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血压前期与血尿酸相关性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高血压前期与血尿酸的相关性。方法以高血压前期患者(85例),健康对照组(70例)及高血压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检测其血清尿酸水平。结果血尿酸水平高血压前期组(30175±34.15)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265.44士56.48)(P〈0.01),但低于高血压组(346.81±24.58)(P〈0.01);高血压前期组的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15.44%,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的3.54%(p〈0.01),低于高血压组27.12%(P〈0.01)。血压与尿酸相关性分析显示:血尿酸水平与收缩压、舒张压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215,0.274,P〈0.01)。结论高血压前期已有血尿酸升高,血尿酸可以作为预测及评估高血压及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血清尿酸与高血压病的关系及临床价值。方法用日立7170S型全自动生化仪对5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病组)和50例健康者(对照组)分别测定血清尿酸水平。结果高血压病组有并发症者高尿酸血症的检出率(61.53%)明显高于无并发症者(29.16%),χ^2=10.19,P〈0.01;有并发症患者血清尿酸水平显著高于无并发症者(t=3.01,P〈0.01);有无并发症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t分别为6.17、2.40,P〈0.01或0.05)。结论检测血清尿酸水平可为临床诊断高血压和预防并发症提供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112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与血清尿酸水平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召英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35):121-121,126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与血清尿酸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112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组)与108例血压正常者(对照组),检测其血清尿酸(uA)水平,进行对照研究。结果高血压组血清尿酸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2级和3级高血压组血清尿酸水平高于1级高血压组(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清尿酸水平高于老年血压正常者,随着血压升高,血清尿酸水平有增高趋势。血清尿酸水平增高是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之一,治疗高血压的同时要重视治疗血清尿酸的异常增高。  相似文献   

4.
黄珮  季红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3,(12):1688-1690
目的:探讨男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尿酸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在病情进展中变化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择男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50例,1、2、3级患者各50例,检测并比较其血尿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同时设立健康对照组。结果:1、2、3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尿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血压级别的升高,血尿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同步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级,2、3级,1、3级之间血尿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级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较1、2级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男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尿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增高,且二者有明显相关性,尿酸对超敏C反应蛋白具有促进作用。二者可能与高血压发生的血管炎症和损伤因素有关,有效控制血压可明显降低血尿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血清镁含量与C反应蛋白浓度及血压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对18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及100例健康体检者的空腹血清进行Mg^2+和C反应蛋白的检测,所有患者均同期接受动脉血压测定。结果高血压组血清Mg^2+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CRP浓度则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在高血压组中血清Mg^2+水平与血清CRP浓度及血压水平呈显著负相关(分别为r=-0.529、r=-0.674,P〈0.01),而CRP浓度随着血压水平的升高而逐渐升高,与血压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617,P〈0.01)。结论低镁高C反应蛋白在高血压患者中普遍存在,提示炎症反应可能参与了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高血压患者适当补充Mg^2+,对降压治疗有一定疗效。尤其是顽固性高血压的治疗。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高血压与高尿酸血症关系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庄梅  方颖 《贵阳医学院学报》2002,27(3):223-224,228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与高尿酸血症(HUA)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尿酸酶法测血尿酸水平,苦味酸法测血清肌酐水平,并检测102例EH患者、14例正常人,并对比分析。