机开合特性,从“舍得”二字入手,平其有余,补其不足,可达养生保健、延年益寿的目的;其次,应据春夏秋冬四时气机的开闺变化,人体对自身的“舍”、“得’’作出适时的调整,顺应自然,春夏宜舍,秋冬须得.舍后能得,得后宜舍,则符合养生之道;最后,从“舍得”二字参透人生,人本虚无,食天以气,食地以味,身乃形,终归于无。  相似文献   

17.
中医药学中的“五行”说,虽然来自哲学,但并非袭用其物质质料的意义,而是把它作为思维方式和理论框架而加以运用的。“五行”之间的生、克、乘、侮关系,亦不等同于五种自然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而是人体脏腑系统自我调节、自我控制的机制,为人们防治疾病提供了思路和方法。作为哲学理论,“五行”说的局限性是十分明显的。但在古代医家的理论和实践活动中,并未完全受“五行”框框的限制,而是有所突破的。因而不能把哲学“五行”说的缺陷完全看作中医药学“五行”说的缺陷,二者是有区别的。  相似文献   

18.
张园 《科学养生》2011,(3):11-12
"茶外茶"是在祖国医药学理论指导下,将单味中药依法制成的一种特殊茶剂。由于"茶外茶"在增强人民体质,防病治病,延年益寿等方面具有的独特作用,这一颇具传统特色的饮食疗法备受广大群众的青睐。现将临床疗效可靠的8种"茶外茶"的制法、功用简介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黄帝内经》“苦味”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内经》苦味之品、苦味功效、苦味应用及用苦禁忌进行探析。《内经》中苦味之品以温热性质居多,有坚、温、燥、发、泄、下等功效,其中温、发之功效仅在"运气七篇"中提出,可能与苦味五行属火有关。《内经》应用苦味时除依据五行理论之外,尚有五脏苦欲补泻及运气理论中的特殊应用及配伍方法。应用苦味时不宜多用过用,否则伤本脏、伐所克之脏,还会走骨、伤脾、令人呕。研究结果提示我们,理解《内经》苦味配伍需从其功效出发,慎将后世本草属苦药物代入分析。  相似文献   

20.
中医理论中常以“五”分类,比如“五脯”、“五气”、“五味”,此外还有“五色”、“五音”、“五方”(自然界)、“五官”、“五体”、“五志”(人体)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