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 毫秒
1.
出血性小肠疾病的诊断问题:附103例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对103例已确诊的出血性小肠疾病病例,从病因分类、出血量、出血部位及诊断程序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在病因分类上以感染性疾病为主(73/103),与国内同仁报道有别。次为良、恶性肿瘤(20/103),再次为小肠憩室(7/103)和其他罕见病种(3/103)。而出血量与病种关系方面,少量者占77%,其中以感染性疾病和各类肿瘤为主。中等量占20%,包括小肠憩室,延误治疗的感染性疾病。大出血者占3%,它们是误诊的肠伤寒和憩室病。在病灶定位方面,上段者占22%,多为各类肿瘤。下段者占78%,包括大量感染性疾病及憩室病。至于诊断程序方面,首先应在认真排除各类感染性疾病的前提下,着重对小肠憩室、各种肿瘤和血管畸形加以鉴别。  相似文献   

2.
选择性动脉造影对小肠出血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为了更有效地诊断小肠出血的病因。方法:对26例经胃肠气钡双重造影及内镜检查的原因不明的小脑出血病例作了选择性动脉造影.结果:急性大量出血8例,慢性或间歇性出血18例,全部病例有异常发现,造影剂外溢3例,显示病理血管23例,其中19例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结论:动脉造影是小肠出血的一种安全、敏感的检查手段,特别有利于诊断小肠肿瘤,选择正确的止血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小肠出血诊断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和分析小肠出血诊断问题。方法:对52例经动脉造影、核素扫描、小肠钡灌等1项或多项检查及手术证实的小肠出血进行分析、结果:良性病变(82.7%)多于恶性病变(17.3%)。良性病变中以平滑肌瘤及血管病变为主,以便血而无呕血及特异性消化道症状为其临床特点。小肠钡灌可提高诊断率,但其应用受急诊检查条件差,插管困难等影响,本组仅作2例,ECT可以做为血管造影的预先检查项目。结论:本组血管造影21例,17例阳性,占81%,对小肠平滑肌瘤和血管病变确诊率高。对剖腹探查及术中肠镜仍未能发现病变者应慎重考虑是否切除肠段.  相似文献   

4.
小肠血管病变合并出血的诊断和治疗:附16例报告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对16例血管畸型合并出血的分类和部位、临床特点、诊断方法的选择和治疗进行分析和评价。方法:采用内镜、全消化道造影、小肠气钡、吞线试验、血管造影、核素显象等方法进行检查。结果:16例中10例手术病理诊断血管畸形7例,血管瘤3例。临床特点为中老年多,病程长,反复间断出血,有自限性,多为黑粪和粪隐血试验阳性,半数伴有小肠外血管病变。结论:评价诊断方法的选择,以血管造影和核素扫描阳性率最高,强调吞线试验简便易行,经济实惠,定性定位俱佳。术中内镜兼有诊断和治疗的双重作用,采用内镜下病灶注射止血剂、电凝和微波治疗,安全、方便、创伤小。  相似文献   

5.
74例小肠出血患者的病因分析及诊断方法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小肠出血的病因,并对其检查方法进行评价,以提高对小肠出血这一少见病的认识。方法 对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近10年来确诊的74例小肠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病因以小肠肿瘤最为多见(44.6%),其他依次为憩室(23.0%)、血管疾病(16.2%)及炎症(16.2%)。小肠气钡双重造影开展较普遍,检查阳性率为76.3%(29/38)。血管造影、核素扫描、小肠镜、剖腹探查及术中肠镜开展尚不普遍。各种检查均有其缺陷。结论 小肠出血病例中,小肠肿瘤为常见病因,小肠气钡双重对比造影对于小肠出血的诊断是应用较广的主要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25例小肠出血的临床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和方法:对我院25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十二指肠降段以下的小肠出血病例,就出血病因、病变部位、血表现、腹部体征与诊断手段等进行临床分析.结果:结果显示出血病因以小肠肿瘤为主,占40%(10/25),并以恶性肿瘤为主,其次为感染性疾病占28%(7/25)、小肠憩室占20%(5/25)、血管瘤占12%(3/25),与国内其它文章的报道相似.出血的主要表现为血便或黑便,其无法提示出血部位,而与出血量和出血速度相关,空肠上段出血量较大者可伴有呕血.有腹部明显压痛者多为炎症性小肠疾病或恶性肿瘤,扪及腹部包块常提示为恶性肿瘤.术前已明确出血部位的有17例,术前诊断率为68.0%(17/25).18例非感染性疾病中有11例术前通过影像学检查明确出血部位,术前诊断率为61.1%(11/18),其中13例经全胃小肠钡餐检查,5例为阳性,阳性率为38.5%(5/13),均为小肠肿瘤;另外5例行核素扫描检查、1例行选择性肠系膜上动脉造影检查,均为阳性.结论:对不明原因的小肠反复血病例,应将插管法小肠灌肠双重对比造影作为常规检查以提高检查的阳性率,出血期间行核素扫描或/及选择性动脉造影检查可进一步提高诊断率,对特殊病例有条件可开展小肠镜检查.  相似文献   

