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酒精所致精神病性障碍患者各脑叶CT值的改变及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对70例男性酒精所致精神病性障碍患者(患者组)进行头颅CT扫描,测量各脑叶的CT值,并与同期性别、年龄相匹配的68名正常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患者组右顶叶、左额叶及双侧颞叶CT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患者组左额叶CT值显著低于右额叶(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患者组各脑叶CT值与年龄不相关;右顶叶、右枕叶和左颞叶的CT值与患者饮酒年限呈负相关(P均0.05),右顶叶、双侧颞叶CT值与患者饮酒量呈负相关(P均0.05),左额叶CT值与患者精神障碍病程呈负相关(P0.05)。结论:酒精所致精神病性障碍患者脑部存在广泛的结构改变,饮酒年限长及饮酒量大均加重脑损害。  相似文献   

2.
强迫症与抑郁症的脑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强迫症、抑郁症局部脑血流量(rCBF)特点。方法应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技术,对首发且未经治疗的39例强迫症患者、36例抑郁症患者和39名正常人于静息状态下行脑血流显像。以小脑皮质的放射性计数值为参考,对局部脑血流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强迫症组两侧前额叶、前颞叶rCBF高于正常组(P<0.01);抑郁症组两侧前额叶、枕叶、扣带回及右前颞叶、右顶叶rCBF低于正常组(P<0.05);在两侧前额叶、前颞叶、顶叶、枕叶及右后额叶、扣带回,强迫症组rCBF高于抑郁症组(P<0.05)。结论强迫症组的前额叶及前颞叶呈高灌注改变,抑郁症组脑血流普遍低灌注,SPECT技术可望作为二者鉴别诊断的客观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首发抑郁症患者静息态脑磁图频谱分布特征及其与临床症状群的相关性。方法:对18例首发抑郁症患者(患者组)和22名正常对照者(正常对照组)进行静息态脑磁图扫描,采用个体化频谱分析计算方法,比较两组间各脑区δ、θ、α1、α2、α3和β各频段在感兴趣皮质区相对能量值,将有统计学差异的各脑区各频段能量值与抑郁症状严重程度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患者组左枕叶θ频段,右颞叶α1、左枕叶、双侧颞区α2以及双侧枕颞区α3频段能量减弱(P均<0.05);β频段在双侧中央区、顶叶,左侧额叶、枕叶能量显著增强(P<0.05或P<0.01)。相关分析显示,患者组左颞叶、右枕叶α3频谱能量值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阻滞因子分呈负相关(左颞区:r=-0.554,P=0.017;右枕区:r=-0.488,P=0.040)。结论:首发抑郁症患者头后部的快波能量增强,慢波活动减弱;快α频段能量异常或可作为患者阻滞症状评估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测定首发未治疗重度抑郁症(MDD)患者的CT值并探讨其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为MDD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 2016年1月-2017年6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于佛山市第三人民医院抽取首发未治疗MDD患者(患者组)和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各50例。对两组进行颅脑CT扫描,测定两组各脑叶的CT值;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版(HAMD-24)评定患者组的抑郁症状。结果患者组左、右额叶及左颞叶CT值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或0. 01);两组其他各脑叶CT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 05)。患者组各脑叶CT值均与年龄呈负相关,左额叶CT值与病程呈负相关(P均0. 05),各脑叶CT值与HAMD-24评分、发作次数无相关性(P均 0. 05)。结论 MDD患者左、右额叶及左颞叶CT值均低于健康人,且脑叶CT值与患者年龄、病程有关,MDD的发病机制可能与部分脑区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单相抑郁症患者各脑叶CT值的改变与病程的关系.方法 对不同病程的100例单相抑郁症患者进行颅脑CT扫描,测量各脑叶的CT值,并与100例正常人进行对照比较.结果 1.患者组的左额叶CT值(40.22±1.80)比正常对照组(41.37±1.25)明显减小,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右额叶CT值无明显差异(P>0.05);左、右颞叶CT值(40.13±2.82)、(44.53±2.99)比正常对照组(41.25±2.59)、(45.38±2.82)明显减小,差异有显著性(P<0.01).2.