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作为一新发传染病,具有潜伏期长、发病急、传染性强及人群普遍易感等特点。针对新冠肺炎,尚缺乏对其发病机制的深入认识,且无特效药物,给疾病的防控带来了巨大挑战。中医防治疫病历史悠久,且积累了宝贵的防疫经验。中医特色疗法作为中医的一部分,具有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操作简便等特点,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得到了充分的采用。为进一步挖掘中医特色疗法在新冠肺炎疾病防控中的优势,本文以新冠肺炎病因病机为基础,对艾灸疗法、耳穴贴压法、穴位按摩法、穴位贴敷疗法、中医情志指导及运动导引疗法等中医特色疗法在新冠肺炎及其他疾病中的应用现状进行梳理,为促进中医特色疗法在新冠肺炎疾病防控中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大范围爆发,感染人数及死亡人数不断上升,西医方面暂无特效药物,中医干预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临床上已经取得一定的疗效,被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以及接受,诸多学者对此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总结了中医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因病机、中医治疗、预防调护等方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自2019年12月发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以来,该病以其高传染性、高致病率,成为威胁全球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根据其致病特征及临床表现,可将其归属于中医学“疫疠”“瘟疫”等范畴,此文总结既往中医对“疫疠”“瘟疫”等传染性疾病的认知,分析现代医家对COVID-19诊疗经验,以期探讨中医药在防治COVID-19等传染性疾病中的积极作用,谨陈拙见,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广东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临床资料及中医证候,为该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2020年1月23日至2020年2月14日本院收治的35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纳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基本情况、流行病学史及疾病史,通过血液生化分析及胸部CT检查患者临床情况,由5名高级职称中医师对患者舌象进行诊断,并根据《广东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医药治疗方案(试行第一版)》进行辨证。结果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年龄分布较广,平均年龄为(44.00±15.17)岁,以男性居多,57.14%的患者有武汉及周边地区旅居史,42.86%的患者有确诊患者接触史;50%以上的患者淋巴细胞绝对值降低,CD3、CD4和、CD8降低以及C反应蛋白增加;胸部CT显示,80%以上的患者出现肺部病变,其中双肺病变占60%,病变类型以斑块状阴影居多;多数患者伴有发热(85.71%)、咳嗽(80.00%)、肌肉酸痛(42.86%)、乏力(40.00%)等临床症状;患者的证型主要是湿邪郁肺(45.71%),其次为邪热壅肺(37.14%),病机特点以湿为主,其次为热;舌苔以腻苔为主,舌质以红和淡红为主。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中医证型以湿邪郁肺为主,致病特点以"湿"为主,可针对性地采取中医治疗。  相似文献   

6.
临床人文能力的培养是当代医学院校对医学生培养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内容,医学生的临床人文能力直接影响其今后的医疗工作.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远程中医心理干预模式下的医学生人文能力培养,可在实践中通过潜移默化的让医学生的临床人文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得到提升,为其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打下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为临床进一步救治COVID-19患者提供参考。方法:纳入2020年2月1日至2月14日湖北和四川两地多家医院收集的COVID-19确诊病例,收集其基本特征(年龄、性别、来源)、临床分型及中医证型,分析不同临床分型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使用SPSS 26. 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收集138例COVID-19患者,来自湖北/四川的各120/18例,男女比例为0. 86∶1,平均年龄为(53. 2±14. 9)岁,60岁以下的患者有86例(62. 3%),其中普通型80例、重型58例,重型组患者发病[(57. 7±14. 67)岁]年龄较普通组患者[(49. 9±14. 4)岁]高。中医证型分布以湿遏卫阳证44例(31. 9%),湿遏热伏证28例(20. 3%),湿热袭肺、肺失宣降证36例(26. 1%)为主,其他尚有湿热袭肺、阳气虚馁、肺气欲绝证19例(13. 8%),湿热袭肺、气阴两伤、肺气欲绝证11例(8%),且各种证型在COVID-19患者中的分布不均匀(χ2=0. 202,P <0. 05)。进一步分层分析发现:普通组患者中医证型以湿遏卫阳证(48. 8%),湿遏热伏证(26. 3%),湿热袭肺、肺失宣降证(17. 5%)为主;重型组患者以湿热袭肺、肺失宣降证(37. 9%),湿热袭肺、阳气虚馁、肺气欲绝证(25. 9%)为主,各证型在普通组和重型组患者间的分布有差异(Z=6. 452,P <0. 05)。结论:COVID-19患者的中医证型以湿遏卫阳证,湿遏热伏证,湿热袭肺、肺失宣降证为主,但应警惕避免疾病向肺气欲绝的危候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当属“温疫”范畴,其发病具有典型的湿毒致病特点,并与运气、地理、气候和人群的易感性相关,其病位在膜原,涉及三焦、肺、脾、胃。病机为湿毒盘踞膜原,可有寒热从化,易于影响气机升降,可耗伤正气、化热、化毒、夹寒、夹瘀,危重患者发病2~3周是疾病转折点,顺证(轻型、普通型)病情多向愈,逆证(重型、危重型)病情多呈恶化加重。应以开达膜原、辟秽化浊、宣肺降气、清解相合为治则,寒化佐以辛温,热重于湿加强苦寒,湿重于热侧重淡渗、芳化,腑实佐以通腑泄浊,热入营血当清营凉血,内闭外脱当留人治病。在治疗中应该坚持三因制宜和群防群治相结合,首重气机宣畅,注意给邪气以出路,时刻注意护胃气、存津液,不宜早用寒凉、滋腻,扶正需要确有正虚,并提出了辨方证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思路。  相似文献   

