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超前应用氟比洛芬酯、曲马多和芬太尼对雷米芬太尼复合全麻苏醒期的影响.方法 60例ASA Ⅱ~Ⅲ级、静吸复合全麻下行下腹部肿瘤(包括结肠癌、直肠癌)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患者分别于术毕前30 min静脉推注氟比洛芬酯50 mg(Ⅰ组)、曲马多2.0 mg/kg(Ⅱ组)、芬太尼1μg/kg(Ⅲ组).手术结束后滞留30 min,观察患者苏醒恢复期的清醒时间、拔管时间、拔管后0 min和20 min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及镇痛评分、并发症(皮肤搔痒、嗜睡、呼吸抑制).结果 Ⅱ组和Ⅲ组的镇痛评分显著低于Ⅰ组(P<0.05 o 3组的清醒时间、拔管时间、拔管后平均动脉压和心率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Ⅲ组的呼吸抑制发生率为20%,与Ⅰ组、Ⅱ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雷米芬太尼复合全身麻醉的下腹部肿瘤术中,曲马多的超前应用不但使苏醒期的镇痛效果好,而且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2.
氟比洛芬酯复合曲马多麻醉苏醒期镇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术中氟比洛芬酯与曲马多复合应用对全麻苏醒期镇痛的影响。方法:80例ASAⅡ~Ⅲ级静吸复合全麻下行下腹部肿瘤手术(包括结肠癌、直肠癌)的患者随机分为四组:Ⅰ组曲马多1.0mg/kg、Ⅱ组氟比洛芬酯1.0mg/kg、Ⅲ组曲马多2.0mg/kg、Ⅳ组曲马多1.0mg/kg 氟比洛芬酯1.0mg/kg。各组分别于术毕前40min静注给药。手术结束后滞留30min,观察患者恢复质量(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和拔管后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及疼痛评分)及并发症(恶心、呕吐、嗜睡、呼吸抑制等)。结果:Ⅲ组和Ⅳ组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Ⅰ组和Ⅱ组(P<0.05)。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和拔管后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Ⅲ组的恶心、呕吐发生率较高。结论:术中复合应用氟比洛芬酯与曲马多不但全麻苏醒期镇痛效果好,而且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3.
瑞芬太尼联合氯诺昔康用于全麻患者苏醒期清醒无痛拔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瑞芬太尼、氯诺昔康单独或联合应用于全麻患者能否在苏醒期清醒、无痛拔管。方法选取颌面部手术患者6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4组(n=15)。Ⅰ组,术毕停用瑞芬太尼;Ⅱ组,术毕瑞芬太尼减量至0.05μg/(kg·min),拔管后即停药;Ⅲ组,诱导前20min、术毕前30min分别静注氯诺昔康8mg,瑞芬太尼术毕即停药;Ⅳ组,诱导前20min、术毕前30min分别静注氯诺昔康8mg,术毕瑞芬太尼减量至0.05μg/(kg·min),拔管后即停药。观察记录患者苏醒期有无呛咳、躁动,呼唤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术毕、拔管即刻、拔管后5、10min血压(BP)、心率(HR),拔管后5、10min疼痛评分采用语言评价量表(VRS)。结果Ⅱ、Ⅳ组患者呛咳发生率均明显低于Ⅰ组(P<0.05),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均比Ⅰ组稍延长(P<0.05)。Ⅱ、Ⅲ和Ⅳ组拔管即刻、拔管后5min BP和HR均低于Ⅰ组(P<0.05或P<0.01),Ⅲ组和Ⅳ组在拔管后10min BP和HR仍低于Ⅰ组(P<0.05或P<0.01),Ⅳ组患者各时间点的BP、HR无明显差异(P>0.05)。Ⅱ、Ⅲ和Ⅳ组拔管后5min VRS评分均低于Ⅰ组(P<0.05)。Ⅲ组和Ⅳ组拔管后10?min VRS评分低于Ⅰ组或Ⅱ组(P<0.05或P<0.01)。结论瑞芬太尼或氯诺昔康单独应用均可降低全麻苏醒期不良反应;二者联合应用可在患者清醒、无痛条件下安全拔管。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超前使用舒芬太尼与氟比洛芬酯联合曲马多对雷米芬太尼复合全麻苏醒期的影响。方法:将40例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A组)和氟比洛芬酯复合曲马多组(B组),每组20例。A组手术结束前5 min,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15μg/kg;B组手术开始前10 min,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 mg,手术结束前10 min,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 mg和曲马多2 mg/kg。记录并比较2组苏醒时间、苏醒后的镇痛评分(VRS)和不良事件发生例数。结果:A组苏醒时间长于B组(P0.01);B组苏醒拔管后10、20、30 min的VRS均明显高于A组(P0.01);2组拔管后2 h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在雷米芬太尼复合麻醉苏醒早期的镇痛效果较氟比洛芬酯复合曲马多更佳。  相似文献   

5.