患者组左额叶CT值与年龄(Beta=-0.319、P<0.01)、病程(Beta=-0.355、P<0.01)成负相关,右额叶CT值与年龄(Beta=-0.218、P<0.01)成负相关,而与病程无显著相关性(P>0.05);余各脑叶未发现与病程等有相关性.结论 与正常人相比,单相抑郁症患者左额叶(优势半球)、颞叶萎缩,且左额叶萎缩程度与病程有关,提示抑郁症或许是中枢神经系统的退行性疾病.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首发青少年抑郁障碍(MDD)患者静息态脑磁图(rMEG)频谱特点。方法:对15例首发青少年MDD患者(MDD组)及14名正常对照者(对照组)进行rMEG扫描,比较两组频谱分布特点,分析MDD组频谱分布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的关系。结果:①MDD组alpha频段能量左枕叶高于右侧,左颞叶低于右侧;theta频段能量左额、枕叶高于右侧;对照组alpha频段能量左枕叶高于右侧,beta频段能量左枕叶高于右侧,theta频段能量左额、颞及枕叶高于右侧,delta频段能量左颞叶高于右侧,左额叶低于右侧。②与对照组相比,MDD组alpha频段能量右中央区、颞及枕叶明显增高;beta频段能量双侧枕叶明显增高;theta频段能量右颞、枕叶明显增高;delta频段能量右颞、双顶叶明显增高;③MDD组HAMD总分与双侧颞、左顶及双侧枕叶delta频段能量呈正相关;HAMD焦虑因子与右枕叶theta频段能量及左顶、枕叶delta频段能量正相关,与左右顶叶alpha频段能量差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首发青少年MDD患者rMEG的alpha频段能量右侧过度激活,枕叶beta频段能量左侧优势减弱,右枕叶delta频段能量增强且与抑郁程度及焦虑症状相关。  相似文献   

7.
抑郁症患者SPECT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抑郁症脑血流灌注的特点及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方法 开放式收集门诊及住院诊断为抑郁症患者37例,进行治疗前后的^99mTc-双半胱乙脂(ECD)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技术,测量患者治疗前后脑血流灌注(rCBF)显像,半定量测定rCBF,并与12例正常对照者比较。结果 37例抑郁症患者双侧额叶、双侧颞叶、双侧顶叶,双侧枕叶、左基底核有脑低灌注现象。治疗后临床康复者各部位脑灌注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抑郁症患者存在额叶、颡叶、顶叶及枕叶多区域的脑血流低灌注,其中以左侧较为明显,治疗后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8.
老年期抑郁症的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研究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10  
目的 了解老年期抑郁症(ED)的脑血流灌注特点,为相关神经科学理论提供实验室数据。方法 对26名健康老人、22例ED及26例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作脑血流灌注检查。结果 与健康老人相比,ED存在右顶叶、双侧额叶和双侧枕叶低灌注(P<0.05),与AD相比,ED的扣带回、双侧颞叶、双侧基底节和双侧丘脑灌注明显较高(P<0.05)。ED在颞叶、额叶、枕叶和丘脑处的双侧灌注不对称(P<0.05),除丘脑灌注为左侧高于右侧外,其余均为左侧低于右侧。判别分析结果为右顶叶、左颞叶、左额叶、左枕叶和扣带回进入判别方程,ED的判别方程对ED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100%和94.2%。结论 ED脑血流灌注兼具一般抑郁症和本身的特点,右顶叶、左颞叶、左额叶、左枕叶和扣带回灌注对ED的诊断有重要意义,支持额叶、边缘系统及其它相关区域共同构成情绪调节回路的假设。  相似文献   

9.
精神分裂症患者基础及认知激活状态局部脑血流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基础及认知激活状态局部脑血流量(rCBF)特点及精神分裂症症状与rCBF之间的关系。方法 患者组为49例未用过抗精神病药治疗的精神分裂患者,对照组为26名正常人。以阳性及阴性症状量表(PANSS)等量表评定患者组疾病严重程度,用双日法进行基础及认知激活状态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脑显像,以威斯康星卡片分类试验( WCST)为认知激活工具。结果 患者组基础状态时左颞叶外侧部及左右颞叶后下部rCBF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0,0.002及0.001)。认知激活状态时与基础状态时比较,对照组左额叶外侧中部及右枕叶上部的血流灌注明显增加( P=0.001及0.033);患者组各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血流灌注无明显变化。PANSS阳性量表及阳性症状量靛(SAPS)评分与左颞叶外侧部、右颞枕部、右颞叶后上部、右枕叶上部、右顶叶中部及左右顶叶等ROI的rCBF比值呈正相关。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可能存在潜在的额叶功能低下,阳性症状的严重程度与一些ROI的血流灌注量有关。  相似文献   

10.
