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肾移植患者是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特殊人群,术后早期尿路感染的病原菌谱可能与普通尿路感染患者有所不同。为了避免临床滥用抗生素造成病原菌种类变迁加速和诱导耐药菌产生,本研究总结我院肾移植患者术后早期双J管移植肾肾盂端和膀胱端培养的细菌及其耐药情况,从而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院内发生尿路感染(UTI)的细菌学分布。方法:将148例肾移植患者分早期组和近期组,分析其UTI的细菌学分布情况。结果:早期组76例中发生UTI30例。分离出真菌16株,肠杆菌科菌14株,粪肠球菌4株,其他菌11株,其中多重耐药菌9株;并发严重毒血症4例。近期组72例中发生UTI16例,分离出真菌4株。肠杆菌科菌9株,粪肠球菌5株,其他菌4株;其中多重耐药菌株共同10株;并发严重毒血症7例。结论:大肠杆菌、粪肠球菌是肾移植术后院内发生UTI的主要病原菌;多重耐药菌株感染、严重毒血症及支原体感染。增加了肾移植的近期风险。  相似文献   

3.
潜力  李伟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13,18(5):493-494,517
目的 探讨肾结石合并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以及常用抗生素的药物敏感性.方法 对2010~2011年我院因肾结石合并尿路感染住院患者215例行尿液细菌培养,对培养结果阳性46例患者进行病原菌及对主要抗生素的耐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尿培养病原菌分布依次为大肠埃希菌(58.7%)、铜绿假单孢菌(10.9%)、肠球菌(8.7%)等;对阿米卡星的敏感率为77.8%;头孢哌酮耐药率为62.9%.结论 目前肾结石并尿路感染最常见的病原菌仍为大肠埃希菌,对头孢类抗生素耐药率逐渐增高,治疗上应以病原菌培养和药物敏感结果为依据,合理选择抗生素.  相似文献   

4.
肾移植术后医院尿路感染病原菌及危险期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医院尿路感染的病原菌谱及其危险因素的危险期。方法:定期监测76例肾移植患者术后尿液的病原菌情况,统计多种因素与尿路感染的病原菌谱和发生率的关系。结果:76例患者发生尿路感染30例,发生率为39.5%。分离出真菌16株,肠杆菌科菌14例,其他菌15株。术后5-17d感染者24例,占感染总数的80.0%。  相似文献   

5.
尿路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尿路感染是最常见的社区感染性疾病之一,临床往往首先给予经验性抗菌治疗。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多种耐药菌株不断出现、耐药率不断增加。为进一步了解尿路感染病原菌及其对抗生素耐药性的变化,我们对门诊尿路感染病原菌进行药敏结果分析,以指导临床用药。资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选择在我院门诊治疗的尿路感染患者150例,其中男29例,女121例,平均年龄为(46.83±18.46)岁。所有患者均符合1985年第二届肾脏病学术会议制订的尿路感染诊断标准[1]。2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尿标本分离株用梅埃里公司Vitek-32型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鉴定菌种后按照KB法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肾移植术后早期多重耐药菌(MDROs)感染的临床特点和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月至2016年9月西京医院实施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并规律随访的16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肾移植受者和亲属活体肾移植受者的一般情况。观察MDROs感染的发生率、发生时间、病程、并发症、感染部位、病原学种类,总结患者的治疗方法与预后情况。结果 DCD肾移植受者和亲属活体肾移植受者术后早期的MDROs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4%和2%,移植物功能延迟恢复发生率分别为13%和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移植肾丢失发生率分别为8%和2%,病死率分别为5%和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11例DCD肾移植术后发生MDROs感染,最常见的感染部位为泌尿系统(6例),最常见的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4例)。所有感染患者均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选择适当抗生素,足量、足疗程治疗。预后良好8例,移植肾切除1例,死亡2例。结论 DCD肾移植早期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发生率较亲属活体供肾移植高。严格筛选供体,早期发现、密切监测、及时治疗,可以有效减少MDROs的发生及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社区获得性尿路感染(CAUTI)是女性最常见的感染之一.本研究对近3年来到我院就诊的南京地区女性CAUTI患者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情况进行分析,为女性CAUTI的早期诊断和临床治疗提供实用素材.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真菌性尿路感染的临床特点、病原菌及药敏。方法回顾性分析真菌性尿路感染有关的临床资料。结果共398例尿路感染患者,其中剀例诊断真菌性尿路感染(占22.36%);念珠菌85株(占95.50%);重症监护室(ICU)患者57例(占64.04%)。结论真菌性尿路感染多发生在ICU病房,发病诱因与抗生素使用及留置尿管等有关,以念珠菌为主,耐药率低。  相似文献   

9.
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患者免疫抑制剂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患者救治过程中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方案.方法:报告22例肺部感染的肾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重症肺部感染13例,肺部感染早期或症状较轻的9例.前者立即停用所有免疫抑制剂,给予甲基泼尼松龙;后者减少或调整免疫移植剂用药方案等.13例检出病原菌,其中混合感染10例.结果:18例治愈,移植肾功能正常;死亡2例,放弃治疗2例.结论:对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及时停用或调整免疫抑制剂用量和组合方案,保护移植.肾的功能和及早确定病原菌等,均有利于提高其治愈率,减少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尿路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特征,为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46例尿路感染患者中段尿标本分离的病原菌进行鉴定及药敏实验。结果尿路感染革兰阴性菌感染占总体的67.8%,大肠埃希菌占56.1%,革兰阳性菌中,肠球菌占14.4%,葡萄球菌占13.7%,药敏显示,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呋喃妥因、阿米卡星、二三代头孢敏感;革兰阳性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以替考拉定、万古霉素最高。结论尿路感染应及时进行尿液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慎重应用抗生素,以减少耐药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