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于1985年在国内开始应用计数蚊胃摄入微丝蚴数与供血者同量末梢血微丝蚴数相比较的方法,观察淡色库蚊吸血时的微丝蚴摄入量及幼丝虫发育成熟率。以3组共16例不同密度微丝蚴血症者作供血源,即超低密度(60μl末梢血查不出微丝蚴,1ml静脉血微丝蚴10条以下)7例、低密度(60μl末梢血微丝蚴5条左右)5例,和中等密度(60μl末梢血微丝蚴数10条)4例,淡色库蚊吸血时摄入微丝蚴数与末梢血微丝蚴数相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均无显著差异(t分别为0.667、0.791和0.014.p均大于0.05);3组淡色库蚊幼丝虫发育成熟率依次为11.5%、37.1%和45%。以上结果提示,淡色库蚊吸血时摄入微丝蚴未见浓集现象,而幼丝虫发育成熟率则随供血者微丝蚴密度增高而增高。  相似文献   

2.
作者以采自无班氏丝虫流行的印尼雅加达东郊贝卡西和西郊唐格朗两地的致乏库蚊蛹期及来自曼谷、台北、西贡的蚊卵和幼虫,分别在实验室内饲养,给羽化后3~4天的雌蚊饲以班氏微丝蚴血症(8~32条/20立方毫米)者的血液。吸血后将未感染雌蚊的子代,如上法饲以同一供血者的血液进行累代选育。弃去吸血后4天内死亡的蚊虫,对以后死亡的蚊虫作解剖检查有无发育中的幼丝虫。至吸血后7~9天杀死存活的蚊虫,解剖观察幼丝虫的发育情况,该时蚊体内的幼丝虫为易于识别的Ⅱ期幼丝虫。凡有发育的幼丝虫存在的为敏感的蚊虫。  相似文献   

3.
本文用南京株和合肥株淡色库蚊以及广东株致倦库分别人工感染广东株周期型班氏丝虫,并对其易感性进行比较,用一名微丝蚴密度为24条/60μl的班氏丝虫微丝蚴血症者血液感染南京株淡色库蚊334只,合肥株淡色库蚊139只和致倦库蚊241只,L3阳性率分别为12.57%、.5.76%和5.80%。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告德州市基本消灭丝虫病9年后,血检流动人口1206人,微丝蚴阳性率2.32%。八里庄、西长等4个窑场人群微丝蚴率高达11.56%(20/173)。虫种鉴定为班氏丝虫。患者120μl血液微丝蚴>10条者为60%。共捕获蚊虫2086只,淡色库蚊占95.69%。宿主120μl血液微丝蚴11~43条组的淡色库蚊自然感染率明显>1~7条组,且蚊虫经过饲养幼虫并能发育到感染期。由此证明,输入性传染源如不加强管理将有可能起到传播作用,尤以微丝蚴高密度者为然。  相似文献   

5.
不同日龄致倦库蚊分别经胸内接种马来丝虫微丝蚴后,比较观察了蚊虫体内微丝蚴的黑化率、(?)虫率以及感染性蚊虫的比率。接种后第3、4、5、9d解剖接种蚊虫,结果表明,1~2日龄蚊虫体内微丝蚴黑化率显著高于15~16日龄蚊虫,分别为84.1%和57.5%。三期幼虫率则相反,分别为1.5%和3.7%。黑化的微丝蚴主要分布在蚊虫腹部,占72.3%和69.1%。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告采用改进的微量注射技术和较为精细的计数方法,以2—10条微丝蚴/蚊,定量注射感染中华按蚊和致倦库蚊,找出了这两种蚊虫的微丝蚴感染量与感染期幼丝虫阳性率、幼丝虫平均发育成熟率之间的定量关系;比较了在注射感染条件下两种蚊虫对马来丝虫易感性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告嗜人按蚊对班氏丝虫人工感染的易感性,并和中华按蚊、致倦库蚊和东乡伊蚊的易感性进行比较。在用一名微丝蚴密度为190条/20cmm的班氏微丝蚴血症者血液感染的188只嗜人按蚊、202只中华按蚊、280只致倦库蚊和129只东乡伊蚊中,L_3阳性率分别为35.64%、9.41%、30.0%和65.89%;而在用另一名微丝蚴密度为83条/20cmm的班氏微丝蚴血症者血液感染的188只嗜人按蚊、134只中华按蚊、289只致倦库蚊和176只东乡伊蚊中,L_3阳性率分别为18.09%、3.73%、13.84%和39.77%。结论认为,嗜人按蚊对班氏丝虫人工感染的易感性明显高于中华按蚊,明显低于东乡伊蚊,而与致倦库蚊的易感性处在同一水平上。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基本消灭丝虫病地区残存中等密度和较高密度微丝蚴血症者持续时间及传播丝虫病的作用。 [方法 ]应用常规厚血膜法对残存微丝蚴血症进行追踪观察和定期对全民进行普查 ,在流行季节解剖致倦库蚊观察幼丝虫的感染率和感染度 ,以及应用 IFAT进行人群抗丝虫抗体水平测定。 [结果 ]2例中等密度和较高密度微丝蚴血症者持续时间长达 12年以上。致倦库蚊幼丝虫自然感染率及感染度呈逐年下降趋势 ,于第 16年的人群血检中发现 1例丝虫新感染者。 [结论 ]残存中等密度和较高密度班氏微丝蚴血症持续时间可超过 12年。基本消灭丝虫病地区个别残存中等密度和较高密度微丝蚴血症者仍具有传播丝虫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了解经海群生治疗后剩留的微丝蚴感染蚊虫后能否发育成感染期幼虫。试验对象为3例班氏微丝蚴携带者,第1例为41岁农民,经海群生3个疗程(总量为12.9克)治疗后115天又查到微丝蚴;第2例为15岁的学生,服海群生一个疗程(总量5克),于治后46天查见微丝蚴;第3例为35岁的家庭妇女,未经治疗作为对照。在晚上10~11时用实验室饲养的致乏库蚊分别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告经注射感染的马来丝虫微丝蚴在幼龄中华按蚊、幼龄致倦库蚊和老龄致倦库蚊体内早期发育变化的情况。接种后60h,幼丝虫在这三类蚊虫体内的发育已有明显差异。幼龄中华按蚊体内正常发育的幼丝虫比例最高(72.3%);幼龄致倦库蚊体内黑化幼丝虫的比例最高(75.4%);而老龄致倦库蚊体内以滞育或畸形的幼丝虫比例最高(67.1%)。实验表明,蚊虫的免疫是影响幼丝虫发育的一个重要因素。免疫反应的强度在不同的蚊种间有显著差异,且随蚊虫日龄的增加而下降。  相似文献   

