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奥拉西坦联合多奈哌齐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某院2014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20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奥拉西坦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多奈哌齐治疗,均治疗1个月。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1个月,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4.00%)较对照组(81.00%)高,两组HDS、MMSE及ADL评分较治疗前高,且研究组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性痴呆患者采用奥拉西坦联合多奈哌齐治疗疗效显著,可有效促进患者认知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疏血通与奥拉西坦联用对脑出血患者NIHSS及MMSE评分情况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分析疏血通与奥拉西坦联用对脑出血患者NIHSS及MMSE评分情况的影响,探索该治疗方式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脑出血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以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对两组患者均常规用药甘露醇和甘油果糖等对症治疗,并辅以康复训练.对照组加用胞磷胆碱钠,观察组则加用疏血通注射液以及奥拉西坦药物注射液治疗,治疗3周后对比两组的NIHSS评分、MMSE评分以及血肿体积及周围低密度区情况,并比较两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3周后NIHSS评分为(2.23±1.96),显著低于治疗前的(7.15±4.68),以及对照组治疗后的(3.91±2.8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3周后MMSE评分为(27.08±6.12),显著高于治疗前的(16.32±5.40),以及对照组治疗后的(21.76±5.9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肿体积以及周围低密度区范围均下降,但观察组治疗后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不良反应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疏血通联合奥拉西坦治疗脑出血疗效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症状,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尼莫地平联合奥拉西坦对血管性痴呆患者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与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102例血管性痴呆患者,依据患者意愿和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两组患者入院后立即开展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尼莫地平治疗,观察组采用尼莫地平联合奥拉西坦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3周后MMSE评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培元通脑胶囊联合奥拉西坦胶囊治疗卒中后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9年5月天津市宁河区医院收治的84例卒中后血管性痴呆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口服奥拉西坦胶囊,0.8g/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培元通脑胶囊,3粒/次,3次/d。两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两组患者疗效,比较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长谷川痴呆量表(HDS)评分、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脂蛋白磷脂酶A2(Lp-PLA2)、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以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81%(P0.05)。治疗后,两组MMSE、HDS评分升高,ADL、NIHSS评分下降(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MMSE、HDS评分高于对照组,ADL、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BDNF水平升高,Hcy、Lp-PLA2、IGF-1水平均下降(P0.05);治疗后治疗组BDNF水平高于对照组,Hcy、Lp-PLA2、IGF-1水平则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培元通脑胶囊联合奥拉西坦胶囊治疗卒中后血管性痴呆的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生活质量,调节Hcy、Lp-PLA2、IGF-1、BDNF水平,具有一定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奥拉西坦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及ADL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7月~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血管性痴呆患者64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2例.两组均给予保护神经、改善微循环等常规措施.对照组采用奥拉西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比较两组疗效...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奥拉西坦对血管性痴呆患者中医证候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对南阳市精神病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63例血管性痴呆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不同的给药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奥拉西坦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均持续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38%,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0.6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中医证候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MMSE及ADL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炎症因子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奥拉西坦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中医证候及认知功能,抑制机体炎症反应,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疗效确切,在血管性痴呆的治疗中具有重要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还少丹联合多奈哌齐治疗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水平的影响。方法125例轻中度血管性痴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65例)和B组(60例)。A组患者给予还少丹联合多奈哌齐治疗,B组患者给予多奈哌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第12周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GSH-Px、MDA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第12周,A组患者的MMSE、ADL评分高于本组治疗前和B组治疗第12周,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前及治疗第12周MMSE、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2周,A组的GSH-Px水平高于本组治疗前及B组治疗第12周,MDA水平低于治疗前及B组治疗第12周,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治疗前与治疗第12周的GSH-Px、MD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4.62%低于B组的1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还少丹与多奈哌齐联合应用能更快改善轻中度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还能通过增加GSH-Px活性,降低MDA含量来抑制神经细胞凋亡,促进脑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银杏内酯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及血清Hcy、hs-CRP、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血管性痴呆患者152例,随机分为单药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各76例.单药治疗组采用长春西汀进行治疗,联合治疗组在单药治疗组的基础上采用银杏内酯进行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疗效、血清因子水平及认知功能、生活质量.结果 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醒脑静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S-100B蛋白水平和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入选15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相同,治疗组用醒脑静30mg静脉滴注,每天2次,对照组用注射用水,方法疗程同治疗组,共治疗14d。分别在入院0,24,48,72,96,120和144h采血,用ELISA法测定血浆S-100B水平;分别在0,1,2,4和14d进行美国国立卫生卒中量表(NIHSS积分)评定。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S-100B水平均在第4天达到高峰,从入院后96h开始,两组的S-100B水平出现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7d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S-100B水平有极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醒脑静治疗组的S-100B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NIHSS分数均随着治疗时间的增加而呈现下降趋势,在入院1,4,7和14d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在第1,4,7和14d时的NIHSS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醒脑静可改善NIHSS积分,改善神经功能,降低血清蛋白S-100B水平。 相似文献
12.
