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清蛋白及蛋白电泳的分析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急、慢性肝炎及肝硬化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其意义优于 TTT、ZnTT、TFT等试验。但从较多文献资料中看,大都以成人的研究结果为依据。这不但不能应用于小儿,也难以指导小儿肝炎的临床治疗。因此,探讨小儿肝炎时血清蛋白各成分的变化,为临床提供实用的参考依据是十分必要的。本文积累了小儿急性病毒性肝炎急性期122例,恢复期43例血清蛋白电泳的资料,进行了比较分析,整理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对象患儿组:急性期病毒性肝炎122例,男68  相似文献   

2.
马永建 《攀枝花医药》1998,20(1):38-38,44
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临床表现复杂,治愈困难。笔者自拟复肝煎和软肝胶囊治疗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60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小儿病毒性肝炎1326例病原学类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 1 3 2 6例小儿病毒性肝炎 ,病原类型作回顾性分析 ,并以同期住院的成人肝炎作对比。结果 :小儿乙肝感染率已升居首位 ( 61 .0 1 % ) ,其次为甲肝 ( 1 7.75% ) ;小儿急性肝炎中仍以甲肝为主 ( 3 5.46% ) ;在小儿慢性肝炎中病原以乙肝为主 ,感染率明显高于成人组( P<0 .0 1 ) ,另外 ,一部分未能确定病原的肝炎 ,可能为某种新型肝炎病毒感染。提示 :小儿病毒性肝炎与成人肝炎病原分型仍有很大差别 ,甲型肝炎感染率虽有下降 ,但仍较成人感染率高。部分病原学不明确的小儿慢性肝炎仍为乙肝或丙肝病毒感染所致  相似文献   

4.
慢性肝炎引起医务工作者的重视,主要是从乙型肝炎抗原发现后开始,距今不过十年。对于小儿慢性肝炎重要性的认识更是最近的事情,有关文献加以报告的很少,甚至最新出版儿科学教科书中也仅用几句话加以描述,迄今未予重视。事实上小儿慢性肝炎并非少见,其预后如何,是人们关心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1963年通过对病程较长的小儿肝炎36例的组织学及临床分析,提出了“小儿肝炎既不易彻底治愈、又不易演变为肝硬化”的初步论断,当  相似文献   

5.
肝病患者血清中HA、LN、PCⅢ、CⅣ含量动态观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急性肝炎18例,慢性肝炎74例(轻度27例,中度31例,重度16例),肝炎后肝硬化36例分别检测HA,LN,PCⅢ,CⅣ含量结果病毒性肝炎急性期血清中HA,L,PCⅢ,CⅣ明显高于恢复期(P〈0.01);慢性肝炎及肝硬化时,HA随肝组织病变程度加深而呈梯度上升,各型肝炎活动期明显高于恢复期,LN在慢性肝炎重度及肝硬化时,血清值明显高于正常(P〈0.01),PCⅢ、CⅣ自慢性直炎中度发展为重度及肝  相似文献   

