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胆管支架术及更换时间对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取石失败老年复杂性胆总管结石患者结石清除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EST术取石失败老年复杂性胆总管结石患者共15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别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75例;其中A组患者术后每6个月更换胆管支架,而B组患者则术后每3个月更换胆管支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随访结石清除率、结石直径、结石数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随访结石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随访结石直径和结石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ST术取石失败老年复杂性胆总管结石患者行胆管支架放置在清除结石方面效果确切,而缩短术后胆管支架更换时间有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治疗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不同时机置入胰管支架对双导丝法插管ERCP术后胰腺炎及高胰酶血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科2019年9月—2021年6月行双导丝法插管ERCP术的86例胆总管结石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早期置入胰管支架组和晚期置入胰管支架组,每组43例。早期置入组在胆管插管成功后即沿胰管导丝置入胰管支架,移除胰管导丝后行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扩张)及取石,结石取尽后留置鼻胆管;晚期置入组在胆管插管成功后保留胰管导丝,先行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扩张)及取石,结石取尽后沿胰管导丝置入胰管支架,最后留置鼻胆管。统计并对比二组手术时间、术后胰腺炎、高胰酶血症、出血、消化道穿孔、住院时间等的差异。结果 二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置入组胰腺炎及高胰酶血症的发生率均低于晚期置入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双导丝法插管行ERCP取石的胆总管结石患者,早期置入胰管支架能更好地预防ERCP术后胰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影响颈椎病前路手术早期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1992年1月~2003年12月间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手术258例,选取性别、年龄、术式等指标进行统计,对其进行单因素筛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共发生并发症19例(20例次),发生率为7.4%;单因素分析显示与颈椎前路手术早期并发症相关的主要因素有瘫痪情况和手术方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瘫痪情况是决定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的主要因素。结论 瘫痪情况对颈椎病前路手术早期并发症有显著影响,做好患者围手术期处理可以降低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背景:十二指肠乳头部位肿瘤占胃肠道肿瘤5%,占可切除的胰十二指肠肿瘤36%。针对内镜下切除乳头部位肿瘤的安全性研究仅有一些有限的报道。尽管对预防性胰管支架置入已经有了共识,但支持性的前瞻性数据却几乎没有。本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目的在于比较给予和未给予预防性胰管支架置入患者乳头切除术后胰腺炎的发生率。方法:将准备接受全乳头切除术的连续患者随机分组,分别于术后置入或者不置入胰管支架。结果:共19例患者纳入本研究,10例患者接受了胰管支架置入。术后24h有3例患者发生胰导腺炎,均发生在未进行胰导管支架置入组犤33%vs0(支架…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经皮腔内冠脉介入术对冠脉循环中肾上腺髓质素(ADM)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 33例冠心病患者分别于冠脉造影前后即刻、球囊扩张(PTCA)后即刻、支架置入后即刻、术后10 min采集冠状静脉窦血,同时采集股动脉血,采用放免法测定ADM、TNF-α浓度。结果 冠脉造影前后ADM及TNF-α无明显变化(P>0.05);PTCA后即刻冠状窦内ADM和TNF-α明显升高(P<0.01);支架后即刻ADM有上升趋势(P>0.05);术后10 min ADM降至术前水平。结论 冠脉造影对冠脉循环血管活性物质基本不影响;PTCA及支架术后冠脉循环中ADM和TNF-α升高,可能与球囊损伤内皮、支架对管壁的机械压迫及刺激有关,两者可能参与了PTCA及支架术后急性闭塞、再狭窄的调节。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糖尿病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10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是否合并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32例)和非糖尿病组(78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胰瘘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患者术后胰瘘发生率分别为59.4%和3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术后胃排空延迟、术后感染、胆漏、术后出血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和住院花费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胰瘘患者中合并糖尿病(χ2=4.018,P <0.05)和术后血糖控制不佳(χ2=14.045,P <0.05)的比例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合并糖尿病的PD患者术后胰瘘发生率较不合并糖尿病患者更高,术后血糖控制不佳增加PD患者术后胰瘘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原因及防治办法。方法 通过分析我院10年间36例接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术后主要并发症的原因和诊治经验。结果 36例中6例出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6.7%,包括胰瘘3例、胆瘘1例、腹腔出血1例、消化道出血1例。死亡2例,死亡率5.6%。结论 提出防治胰瘘、胆瘘、腹腔出血、消化道出血及腹腔感染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30):13-16