9.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作为突发公共卫生安全事件,在给人民群众和医务人员造成机体生理损害的同时,也给心理平衡造成了一定的刺激。突发事件的心理危机包括急性应激障碍(ASD)和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对其进行干预是十分必要的。中医药对新冠肺炎造成的心理危机能够起到一定的干预作用。文章就突发事件后的心理危机发生机制以及中医药的干预措施及进展进行简述,希冀能够为临床治疗此类病证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医院陆续发现了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现已证实为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新冠肺炎具有流行性、症状相似性和共同性、时令性、地域性特征,经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在相对密闭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气溶胶传播的可能。本病基本符合中医学"温病""瘟疫""湿热疫"范畴,病因不外乎内因和外因,内因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外因为时令戾气;病机为疫毒由表及里、由轻转重的病理过程。辨证应遵循温病学的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的疗效.方法:检索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冠肺炎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及质量分析,采用RevMan 5.3软件分析数据.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1227例患者,中西医结合组658例,西医组569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与西医治疗比较,总体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中医护理模式联合针对性护理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10月—2019年5月收治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7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予以针对性护理,试验组予以针对性护理联合中医护理模式,比较2组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结果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2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降低,身体疼痛、情绪反应、睡眠质量、社交隔离以及生活质量总分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较低,身体疼痛、情绪反应、睡眠质量、社交隔离及生活质量总分较高(P<0.05)。结论中医护理模式联合针对性护理应用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护理效果较好,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改善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13.
德尔塔变异毒株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伟  陈凤 《山东中医杂志》2022,41(1):1-5,12
德尔塔变异毒株较原始毒株载量更高,传染性更强,病情进展更快,目前尚无特效药物,中医药在国内德尔塔变异毒株引起的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国内疫情发生的岁运、地域、四时以及患者的临床症状,认为目前德尔塔变异毒株引起的疫情较去年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有变化,病因当为湿热疫毒,兼夹暑邪特点,病机与湿、热、暑、痰、瘀、毒、...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系统评价中医药治疗轻型、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万方、知网和维普数据库,搜集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和队列研究,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0年4月.采用Revman 5.3软件进...  相似文献   

