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内外学者近年来对婴儿肝炎综合症及胆道闭锁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但婴儿肝炎综合症与胆道闭锁的关系以及其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确,尤其胆道闭锁的起因,鉴别诊断,以及治疗方法上仍存在很大的争议。本文就本院近年来收治的38例婴儿黄疸中经B超、99mTC-EHIDA肝核素扫描诊断为胆道闭锁的9例病儿和部分闭锁的2例病儿内科保守治疗情况进行分析、总结,以探讨经99mTC-EHIDA肝核素扫描诊断为胆道闭锁及部分胆道闭锁病例的治疗。1 材料和方法1·1 观察对象 以1996年1月至1998年12月本院收治的持续…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外科术后胆道大出血的临床表现及影像诊断、介入治疗方法。方法:总结近5年来22例外科术后胆道大出血应用腹腔动脉血管造影明确胆道出血部位,应用明胶海棉及钢圈介入栓塞治疗。结果:22例患者肝动脉血管造影显示20例有假性动脉瘤,2例呈柱状扩张,18例一次性栓塞后成功止血。3例为二次栓塞止血,1例3次栓塞止血。经半年~3年随访未见复发。结论:外科术后胆道大出血选择性肝动脉造影及栓塞治疗是较其它临床方法更为有效,安全的诊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左旋咪唑 硝苯吡啶加甘露醇治疗胆道蛔虫3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参考赖运庆〔1〕侯凤英〔2〕治疗胆道蛔虫的方法 ,并在其基础上采用左旋咪唑、硝苯吡啶加甘露醇治疗胆道蛔虫于2000年3月到2002年4月共收治胆道蛔虫35例 ,取得非常显著疗效 ,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 1临床资料本组35例中均为住院患者 ,住院时间6h~7d,其中男23例 ,女12例 ,年龄14~71岁 ,病程2h~5d。上腹痛35例 ,伴呕吐19例 ,其中呕出蛔虫1例 ,合并胆石症5例 ,黄疸4例 ,合并急性胰腺炎1例 ,35例均经B超证实为胆道蛔虫。1 2治疗方法赖运庆治疗胆道蛔虫的具体方法为于腹痛发作时口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采取介入治疗的梗阻性黄疸患者并发胆道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7年12月于医院行介入治疗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218例为研究对象,观察患者感染的情况,对患者性别、年龄,术式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归纳介入治疗梗阻性黄疸患者胆道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术后发生胆道感染患者33例,感染率为15.14%,20例患者的胆汁样本中检出病原菌,检出率为60.61%,共培养分离病原菌25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6株占64.00%,以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革兰阳性菌9株占36.00%,为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BD)、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及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支架植入的梗阻性黄疸患者的术后胆道感染率分别为13.48%、15.85%和17.0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39)。胆道感染史、术前黄疸天数、术后胆汁引流是介入治疗梗阻性黄疸患者胆道感染的影响因素(P<0.001)。结论梗阻性黄疸介入治疗术后胆道感染与多种因素有关,临床应对影响因素进行全面的评价和有效地干预,以达到降低术后感染、确保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介入治疗高龄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25例70岁以上的患者全部接受了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PTCD)及(或)胆道支架植入术。术后1、2周复查血生化,分析总结全部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介入治疗在全部患者中均取得了技术成功,所有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均获得了明显缓解和有效控制,患者血清总胆红素较术前明显降低,术后部分患者出现局部疼痛、少量出血、发热等,经处理均很快恢复正常。未发生与操作有关的严重并发症。结论介入治疗是高龄阻塞性黄疸患者治疗的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老年胆道梗阻85例外科治疗体会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红十字朝阳医院(100020)李晓春梁津平杨翔石民生我院普外科自1984年1月至1995年12月对85例65岁以上的胆道梗阻病人进行了手术治疗,现就其临床特征和治疗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肝脏肿瘤患者介入治疗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临床基本情况,为进一步预防和控制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2016年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接受介入治疗后并发感染的肝脏肿瘤患者,收集患者的基本情况,分析介入治疗术后相关感染并发症,以及治疗及预后情况等。结果本中心近4年来介入治疗后并发感染的肝脏肿瘤患者共计22例,感染率约为0.2%;感染类型主要包括肺部感染12例次、胆道系统感染8例次、感染性休克5例次和肝脓肿1例次,其中肺部感染合并胆道系统感染1例,肝脓肿合并感染性休克1例,胆道系统感染合并感染性休克2例;感染部位以肺部和胆道系统为主,分别占46.2%和30.8%;共分离出24株感染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13株占54.2%,革兰阳性菌6株占25.0%,真菌5株占20.8%;5例医院感染患者介入术前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17例患者未使用,经抗感染治疗后,13例患者病情好转,9例患者病情恶化或死亡。结论肝脏肿瘤患者介入治疗术后发生的感染为典型的医院感染,主要以肺部感染和胆道系统感染为主,术后重症感染患者往往存在混合感染,病原菌以肠道机会致病菌为主;局部消融治疗较其他介入治疗手段更易发生术后严重感染,要联合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8.
1986~1996年间,对门诊及病房拟诊胆道的蛔虫病147例进行急诊胃镜检查,其中24例嵌顿于胆道蛔虫被取出,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47例均有典型上腹绞痛、恶心、呕吐黄色苦味液等病史。其中84例呕吐蛔虫。B超检查,...  相似文献   