7.
^99mTc—红细胞核素显象对小肠出血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寻找一种更灵敏,准确的小肠出血诊断方法,弥补其它方法之不足。方法:用99mTc体内标记红细胞核素显象对100例临床疑诊为小肠出血的病人,进行出血定位诊断并与内镜、气钡双重造影及动脉造影比较。结果:显象阳性率为90%,高于其它检查方法,而诸法与手术所见的符合率以显象最高为96%,其它方法均不超过50%.核素显象对小肠出血诊断灵敏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96%,98%及95%。结论:核素显象对小肠出血定位诊断是一种很好的检查方法,且安全、可靠、灵敏、准确,对病人无痛苦、无创伤,并可为外科手术提供可靠的信息.  相似文献   

8.
手术证实86例小肠出血的病因及诊断方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小肠出血的病因和诊断方法。方法:收集我院确诊的小肠出血患者共86例,分析其病因及诊断方法。结果:86例小肠出血的患者中,小肠良性肿瘤、憩室、恶性肿瘤、炎性肠病、血管病变分别有25例(29.1%)、20例(23.3%)、16例(18.6%)、16例(18.6%)、9例(10.4%)。小肠ECT检查诊断小肠活动性出血的阳性率、定位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82.4%、70.6%。肠系膜DSA检查对小肠病变的发现率、诊断小肠活动性出血的阳性率、定位、定性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80.9%、59.6%、76.6%、74.5%。肠系检查定位和定性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41.2%、38.2%。结论:小肠肿瘤是小肠出血的第一位原因,ECT诊断小肠活动性出血阳性率高于DSA,DSA、ECT定位诊断价值大,DSA定性诊断价值高于肠系检查。  相似文献   

9.
小肠出血的定位诊断李继坤1戴植本SubjectheadingsGastrointestinalhemorhage/diagnosisIntestine,smal/pathology主题词胃肠出血/诊断小肠/病理学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5745小肠出...  相似文献   

10.
隐匿性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和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隐匿性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和诊断分析杨林袁爱力张振书周殿元Subjectheadingsgastrointestinalhemorhage/etiology;gastrointestinalhemorhage/diagnosis;stomachdise...  相似文献   

11.
INTRODUCTION Due to the lack of specific clinical symptoms and physical signs of small intestinal bleeding and the limitations in the present diagnostic methods for tumors inside the alimentary tract, early diagnosis of small intestinal bleeding is diffic…  相似文献   

12.
小肠良性肿瘤临床分析——附70例报告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对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肠良性肿瘤70例,就其主要临床表现和有关诊断方法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采用血常规、X线检查和其他检查。结果:小肠良性肿瘤中以平滑肌瘤和血管瘤为多,占82.86%(58/70),病变部位以空肠居首,占57.14%(40/70),无明显慢性腹痛而又反复大出血者,19例急诊血管造影阳性,手术证实的病变部位与造影一致,病理诊断符合率89.47%(17/19)。结论:血管造影对小脑肿瘤出血有定性及定位的诊断价值.小肠钡灌亦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剖腹探查应慎重,以期达到确诊及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双气囊内镜和胶囊内镜诊断小肠出血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双气囊内镜和胶囊内镜对小肠出血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比较双气囊内镜、胶囊内镜及全消化道造影对小肠出血病灶的总体检出率;通过自身对照,比较双气囊内镜和胶囊内镜对小肠出血诊断率;分析胶囊内镜对1次双气囊内镜检查明确诊断率的影响。结果105例小肠出血患者中,双气囊内镜检出克罗恩病24例,腺癌15例,慢性非特异性炎症12例,不明原因小肠溃疡10例,小肠间质肿瘤8例,小肠息肉8例,小肠血管畸形出血6例,钩虫病5例,麦克尔憩室及多发憩室5例,小肠淋巴瘤3例,无明显异常9例,阳性率91.4%(96/105)。其中40例进行胶囊内镜检查,病变检出率75.0%(30/40);75例患者全消化道造影检查,病变检出率33.3%(25/75)。根据胶囊内镜结果1次双气囊内镜检查明确诊断率90.0%(36/40),而根据临床特征及消化道造影结果1次双气囊内镜检查明确诊断率69.2%(45/65)。结论小肠疾病的主要病因是小肠良性溃疡(包括克罗恩病)、肿瘤、慢性炎症,其次是息肉、血管畸形、寄生虫感染、麦克尔憩室及淋巴瘤等。双气囊内镜对小肠出血诊断率高于胶囊内镜,胶囊内镜能提高1次双气囊内镜明确诊断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单气囊小肠镜在小肠疾病诊治过程中的安全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2009年4月至2010年7月间采用单气囊小肠镜榆查或治疗的8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准备时间、检查时间、病变检出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83例患者包括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37例、不明原因慢性腹痛38例、慢性腹泻1例、不明原因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