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效果。方法 76例老年KO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透明质酸钠注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内外综合疗法。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74%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KOA患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2.
李向阳  刘宝玉 《贵州医药》2022,46(4):612-613
目的 分析补肾壮骨汤联合依托考昔治疗老年膝骨性关节炎(KOA)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骨代谢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老年KOA患者210例,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给予依托考昔治疗)与观察组(给予补肾壮骨汤联合依托考昔治疗),各105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全身振动训练(WBVT)配合运动想象对卒中后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广东省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2019年3月-2020年5月收治的90例卒中后偏瘫患者为例,根据住院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n=45例)和观察组(n=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另采取WBVT配合运动想象,...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电针联合等速肌力训练治疗老年早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9年6月至2020年9月入住的100例老年早期KO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采用等速肌力训练治疗,观察组采用电针联合等速肌力训练治疗。统计比较两组的疗效、血清炎症因子、KOA症状、膝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SF-36)。结果 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与治疗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和WOMAC评分均明显低,Lysholm评分和SF-36评分均明显高(P 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的IL-6、TNF-α浓度和WOMAC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Lysholm评分和SF-36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 0.05)。结论 电针联合等速肌力训练治疗老年早期KOA可提高疗效,降低炎症因子浓度,改善膝关节功能、KOA症状和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抗感染药学》2017,(1):230-232
目的:评价玻璃酸钠与复方倍他米松关节腔内给药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6年6月间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89例,将其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膝关节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值和Lysholm评分值的改善情况和总有效率的差异。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症状积分值和Lysholm评分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5.56%高于对照组为75.00%(P<0.05)。结论:采用玻璃酸钠与复方倍他米松关节腔内给药对KOA患者疗效较为显著,可更好地改善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老年截石位手术病人在不同护理干预措施下放平下肢后血压的变化.方法 收集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120例老年截石位手术病例均分为三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Ⅰ组接受下肢被动运动锻炼指导,观察Ⅱ组则给予医用弹力绷带护理.分别在术后不同时点记录三组患者血压变化.结果 对照组患者t3~t1时段平均动脉压(3.98±0.91)mmHg,明显高于观察Ⅰ、Ⅱ组的(0.14±0.03)、(-0.41±0.08)mmHg (P<0.05),观察组两组患者的血压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通过医用弹力绷带以及下肢被动运动训练两种护理方法可有效控制老年截石位手术患者血压波动程度,降低了截石位体位改变引发的低血压发生率,为围手术期患者身心健康与安全提供了一定保障.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大剂量川芎嗪治疗老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老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80例随机分为大剂量川芎嗪治疗组(治疗组)45例与一般剂量川芎嗪治疗组(对照组)35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4.2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大剂量川芎嗪治疗老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早期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预防长期卧床老年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方法在本院选取60例长期卧床老年患者进行资料分析,将其按照不同护理措施分为两组,给予其中30例患者给予早期护理干预,另30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为50.00%,观察组患者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6.67,对照组明显更高,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大小腿周径均明显变小,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长期卧床老年患者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可以有效抑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单侧腰麻在老年患者下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2009年1月-2010年1月间在我院行下肢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硬膜外麻醉,观察组给予单侧腰麻.结果 麻醉后观察组患者MAP、HR分别为(108.22±2.35)mmHg、(76.22±2.10)次/min,对照组分别为(97.20±2.40)mmHg、(73.26±2.14)次/min,观察组患者MAP、HR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起效时间、阻滞完全时间、辅助用药以及局麻药用量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3.33%,对照组为30.