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产后抑郁障碍的诊断、危险因素及治疗进展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2.
自杀是抑郁障碍的常见并发症,同时也是抑郁障碍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本文对国内外抑郁障碍患者自杀行为的流行病学特点、相关因素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婚姻关系,抑郁障碍与婚姻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婚姻治疗对婚姻关系的修复,维持与发展非常重要然而一种健康的婚姻关系具有哪些特征?哪种关系结构容易导致抑有限?如何通过交谈修复濒于碎碎的婚姻关系:本就上述问题予以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4.
抑郁障碍主要包括重性抑郁障碍、持续性抑郁障碍、经前期烦躁障碍、破坏性心境失调障碍,该组障碍的共同特征是悲伤、空虚或易激惹的心境。重性抑郁障碍以心境低落、兴趣丧失为主要表现,患病率为7%。持续性抑郁障碍指慢性的抑郁心境,要求2年内半数以上时间存在悲伤、沮丧的心境。经前期烦躁障碍的患者在月经前1周开始严重抑郁、易激惹、紧张,症状随月经来潮而逐渐减轻、消失。破坏性心境失调障碍的核心特征是慢性的、严重而持续的易激惹,诊断对象为6~18岁儿童或青少年。抑郁障碍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心理咨询和电休克治疗等。  相似文献   

5.
双相障碍和抑郁障碍患者普遍存在明显的生物和社会节律紊乱。研究表明人际社会节奏 治疗(IPSRT)在稳定患者社会节奏、改善生物节律方面具有良好疗效。现对双相障碍和抑郁障碍的生物 节律、人际社会节奏治疗的理论基础、治疗方法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希望能为双相障碍和抑郁障碍 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6.
焦虑和抑郁障碍共病的治疗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焦虑障碍包括广泛性焦虑障碍 (GAD) ,惊恐障碍 ,强迫症 (OCD) ,社交恐怖 ,混合性焦虑抑郁障碍 (MAD)和创伤后应激障碍 (PTSD)。其中 MAD在 ICD- 1 0中的定义是 :患者多见于初级保健机构 ,有一定程度的焦虑和抑郁症状 ,并伴有植物神经症状 ,但又不符合特定的焦虑症或抑郁症诊断标准 ,也应与应激性生活事件无关[1] 。焦虑和抑郁障碍在诊断标准中是相互独立的疾病实体 ,但通常在同一个体共存。当两组症状分别考虑时 ,足以符合相应的诊断标准 ,这种情况称为焦虑、抑郁障碍共病。这种共病在初级保健人群中的患病率达 1 9% ,与单一焦虑或…  相似文献   

7.
对综合医院抑郁症的疾病特点及相关因素、筛查评估工具和治疗进行了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8.
重视从抑郁障碍中识别双相抑郁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明确区分单相抑郁(即反复发作抑郁症)和双相抑郁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因为,二者的治疗不同。若诊断为单相抑郁,通常应予抗抑郁剂;但若为双相抑郁,标准治疗应是心境稳定剂,不恰当地使用抗抑郁剂容易导致由抑郁转为躁狂相(以下简称转相)而使病情恶化。在临床上,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对帕金森病病人抑郁障碍的疗效及其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帕金森病合并抑郁障碍病人的临床资料,均行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术,术前及术后3、6个月分别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和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运动评分对抑郁障碍和运动功能进行临床评价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术后UPDRS运动评分和HAMD评分均显著下降(均P0.05),但是抑郁症状的改善与运动功能的改善并没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能够明显改善帕金森病病人的抑郁症状,其机制可能与丘脑底核受到刺激影响脑内神经递质的变化有关,术后运动功能的改善不是抑郁症状改善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越来越多的临床证据表明,自主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在抑郁障碍中起着重要作用。抑郁障碍患者经常伴有各种躯体症状,主要包括心血管相关症状、失眠、胃肠道不适等;这些可能归因于自主神经系统不平衡,这也通常预示着抑郁程度更严重并且预后更差。本文将系统回顾抑郁障碍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包括心率变异性及胃动力的改变情况。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儿童混合性焦虑抑郁障碍微量生物电脑导入刺激(Cranial electrotherapy stimulation简称CES)治疗结果。方法将经宗氏抑郁自评量表(SDS)和宗氏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大于40分,符合ICD-10混合性焦虑抑郁障碍的特点的门诊8~16岁初诊儿童30例作为实验组,予CES治疗;将南京市中小学老师推荐的,以同样方法筛选的30例儿童作为对照组,予象征性地CES治疗,2组儿童均接受3个疗程的规范化治疗,3个疗程结束时复查SAS和SDS量表,比较3组疗效、副反应,同时比较治疗前后脑电地形图变化。结果SDS总分:治疗前实验组49.60±7.03,对照组47.23±5.86。SAS:治疗后实验组34.08±7.79,对照组46.83±10.35。SAS总分:治疗前实验组48.27±7.01,对照组46.03±6.24;治疗后实验组29.67±6.03,对照1组39.17±12.73。方差分析显示实验组有明显效果。实验组枕区α1、α2有明显改变。结论CES治疗儿童混合性焦虑抑郁障碍安全有效,脑电地形图枕区α频带功率值有变化。  相似文献   

