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临产前胎膜破裂,称为胎膜早破。早产是指妊娠满28周至不满37足周间分娩者称早产。娩出的新生儿称早产儿。胎膜早破为产科常见并发症之一,亦是引起早产的主要原因之一,恰当处理胎膜早破合并早产将是减少围生儿死亡率的关键。我院分娩的胎膜早破合并早产的43例产妇进行调查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自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住院分娩的胎膜早  相似文献   

2.
我院1987年1月至1987年10月间分娩1813例,其中早产91例,发生率为5.0%;28~32孕周27例,33~<37孕周64例.根据WHO 的规定,早产儿指37孕周以前出生者,但对其下限未做规定。木文沿用国内教课书规定,≥28~37孕周分娩者为早产。本文目的旨在通过对早产相关因素及早产儿情况的概略分析,阐述早产与围产保健的密切关系及商危早产管理方法,以达早期筛查出高危早产孕妇,及时采取预防治疗措施,减少早产发生,降低围产儿死亡率.资料与分析一、早产相关因素分娩动因迄今尚不完全明确,放对发动早产的原因也不十分了解.关于早产相关因素,本文按早产患者入院时导致早产的诱因进行分类,见表1.  相似文献   

3.
早产是指妊娠满28周至不满37足周间发生分娩,是新生儿死亡和出现各种近远期并发症的主要原因。既往研究已经证实,在孕中期经阴道超声证实宫颈缩短的孕妇,早产的发生率增高。在这类孕妇中预防性使用孕激素可以预防早产的发生,但其在双胎妊娠中使用无效。目前已有研究提示,孕激素可能是通过抑制宫颈炎症反应,从而进一步抑制宫颈成熟来达到预防早产的作用。但明确的作用机制目前仍不清楚,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病史指征及超声指征的单胎妊娠孕妇行子宫颈环扎术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21年2月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因病史指征或超声指征行McDonald子宫颈环扎术的子宫颈机能不全单胎妊娠孕妇共27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比较病史指征组(141例)和超声指征组(131例)孕妇的一般临床资料和母儿结局。进一步根据分娩孕周, 将272例子宫颈环扎术孕妇分为≥孕34周分娩组(225例)和<孕34周分娩组(47例), 分析孕34周前早产的影响因素。结果 (1)病史指征组和超声指征组的中位环扎孕周分别为16.6、23.4周, 分娩时较环扎时的中位延长孕周分别为21.4周、14.7周, 分别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病史指征组和超声指征组孕妇的足月产率分别为76.6%(108/141)和71.0%(93/131), 活产率分别为97.2%(137/141)和97.7%(128/131), 活产儿中位出生体重分别为3 155和3 055 g, 分别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72例子宫颈环扎孕妇的新生儿存活共计...  相似文献   

5.
本文收集1993年1月至1995年12月间在我院分娩的早产病例231例,其中自然早产136例(58.87%),有指征早产95例(41.12%)。分析早产的原因,早产儿的窒息,围产儿发病情况及死亡情况。结果:胎膜早破、原因不明、前置胎盘、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居前四位。新生儿窒息率为25.51%,有指征早产新生儿窒息率明显高于自然早产(P<0.01)。围产儿死亡率243.0‰,有指征早产围产儿死亡率明显高于自然早产。孕周<32周,体重<1500g,围产儿死亡率大于500‰。  相似文献   

6.
医源性早产     
医源性早产是指有医学指征需要早产分娩者.近年呈上升趋势,渐成早产不容忽视的原因之一.其发生率因地区和技术水平而不同.导致医源性早产的原因主要是慢性高血压、子痫前期、胎儿生长受限和多胎妊娠等.医源性早产主要发生于妊娠28~34周.对于妊娠26周前的医源性早产倾向于经阴道诱导分娩,妊娠26~34周选择性剖宫产成为主流,妊娠34周以后两种分娩方式均可以考虑.医源性早产对改善妊娠妇女并发症发病以及新生儿结局方面的作用有待大样本前瞻性研究的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在病史指征的宫颈环扎术人群中超声监测宫颈长度(cervical length, CL)的变化及环扎术后<24周短宫颈(CL≤2.5 cm)对<34周早产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年1月至2021年6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行病史指征McDonald宫颈环扎术且资料完整的单胎孕妇共145例的临床资料, 记录在围手术期及环扎术后孕≥20~24、≥24~28、≥28~32周经阴道超声测量的闭合段CL, 按分娩孕周分为≥34周分娩组(n=118)和<34周分娩组(n=27), 分析2组环扎术后CL与<34周早产的关系及环扎术后孕≥20~24周短宫颈孕妇早产的风险。采用χ2检验或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 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2组的CL与<34周早产的关系, 并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环扎术后CL对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 (1)在145例病例中, 足月分娩106例(73.1%), <34周早产27例(18.6%), 其中7例(4.8%)<28周分娩(晚期流产)(其中2例为有生机儿并存活), 总体活产率96.6%(140/1...  相似文献   

