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经皮冷冻脊神经后支治疗腰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腰痛是常见病、多发病。病因及诊断众说不一 ,仍无完论 ,目前国内外主要采用非手术治疗 ,如卧床休息、口服、肌注镇痛剂 ,肌松剂 ,封闭及各种理疗等方法 ,效果均不够理想。于 1996年 8月~1999年 10月 ,我们为 32 3例患者进行了脊神经后支的冷冻治疗 ,效果满意 ,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脊神经后支的应用解剖 脊神经后支由脊神经发出 ,后支主干短 ,仅 0 .5~ 1.0 cm即分为内侧支和外侧支 ,上腰段分支点约在椎间孔外 1.5 cm处。下腰段分支点约在椎间孔外 2 .0 cm处。内侧支较细 ,跨横突根部纤维骨孔向下绕过下位椎骨上关节突外缘 ,经乳突…  相似文献   

2.
下腰痛是临床的常见症状之一,其病因复杂、其中少部分可以找到明确的病因,但大部分病因并不明确,临床称为非特异性腰痛,邵振海提出了脊神经后支(PRSN)综合征的概念,认为非特异性腰痛的主要原因是PRSN主干部受到机械刺激所致.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经皮脊神经背内侧支毁损术治疗腰椎术后慢性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5年8月~2017年5月,收治腰椎术后慢性腰痛患者43例,所有患者均经对照性诊断封闭确诊。根据患者选择及知情同意,20例行经皮脊神经背内侧支毁损术治疗(射频消融组),23例采用神经阻滞术治疗(神经阻滞组)。所有患者治疗前后随访时应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指数)及患者满意度(PSI)评价治疗效果,并行腰椎动力位X线片检查,测量腰椎活动度(ROM)。[结果]所有患者获得6~32个月的随访。治疗后1周,两组VAS评分、ODI指数及腰椎整体ROM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但两组间在2个时间点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后,射频消融组各指标随时间延长持续改善,而神经阻滞组各指标显著恶化,治疗后1、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射频消融组上述指标显著优于神经阻滞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射频消融组的患者满意度[(1.75±0.77) vs(2.70±0.86),P0.05]和治疗有效率(90.00%vs 39.13%,P0.05)显著优于神经阻滞组。[结论]经皮脊神经背内侧支毁损术是治疗腰椎术后慢性腰痛安全、有效的方法,疗效优于传统局部神经阻滞方法。  相似文献   

4.
<正>非特异性下腰痛是临床常见病,表现为局部疼痛和牵涉疼痛。我院骨伤康复科自2013-03-2014-02在脊神经后支定位下电针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19例患者均来自于潍坊市中医院脊柱骨科门诊或骨伤康复科门诊,诊断为非特异性下腰痛住院治疗。1.2诊断标准[1](1)慢性腰痛,卧位时疼痛轻,坐位及站位时疼痛重,可伴有臀部和大腿外侧痛,但腿痛不超过膝  相似文献   

