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 毫秒
1.
安海琳 《光明中医》2012,27(3):446-447
清代名医郑钦安曾于《医理真传》(1)卷一中记述:“人身一团血肉之躯,阴也,全赖一团真气运于其中而立命,亦可作一坎卦以解之.”文中郑氏以一坎卦描述了人身气血的互依互用,互动互发之理,而笔者就以“本分”来理解这关系.人身气血在本位尽着“本分”,做本职工作,如推动、濡养、温煦等,这时的气血就是正;而气血不在其位尽其“本分”,则病症丛生,如瘀血、气滞、痰饮等,而此时的气血就是邪.  相似文献   

2.
《山东中医杂志》2017,(5):358-360
从《周易》卦序及阴阳观等方面探讨郑钦安医易思想。以《周易》《医理真传》《医法圆通》为主要研究对象,参合《黄帝内经》《伤寒恒论》等书,通过梳理分析发现,郑钦安在易学阴阳理论的影响下,论病强调以阴阳为本。在卦序的启发下,以上经"乾坤为始,终以坎离"为据,提出了"乾坤为体,坎离为用"的思想,并阐明了阴阳之先后天及体用关系;以下经"咸恒为始,既济未济而终"为凭,提出治病应重视上下交感、水火相济,论述了阴阳相互交感运动的重要性。郑钦安在易学理论基础上,结合《黄帝内经》《伤寒论》诸书,形成了独特的医易思想,且理、法、方、药兼备,对后世影响颇深。  相似文献   

3.
4.
中医文化博大精深,"中和"是中医的永恒追求和归宿。中医讲求和,而如何"致中和","冲气以为和"业已明确思维模式和途径,并奠定了中医学"和"观念及动态观的基础。万物以气相连,"冲气"描述了气在运动过程中的平衡和谐。达到这一状态,中医阐述了精气互化、阴阳对立互用、五行生克制化胜复法则以及"三才"相互联系的方法论,明确中医气思维以及人的运动性和物质性,将理论转化为方法,指导生理、病理和临床诊治。总结出了中医的"冲气"思维及达到"和"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5.
正《易经·说卦传》指出:"坎者,水也,正北方之卦也,劳卦也,万物之所归也,故曰:‘劳乎坎’。""劳"即指疲劳,这句话指出疲劳与坎卦紧密联系。笔者与胡幼平教授深入探讨,提出以坎卦理论选穴,运用杵针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CFS)。现将临证验案1则介绍如下。1病例患者,女,24岁,因"持续疲劳伴记忆力下降、头痛2年"于2016年3月9日至成都中医药大学研究所针灸康复门诊就诊。病史:2年前,患者无明显诱  相似文献   

6.
张景岳关于阴阳论的核心观点是阴阳互根,其主要贡献有两方面:1.以阴阳互根之理阐发人体的阴阳、精气的生理、病理规律,创立“阴中求阳”、“阳中求阴”的治法;2.以阴阳互根之理论证“阳常不足,阴本无余”的论点,在治疗上以重阴治形、顾护阳气为特点  相似文献   

7.
坎离二卦,为<易经>八卦中之二卦.在<易经>产生的最初时代,八卦主要用来占卜问筮,随着祖国医学的产生,<易经>八卦理论也就自然地渗透到了医学领域中来,从而深刻地影响到祖国医学的形成和发展,而<易经>八卦中尤以坎离二卦在祖国医学中影响较深,应用较广,对完善祖国医学理论起到了极大作用.现将本人对<易经>坎离二卦理论在祖国医学中的应用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潜阳封髓丹由潜阳丹及封髓丹组成,潜阳丹出自火神派郑钦安的《医理真转》:西砂仁一两姜汁炒,附子八钱,龟版二钱,甘草五钱;封髓丹首见于元代《御药院方》:黄柏一两,砂仁七钱,甘草三钱炙。潜阳丹和封髓丹皆为纳气归肾之法,主治命门火衰,真阳为阴寒所迫,上浮不能归根所致的上热下寒之证,吴佩衡等后世医家主张将两者合用,名为"潜阳封髓丹"。黄贵华教授乃广西名中医,善用《伤寒论》及  相似文献   