9.
从1981年6月到1992年1月用CHF-B3型纤维胆道镜检查胆石症术后病人120例,发现残余结石44 例,胆道蛔虫15例。44例取石97例次,取出残余结石217块,因胆管狭窄结石嵌顿取石失败3例,镜下取净41 例,取净率93.1%。15例胆道蛔虫取出18例次,取出蛔虫18条,取净率100%。镜检后低烧3例,并发症发生率 4.16%。本组通过近端套石、末端捅石、泥沙结石冲洗的方法,取残石及蛔虫效果较为满意。并发症发生率低而且 比较轻。因此纤维胆道镜是治疗胆道术后残余结石和胆道蛔虫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作者自1986年7月~1993年7月应用纤维胆道镜对68例胆道术后残留结石病人,经130例次取石,总成功率89.7%,其中1次取净32例(47.1%),2次取净15例(22%),3次以上取净者13例(19.1%)。作者介绍了操作方法并对一次难以取净的巨大结石和二级以上胆管的嵌顿性结石采用套网钢丝切割粉碎;体外震波碎石或用经络穴位刺激排石仪治疗后再取石的方法获得满意效果,作者认为一次取石的时间在4小时以内为宜,并建议行胆道手术时选用22号以上T管,取最短途径穿出腹壁,以便纤维胆道镜的操作。鉴于该方法操作简便、疗效确切、并发症少等优点,宜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血管内超声显像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进展(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6 IVUS显像的临床应用由于血管内超声显像具有独特的能在活体中观察管壁管腔及斑块形态性质甚至管壁功能状态,现在已被广泛应用于研究各种介入治疗的机理,效果等,从而进一步指导介入治疗方法的选择,大大提高了治疗的成功性。6-1 探求各种介入治疗的机理6-1-1 经皮穿刺动脉气囊成形术(PAT) 对PTA自60年代初就初步探讨了其机理。包括斑块压缩(compression)和重分布(redistribution),斑块破裂(plaquerapture),中膜伸展(stretching),夹层(dis…  相似文献   

12.
介入是近年来临床医学发展比较迅速的治疗方法之一,放射介入学是在x线透视下进行介入治疗的中间学科,本院从20世纪90年代起开展了肝动脉造影及化疗栓塞、胆道放射介入治疗,并相继开展了门静脉介入、下腔静脉介入等放射介入治疗。本院作为三级甲等专科医院,累积介入病例数万,全国多家省、市级医院派人员来本院学习此项技术。笔者近年在进修医师教育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就放射介入进修医师的培养谈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人胆道疾病的治疗方法。方法对50例老年胆道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50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发生并发症10例。结论在治疗胆道疾病同时,防止并发症的发生,维持多器官稳定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介入治疗梗阻性黄疸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介入治疗梗阻性黄疸的临床价值。方法  2 4例梗阻性黄疸患者 ,其中恶性胆道梗阻2 1例 ,胆石症术后胆道狭窄 3例 ,均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后 ,根据病情及经济条件 ,单纯行PTCD6例 ,胆道内支架置入 18例 ,其中网状支架 13枚 ,Z形支架 5枚。结果全组技术成功率 10 0 % ,介入治疗后 7~ 15d复查血清总胆红素由术前的 (45 4.93± 6 4.5 2 ) μmol/L降至 (6 6 .94± 8.4 5 ) μmol/L ;转氨酶由术前的 (2 6 5 .6 7± 30 .0 9)u/L降至 (5 6 .2 1± 8.73)u/L ,治疗前后疗效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 ,黄疸、皮肤瘙痒等临床症状逐渐缓解 ,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介入治疗梗阻性黄疸疗效非常显著 ,技术操作简便 ,成功率高、痛苦小、安全性好 ,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非外科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5.
改洛 《健康必读》2008,7(7):50-50
由于青藏高原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各类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均与内陆低海拔地区有所不同。高原地区地广人稀、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加之经济发展较内陆地区滞后,信息闭塞及宗教因素等原因,很多疾病的发病及预后有着较为显著的特点,胆道疾病的发生发展亦是如此,高原特殊的自然环境,饮食习惯等对胆道本身的病理改变和身体的代谢活动也就不同。本文试图通过高原地区胆道结石病的特点及治疗方法和胆道外科的发展现状,使高原地区胆道结石病的治疗前景更加广阔。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内镜在诊断和治疗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原位肝移植患者胆道并发症的诊治情况。术后出现胆道并发症3例(30%),其中胆瘘合并胆管狭窄1例,胆管狭窄合并胆泥形成1例,单纯胆管狭窄1例。结果本组3例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均行内镜下诊治,随访12—31个月效果较好。结论内镜技术有助于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诊断,治疗有效、安全,是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中西医结合治疗胆道蛔虫症140例许崇明沈洪金(庐江县白山中心卫生院231531)胆道蛔虫症(Biliaryascariasis)汉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中称为“蛔厥”,以青壮年农民为多见,女性多于男性。过去文献记载,主张待腹痛缓解后,再行驱虫治疗(1...  相似文献   

18.
且的探讨内外引流及植入支架术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疗效。方法32例恶性胆道梗阻的患者在DSA的引导下接受经皮肝穿刺胆道内外引流及支架植入术。结果32例放置了胆道支架,共用支架25只:单纯外引流5例、单纯内外引流3例;其中4例为外引流加支架,。均有不同程度的临床治疗效果。结论内外引流及支架植入术成功率高,减黄疗效好,是姑息性治疗恶性胆道梗阻安全简单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70年代以来,手术之前清晰显示胆道系统的影像及其病理改变,是胆道疾病治疗的前提^[1],近年来胆道影像学发展迅速,现介绍如下。1.X线平片及胆道造影 在很长一段时间,X线平片及胆道造影是胆道重要检查方法,随着影像学技术发展,临床现已较少使用。  相似文献   

20.
胆道蛔虫病的超声诊断及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胆道蛔虫病是肠蛔虫病引起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在农村较多见;为了解工矿企业职工发生情况与流行病学特征,我们于1997~1998年对不同类型作业工人进行了B超探查,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选择福州、厦门、邵武、顺昌、屏南、福清6个县(市)部分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