目的探讨置入胰管支架对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 pancreatography,ERCP)术中胆管插管困难患者预防急性胰腺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经ERCP术诊断产生胆管插管困难的患者11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ERCP术中对胆管插管困难患者未置入胰管支架,研究组胆管插管困难患者于ERCP术中置入胰管支架。比较两组患者ERCP手术之后发生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术后腹部疼痛状况以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术后PEP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ERCP术后患者腹部疼痛状况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ERCP术中胆管插管困难患者实施置入胰管,预防急性胰腺炎的效果比较理想,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经皮经肝胆管支架置入(PTBS)对晚期恶性肿瘤胆管梗阻患者并发症和生存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恶性胆管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取PTBS治疗,分析患者术后并发症、预后、生存期以及血清胆红素水平变化。结果:经过治疗,患者总体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术后常见并发症包括胆系感染、发热、胆管出血、肝功能衰竭、急性胰腺炎等,3例死亡,其余患者经对症治疗后好转。6月生存率为95.6%,1年生存率为54.4%,2年生存率为38.2%,中位生存期为14.2月。结论:晚期恶性胆管梗阻患者采取PTBS治疗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对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 应用电子十二指肠镜对原位肝移植术后疑有胆道并发症(梗阻性黄疸)的12例患者进行ERCP。结果 显示胆总管狭窄(梗阻)9例(伴胆总管结石2例),胆总管结石2例(伴胆总管扩张1例),移植肝肝内胆管变细1例。内镜下作胆总管气囊扩张、取石、放置金属胆总管内支架1例,Oddi括约肌切开取石3例,留置鼻胆管引流2例。结论 ERCP可作为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诊断和治疗的主要手段,而且对大多数肝移植术后病人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中导丝进入胰管术后胰腺炎的发生率及置放胰管支架对术后胰腺炎的预防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共计1 217例次ERCP术[均行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的临床资料,比较导丝进入胰管组(74例)、导丝进入胰管且放置胰管支架组(64例)及导丝未进入胰管组(1 079例)3组间ER-CP术后胰腺炎(post-ERCP pancreatitis,PEP)的发生率,分析导丝进入胰管对胰腺炎的影响及其支架对预防PEP的作用。结果导丝进入胰管组、导丝进入胰管且放置胰管支架组及导丝未进入胰管组PEP发生率分别为6.76%、6.25%、2.13%。导丝进入胰管组、导丝进入胰管且放置支架组PEP发生率显著高于导丝未进入胰管组(均P<0.05);导丝进入胰管组与导丝进入胰管且放置支架组PEP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丝进入胰管是诱发ERCP术后胰腺炎的因素,而导丝进入胰管后放置胰管支...  相似文献   

12.
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是胆胰疾病内镜微创诊治 的重要手段,但与其他内镜操作相比,ERCP术后相关的并发症最高。ERCP术后胰腺炎(post-ERCP pancreatitis,PEP) 是其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积极的早期预防可以有效降低PEP的发生率。目前,在临床上有明确 效果的措施包括术前非甾体抗炎药纳肛和预防性胰管支架置入,使用乳酸林格氏液积极的水化也是预防PEP安全有效 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十二指肠乳头气囊扩张术(EPBD)是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的一种治疗手段,EPBD术后胰腺炎是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目前研究发现,EPBD操作相关因素、病例选择相关因素、多次乳头插管及导丝多次插入胰管、多次胰管显影与操作者的经验不足是EPBD术后并发胰腺炎的常见危险因素。关于预防术后胰腺炎的药物研究已广泛开展,临床研究取得一定的进展。在内镜技术方面,改进操作技术,放置胰管支架和胆管引流技术,能有效地预防EPBD术后胰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乳头结石嵌顿并发急性胆石性胰腺炎(AGP)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市南开医院2009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249例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诊治的十二指肠乳头结石嵌顿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ERCP术前是否并发AGP分为胰腺炎组(146例)、非胰腺炎组(103例)。观察指标包括:(1)临床因素:黄疸、血清肝酶学、急性胆管炎、血脂(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诊治前住院时间。(2)病理因素:十二指肠乳头张力状态、乳头开口类型、结石嵌顿部位、嵌顿结石大小、胆总管直径和胆总管近端结石。比较上述指标的组间差异,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与非胰腺炎组比较,胰腺炎组合并黄疸(χ2=8.850,P=0.004)、急性胆管炎(χ2=9.348,P=0.002)、高脂血症(χ2=7.757,P=0.006)更多,且高张力乳头占比(χ2=4.017,P=0.047)、点圆状乳头开口占比(χ2=8.231,P=0.005)和乳头远端结石嵌顿占比(χ2=5.796,P=0.019)更高。