学校恐怖症患儿局部脑血流灌注特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学校恐怖症患儿局部脑血流灌注(rCBF)特征。方法 对17例学校恐怖症患儿(研究组)和11名正常儿童(对照组)分别进行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检查,对研究组进行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选量表的评估,比较两组rCBF的差异,以及rCBF与焦虑程度的关系。结果 研究组左右额叶、右颞顶叶、左尾状核+壳核、左右颞叶、左丘脑+海马(P=0.05)、左右颞枕叶以及左右枕叶rCBF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右颞顶叶及右颞叶rCBF低于左侧(P〈0.05);未发现焦虑程度与rCBF的改变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 学校恐怖症患儿可能存在rCBF障碍。  相似文献   

11.
颞叶癫痫患者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及记忆损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DTI)研究颞叶癫痫(TLE)患者脑内微观改变及记忆损害的相关脑区。方法对颞叶癫痫患者15例和健康对照者15例,进行DTI检查,利用韦氏记忆量表检测记忆功能。结果 TLE患者部分各向异性弥散(FA)值降低激活区域有颞叶、边缘叶、扣带回和岛叶,升高区有:额叶、顶叶、枕叶,表观系数(ADC)值升高激活区域在颞叶、额叶、枕叶、顶叶;无ADC值降低区域。与健康者相比,颞叶癫痫患者的记忆商数(MQ)(90.73±19.72)显著下降,P<0.01。对照组FA值在左岛叶、颞叶与MQ值正相关;患者组FA值在右额、顶、枕叶、左顶叶与MQ值正相关,在左颞叶与MQ值负相关。对照组ADC与MQ正相关区域在左边缘叶,与MQ成负相关区域在左顶叶、患者组正相关区域在左、右颞叶。结论初步证实TLE患者的脑内结构变化不局限于颞叶,还包括颞叶外网络结构;TLE患者全脑DTI与MQ存在着相关激活脑区,表明记忆功能损害与脑内相关结构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CT脑灌注成像与CT血管成像对颈动脉狭窄所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012-01—2014-01收治的36例临床诊断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颅CT平扫、CT脑灌注成像和CT血管成像检查,测定兴趣区及对侧相应区域局部脑血流量(rCBF)、局部脑血容量(rC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达峰时间(TTP),评价颈动脉的狭窄程度与斑块的性质。结果 36例患者行CT平扫均未发现与临床症状相对应的病灶,CT血管造影显示责任血管狭窄28例,发现颈动脉斑块54块,而CT灌注成像显示异常24例,阳性率85.71%,其中病灶侧TTP、rCBF、MTT值与对照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rCBV与对照侧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血管造影显示责任血管无狭窄8例,而CT灌注成像异常3例,阳性率37.5%,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期患者MTT低于Ⅱ期,rCBF高于Ⅱ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期、Ⅱ期rCBV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半年随访,其中5例发展成为脑梗死。结论 CT脑灌注成像结合CTA可同时观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脑组织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与颈内动脉的血管形态变化,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首、复发抑郁症患者额颞叶神经纤维是否存在偏侧化改变,以及与认知、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入组首发抑郁症患者25例、复发抑郁症患者27例及健康对照者24名,入组者均进行弥散张量成像扫描(DTI)及威斯康辛卡片分类测试(WCST);抑郁患者同时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结果:首、复发抑郁组,在右额中回、右额下回、右颞下回的各向异性(FA)值较左侧显著性降低(P0.05),复发抑郁组右侧海马回FA值较左侧显著性升高(P0.01),健康对照组未发