8.
早产在我国是指妊娠满28周至不足37周(体重1000-2499g)分娩者。早产儿约占分娩总数的8%,但其占全部非畸形新生儿死亡的70%[1]。早产是导致围产儿死亡、患病及相关并发症的主要原因。因此,如何预测早产,以便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是改善不良妊娠结局的关键。目前宫颈超声检查用于早产预测是国内外产科热点研究之一[2]。研究表明,孕24-35周孕妇宫颈分泌物胎儿纤维结合蛋白(fetal fibronectin,fFN)与早产具有一定的相关性[3]。我院现结合这两种方法用于预测早产,显著提高了早产预测的敏感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早产的影响因素很多,其中环境因素(包括微生物群)的影响最显著,且目前研究证实,阴道微生物组成对特定人种的早产风险有显著影响。2019年6月Nature Medicine 发表了一项以非洲裔人群为主(78%)的病例对照研究,以45例孕23?36周分娩的单胎妊娠孕妇为早产组,以90例足月妊娠(≧39周)的单胎孕妇为对照组,于早、中、晚孕期及分娩后采用拭子擦拭阴道和肛门进行取样。  相似文献   

10.
医源性早产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医源性早产是指有医学指征需要早产分娩者。近年呈上升趋势,渐成早产不容忽视的原因之一。其发生率因地区和技术水平而不同。导致医源性早产的原因主要是慢性高血压、子痫前期、胎儿生长受限和多胎妊娠等。医源性早产主要发生于妊娠28~34周。对于妊娠26周前的医源性早产倾向于经阴道诱导分娩,妊娠26-34周选择性剖宫产成为主流,妊娠34周以后两种分娩方式均可以考虑。医源性早产对改善妊娠妇女并发症发病以及新生儿结局方面的作用有待大样本前瞻性研究的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1.
自然早产与干预早产对妊高征围产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1984年1月至1990年12月住院治疗并分娩的妊高征合并早产的病例共58例,比较妊高征孕妇的自然早产与人为干预引起的早产对围产儿的影响。结果提示:因妊高征病情需要而终止妊娠者,在孕34周后以剖宫产结束分娩对围产儿有益。术前或分娩前使用促胎肺成熟药物有利于降低围产儿死亡。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不明原因早产发生时,母胎界面中自然杀伤细胞亚群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探讨早产发生机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分别检测足月妊娠分娩孕妇30例(正常妊娠组)和不明原因孕周满28周至不满37周无医学指针终止妊娠的孕妇30例(早产组)母胎界面底蜕膜组织中CD4+T细胞、CD8+T细胞、CD56+CD16+NK细胞百分比、Th1及Th2细胞的百分比.结果:①早产组患者CD4+T细胞、CD56+CD16+NK细胞百分比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P<0.05),CD8+T细胞百分比明显低于正常妊娠组(P<0.05);②早产组Th1细胞、Th1/Th2比例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P<0.01).结论:母胎界面局部T淋巴细胞亚群、子宫自然杀伤细胞百分比的改变及Th11细胞增多与不明原因自发性早产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孕妇在孕期行非产科手术时麻醉方式、手术因素及患者是否存在感染对母胎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15年1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87例因非产科疾病行手术治疗孕妇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疾病分类、最终分娩孕周、分娩方式、早产及流产率等妊娠结局,比较不同孕期、不同手术方式、麻醉方式及感染并发症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结果87例患者疾病分类:急性阑尾炎35例(40.2%),宫内妊娠合并宫外孕7例(8.1%),卵巢囊肿蒂扭转9例(10.3%),卵巢肿物21例(24.1%),泌尿系结石13例(14.9%),胆囊结石2例(2.3%);不同孕期接受非产科手术孕妇妊娠结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手术方式孕妇的分娩孕周、分娩方式、流产率、早产率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椎管内麻醉及全身麻醉在分娩方式、分娩孕周、早产及流产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妇合并感染对妊娠结局有影响,孕妇合并感染情况对妊娠结局有影响,感染组分娩孕周低于对照组[(34.7±0.7)周与(38.5±0.2)周,Z=5.088,P<0.05]。感染组剖宫产率、早产率和流产率均高于对照组[41.7% (10/24)与31.7% (20/63), χ2=7.585;50% (12/24)与7.9% (5/63), χ2=19.588;50.0% (12/24)与0, χ2=29.659;P值均<0.05]。 结论孕期行非产科手术仍然可以获得较满意的妊娠结局,对于病情稳定的患者,不同孕期进行手术、不同麻醉方式和不同手术方式对妊娠结局影响没有差别,但对于合并感染的患者,病情本身的进展可能会影响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早产临床特点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分娩的2427例双胎妊娠临床资料,将分娩孕周为28~36~(+6)周的双胎妊娠孕产妇及其新生儿作为早产组(1741例),同期分娩孕周为37~40~(+6)周的双胎妊娠孕产妇及其新生儿作为对照组(686例),比较两组病例临床资料特点,分析导致双胎妊娠早产的危险因素。结果:2009~2016年双胎妊娠分娩量呈上升趋势,平均早产率为71.73%。双胎妊娠早产中自发性早产占47%,医源性早产占28%,胎膜早破占25%。早产组平均分娩年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受孕比例、初产妇比例、规律产检比例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既往剖宫产次、当次分娩剖宫产率及子痫前期、胎膜早破、羊水过少、前置胎盘、胎盘植入/粘连、瘢痕子宫比例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子痫前期、胎膜早破、羊水过少、前置胎盘及不规律产检是双胎妊娠早产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双胎妊娠早产原因以自发性最多,其次为医源性及胎膜早破。子痫前期、胎膜早破、羊水过少、前置胎盘及不规律产检是双胎妊娠早产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极早期和早期早产间妊娠并发症、分娩方式及早产儿出生结局的差异。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3月至2017年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孕32周之前分娩的166例孕妇为研究对象,按分娩孕周分为极早期早产组(孕28周,64例)和早期早产组(孕28~31+6周,102例),对两组孕产妇及早产儿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两组孕妇的妊娠并发症主要包括:胎膜早破(27.11%)、妊娠期糖尿病(22.89%)、胎位异常(17.47%)、胎盘异常(16.27%)、宫颈机能不全(6.02%)及胎儿窘迫(5.42%);但是早期早产组并发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极早期早产组(P0.05),而宫颈机能不全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极早期早产组(P0.05)。(2)早期早产组的剖宫产率明显高于极早期早产组(P0.001),其中早期早产组中以并发胎盘异常的孕妇剖宫产率明显增加(P0.05)。(3)早期早产组新生儿出生状况优于极早期早产组新生儿(P0.001),而极早期早产组新生儿NICU住院天数、治疗放弃率长于或高于早期早产组新生儿(P0.001)。结论:孕期应重视常见妊娠并发症胎膜早破的发生,积极筛查妊娠期糖尿病及识别宫颈机能不全的高危因素。对于医源性的早产,应慎重权衡利弊,在母儿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延长孕周至孕28周以上,以改善早产儿结局。  相似文献   

