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其基本病因为胰岛素分泌的缺陷和胰岛素作用的缺陷,即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的主导因素。在2型糖尿病发病以前,由于遗传及后天因素,如肥胖、高龄及缺少运动等,产生胰岛素抵抗,导致机体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使胰岛素降血糖的效能降低。  相似文献   

2.
2型糖尿病(DM)患普遍存在胰岛素抵抗(IR)和(/或)胰岛素分泌缺陷,而胰岛素分泌缺陷表现为第一分泌相缺乏或减弱,第二个胰岛素高峰延迟。胰岛素分泌节律的紊乱导致餐后高血糖及空腹血糖升高。瑞格列奈可迅速促胰岛素分泌,改善2型DM患的早期时相胰岛紊分泌障碍.恢复胰岛素分泌节律,有效控制餐后及空腹血糖。本研究比较瑞格列奈与格列吡嗪对肥胖及非肥胖2型DM患的降糖效应.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2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其基本病因为胰岛素分泌缺陷和胰岛素作用的缺陷,即胰岛素抵抗(IR)。胰岛索抵抗和2型糖尿病之间不仅存在着流行病学上的相互关系,而且是一个病因层面上的因果关系。胰岛β细胞的功能逐渐衰竭是2型糖尿病病程逐渐进展的驱动力量。文迪雅(马来酸罗  相似文献   

4.
<正>2型糖尿病发病过程中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缺陷占据着重要地位。针对胰岛素抵抗及胰岛素分泌的药物研究在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治疗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临床应用胰高糖素样肽-1(GLP-1)制剂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已有研究证实效果较好[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相似文献   

5.
2型糖尿病的发病与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缺陷有关,瑞格列奈是最新一代非磺脲类快速作用促胰岛素分泌剂,与二甲双胍合用治疗2型糖尿病取得良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胰岛素泵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异常及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基本环节,持续高血糖可直接损伤B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敏感性,致血糖进一步升高而形成恶性循环,故积极控制血糖对B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敏感性将产生有利影响。2型糖尿病胰岛B细胞功能缺陷在早期主要表现为胰岛素分泌第一时相消失。随着病程延长,B细胞功能逐渐衰竭,胰岛素分泌第二时相也越来越低平。本研究在于观察外源性胰岛素快速控制血糖后,对早期2型糖尿病B细胞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肥胖与非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降糖治疗效果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缺陷是2型糖尿病发病基础,虽然初期胰岛β细胞能够代偿胰岛素抵抗,血糖浓度仍可维持正常,但当机体不能代偿由胰岛素抵抗造成的血糖升高时,血糖持续高于正常范围,最终导致2型糖尿病发生。胰岛  相似文献   

8.
刘敏  尹士男 《药品评价》2011,8(23):9-13
糖尿病患者胰岛B细胞功能的衰退过程 胰岛B细胞功能受损和胰岛素抵抗(IR)是2型糖尿病(T2DM)的两个重要发病机制.在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两者侧重点有所不同.但只有B细胞功能缺陷,分泌胰岛素的质和量不足以维持正常葡萄糖代谢和难以克服胰岛素抵抗时才会出现临床高血糖。  相似文献   

9.
2型糖尿病的主要发病机制是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缺陷,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已减少了50%~70%。胰岛素强化治疗是目前糖尿病治疗的热点,胰岛素强化治疗接受胰岛素生理性的供给,即解决了三餐后的胰岛素不足,又补充了基础胰岛素。笔者对46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予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以了解降糖效果及治疗前后胰岛β细胞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将胰岛素治疗时机一再延误,任由高血糖长期存在的保守做法已遭到摒弃,广大临床医师应尝试更早应用胰岛素以保证血糖达标。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缺陷是2型糖尿病的两个基本病理生理缺陷,根据UKPDS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在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时,其B细胞功能仅为正常的50%,且随病程延长逐年下降。因此,针对胰岛素分泌缺陷的降糖措施应是自2型糖尿病早期就有必要采取的治疗。就药物治疗而言,改善胰岛素分泌缺陷的手段除给予促胰岛素分泌剂外,外源胰岛素的补充、甚至替代治疗应该是糖尿病治疗中重要且有效的方法。另外,基于越来越多的循证医学…  相似文献   

11.
<正>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缺陷在2型糖尿病发病过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针对既能减轻胰岛素抵抗、又可增加胰岛素分泌的药物研究对于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可以增加外周组织的胰岛素敏感性,从而改善胰岛素抵抗,调节糖代谢,降  相似文献   