6.
慢性肝炎是一种常见病。根据国内的资料,乙型肝炎病毒(简称HBV)是慢性肝炎最重要的病因之一。我们与虹桥医院对220例HB_sAg阳性的急性肝炎病人进行2年随访,结果在73例(33.2%)HB_sAg持续阳性的病人中,有35例(15.9%)转为迁延性肝炎,10例(4.5%)转为慢性活动性肝炎和肝硬化。而348例HB_sAg阴性的急性肝炎患者中,仅16例转为迁延性肝炎(4.7%),无1例转为慢性活动性肝炎或肝硬化。近年来的研究认为,急性肝炎转化为慢性肝炎与机体的免疫反应有关,现就这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免疫球蛋白在肝病患者血清检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本文通过对急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炎肝硬化患者的免疫球蛋白(IgG、IgA、IgM)进行检测,为进一步探讨免疫球蛋白在肝病患者血清检测中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结果 急性肝炎组患者的IgM水平要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另外,慢性肝炎组患者的IgM、IgG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肝硬化组患者的IgM、IgG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 免疫球蛋白在急性肝炎、慢性肝炎及肝硬化等肝病中可以作为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的有效指标之一,对于肝病的诊断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小儿慢性肝炎张鸿飞中同人民解放军第302医院(100039)慢性肝炎(简称慢肝)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慢性弥漫性肝脏炎性改变。慢肝的肝脏组织学病变轻重不一,包括从轻微的炎症到肝硬化的一系列病理改变。小儿与成人慢肝在病因、病理、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转归及治...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肝病患者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透明质酸(HA)、及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将60例肝病患者分为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轻度、慢性肝炎中度、慢性肝炎重度、肝炎后肝硬化及健康对照组5组,采用放免法分别测定其PCⅢ、HA、NO、ET水平,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 PCⅢ与HA在慢性肝炎组随病情加重而逐渐升高,表明肝纤维化程度更趋明显。PCⅢ在急性肝炎、肝硬化组中升高无显著意义。NO与ET与肝脏损伤有关,在急性肝炎、慢性肝炎中、重度及肝硬化组中明显增高,在慢性肝炎轻度组中增高无显著意义。结论 以上检测即可反映肝脏损伤程度及病情进展,又可反映肝纤维化的程度,在肝病治疗及肝纤维化防治方面有重要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慢性病毒性肝炎的致病机制十分复杂,免疫功能紊乱在慢性肝炎、肝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始终起着重要的作用.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常存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亢进.本文通过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免疫球蛋白进行检测分析,了解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体液免疫的状态.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乙肝病毒感染和乙型肝炎的高发地区。由病毒性肝炎所致的肝硬化最常见,其中主要是乙型肝炎后的肝硬化。在国外,特别是欧美国家则以酒精中毒引起的酒精性肝硬化最常见。 一般成人患乙型肝炎,患者通过休息、适当加强营养、辅助中西保肝药治疗,90%可以治愈,仅有10%患者转变为慢性肝炎。在这10%的慢性肝炎中,其中20%可能发展为肝硬化,1%左右发展为肝癌。所以患乙型肝炎后,绝大多数是可以治愈的。因此,不必紧张与惊慌。  相似文献   

12.
肝源性糖尿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探讨肝源性糖尿病与慢性肝病临床类型的关系。方法:对肝源性糖尿病121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肝源性糖尿病的发生率在乙型肝炎患者中为10.3%(121/1246),其中慢性肝炎患者中为7.3%(42/575),慢性重型肝炎中为5.9%(26/41);肝硬化中为23.0%(53/230),与慢性肝炎、慢性重型肝炎相比,差异显著(P<0.01)。肝源性糖尿病患者中血糖重度升高的比率,肝硬化与慢性肝炎、慢性重型肝炎相比,差异显著(P<0.01)。通过控制饮食、保肝、抗病毒和/或胰岛素治疗,除2例死亡外,其他患者血糖水平均得到有效控制。结论:糖尿病是慢性肝病的常见并发症,多发生于肝硬化患者,糖尿病轻重与肝损害程度成正比。在控制饮食、保肝、抗病毒和胰岛素治疗后,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关于慢性肝炎近年来学者们根据大量病理形态学资料提出:“慢性肝炎是以急性肝炎发展而来、予后是良好的;某中有百分之几经半年以上不能临床治愈者,则称为慢性肝炎。”通过对慢性肝炎(以下简称慢肝)发病机理的研究,认为形成慢肝的主要因素为乙型肝炎病毒(HBV)持续存在和自身免疫反应的结果。现就此两者分别综述如下:HBV 持续存在有报导对220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的急肝患者随访两年结果其中73例(33.2%)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_sA_g)仍持续阳性、35例(15.9%)转为迁延性肝炎,10例(4.5%)转为慢性活动性肝炎或肝硬化。而在348例HB_sA_g 阴性的急肝病人中,仅16例(4.7%)转为迁肝、无1例转为慢活肝或肝硬  相似文献   