5.
应用脊神经后支定位诊断腰痛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1  
  相似文献   

6.
酚甘油阻滞脊神经后支治疗顽固性腰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们应用酚甘油阻滞脊神经后支治疗小关节综合征引起的顽固性腰痛53例病人,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全组男28例,女25例。年龄38~83岁,体重43~72kg。共计183支脊神经后支。病例选择:(1)腰部慢性疼痛持续6个月以上,影响日常生活。(2)主诉腰骶部疼痛区无明确的压痛点,从其往上2~3节段的腰椎旁有压痛点,并引出主诉痛区牵涉痛[1]。(3)影像学显示腰椎有形态学变化。(4)试验性阻滞脊神经后支效果良好但维持时间短。(5)排除窦椎神经源疼痛[2]。治疗方法 (1)定位:俯卧位,参照X线照片上患侧腰椎横突的位置,用龙胆紫在腰椎间隙正中线旁…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脊神经后内侧支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脊神经后支源性腰痛的远近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12例临床诊断脊神经后支源性腰痛患者,在C型臂X线透视引导下行腰脊神经后内侧支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评价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4 h、1周、1个月和3个月时的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记录治疗中和治疗后的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均手术顺利。患者的静止VAS、运动VAS及ODI评分在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腰脊神经后内侧支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是治疗腰脊神经后支源性腰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非特异性腰痛的重要原因——脊神经后支综合征   总被引:56,自引:0,他引:56  
探讨非特异性腰痛的机理。方法(1)在20具尸体上解剖脊神经后支。(2)测定非特异性腰椎痛患者病变脊神经后支32根和对侧正常脊神经后支的皮层体感诱发电位。病变脊神经后支的定位点在主诉痛区上方2-3个节段的同侧横突根部压痛点。(3)液氮冷冻病变脊神经后支远期随访500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经皮脊神经后支阻滞对腰腿痛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经皮穿刺法阻滞腰脊神经后支治疗由于训练造成的急慢性腰腿痛患者481例,分别在治疗后1小时、3天、7天及1个月随访评价疗效.结果 治疗后随访结果显示总有效率≥92.1%.结论 经皮脊神经后支阻滞疗腰腿痛效果显著,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10.
七叶皂甙配合封闭治疗脊神经后支源性腰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观察七叶皂甙配合小剂量地塞米松封闭对脊神经后支源性腰痛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腰痛患者符合邵氏脊神经后支源性腰痛诊断标准 10 8例 ,按疼痛程度分四级。静脉输入七叶皂甙 2 0 m g配合地塞米松 1~ 2 mg 2 %利多卡因 10 ml 维生素 B1 2 1m g作后支主干阻滞 ,三天 1次 ,一个疗程不超过 5次。结果 随访 6 3例 ,76 .2 %的患者经治疗 1~ 4次显效 ,15 .9%的患者 2~3次有效 ,7.9%的 1~ 3次无效 ,未发现一例有不良反应。结论 一些非特异性腰痛与脊神经后支有关 ,本方法对其治疗有效。七叶皂甙对神经炎症水肿有明显的抗炎、抗渗出、消除肿胀 ,缓解疼痛。小剂量地塞米松局部间隔使用 ,能达到治疗目的 ,减少副作用  相似文献   

11.
非特异性腰痛为脊神经后支源性疼痛,通过深部冷冻毁损受累神经,可达到较长时间的镇痛效果。我科对100例非特异性腰痛患(为便于理解以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为例),进行了腰2脊神经后外侧支冷冻治疗(因腰2脊神经后外侧支受牵拉刺激是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疼痛的原因),有效率为91%,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经皮穿刺氩氦刀冷冻治疗肝癌5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讨氩氦刀冷冻治疗肝脏恶性肿瘤的临床意义。方法  2 0 0 1年 7月~ 2 0 0 2年6月 5 6例肝脏恶性肿瘤在B型超声引导下行经皮穿刺氩氦刀冷冻治疗。术后患者定期复查血清肿瘤标记物、B型超声检查及CT或MRI。结果 患者肝功能ChildA级 5 0例 ,ChildB级 5例 ,ChildC级 1例。原发性肝癌 4 6例 ,转移性肝癌 10例。小肝癌 (直径≤ 5cm)甲胎蛋白阳性者治疗后转阴占80 % ,甲胎蛋白阴性者治疗后CT或MRI复查病灶完全坏死达 6 1.5 %。转移性肝癌治疗后瘤标降至正常或CT、MRI提示病灶完全坏死者占 6 0 %。结论 氩氦刀冷冻治疗肝脏恶性肿瘤是一种微创、安全、疗效可靠的新方法。对于不适宜行手术治疗的肝脏恶性肿瘤患者是一种有效的微创外科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经皮选择性射频热凝腰脊神经后支治疗腰痛:附8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皮选择性射频热凝腰脊神经后支治疗腰痛(附8例报告)黄国志,米改荣,向群腰痛是临床常见的综合征,其病因复杂,临床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有关脊神经后支的行经及分布的研究,发现腰痛部位和后支有密切的神经联系,多数是后支刺激引起的疼痛反应,国内邵振海应用经皮...  相似文献   