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单侧腰麻在老年患者下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确切,且并发症少,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髋部骨折围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 将124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按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种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DVT发生率、下肢疼痛、肿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术后对疾病的知晓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加强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和减少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小针刀配合等速肌力训练对老年膝骨性关节炎(KOA)患者的视觉类比量表(VAS)、关节活动度(ROM)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老年膝骨性关节炎患者72例,按不同的治疗方法,将接受等速肌力训练的3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接受小针刀配合等速肌力训练的36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治疗4周后,采取VAS、Lysholm膝关节评分量表对两组症状进行评定,对比其ROM及锋力距,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优于对照组[(2.45±0.78)比(6.28±1.32)分,t=2.863 9,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Lysholm评分比较相差不大[(87.92±8.54)分比(86.23±8.23)分,t=1.076 8,P>0.05];观察组治疗后ROM优于对照组[(128.31±16.29)°比(104.23±10.45)°,t=2.430 0,P<0.05];两组治疗前后峰力矩相差不大(P> 0.05).结论 对老年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采取小针刀配合等速肌力训练治疗,疗效显著,能改善患者的疼痛程度及关节活动度,同时促进运动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等速肌力训练为主、结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及关节松动术的综合疗法改善膝骨关节炎疼痛及生活能力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5例膝骨关节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等速肌力训练为主,结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及关节松动术治疗的综合疗法,对照组仅指导患者进行家庭自我踝泵训练,并按照试验方案定期复查。在治疗前,治疗4、8周后,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WOMAC简明健康调查量表进行患膝疼痛及日常生活能力状况的疗效评估。结果治疗源周后,观察组膝关节疼痛的VAS、WOMAC评分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膝关节疼痛的VAS、WOMAC评分呈持续下降趋势,且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治疗4周后的VAS、WOMAC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8周后的VAS、WOMAC评分与治疗前、治疗4周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以等速肌力训练为主,结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及关节松动术的综合疗法对缓解膝骨关节炎患膝疼痛、改善日常生活能力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三联药物注射辅助关节镜清理治疗Ⅱ~Ⅲ级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5年3月-2016年10月某院收治的Ⅱ~Ⅲ级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共10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分别在关节镜清理基础上给予采用罗哌卡因+透明质酸钠注射和罗哌卡因+透明质酸钠+激素注射方案治疗;比较2组患者近期疗效,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西安大学与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评分(WOMAC)、吕斯霍尔姆膝关节评分(lysholm)、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评分(GQOLI-74),关节液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及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和WOMAC 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lysholm评分和GQOLI-74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前(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关节液MMP1和MMP3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前(P<0.05)。结论:三联药物注射辅助关节镜清理治疗Ⅱ~Ⅲ级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可有效减轻相关症状体征,缓解关节疼痛,提高肢体活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质量,且有助于下调MMPs水平。  相似文献   

14.
徐炜 《中国当代医药》2014,(32):124-125
目的:探讨降钙素、睾酮及甲状旁腺激素与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的关系。方法选择确诊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40例为观察组,选取正常体检者40例为对照组,测定两组不同部位骨密度,并分析降钙素、睾酮及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第四腰椎、股骨大转子及前臂远端骨密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降钙素、睾酮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甲状旁腺激素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降钙素、睾酮水平降低,甲状旁腺激素升高,可作为临床诊断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 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ESW)对膝骨关节炎( 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及关节液趋化素( Chemerin)的影响。方法60例KOA患者随机分为ESW组( n=30)和对照组( n=30),ESW组以体外冲击波治疗,对照组以常规治疗。在干预前和8周后,采用活动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VAS)、膝关节炎病人疼痛指数( Le?quesne index)评分和美国西部 Ontario 与 McMaster 大学骨关节炎指数( 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osteoarthritis index, WOMAC)评分进行评定,以及血清及关节液中 Chemerin 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 ESW 组 VAS、Lequesne 指数评分和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均明显好于对照组( P<0.05)。治疗后患者血清和关节液中Chemerin含量均比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或0.01);治疗后ESW组血清和关节液中Chemerin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膝关节液和血清中Chemerin含量反映了关节炎症的严重程度,ESW治疗有效的降低了血清和关节液中Chemerin含量,ESW对KOA患者治疗有效,Chemerin可作为OA早期诊断及判断严重程度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6.