11.
本实验用的彭亨丝虫亚周期株的微丝蚴系用盛有肝素的注射器抽取微丝蚴阳性猫的静脉血取得的,以未感染的犬或猫血稀释至每40ml血含有300~350条微丝蚴,然后将其置于装置饲血膜的容器中,待血温平衡后给埃及伊蚊饲血。将吸血的蚊虫饲养于温度为26±1℃,相对温度为75~85%的蚊笼中。感染后9~12天将蚊虫压碎收集感染期幼虫经腹腔注射感染蒙古沙鼠。犬恶丝虫感染埃及伊蚊的方法同上。结果:5-氟尿嘧啶30mg/kg/天×4天腹腔注射沙鼠体内彭亨丝虫成虫无作用,在第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告两株班氏丝虫在小动物体内发育的进一步实验观察结果。观察接作者以前(1979)所采用的方法进行,将印尼雅加达(J)株和中国金门(K)株班氏丝虫微丝蚴感染致乏库蚊和东乡伊蚊,若干天后将所获感染期幼虫经鼠蹊皮下注射接种长爪沙鼠和仓鼠,每鼠接种幼虫22~234  相似文献   

13.
宁波市辖有11个县(市)、区,总人口507万,以马来丝虫流行为主,兼有班氏和马来两种混合感染,传播媒介马来丝虫为中华按蚊,班氏丝虫为致倦库蚊。本市于1986年达到基本消灭丝虫病标准,随之转入对一周岁以上人群的监测工作。 (一)纵向监测 1.人群血检:1985~1989年共血检13119人,于1985年发现微丝蚴阳性者1例,密度为8mf/60μl,其余均为阴性。 2.蚊媒解剖:在蚊虫生长高峰季节,捕检帐内吸血中华按蚊8228只,解剖淡色库蚊、致倦库蚊5040只,均未发现阳性蚊虫。 3.血清学监测:采用IFAT检测,以≥1∶20以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传播阻断后班氏丝虫病残存微丝蚴血症者微丝蚴密度消长、持续时间及人群新感染情况。 方法 选择湖南省吉首市儿科坨寨作为观察点,进行22年纵向观察(1984-2005年),应用常规厚血膜法定期进行全民血检,观察残存微丝蚴血症者的微丝蚴密度消长和自然转阴情况,以及新感染情况。应用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T)和丝虫特异IgG4试剂盒检测人群丝虫抗体水平。在传播季节解剖致倦库蚊观察幼丝虫的感染率和感染度。以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方法观察残存微丝蚴血症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结果 基本消除丝虫病后的19年间,10次全民血检共检出微丝蚴血症者4例,其中原微丝蚴血症者3例,新感染者1例。4例微丝蚴血症者中,1例7年内自然转阴,1例第9年转阴后第12年又查到微丝蚴,至第13年自然转阴,另1例第14年转阴后第19、20年又分别查到微丝蚴,至第21年经乙胺嗪治疗后转阴;新感染者微丝蚴血症持续5年,经乙胺嗪治疗后转阴。血清学(IFA、 IgG4)检测未发现新的抗体阳性者。致倦库蚊幼丝虫自然感染率及感染度呈逐年下降趋势。 结论 丝虫病传播阻断后,个别残存传染源的微丝蚴血症可持续20年以上。  相似文献   