氟比洛芬酯对全身麻醉术后患者苏醒及镇痛作用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对全身麻醉术后患者苏醒及镇痛作用的影响。方法:120例ASAⅠ~Ⅱ级全麻患者,随机分为氟比洛芬酯组(F组)、吗啡组(M组)和对照组(C组),在手术关闭腹膜前,F组给予每例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 mg,M组每例静脉注射吗啡4 mg,C组不给药。分别记录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恢复室停留时间,术后8 h内苏醒期并发症发生率,疼痛程度评分,术后2、4、6、8 h内因疼痛需要另外追加镇痛药患者总数。结果:F组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和恢复室停留时间均短于M组(P<0.01),清醒时间与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拔管时间和恢复室停留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苏醒期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口述评分法(VRS)评分术后2 h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6和8 h,F组和M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C组(P<0.01),而F组和M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2、4、6和8 h,各组要求使用镇痛药的人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结束前应用氟比洛芬酯能提供全麻苏醒期间有效的镇痛作用,减少苏醒期并发症的发生率,不影响苏醒过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氟比洛芬酯用于预防全麻患者气管拔管期应激反应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60例全麻下行下腹部手术的患者,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氟比洛芬酯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于手术缝皮前30 min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 mg,对照组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记录两组患者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和围拔管期MAP、HR、SpO2.记录两组患者躁动评分及躁动发生率,数据均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两组的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围拔管期的血流动力学比较稳定,波动较小,躁动发生率较低,与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氟比洛芬酯可减轻气管拔管期全身的应激反应,使患者复苏较平顺、安全和舒适,且不影响复苏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地佐辛对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全麻苏醒期躁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择期在全麻下行LC患者9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Ⅰ~Ⅲ组,依次分别于手术结束前30 min静注NS 2 mL、氯诺昔康0.2 mg/kg、地佐辛0.1 mg/kg(每组30例)。记录3组麻醉前(T1)、拔管时(T2)、拔管后5 min(T3)的HR和平均动脉压(MAP),T2的躁动评分、T3的Ramsay镇静和疼痛评分以及从手术结束至拔管的时间。结果:3组T2的HR和MAP均较T1明显升高(P<0.05);Ⅰ组T3的HR和MAP较T1明显升高(P<0.05),Ⅱ、Ⅲ组比无统计学意义。Ⅱ、Ⅲ组T2、T3的HR和MAP均明显低于Ⅰ组(P<0.05);Ⅲ组T2、T3的HR和MAP与Ⅱ组比无统计学意义。Ⅱ、Ⅲ组T2的躁动评分明显低于Ⅰ组(P<0.05),Ⅱ和Ⅲ组比无统计学意义。Ⅱ、Ⅲ组T3的镇静和疼痛评分明显优于Ⅰ组(P<0.05);Ⅲ组镇静评分明显优于Ⅱ组(P<0.05),Ⅱ、Ⅲ组疼痛评分比无统计学意义。3组从手术结束至拔管时间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地佐辛能有效、安全地预防LC全麻苏醒期躁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手术结束时静脉注射曲马多对预防鼻内窥镜手术患者气管拔管期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ASAⅠ~Ⅱ级在全麻下行鼻内窥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预防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各30例。A组手术结束时静脉注射曲马多1mg/kg,B组手术结束时静脉注射0.9%氯化钠2ml。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镇静情况、拔管前后心率(HR)、血压(BP)、躁动发生率及不良反应。结果B组拔管时BP、HR明显高于A组(P<0.05),B组拔管后3min基本恢复到拔管前水平,A组各时间点的BP、HR比较平稳,A组拔管时躁动发生率低于B组(P<0.05)。结论手术结束时静脉注射曲马多能较好地预防、减轻鼻内窥镜手术患者气管拔管期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不同静脉麻醉方法对开胸手术患者应激激素和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60例肺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20例.Ⅰ组:丙泊酚复合氯胺酮、芬太尼(P K F);Ⅱ组:丙泊酚复合氯胺酮(P K);Ⅲ组:丙泊酚复合芬太尼(P F).分别测定麻醉前(T0)、切皮后10 min(T1)、切皮后60min(T2)、术毕拔管时(T3)的血浆皮质醇(Cor)、血管紧张素-Ⅱ(A-Ⅱ)、β-内啡肽(β-EP)及IL-10的水平.结果 Ⅰ组患者麻醉期BP,HR平稳,术后患者苏醒快,苏醒质量效果佳,且显著减少静脉麻醉药的用量;Ⅱ,Ⅲ组患者则BP,HR波动较大,且患者苏醒相对缓慢,苏醒质量效果相对欠佳.Ⅰ组血浆皮质醇、血管紧张素-Ⅱ、β-内啡肽在切皮后10,60min、术毕拔管时差异无显著性(P>0.05),Ⅱ,Ⅲ组在T1和T3差异有显著性(P<0.05);组间比较Ⅱ,Ⅲ组较Ⅰ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3组拔管时IL-10的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 Ⅰ组采用丙泊酚复合氯胺酮、芬太尼及肌松药行全凭静脉麻醉的方法效果明显优于Ⅱ,Ⅲ组,明显减轻开胸手术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氟比洛芬酯切皮前给药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手术患者术中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40例全麻下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手术患者,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n=20):对照组(Ⅰ组)采用异丙酚、瑞芬太尼静脉复合全麻,研究组(Ⅱ组)在异丙酚、瑞芬太尼静脉复合全麻的基础上,于术前10 min静注氟比洛芬酯50 mg.观察两组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测定入室后、插管后、切皮后10 min和拔管后血糖和皮质醇的变化.结果 研究组术中MAP、HR均比对照组降低(P<0.05),术中皮质醇测定对照组高于研究组(P<0.05).术后对照组血糖高于研究组(P<0.01).结论 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可减轻患者术中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