结果:EH患者的血尿酸水平比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HUA发生率明显增高(P<0.01)。其中:Ⅲ级EH患者血尿酸水平较1级EH患者显著升高(P<0.05),Ⅲ级EH较Ⅱ级EH、Ⅱ级EH较Ⅰ级EH患者血尿酸水平升高,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尿酸水平与收缩压、舒张压均呈正相关。EH伴HUA者肾功能受损(轻度)的发生率较不伴HUA者明显升高(P<0.05)。结论:EH与HUA关系密切,临床中若两者并存,切不可忽视降血尿酸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尿酸水平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及病因的相关性,分析部分患者心功能改善后血清尿酸水平的变化。方法80例老年CHF患者根据病因分为冠心病组、高心病组、扩张型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及肺心病组,并按心功能分级分为Ⅱ级组、Ⅲ级组、Ⅳ级组,42例健康老人作为对照,检测血清尿酸水平(采用尿酸酶法)。部分患者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清尿酸水平。结果不同病因所致心衰患者血清尿酸水平均升高(P〈0.01),且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病心衰组较其他病因组升高显著(P〈0.01)。按心功能分级三组间组组比较血清尿酸水平差异显著(P〈0.01)。心衰纠正后尿酸水平显著降低较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老年CHF患者血清尿酸水平增高且随心衰加重而升高明显,血清尿酸水平为测定老年心衰患者特别是冠心病和高心病心衰严重程度及评定疗效的一项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血清尿酸水平在慢性肺心病(CCP)心衰程度评估的价值。方法:将100例CCP患者按NYHA心功能分级法分为三组,采用尿酸酶法检测血尿酸水平,并将检测结果与30例健康者比较。结果:CCP组高尿酸血症发病率为58.00%,高于健康组的3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S);CCP组尿酸水平为(462.7±109.5)肚mol/L,高于健康组的(341.8土102.1)μ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Ⅳ级组尿酸水平为(491.5±112.6)μmol/L,高于I-Ⅱ级组的(351.2±102.8)μmol/L(P〈0.01)、III级组的(421.8±107.1)μmol/L(P〈0.05);血尿酸与LVED呈正相关(P〈0.01),与LVEF呈负相关(P〈0.01)。结论:CCP患者血尿酸水平与心衰程度呈正相关,血尿酸水平检测可作为评估心衰程度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血尿酸水平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尿酸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动态观察14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及51例正常对照者的血尿酸(BUA)浓度与血肌酐(Cr)浓度,分析血尿酸与肾功能的关系。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尿酸浓度明显高于对照者(P<0.01);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就诊时血尿酸浓度增高者44.6%(25/56)先后发生了肾功能损害,而血尿酸浓度不高者仅25%(21/84)发生了肾功能损害,两者差异显著(P<0.01);肾功能受损且就诊时血尿酸水平明显高于肾功能正常组(P<0.01),而血肌酐水平差异不明显(P>0.05)。46例肾功能受损病人就诊时第一次血尿酸异常者25例,而血肌酐异常者仅13例,两者差异明显(P<0.01)。结论:血尿酸水平升高可能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肾功能损害的早期指标,对肾功能损害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0.
国希云  邓娴  贾晓清  赵黎明 《中国医药导报》2011,8(29):143+145-143,145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清尿酸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择高血压病患者230例(高血压组)及健康查体者200例(正常对照组),检测血清尿酸水平。结果: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血压病患者血清尿酸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②高血压病患者组高尿酸血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结论:高血压病患者血清尿酸水平明显升高,血清尿酸水平升高与高血压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清hs-CRP及sICAM-1水平, hs-CRP及sICAM-1水平是否随着血尿酸水平的升高而升高。方法选择1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及120名血压正常者,记录一般临床资料,观察hs-CRP和sICAM-1是否随着血尿酸水平升高而升高,两者是否有联系。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尿酸水平、血清hs-CRP及sICAM-1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者(P值均<0.01)。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hs-CRP水平与尿酸水平及高血压年数呈正相关(r=2.516、8.096,P值均<0.05),sICAM-1水平与尿酸水平呈正相关(r=0.945 P<0.05);正常人组血清hs-CRP水平与尿酸水平呈正相关(r=2.094, P<0.05),sICAM-1水平与尿酸水平及年龄呈正相关(r=0.556、3.463,P值均<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尿酸水平、血清hs-CRP及sICAM-1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hs-CRP及sICAM-1水平均随着尿酸水平的升高也相应升高,提示随着尿酸水平的升高,体内的炎症反应更活跃。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尿酸水平与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2012年5月-2013年5月期间,我院诊治的6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根据血尿酸(UA)水平,将其分为高尿酸组(UA≥440umol/L)和尿酸正常组(UA〈440umol/L),每组各33例。通过间接测量法记录血压,观察血压和血尿酸水平的变化情况及相关性。结果:与尿酸正常组相比,高尿酸组高血压发生率明显升高,SBP、DBP、UA水平明显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尿酸水平与高血压存在有明显相关性,两者互为因果。  相似文献   

13.