15.
我国流行的班氏丝虫为夜现周期型,致倦库蚊和淡色库蚊为主要传播媒介,微丝蚴(mf)在外周血液中周期性出现的机理虽然有不少学说,至今未完全阐明。我们在贵州省思南县华溪沟村对12例班氏mf血症者的mf在人体外周血液中出现的时间与当地传播媒介致倦库蚊叮人吸血活动规律,以及不同mf密度患者对致倦库蚊幼丝虫的感染情况等有关参数进行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6.
广东省65个市、县有丝虫病流行。1953~1969年调查,平均微丝蚴为3.05%,平均微丝蚴密度为32.9条/60μl,全省微丝蚴血症者约200万人,班氏丝虫病媒介是致倦库蚊,马来丝虫病传播媒介为中华按蚊和嗜人按蚊。1953~1986年,全省共血检61 280 516人次,海群生对象治疗1 307 529人,全民服药防治4 175 785人,海群生药盐防治2 474 506人。65个市、县的丝虫病防治效果考核共血检487 971人,发现微丝蚴血症590人,平均微丝蚴率为0.12%,以行政村为单位均在1%以下,1987年卫生部确认全省范围基本消灭丝虫病。1988~1989年开展监测工作,共血检356 016人,发现微丝蚴血症818人,平均微丝蚴率0.23%。解剖致倦库蚊29 662只,14只蚊体内发现幼丝虫,感染率为0.05%,中华按蚊2 412只,未发现幼丝虫。1989年,全国丝虫病防治科研指导组对广东省丝虫病监测工作进行调查,血俭3 217人,发现微丝蚴血症者4人,微丝蚴率为0.12%。  相似文献   

17.
致倦库蚊是班氏吴策线虫的重要媒介之一,但其媒介能量因地理区域而有差异。这种差异究竟是由蚊株还是丝虫株的不同所造成,目前尚不清楚。为测定海地株致倦库蚊和班氏丝虫株组合的媒介能量,作者进行了以下试验:(1)在实验室控制条件下蚊对班氏微丝蚴(mf)的摄入量。(2)mf移行到胸肌的时间和在胸肌滞留的时间.(3)摄入mf发育为第3期幼虫(L_3)的比例。实验用蚊为海地Leogane株致倦库蚊第40~44代。含mf的虫血采自经常到海地旅行的感染者;按Lowrie(1983)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宁波市是以马来丝虫病流行为主的马来丝虫和班氏丝虫中、低度混合流行区 ,中华按蚊和致乏库蚊为其传播媒介。 195 0年人群微丝蚴阳性率为 8.95 % (16 1/ 1799) ,195 1年调查应征青年微丝蚴阳性率为 30 % (90 / 30 0 ) ,全市于 195 0~ 1986年共查出微丝蚴阳性者 16 130 8人 ,体征阳性病人为 810 2 3人。1 防治情况全市丝虫病防治工作分为普查普治 (包括调查摸底 )和复查复治 (包括巩固扫尾 )两个阶段。 1972年前为第一阶段 ,全市共普查 36 0 30 6 0人 ,微丝蚴阳性 15 2 4 6 8人 ,微丝蚴阳性率4 .2 3% ;体征阳性 (流火、象皮肿 ) 6 14 13人 …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班氏丝虫微丝蚴血症者的持续时间、密度消长及传播作用。方法采用厚血膜法每年或每隔1~3年对微丝蚴血症者和监测点全寨人血检,用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T)和丝虫特异IgG4试剂盒检测人群丝虫抗体水平,用快速酶联免疫试验(ICT)检测人群丝虫特异抗原,在传播季节解剖致倦库蚊,了解幼丝虫感染率、感染度及传播作用。结果在24年观察期间,11次全民血检,检出5例微丝蚴血症者,其中原微丝蚴血症者4例,新感染者1例。4例原微丝蚴血症者中,2例分别于第7年和第13年自然转阴;另外2例微丝蚴血症分别持续20年和24年,经用乙胺嗪治疗后转阴。结论个别微丝蚴血症者可持续24年以上,具有一定的传播作用,监测工作仍不能终止。  相似文献   

20.
应用马来丝虫易感媒介中华按蚊和不易感媒介淡色库蚊研究了丝虫对蚊虫不易感的机理,并进行了比较观察。93%的马来微丝蚴不能穿过淡色库蚊胃壁,为其不易感染的主要原因,少数穿过胃壁的微丝蚴,在从血腔向胸肌的移行过程中被黑化反应杀死,构成其不易感的另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