12.
重度抑郁障碍的诊断主要基于临床症状,客观生物学指标物的寻找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之一,近年来模式识别方法应用于脑影像学数据的分析取得一定研究成果,现对模式识别应用于重度抑郁障碍的诊断及治疗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脑深部电刺激是难治性抑郁障碍的新兴治疗手段之一。本文概述了脑深部电刺激治疗难治性抑郁障碍的诸多潜在靶点,归纳了相关临床研究的结果。这些靶点包括胼胝体下扣带回,伏隔核,腹侧内囊和腹侧纹状体区域,内侧前脑束等区域。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本文结合相关基础研究,在突触可塑性、神经电生理、神经环路及神经递质等层面进一步讨论了脑深部电刺激发挥治疗效果可能的机制,并对其进一步推广的应用潜力做出评估和展望。结合现有临床研究结果和神经生物学机制的多靶点联合刺激可能是提高脑深部电刺激治疗难治性抑郁障碍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双相障碍抑郁发作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双相障碍抑郁发作 (以下简称双相抑郁 )具独特的临床特点[1] ,这类患者特别是发病年龄小的患者更易出现精神病性症状 ,自杀风险更高 ,共患物质滥用的比例较高 ,平均寿命较短于其他抑郁障碍患者 ,临床治疗常因此而较为棘手。在治疗上 ,双相抑郁与其他抑郁的差异主要在于单纯抗抑郁药治疗诱发躁狂的风险高 ,需要联用心境稳定剂[2 ] 。鉴于国内关于双相抑郁治疗的文献较少 ,而国外近年来对此多有探讨(检索Medline数据库近 5年的文献 ) ,故对此予以复习。一、药物治疗众多治疗原则及文献均认为 ,心境稳定剂是治疗的基础[1,3 ,4] 。对于伴精神病…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关于抑郁障碍的语音特征研究受到广泛关注,并且结合机器算法探索将其应用到抑郁症的诊断与识别领域。现对近年来研究发现的与抑郁障碍相关的语音特征,以及影响此类研究结果的混杂因素进行综述,并对当前该领域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进一步提出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本文目的是围绕雌激素对抑郁障碍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研究雌激素在抑郁障碍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提供参考。已有研究表明,雌激素对神经具有保护作用,本文在此研究基础之上,就雌激素可能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素轴(HPA)、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HPT)对抑郁障碍产生影响的研究进行综述,探讨其在抑郁障碍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酒精使用障碍与抑郁障碍共病的相关机制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从遗传基础、神经生化、神经免疫及神经内分泌等方面阐述其共病机制,指出当前研究的不足,并预测未来的研究方向,为酒精使用障碍共病抑郁障碍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肌张力障碍是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的脑内一些神经递质的代谢及传导出现异常,从而直接或间接增加了运动神经突触间的兴奋性,削弱了其抑制性,最终产生的以全身或局部的异常动作和(或)姿势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征。其病因及发病机理尚不明确,故临床对其处理的重点主要为对症治疗。随着立体定向功能神经外科的深入发展,脑深部电刺激治疗肌张力障碍已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肌张力障碍的发病机制、治疗方法、疗效及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探讨运动对抑郁障碍治疗的协同作用,探索抗抑郁治疗新方向。方法连续纳入60例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抑郁障碍诊断标准并接受规范用药的患者,采用微信监督运动并随访6周,按运动是否达标分为运动组(n=35)和对照组(n=25)。于基线期和干预6周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版(HAMD-17)、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自尊量表(SES)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进行评定。结果干预6周后,运动组和对照组HAM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0,P=0.040),HAMD-17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4,P=0.720);运动组HAMD-17和HAMA评分减分率≥25%的人数比例均高于对照组(χ~2=5.93、6.25,P均0.05);两组GSE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0.52,P=0.001);两组腰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22,P=0.006)。结论运动干预联合药物治疗较单用药物治疗可能更有助于改善抑郁障碍患者的抑郁、焦虑症状及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