现左右脑FA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左额叶中回、左额下回FA值与持续错误数正相关,右额下回FA值与完成第一分类所需应答数正相关,首发抑郁组的左额叶中回FA值与持续错误数相关,右额下回FA值与完成第一分类所需应答数相关(P均0.05);复发抑郁组右额下回FA值与HAMD评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首、复发抑郁症患者均存在右侧颞叶、额叶的偏侧化,且与认知功能的改变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反复发作、病程迁延的复发患者偏侧化程度进一步加重,且右侧额叶下回的纤维完整性与疾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基于磁共振探讨首发与复发老年抑郁症患者脑结构特点。方法:对首发与复发老年抑郁症患者30例(首发组20例,复发组10例)和正常人30名(正常对照组)进行脑磁共振成像检查并运用弥散张量成像(DTI)扫描,比较首发与复发抑郁症患者与正常对照组的异常脑区以及首发与复发患者脑白质、灰质容量及白质各向异性分数(FA)值的差异。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患者组双侧额叶、右顶叶、左楔叶、左海马回灰质以及左颞上回白质T1信号强度减低;右扣带回灰质T1信号及白质T1信号强度升高(P0.01,像素集合30)。首发组和复发组患者脑白质容量未发现显著差异脑区,但复发组右海马区灰质容量较首发组明显减小(P0.01,像素集合30)。与首发组比较,复发组右额中回、左颞中回白质FA值减低(P均0.01,像素集合30)。结论:首发与复发老年抑郁症患者可能存在前额叶及右扣带回功能缺陷;双侧海马区灰质容量可能与临床症状有关。  相似文献   

15.
躯体形式障碍35例SPECT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躯体形式障碍脑灌注特点与潜在意义。方法 开放性收集门诊和住院诊断 为躯体形式障碍病人35例;进行99mTc 双半胱乙脂(ECD)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脑血 流灌注(rCBF)断层显像,半定量测定rCBF。结果 35例躯体形式障碍病人均出现有不同部位的脑 低灌注现象;具体为右额叶(13例,37%),左额叶(11例,31%),右颞叶(13例,37%),左颞叶(11例, 31%),右顶叶(11例,31%),左顶叶(4例,11%),右基底节(14例,40%),左基底节(17例,49%),右丘 脑(1例,3%),左丘脑(1例,3%),盐酸文拉法辛治疗2周后不同部位脑血流低灌注均明显改善,差异 有显著性(P<0.05)。结论 躯体形式障碍不同临床表现相应呈现额叶、基底节、颞叶、顶叶不同区域 脑血流低灌注,治疗后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利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探讨重性抑郁症患者脑白质纤维是否存在性别差异.方法 24例重性抑郁症患者(男15例,女9例)及30名正常对照(男11名,女19名)均经常规核磁共振(MRI)和DTI扫描,基于像素的全脑分析技术对各组间DTI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男性患者左额中回、右颞叶回下、左梭状回、楔前叶及右顶叶回下等区域各向异性值(faraction anistropy, FA)低于男性正常对照(P<0.001);女性患者在右额上回、额叶回下、颞叶回下、左颞上回及右后扣带回等白质区域的FA值低于女性正常对照(P<0.001).[2]女性患者在右顶叶回下、左中央前回、右颞中回及右扣带回白质区域的FA值低于男性患者(P<0.001);女性正常对照仅在左边缘叶下回及左枕叶中回的区域的FA值低于男性正常对照(P<0.001).结论 男女抑郁症患者均存在脑白质异常区域,且两老少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成像术研究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VCIND)患者的局部脑血流(rCBF)改变,并分析其与神经心理评分的关系。方法纳入1VCIND患者45例(VCIND组),其中男25例、女20例;2认知功能正常脑卒中(SNC)患者28例(SNC组),其中男16例、女12例;3健康对照者15例(HC组),其中男6例、女9例。所有研究对象行一般检查、神经心理评定(MMSE量表、MoCA量表、CDR量表、NIHSS量表、ADL量表、Loeb量表、Hamilton抑郁量表)及SPECT rCBF检查。