闫金峰 《中国基层医药》2014,(16):2498-2500
目的:探讨高屈曲度全膝关节假体置换术治疗老年人膝骨关节病的临床疗效。方法68例患者(68膝)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高屈曲度全膝关节假体置换治疗和普通后稳定假体置换治疗,比较两组术前、术后3个月和术后1年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 HSS)评分标准和美国西部Ontario 和McMaster大学骨性关节炎指数( WOMAC)评价膝关节功能、膝关节最大屈曲度和活动度及膝前痛发生率。结果治疗后3个月、1年HSS和WOMAC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t=6.28、7.36,对照组:t=5.23、7.35,均P<0.05);术后1年,观察组HSS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9,P<0.05);术后3个月起观察组WOMAC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9,P<0.05);治疗后3个月、1年,两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t=5.24、4.66,对照组:t=5.81、4.64,均P<0.05);术后1年,观察组最大屈曲度和关节活动度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4、5.33,均P<0.05)。观察组术后膝前痛发生率2.94%,对照组14.71%,两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3,P<0.05)。结论高屈曲全膝关节假体置换治疗老年人膝骨关节病可以改善术后远期膝关节功能和关节活动度,减少膝前痛发生。  相似文献   

17.
苏如洪 《上海医药》2016,(19):27-30
目的:探讨运动训练联合注射玻璃酸钠与口服氨基葡萄糖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选取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均给予注射玻璃酸钠联合口服氨基葡萄糖治疗,而研究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变速变负荷运动训练。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为88.2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59%(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VAS疼痛评分和膝关节功能评分分别为(3.52±1.14)分和(81.31±0.74)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的(5.43±1.21)分和(68.74±0.87)分(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社会功能、活力、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共8个维度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变速变负荷运动训练联合注射玻璃酸钠与口服氨基葡萄糖治疗KOA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值得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智能反馈训练系统对脑卒中后偏瘫早期下肢运动功能及平衡能力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0名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智能反馈训练系统训练,每天治疗1次,每周治疗5次,4周后评估患者下肢表面肌电积分肌电值( IEMG)、协同收缩率( CR),Berg平衡功能量表( BBS)、简化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定( FMA)。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膝屈曲和踝背伸时的协同收缩率、BB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1),FMA评分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试验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智能反馈训练系统在脑卒中后偏瘫早期治疗中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及平衡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肢体康复训练联合中医护理干预脑外伤肢体障碍患者的效果.方法 将60例脑外伤肢体障碍患者纳入研究,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肢体康复训练联合中医护理(指关节屈曲运动、膝关节屈曲、髋关节内外旋等肌力被动训练,稳定期行康复训练,出院时行生活能力训练,中医主要为中药熏蒸、穴位盒灸)、脑外伤常规护理(给予饮食指导、鼓励早日下床活动等).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Fugl-meyer运动功能(FMA)分值、生活自理能力Barthel指数(ADL)分值,调查护理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FMA量表中下肢体、上肢体功能评分均明显提高,FMA总分为(72.36±5.23)分,较对照组护理后的(60.52±6.87)高(P<0.05);护理后观察组ADL评分为(78.64±12.36),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后的(71.65±13.56) (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0.00% (P<0.05).结论 肢体康复训练联合中医护理能明显改善脑外伤肢体障碍患者肢体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赢得患者青睐,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陈迪  赵可伟  吴瑛 《北方药学》2016,(4):131-132
目的:探讨降钙素和甲状旁腺激素在骨质疏松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96例骨质疏松患者为观察组,另选85例非骨质疏松患者为对照组,检测血液中的降钙素和甲状旁腺激素浓度,并与前臂远端、第四腰椎、股骨大转子的骨密度水平比较分析,探讨降钙素和甲状旁腺激素在骨质疏松中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血液中降钙素和甲状旁腺激素浓度分别为(13.71±1.49)pmol/mL、(22.63±6.172)pg/mL,前臂远端骨、第四腰椎、股骨大转子的骨密度水平分别为(0.53±0.65)g/cm2、(0.76±0.19)g/cm2、(0.73±0.18)g/cm2,与对照组比较,降钙素浓度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甲状旁腺激素浓度水平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液中的降钙素和甲状旁腺激素浓度变化比较明显,在骨质疏松的诊断中有较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