9.
论免疫学中的阴阳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红伟 《中医教育》2004,23(5):48-49
免疫学是西医学中的一门主干课程,与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联系密切,尤其在临床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在中医药院校免疫学教学中面临着两个主要问题,一是课程理论性强,学生难于理解;二是课时数少,教师无法详细讲解.在教学中,我们将中医学中的"阴阳"观点作为一种认识论引入教学中,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经行口糜是临床常见病,伴随月经反复发作,病情缠绵,影响进食,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笔者采用肝肾同治,阴阳双补治疗此病,疗效显著。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系笔者收治经行口糜患者中按中医辨证属于虚火上炎者。诊断标准以全国统编教材《中医妇科学》为准。38例中,2 5岁以下者2例,2 5  相似文献   

11.
虚阳浮越证与阴虚阳亢证,为临床上两个较常见而又容易混淆的证型。二者病理本质相反,机理各异,文章从证候表现上对两证进行鉴别,提出了两证的辨证系数,并举验案说明辨证论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王建华 《河南中医》2020,40(5):688-690
正常的睡眠与阴阳的升降平衡有直接关系,阴阳升降出入正常,则人体可正常寐寤。阴阳升降平衡失常,则发为失眠。若阳偏亢,不能正常下潜入于阴,则发为失眠,多表现为入睡困难,可用栀子豉汤或酸枣仁汤加减,以滋阴清热,清心除烦,亦可依据不同病因采用龙胆泻肝汤加减、交泰丸加减、百合地黄汤加减等治疗。阳扰于阴,表现为入睡容易,但是多梦、易醒,此类失眠与三焦、肝、胆、胃关系密切,可采用保和丸或温胆汤加减治疗,如属血瘀证可选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属心肝血虚证者可采用安神定志汤、逍遥丸或归脾汤等治疗。阳早出于阴,表现为入睡不难,但睡眠持续时间不长、醒后不易再入睡、早醒,此类失眠和三焦、胆、肺、大肠等关系密切,患者多为老年人或抑郁症患者。老年人失眠,可采用老人不寐丸、左归饮、桂枝龙骨牡蛎汤等加减治疗。抑郁症患者,可采用柴胡加桂枝龙骨牡蛎汤、柴桂温胆定志汤等治疗。治疗时要综合分析,找准病机,平衡阴阳,调畅气机,方能显效。同时,要适当调整作息时间,顺应阴阳变化,养阴养阳,使人体处于阴阳相对平衡的状态,则失眠自愈。  相似文献   

13.
以阴阳体用关系为理论指导,认为阴阳的升降运动是升已而降,降已而升的一气周流圆运动,若阳气升不利,其降亦不利,降不利,其升亦随之受影响,而抑郁的产生是由于阳气升发不利所致,失眠的产生是由阳气下降潜藏失常所引起,其一气周流圆运动失常,阳气偏离其本位,内阳外阴的本病结构被打破故形成共病。治疗上主张以三焦为通路,综合运用针刺、刺络放血、麦粒灸疗法,通过清上焦、运中焦、补下焦的方式恢复阳气正常的升降运用和内阳外阴的本体结构则病愈。  相似文献   