结果 1与HC组比较,VCIND组两侧额叶、两侧顶叶上部、左侧丘脑rCBF明显降低(P0.05),SNC组左侧额叶、左侧顶叶下部、左侧颞叶、两侧丘脑以及两侧纹状体rCBF明显降低(P0.05);2与SNC组比较,VCIND组左侧额叶、左侧顶叶上部以及左侧丘脑rCBF明显降低(P0.05);3VCIND组内,左侧额叶、左侧顶叶上部、左侧丘脑均较右侧相应部位rCBF明显降低(P0.05);4相关分析显示VCIND组MMSE评分与左侧额叶、左顶叶上部、两侧颞叶内侧、左侧纹状体rCBF呈正相关(r=0.73~0.84,P0.05),MoCA评分与左侧额叶、右侧顶叶下部、两侧颞叶内侧rCBF呈正相关(r=0.65~0.85,P0.05)。结论 SPECT探查VCIND患者rCBF改变具有重要临床意义,MMSE及MoCA评分与局部rCBF改变具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静息态功能磁共振(fMRI),探讨首发抑郁症患者的自发脑活动特征及其与临床症状之间的关系。方法 16例首发未用药的符合DSM-IV诊断标准的重性抑郁障碍(抑郁症)患者和16名正常对照,在静息状态下接受5min12sfMRI扫描。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患者临床症状,以ReHo软件对影像数据进行脑区的自发神经活动功能一致性分析。结果患者组左侧丘脑、左内外侧上颞叶、左侧小脑与枕叶的自发活动局部一致性较对照组减低(P0.01)。患者组上述差异脑区的ReHo值与HAMD总分无相关(P0.05),但左侧丘脑ReHo值与HAMD体重因子分、睡眠障碍因子分相关(r=0.56,P0.05;r=0.58,P0.05),左外侧上颞叶ReHo值与HAMD认知障碍因子分相关(r=0.51,P0.05),左内侧上颞叶ReHo值与HAMD焦虑躯体化因子分、认知障碍因子分相关(r=0.51,P0.05;r=0.53,P0.05)。结论首发抑郁症患者左侧丘脑、左侧上颞叶、左侧小脑与枕叶功能异常,且部分脑区自发活动一致性降低可能与患者某些症状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评估兔创伤性脑损伤后不同干预方式下脑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将40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和脑损伤组(30只)。采用硬膜外球囊注水加压的方法制作脑损伤兔模型,脑损伤组兔根据不同的干预方式又分为加压组、常规减压组及控制减压组(每组各10只)。所有动物制模成功后即行常规CT及CT灌注成像检查。在CT灌注成像参数图上测量4组动物的相关血流动力学参数值——局部脑血流量(rCBF)、局部脑血容量(rCBV)及平均通过时间(MTT),并进行比较。检查结束后,从兔耳缘静脉注入2%伊文思蓝,处死并取脑组织;检测各组兔脑组织伊文思蓝的含量。结果脑损伤组基底节区及颞叶的rCBF、rCBV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MTT均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1)。脑损伤不同干预方式组之间的rCBF、rCBV及MTT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1)。脑损伤组兔脑组织的伊文思蓝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1);脑损伤组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1)。结论 CT灌注成像能较好地评估创伤性脑损伤后脑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控制性减压的干预方式,可使创伤性脑损伤后脑血流动力学的异常变化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急性颅脑损伤程度与局部脑血流量(rCBF)、局部脑血容量(rCBV)、血液通过组织的平均通过时间(MTT)之间的相关性,为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价提供可能的依据.方法 本次研究纳入急性颅脑损伤患者67例.根据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分为轻型组、中型组和重型组.入院进行320排螺旋CT的灌注成像(CTP)检测rCBF、rCBV和MTT,分析颅脑损伤程度与rCBF、rCBV和MTT之间的关系.随访患者6个月后的预后情况,与rCBF、rCBV和MTT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重型组rCBV与rCBF明显低于轻型组,而重型组MTT明显要高于轻型组,显示出与rCBF和rCBV相反的变化趋势(P<0.05).rCBV与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呈明显的正相关(P<0.01),MTT与GOS呈明显的负相关,而rCBF与GOS并无明显的相关性.结论 rCBF、rCBV和MTT与急性颅脑损伤严重程度和患者的预后存在相关性,在评估急性颅脑损伤严重程度及预后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