15.
温改艳  吕莎  杨小虎  韩奇  程敏毓 《中草药》2021,52(22):6953-6961
目的 系统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的疗效,为COVID-19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EMbas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维普(VIP)数据库,搜集中西医结合治疗COVID-19的临床研究,检索时间截止到2021年2月,由2位研究人员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检索、筛选文献并提取数据,采用Stata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27项研究共2215例患者,包括12项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和15项回顾性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显著缩短COVID-19患者住院时间[WMD=-0.84,95% CI(-1.42,-0.27),P=0.004],提高COVID-19治疗有效率[RR=1.14,95% CI(1.08,1.21),P=0.000]、肺部CT好转率[RR=1.19,95% CI(1.04,1.35),P=0.000]和核酸转阴率[RR=1.40,95% CI(1.16,1.69),P=0.000],改善COVID-19患者临床症状[WMD=-0.82,95% CI(-1.08,-0.55),P=0.000],降低转危重率[RR=0.37,95% CI(0.25,0.56),P=0.000];此外,与单纯西医治疗相比,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的COVID-19患者发热、咳嗽和乏力症状消失率显著提高,持续时间显著缩短(P<0.05)。亚组分析结果与上述结果一致,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COVID-19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可显著提高治疗有效率、肺部CT好转率和核酸转阴率,降低普通患者转换为危重患者的比例,改善新冠肺炎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对新冠肺炎的治疗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医传统功法——八段锦作为中医药传统非药物特色疗法手段,作用机制有调形、调息、调心,已经广泛应用于肺系及相关疾病的防治工作中,具有治病、防病等保健作用。在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中医药的作用受到了高度重视,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中医传统功法——八段锦疗法也应用到抗疫一线。文章从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方面总结八段锦防治肺系疾病的现代研究,并结合中医八段锦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实践进行思考,以期为八段锦在此次疫情中发挥更大作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中医药随机对照试验疾病谱的变化及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调查中医药治疗疾病谱的变化及其优势:方法 手工检索中医、中西医结合13种核心期刊在1999-2004年发表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建立RCTs数据库;对所研究疾病进行系统归类,同时对常见疾病进行分析,并与1980-1998年的RCTs数据库进行疾病谱的比较结果本数据库共计7422篇RCTs文献,以消化、心血管、神经、呼吸系统疾病文献最多,分别占14.93%、11.33%、10.01%和8.68%:各系统以脑血管意外、糖尿病、冠心病和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研究居多,分别占5.01%、4.86%、3.17%和2.57%:与既往比较,神经、内分泌代谢、肿瘤和妇科疾病的系统构成比均有较大幅度的上升(均P〈0.05),而消化和呼吸系统的构成比均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均P〈0.05)。结论 中医、中西医结合工作者比较关注中医药在防治心脑血管、内分泌代谢、恶性肿瘤等方面的临床研究,中医药具有治慢性病、治未病、注重整体性、经济性和毒副反应少等优势。  相似文献   

18.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疾病(COVID-19)的中医病因特征、病邪属性、病机特点,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思路。检索中国知网(CNKI)与万方数据库中与COVID-19中医药相关的临床研究,理论探讨,国家及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发布的中医诊疗方案等相关文献,对其中的病因病机、理论认识、临床症状体征、辨证分型、用药规律等,进行归纳、分析和总结。目前中医界对COVID-19的病因共识是感受"疫气",但在病邪属性方面则有寒、热之争或寒热混杂的认识,病邪有湿、毒、燥、火(热)、风、秽浊、郁等不同,对病机认识有湿、寒、热、毒、瘀、痰、滞、结、燥、秽浊、虚、闭、脱、喘等多样。将病因病机混论,寒热、燥湿等矛盾病邪或病机共融的现象比较普遍,缺乏理论体系的逻辑性,也不符合中医对外感病的病因、病机、病证分层认识与辨证的思维特点。治疗用药的主线是宣肺、清热、化湿、化痰、芳香辟秽,麻杏石甘汤为核心处方,辛温药主要是芳香、化湿、化痰、健脾之品,并不是温阳散寒之品,而且均为寒热并用,提示病因病机的复杂性。COVID-19属中医疫病(瘟疫)范畴,病因为"疫气",该疫气除具有"毒、秽浊"的基本属性之外,同时具有"湿、热、风"邪的特征;疾病过程中还产生了"痰、瘀、积滞"等次生病邪;病机演变过程以"郁、闭、虚"为特点。COVID-19所感疫气,不论从临床表现、传变规律(各阶段的辨证分型)、用药配伍等方面来看,病性属热的证据更多。  相似文献   

19.
2019年12月于湖北省武汉市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其潜伏期较长,传染性极强,缺乏针对性强的特效药,积极的预防至关重要。通过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中医发病特点,结合自贡地区气候环境以及体质因素等提出口服中药、佩戴香囊、中药熏蒸、中医运动等预防方法,取得一定的效果,可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