14.
康静教授基于《黄帝内经》理论认为肿瘤的致病因素与情志、外邪、饮食密切相关,其发病机制与阴阳失衡,积损致热,热极成毒,虚痰瘀毒杂合相关,在此基础上运用"平调阴阳法"治疗肿瘤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试图从现代医学最新的生物学模式:欲望和欲望模式及耗散结构理论的热熵病等观点证实《黄帝内经》中肿瘤的发病机制,并从"金元四大家"出发诠释了广义的"平调阴阳法"的内涵,结合典型病例,对"平调阴阳法"辨治肿瘤进行了详细的探讨。肿瘤本质上以阴阳失衡为本,痰瘀毒邪相合为标,临床采用平调阴阳法,标本同治,进行细微的中医药调理,使之达到新的平衡状态,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以往医家认为数脉可主热证、寒证、痰饮、虚证,这种认识虽然能够用于解释临床中的一些病证和古书中的许多条文,但是却背离了数脉形成的机理,为临床带来了困惑。当临床中出现数脉时,无法判断它是主寒证还是热证,主痰饮还是虚证,因此,笔者认为这种扩大数脉主病以迎合古书条文和临床的方法是不合理的。数脉主"阴不胜阳",其意义有以下五点:一为实热证;二为虚热证;三为虚阳外越,阴不能制之;四为寒热交争的过程;五为阴邪攻伐人体阳气,却还未完全克制人体阳气的状态。  相似文献   

16.
"阴阳气不相顺接"多表现为感觉或神志异常,证候与辨证相关不明显,有较特异的发病时辰或部位,常法治疗效果不明显."顺接阴阳"法注重时辰、经络辨证、寒热并用、升降相合、散敛兼施,以小柴胡汤、乌梅丸、四逆散为常用经方.以往研究皆未能总结提炼阴阳气不相顺接的致病特点,或相应治法的特点,形成专门的论著,只有零散的临床报道.今后当首先继承推广这一特色治法,收集临床病例,开展回顾性研究发掘其规律性,然后进一步开展实验研究,作全面、系统的验证、总结,正式上升为理论指导临床诊疗.  相似文献   

17.
以阴阳体用关系为理论指导,从调整阴阳使其回归本位的角度出发,分析围绝经期失眠阳不入阴的关键影响因素,论述基于阴阳体用关系指导下针灸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的临床思路。围绝经期阴虚、阳虚或阴阳两虚均可导致阳气浮越于外上,不能顺利潜藏于内下本位,阳不入阴而发为失眠,是围绝经期失眠的主要病因病机,就此提出协调阳气下潜,使其回归本位,恢复“内阳外阴”本体结构的治疗原则,在临床上结合三焦的生理功能,形成清上焦以泻浮阳、运中焦助阳下潜、补下焦以纳阳归阴的针灸治疗方案,通过使浮越于外、上的阳气顺利潜藏于内、下本位,恢复“内阳外阴”的本体结构,阳得以入阴而治疗本病。  相似文献   

18.
张景岳补肾阴阳观之探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明代医家张景岳善用温补 ,重视补肾 ,并从理论的深度与实践的要求 ,认为补肾之法 ,真阴为本 ;育阴之用 ,涵阳为度 ;扶阳之妙 ,培阴生阳 ,形成了独特的补肾阴阳观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19.
阴阳的两极反复是阴阳说的基本规律之一,它涵盖了寒热之互化,即寒极生热,热极生寒;阴阳之反复,有部分与整体之异,是处于“极”期还是“甚(重)”期,是阴阳之间发生相互作用后综合性结果的表现。  相似文献   

20.
巨噬细胞根据机体所在微环境的不同可极化为不同状态,主要可分为M1型和M2型2类。二者在动脉粥样硬化进程的不同阶段各自占据不同的优势从而产生相互作用,其与中医阴阳理论中的阴阳相互对立制约、相互消长平衡、相互转化有着相似的内涵。从中医阴阳学说探讨巨噬细胞极化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提出在动脉粥样硬化发展的不同阶段调节M1型巨噬细胞和M2型巨噬细胞之间的平衡的观点。当M1型巨噬细胞效应过强时,可治以清热解毒,方选黄连解毒汤等;当M2型巨噬细胞效应过强时,可治以益气温阳、活血化瘀、祛痰化浊,方选桂枝汤、四君子汤、血府逐瘀汤、二陈汤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