12.
胰岛素抵抗产生的病因,导致胰岛素抵抗的病因目前尚未明确。大多认为是肌体内胰岛素的接收器出现了问题,因此修复胰岛素的接收器比单纯刺激胰岛素的分泌更有临床意义。其中脂肪代谢的紊乱既是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起因,同时也是其结果。但近年来中医药的研究为防治糖尿病特别是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提供了很好的临床效果。胰岛素作用的靶细胞有肝脏、肌肉组织、脂肪组织,因此胰岛素抵抗分为肝胰岛素抵抗,肌胰岛素抵抗,脂肪组织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病因多与遗传、生活环境和饮食习惯等因素有关,其中遗传因素是不可以选择和改变的,但生活环境,饮食习惯是可以选择和改变的,药物影响也是导致胰岛素抵抗的重要原因。受体水平的因素与胰岛素抵抗关系密切,受体水平的胰岛素抵抗与受体前因素、受体缺陷、受体后缺陷有关。  相似文献   

13.
胡命宝  靳学远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1):1691-1692
糖尿病目前已经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缺陷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基础,胰岛素抵抗出现在胰岛素分泌缺陷之前,出现胰岛素抵抗后,所引起的一系列代谢紊乱会导致β细胞功能受损,一旦胰岛素分泌代偿能力下降,就会出现糖耐量低减,转变为2型糖尿病[1-3].胰岛素抵抗贯穿于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全过程.目前减肥和降糖治疗未能有效控制肥胖和糖尿病人群的急剧增长,且存在诸多的不良反应,因此,亟待有效而副作用小的治疗药物或方法的出现.近年,研究者将目光转向中药及天然药物这个巨大的宝库[4-6],并发现了一些对重大慢性疾病的预防方面有重要活性的成分.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患者数不断上升,并且病死率也逐年升高,成为影响人类健康和生存的主要疾病之一.糖尿病主要依据其病因学的不同而进行分型,糖尿病可分为1 型(包括自身免疫性和特发性糖尿病)、2 型(胰岛素抵抗为主和胰岛素分泌缺陷为主的糖尿病)、其他特殊类型(T1DM,包括B 细胞功能遗传性缺陷、胰岛素作用遗传缺陷、药物或化学品所致糖尿病、不常见的免疫介导糖尿病等类型)及妊娠糖尿病4 种类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至今尚未完全明了,而且不同类型糖尿病之间,其病因也不相同,即便同一类型也有差异.  相似文献   

15.
糖耐量减低(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自然病程的一个前期阶段。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和胰岛素分泌缺陷是2型糖尿病  相似文献   

16.
2型糖尿病发病的中心环节是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的分泌功能缺陷。二甲双胍作为胰岛素增敏药,通过增强肝脏、肌肉、脂肪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提高胰岛素的活性,从而改善胰岛素抵抗[1]。餐时血糖调节药瑞格列奈可模拟生理的胰岛素分泌模式,  相似文献   

17.
2型糖尿病患者有90%存在胰岛素抵抗,而胰岛素抵抗也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主要病理生理机制。其实,患者从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起,其胰腺的内分泌功能已减弱并逐渐走向衰竭。单纯采用胰岛素促分泌剂及其他口服降糖药,无法逆转这一病理过程的进展。因此在治疗中必须采取胰岛素补充或替代治疗。  相似文献   

18.
2型糖尿病是一种缓慢进展性疾病,其发病的中心环节是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通过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胰岛素泵治疗)以及用胰岛素类似物来模拟生理性胰岛素第一时相分泌,提供持续24h基础输注量及餐前给予追加释放量,可在短期内获得理想的血糖控制,有效控制餐后高血糖和高胰岛素血症,逆转高血糖的某些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儿童期糖尿病的护理要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沈犁 《药品评价》2010,7(7):27-30
糖尿病是一组多种病因引起的以慢性血糖增高为特征的代谢疾病群,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和(或)胰岛素作用缺陷导致糖、蛋白质、脂肪三大代谢异常。其分型包括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及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等。其中,1型糖尿病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我国儿童期糖尿病有98%属于1型糖尿病吲。  相似文献   

20.
2型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其发病机制在于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缺陷。因此,减轻胰岛素抵抗,改善胰岛素分泌及外源胰岛素应用成为目前2型糖尿病的主要治疗手段。口服降糖药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日趋重要,尤其是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联合治疗可以有效地控制血糖并减少胰岛素用量,预防高胰岛素血症的发生,达到控制糖尿病的目的[1-2]。1磺脲类降糖药与胰岛素的联合应用磺脲类降糖药(SU)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传统的口服降糖药,它由第一代、第二代和第三代药物组成。目前临床常用的有:二代磺脲类降糖药,如格列本脲(优降糖,glibe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