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和血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脂的影响.方法 对330例诊断为急性脑梗死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与阿托伐他汀口服治疗4周,分别在患者入院时和治疗4周后进行血清hs-CRP和血脂测定.结果 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4周后血清hs-CR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则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结论 阿托伐他汀可通过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hs-CRP水平和调整血脂水平而减轻脑缺血性损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脑梗死后继发性癫痫动态脑电图(AEEG)变化、神经功能的缺损情况及临床疗效与预后。方法将76例脑梗死后继发性癫痫患者设为研究组,回顾其AEEG资料,并与对照组76例脑梗死无癫痫发作患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AEEG异常率占93.42%,发生在脑叶皮质区的患者继发癫痫的概率高于发生在深部白质区的患者,且研究组临床神经功能恢复较对照组延迟。结论 AEEG对预测癫痫发作、病情变化、预后有着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经颅多普勒超声与颈部血管超声在诊断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择取2018年1月~2019年2月期间收治的7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先后接受经颅多普勒与颈部血管超声,分析单独检查与联合检查的诊断情况。结果:(1)联合检查血管狭窄检出率为98.61%,颈部血管超声血管狭窄检出率为81.94%,经颅多普勒超声血管狭窄检出率为83.33%,可知联合检查血管狭窄检出率高于单独检查(P<0.05),颈部血管超声与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血管狭窄检出率方面差异不大(P>0.05);(2)联合检查灵敏度为98.61%,颈部血管超声检查灵敏度为81.94%,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灵敏度为83.33%,颈部血管超声与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灵敏度差异不大(P>0.05),联合检查灵敏度高于两种单独检查(P<0.05)。结论:经颅多普勒超声联合颈部血管超声在诊断脑梗死患者方面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建议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5.
茶色素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NO,SOD,MDA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研究茶色素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NO,SOD及MDA的影响,分别测定了8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茶以素治疗前治疗后1周,2周及1个月时血清NO,SOD,MDA含量,并取75例急性脑梗死但未应用茶色素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丹参多酚酸对急性轻中度脑梗塞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血气指标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HISS)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急性轻中度脑梗塞合并肺部感染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丹参多酚酸.两组均干预14d,比较两组血气指标、肺功能、神经功能及...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考察强化降脂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mTOR和Tau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年龄40~60岁,性别不限,体质量50~80 k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入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60)。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外口服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每天1次,每次10 mg。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外口服强化剂量阿托伐他汀每天1次,每次40 mg。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患者血清mTOR、Tau蛋白表达与NF-κB和IL-6蛋白表达。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各时间点血清mTOR、Tau蛋白、NF-κB和IL-6蛋白含量显著下降(P<0.05),NIHSS评分显著下降(P<0.05)。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各时间点血清mTOR、Tau蛋白、NF-κB和IL-6蛋白含量显著下降(P<0.05),NIHSS评分显著下降(P<0.05)。结论 强化降脂治疗能显著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炎症反应,提高易损斑块的稳定性,其机制与降低患者血清mTOR和Tau蛋白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8.
丘锦龙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5,(7)
目的:探讨消肿化瘀汤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钙结合蛋白A12( S100A12)、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梅州市大埔县人民医院2011年1月—2015年1月急性脑梗死患者13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66例)给予控制血压、脑保护和对症支持等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患者(7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消肿化瘀汤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2组患者血清S100A12和hs-CRP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7.14%(68/70)]明显高于对照组[72.73%(48/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S100A12、hs-CRP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消肿化瘀汤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显著,并可明显改善患者血清S100A12、hs-CRP水平,从而改善神经功能恢复程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D-二聚体、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水平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急性脑梗死患者98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30例健康自愿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乌司他丁10万U静脉滴注,每8h给药1次,连续治疗7d。检测对照组人群和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3、5、7d时血清D-二聚体、BNP水平,并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对2组人群进行认知功能评价。结果:治疗前,观察组患者血清D-二聚体、BN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3、5、7 d时血清D-二聚体、BNP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并于治疗1 d时达到最高值[分别为(3.27±0.46)mg/L、(161.78±45.98)ng/ml],治疗7 d时达到最低值[分别为(1.67±0.76)mg/L、(109.67±31.78)ng/ml];观察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为28%(28.57%,28/98)。结论:乌司他丁干预可有效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D-二聚体、BNP水平,并可预防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是急性脑梗死的有效辅助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外源性激肽原酶对溶栓时间窗外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用临床随机对照的观察方法,将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院的时间窗外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灯盏细辛对照组和外源性激肽原酶治疗组,每组均为2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外源性激肽原酶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选用外源性激肽原酶,用外源性激肽原酶0.15PNA单位,加生理盐水100mL,静注30min,每日1次;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用灯盏细辛30mg,加生理盐水250 mL静滴,每日1次;治疗组和灯盏细辛对照组疗程均为14d。治疗组用药前24h及用药期间禁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观察1个疗程。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7d和14d检测血清VEGF和IL-6水平。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第7d和14d溶栓时间窗外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VEGF水平明显增加及IL-6水平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外源性激肽原酶能增加血清VEGF及减少IL-6水平来改善溶栓时间窗外急性脑梗死患者缺损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