14.
本文应用直接酶标法对我院259名住院肝炎患者,292名献知员及44名受血者进行了抗HCV检测,发现急性肝炎阳性率为13%,慢性肝炎为17%,肝硬化为39%,慢性重症型肝炎为50%,献血员为8.2%。49名丙型病毒性肝炎中有输血史者占65%,既往有输血史的20名肝硬化、慢性重症型肝炎及血液病患者其抗HCV阳性率为60%。结果表明输血是我们这一地区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不同临床类型病毒性肝炎、肝炎肝硬化及原发性肝癌中血清甲胎蛋白(AFP)的检出率。方法:AFP测定采用放射免疫法。结果:不同临床类型肝炎、肝炎肝硬化及原发性肝癌AFP阳性率由高到低分别为原发性肝癌88.2%;肝炎肝硬化29.0%;亚急性重型20.8%;急性重型18.2%;慢性重型肝炎13.3%;慢性肝炎重度11.5%:慢性肝炎中度2.3%;慢性肝炎轻度2.2%。64.7%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AFP浓度大于400μg/ml,与肝硬化、急慢性肝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11.8%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AFP浓度在正常范围。25.8%肝硬化患者血清AFP低浓度增高,与其他各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肝癌、病毒性肝炎都能检测到AFP升高,但血清浓度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6.
据统计,85%的肝病患者至少有一项止凝血试验异常。我们对来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就诊的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炎后肝硬化、重症肝炎患者的3种凝血指标进行了检测,结果如下。 1.对象与方法:共137例住院肝病患者,男98例,女39例,年龄15~76岁,平均42岁。其中急性肝炎25例,轻度慢性肝炎20例,中重度慢性肝炎26例,肝炎后肝硬化30例,重型肝炎36例,均符合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对照组50例,年龄24~52岁,平均38岁,均为健康体检者。  相似文献   

17.
用RIA法检测102例肝病患者及30名正常人的血清结合胆酸(CCA)。结果各组肝病患者CCA均值皆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急性黄疸型肝炎、肝硬化、慢性活动型肝炎和重症肝炎CCA试验的阳性率(91.7~100%)高于急性无黄疸型肝炎和慢性迁延型肝炎(分别为69.2%及57.1%)。慢性活动型肝炎、急性黄疸型肝炎和肝硬化患者有70~75%的患者CCA值大于正常值5倍以上,而慢性迁延型肝炎和急性无黄疸型肝炎仅有14.28%及15.38%的患者大于此值。作者认为,该项试验对于肝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都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张红 《当代医学》2010,16(33):107-108
目的探讨免疫球蛋白在肝病患者血清检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文对急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炎肝硬化患者的免疫球蛋白(IgG、IgA、IgM)进行检测。结果急性肝炎组患者的IgM水平要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另外,慢性肝炎组患者的IgM、IgG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肝硬化组患者的IgM、IgG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免疫球蛋白在急性肝炎、慢性肝炎及肝硬化等肝病中可以作为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的有效指标之一,对于肝病的诊断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测定血清前白蛋白(PA)水平在肝病的诊断、病情判断、疗效观察及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测定患者入院次日、治疗2周、治疗1月血清前白蛋白水平,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结果 急慢性肝炎、重症肝炎及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前白蛋白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其中慢性重症肝炎组降低最明显,经治疗后,急性肝炎组血清PA逐渐恢复正常,而慢性重症肝炎、肝炎肝硬化组恢复不良.结论 PA是一项反映肝功能情况的敏感指标.对病毒性肝炎严重程度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对本院35a来经病理证实的38例小儿肝炎后肝硬化进行了回顾性研究。病例年龄2个月至14岁,平均6.0(±4.2)岁,小于1岁者占18.4%。男女之比为1.4:1。在肝穿刺证实的小儿慢性肝病中占11.5%,在小儿尸解病例中占0.4%。1例有急性乙肝病史患儿,发病5个月肝穿刺证实为早期肝硬化。肝脾肿大突出,但无早期诊断意义。血免疫球蛋白明显升高,补体C3普遍降低。血清乙肝病毒标记物(HBVM)总阳性率72.2%。可见小儿肝炎后肝硬化并不少见,且发病早、发展快,主要为乙肝后肝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