16.
曾有先兆流产的妊娠,其继续进展及结局常为孕妇的主要顾虑。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先兆流产与早产及低出生体重儿显著有关。从另一角度来看,与此一致的是妊娠并发先兆流产时,早产及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增加,围产死亡也增加。本研究前瞻性地仔细观察93例有先兆流产后继续妊娠的整个孕期、分娩及围产期,并与一组282无例危险因素孕妇相比较。相比条件妊娠至少维持至28周。结果可见需要治疗的妊娠并发症总数在先兆流  相似文献   

17.
早产原因及对母婴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早产是围生儿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随着围产医学及新生儿监护治疗技术的发展 ,早产儿存活率逐年提高 ,但多种高危因素 ,如胎膜早破、妊高征、感染等 ,影响孕妇的安全及早产儿的生存质量 ,需要采取预防措施 ,以降低早产的发生率。1 临床资料1.1  2 0 0 1年 1月至 2 0 0 3年 1月在我院分娩的产妇共 172 0例 ,其中足月产 15 88例 ,占 92 .33% ;早产 132例 ,占同期分娩的 7.6 7% ,包括单胎妊娠 118例 ,多胎 14例 (3胎妊娠 1例) ;初产妇 119例 ,经产妇 13例 ;年龄最大 4 5岁 ,最小 2 3岁 ,平均 2 9岁。将早产 132例分为两组 ,孕 2 8~ 34周组…  相似文献   

18.
有早产史是以后妊娠再次发生早产的高危因素,目前还无公认的标准对有早产史的孕妇进行产前监测。通过对有早产史的孕妇,其胎儿纤连蛋白及超声下宫颈长度来预测再早产的危险性。 从国家儿童健康与人类发展研究所中取其1992年9月~1994年7月间2913例资料进行研究。其中58%为经产妇(以往分娩过孕周≥20周),15.6%1次或多次发生≥20孕周至<37孕周的早产史。选用37孕周为上限包括有早产史妇女,但降低下限从20~18孕周包括由于宫颈机能不全所致的早产者。有多次早产史的孕妇,按最近1次早产孕周数评价。1718例行过宫颈B超检查,对1282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目的为探讨母血浆雌二醇和孕酮的水平对早产的作用。作者对29名患者进行了研究,其中高危组15例有早产或晚期流产史;最佳组14例完全正常孕妇为对照。自妊娠20周至分娩前每隔2周取静脉血5ml,每次取得的标本立即离心,将分离出的血浆置于-20℃保存。按照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规定制备试剂用放射免疫法测定雌二醇及孕酮。高危组中5例早产,10例足月产,故又分为高危早产组和高危足月产组。  相似文献   

20.
为观察妊娠头三月阴道出血持续或未持续至20周以后的孕妇与胎儿预后不良的关系,根据1977年8月至1980年3月波士顿妇女医院实施的分娩询问程序表,个人询问及病历复习,将妊娠头三月及随后各期的出血孕妇,与无出血者的妊娠结果进行比较,出血组1389例,其中1174例仅头三月出血,215例有孕早期及其以后各期出血。对照组为无阴道出血者,计10055例。所评价的不良围产期后果为低体重儿(LBW,<2500g)、极低体重儿(<1500g)、早产、足月低体重儿、死胎及新生儿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