14.
腰神经后支阻滞治疗腰神经后支损伤引起的下腰腿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腰神经后支阻滞,治疗腰神经后支损伤后引起的下腰腿痛效果。方法选择腰神经后支损伤引起下腰腿痛病5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2~3个月后进行随访,按照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8.0%,优良率83.0%。对照组有效率83.3%,优良率64.9%。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效果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腰神经后支损伤引起的下腰腿痛,选择损伤部位的腰神经后支阻滞,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腰椎脊神经后支阻滞治疗腰椎关节突关节源性慢性腰痛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7月 ~2018年7月于本科收治的腰椎关节突关节源性慢性腰痛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超声组40例,在超声引导下行脊神经后支阻滞治疗;对照组40例,口服药物+物理治疗.于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进行评价和分组...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内窥镜下脊神经背内侧支切断术治疗慢性小关节源性腰痛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根据患者选择及知情同意,62例患者中35例采用经皮脊神经背内侧支射频消融术治疗(A组),27例采用内窥镜下脊神经背内侧支切断术治疗(B组)。采用疼痛VAS评分、腰椎ODI评分及患者满意度(PSI)评价疗效,并观察腰椎整体活动度(ROM)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31个月。两组治疗后各时间点的VAS评分、ODI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腰椎ROM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4、12周时,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末次随访时,A组各项评价指标均较治疗后4、12周时降低(P 0. 05); B组各指标优于A组(P 0. 05)。结论应用内窥镜下脊神经背内侧支切断术是治疗慢性小关节源性腰痛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以明显提高治疗的有效率及疗效维持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内窥镜下脊神经背内侧支切断术治疗腰椎术后慢性腰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12月本院骨科收治的74例腰椎术后慢性腰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其中,37例切断组行内窥镜下脊神经背内侧支切断术治疗;37例行局部封闭保守治疗。比较患者术前、术后改良日本骨科学会评分(JOA)、腰椎视觉模拟评分(VAS)和腰椎改良MacNab功能评分。[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与术前相比,切断组与封闭组术后1个月VAS评分显著降低,而JOA评分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断组术后VAS评分随时间延长继续减少,JOA评分继续增加,不同时间点差异无统计计学意义(P0.05),而封闭组术后VAS随时间延长再次增加,JOA评分再次减少,但不同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间点切断组的VAS和JOA评分均优于封闭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切断组腰椎改良MacNab功能评分优良率(94.59%)高于封闭组(45.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窥镜下脊神经背内侧支切断术对治疗腰椎术后慢性腰痛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估针刺结合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治疗慢性腰痛的效果。方法100例慢性腰痛患者随机分成4组:针刺组(ACP)、经皮神经电刺激组(TENS)、针刺+经皮神经电刺激组(A+T)、空白对照组(CT);疗程相同,1次/周,共治疗5次;评价标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汉译Roland-Mor-ris功能障碍调查表(CRMDQ)。结果前三组VAS和CRMDQ评分均降低;A+T尤为显著(P0.01)。结论慢性腰痛采用A+T比单用针刺或TENS更有效。  相似文献   

19.
综合治疗脊神经后支综合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王旭  郑容生 《颈腰痛杂志》2000,21(4):307-308
目的:探讨脊神经后支综合征的治疗方法。方法:利用(1)压痛点封闭;2%利多卡因5ml加强的松龙1ml局部封闭;(2)活血化瘀中药薰蒸治疗;(3)腰背肌功能锻炼;三种方法进行综合治疗。结果:本组62例中完全缓解48例占77.4%;部分缓解14例占22.6%;无效者为0。结论:脊神经后支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病,单一治疗方法效果不佳,而采用局部痛点封闭、中药薰蒸及功能锻炼等综合治疗能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0.
脊神经后支性腰痛的解剖学和生物力学研究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