无症状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关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血尿酸水平对血压的影响.方法 将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2009年8月至2010年12月心内科门诊收治的113例高血压患者(为高血压组)和51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组)进行血尿酸测定,比较不同尿酸水平检测者的血压情况.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高血压组的血压、血尿酸、血糖和血脂水平显著升高,体质量指数以及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也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随着血尿酸水平的升高,血压也有逐渐升高的趋势(P<0.05).结论 高血压患者无症状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较高,尿酸具有促进血压升高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王涛 《中国乡村医生》2007,9(9):102-102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尿酸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20例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组)与10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检测其血清尿酸(UA)水平,进行对照研究。结果:血尿酸增高率高血压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中、重度高血压与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组血尿酸水平高于轻度高血压组(P〈0.05),中、重度高血压组血尿酸水平高于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组(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尿酸水平增高,且与高血压程度相关,血清尿酸水平增高是原发性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尿酸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酶比法检测36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4z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45例稳定型心绞痛(SA组)患者以及27例健康对照组的血清尿酸水平,并进行对比研究。根据Braunwald分级标准,将UA组按危险程度高低分为I、Ⅱ、Ⅲ级,比较各级之间血尿酸水平。结果①血清尿酸水平AMI组显著高于UA、SA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UA组显著高于SA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SA组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O.05)。②UA组中,随Braunwald分级增加,血尿酸水平呈上升趋势,I、Ⅱ、Ⅲ级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血清尿酸水平明显相关,高尿酸血症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分析血清尿酸水平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42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包括妊娠期高血压49例,轻度子痫前期46例,重度子痫前期42例,子痫5例。选择120例正常妊娠孕妇和41例非孕健康体检妇女为对照组。分别测定血清尿酸水平并作比较。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轻度子痫前期患者与同期正常妊娠妇女血清尿酸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子痫前期及子痫患者与同期正常晚期妊娠妊娠妇女尿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随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加重血尿酸含量逐渐增高,血清尿酸水平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严重程度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扩张型心肌病(DCM)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时血尿酸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日立706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22例DCM患者的血清尿酸水平,对不同心功能状态血尿酸水平,入院时正使用利尿剂和未用过利尿剂及心衰控制前后的血尿酸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DCM血清尿酸水平心功能Ⅲ级与Ⅳ级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入院时正使用利尿剂及未用过利尿荆差异无显著性(P〉0.05),心衰控制前后的血尿酸水平两者之间有显著差异性(P〈0.01)。结论 DCM患者心力衰竭急性加重血尿酸水平升高.其水平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成正相关,对判断预后有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氯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并高尿酸血症的降压和降尿酸作用。方法:55例高血压并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观察给药前后血压和血尿酸变化。结果:用药4周后两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降压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用药4周后与用药前比较血尿酸浓度差异明显(P〈0.01),而对照组用药4周后与用药前比较血尿酸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沙坦可降低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血压和血清尿酸水平,合并高尿酸血症的高血压病人可安全选用氯沙坦。  相似文献   

19.
黄荣根  宋晓华 《中国民康医学》2006,18(21):940-941,944
目的:探讨机关人员的血压水平及其与血尿酸水平的关系。方法:通过对江苏无锡地区部分机关的5821名工作人员的系统体检,计算不同性别的血压分类及高血压患病率,分析不同血压水平的血尿酸水平及高尿酸血症发生率。结果:①男性正常高限血压占11.63%,高血压病占38.95%;女性正常高限血压占7.01%,高血压病占21.84%,男性正常高限及高血压病患病率显著高于女性(P〈O.01)。②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增高而增高,除70—79岁组外,均为男性显著高于女性(P〈0.01)。③随着血压升高,血尿酸水平增高;随着高血压程度加重,高尿酸血症发生率显著增加(P〈0.01)。结论:随着血压升高,血尿酸水平增高,高尿酸血症发生率也随之增加。血压达到高血压病1期时,高尿酸血症发生率已开始增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了解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与血尿酸水平的关系。方法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127例作为病例组,对照组为134例妇产科体检中心体检者。结果妊高征组孕妇血尿酸值为(408.25±36.88)mmol/L,对照组血尿酸值(323.86±30.39)mmol/L,P〈0.01。结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组比对照组血清尿酸水平升高,血尿酸水平升高可能与妊高征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