多因素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黄疸(OR=2.171,95%CI:1.063~4.427)、急性胆管炎(OR=2.101,95%CI:1.214~3.638)、高脂血症(OR=2.267,95%CI:1.273~4.036)和点圆状乳头开口(OR=2.197,95%CI:1.126~4.289)是并发AGP的危险因素。结论:在十二指肠乳头结石嵌顿的患者中,黄疸、急性胆管炎、高脂血症和点圆状乳头开口是并发AGP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胰管塑料支架结合鼻胆管引流对复杂、难治性胆总管结石患者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胰腺炎(PEP)及高淀粉酶血症的预防作用。 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8年4月于淄博市中心医院消化内镜中心经ERCP治疗的113例复杂、难治性胆总管结石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57例)仅在ERCP胆总管取石术后行鼻胆管引流,支架组(56例)行胰管插管留置导丝后常规胆管插管、胆管取石术后置入胰管支架、鼻胆引流管。比较2组患者在ERCP术后结石清除率、胰腺炎及严重程度、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以及术后患者腹痛评分结果。 结果 对照组57例患者,结石完全清除47例(82.46%),PEP 10例(17.54%),重症PEP2例(3.51%),高淀粉酶血症15例(26.32%),术后患者腹痛评分(4.33±1.09)分;支架组56例患者,结石完全清除45例(80.36%),PEP 3例(5.36%),无重症PEP,高淀粉酶血症6例(10.71%),术后患者腹痛评分为(3.56±1.37)分。支架组ERCP术后PEP、高淀粉酶血症及术后腹痛评分明显少于对照组(均P<0.05),结石完全清除率、重症PEP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复杂、难治性胆总管结石患者ERCP治疗术后可通过放置胰管支架和鼻胆管引流减少术后PEP、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减轻患者腹痛程度,但对结石清除率、重症PEP发生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ERCP对各种胆胰疾病的诊断及治疗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肝胆胰外科2007年3月~2010年12月完成的ERCP 1 003例,对其中175例(17.45%)常规影像学检查未能确定诊断而经ERCP进行诊断和治疗的病例进行总结分析.镜下可疑乳头或壶腹肿瘤局部活检,确诊后部分病人根治性手术.选择性胆胰管造影,动态观察胆胰管扩张情况并注意结石及占位特征及胆胰管造影剂排空情况,根据ERCP诊断结果采取相应内镜下治疗措施.结果 175例ERCP检查中,成功率98.29%(172/175).均经ERCP检查确定病因和/或定位诊断.61例胆总管结石行EST切开取石或碎石,其中60例胆总管结石及2例胆道蛔虫症一次取出成功;49例十二指肠乳头、胆管下段炎性狭窄行EST; 33例ERCP诊断十二指肠乳头壶腹癌中15例行外科手术治疗;10例十二指肠乳头壶腹癌、6例胆管癌及胰腺癌、2例胆管良性狭窄及2例硬化性胆管炎行经内镜胆管内引流术(ERBD);15例医源性胆管损伤中5例胆瘘病人经ENBD后痊愈,10例经胆肠吻合术后痊愈.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ERCP对部分胆胰疾病的诊断仍然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诊断的同时加做内镜下治疗是ERCP的突出优势,但要严格掌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乳头局部喷洒利多卡因对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术后胰腺炎发生和血淀粉酶水平的影响。方法需要接受ERCP手术的112例患者随机分为利多卡因组和对照组,利多卡因组55例,对照组57例。前者在十二指肠乳头插管前给予10mL 1%利多卡因乳头局部喷洒,后者给予生理盐水,比较两组ERCP后胰腺炎和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利多卡因组术后胰腺炎发生率(3.64%vs 15.79%,P=0.031)和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18.18%vs 40.35%,P=0.01)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十二指肠乳头局部喷洒利多卡因可以降低ERCP术后胰腺炎和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陈敏  王维  罗蓉  李罗红  张铭光 《西部医学》2012,24(9):1811-1813
目的探讨胰腺假性囊肿经胰管支架或鼻胰管引流的护理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对31例行内镜下经十二指肠乳头胰管内外引流术的胰腺假性囊肿患者进行分析,探讨内镜下经十二指肠乳头胰管内引流及有效的护理对胰腺假性囊肿的治疗作用。结果 31例胰腺假性囊肿经内镜引流(ERCPO)32例(次),其中鼻胰管引流(ENPD)8例;胰管支架(ERPD)10例;ENPD+ERPD13例。术后出现囊肿感染4例,感染率13%;2例转外科手术治疗,其中1例因胰腺假性囊肿多分隔,另外1例因引流液中查到异型细胞,转手术切除;囊肿复发1例,再次给予ERPD引流后治愈;胰腺假性囊肿残腔形成1例。无出血、穿孔、死亡等并发症发生。胰管支架放置至囊肿消失时间平均3mon,平均住院40.6d。结论内镜经乳头引流治疗交通性胰腺假性囊肿是一种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而术前、术中、术后护理措施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及手术疗效的必备条件。  相似文献   

19.
探讨胆管恶性梗阻患者经皮肝穿刺胆道支架置入术后发生早期胆系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04年1月至2014年12月253例行经皮肝穿刺胆管支架置入术治疗的恶性胆道梗阻患者.随访记录支架置入术后30d内患者是否发生胆系感染,以此计算胆管支架置入术后胆系感染率.并记录患者性别、年龄、胆管梗阻原因(内生或外压)、支架放置位置(是否跨十二指肠乳头)等临床特点,并通过比较这些临床特点以确定其是否为早期胆系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经皮肝穿刺胆管支架置入术后30d内胆系感染率为20.6%(52/253).胆管内生性狭窄、胆管支架跨十二指肠乳头放置、术后结合胆红素下降不明显的患者术后均有较高的胆系感染率(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胆管支架放置位置及术后胆红素下降水平是术后发生胆系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经皮肝穿刺胆管支架置入术后有一定的胆系感染可能,胆管支架跨十二指肠乳头放置,术后结合胆红素水平下降不明显,是术后发生胆系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