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阴茎原发恶性黑色素瘤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阴茎原发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症状、病理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 对4例阴茎原发恶性黑色素瘤的病理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例均行阴茎部分切除,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术后4例均行化疗,其中2例化疗联合生物学治疗.结论 阴茎原发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罕见,确诊依靠病理,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术后行化疗联合生物学治疗可提高生存期,但因其恶性程度高,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阴茎原发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诊治及预后。方法对本院1例阴茎原发恶性黑色素瘤的诊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在本院行阴茎全切加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病理证实阴茎浸润性恶性黑色素瘤伴双侧腹股沟多个淋巴结转移。患者术后3月复查时发现有远处转移。结论阴茎原发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罕见,确诊依靠病理及免疫组化,手术为主要的治疗手段,但总体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中国人原发性食管黑色素瘤的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 对我科收治的2例和通过计算机检索得到的37例中国人原发性食管黑色素瘤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男女比例为1.6:1,平均年龄为57.2岁,50岁以上占84.2%。临床症状为吞咽不畅(91.6%)、进食胸骨后疼痛(27.6%)、反酸、乏力和消瘦。病变长径平均为5.7cm,其中心位于胸中段15例,胸下段21例。影像学检查表现为轮廓比较光滑规则的充盈缺损(62.9%)及局部食管扩张(45.7%),内镜下多见腔内息肉样肿物(75%),34例患者成功接受外科手术切除及消化道重建。诊断后中位数生存期仅为11个月。结论 手术可有效缓解食管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症状,但不能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4.
黑色素瘤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常发生骨转移,文献[1~3]报道骨转移率为6.9%~9.5%。但临床以骨转移灶症状为首发症状的黑色素瘤罕见,Stewart等[1]报道其占骨转移性黑色素瘤的0.3%。我们收治以脊柱转移灶症状为首发症状的恶性黑色素瘤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原发女性生殖道恶性黑色素瘤2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原发性女性生殖道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本院1986年1月至2006年3月收治的原发性女性生殖道恶性黑色素瘤患者21例。其中外阴8例、阴道10例、阴道及宫颈1例、外阴及阴道1例、盆腔1例。结果患者中位年龄50(21~71)岁。临床表现主要为阴道流血、流液及发现外阴或阴道肿物。本资料阴道恶性黑色素瘤发病率高于外阴恶性黑色素瘤。按照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期别和预后呈负相关。治疗以手术为主,手术方式由根治性切除逐渐衍变为扩大局部切除。随访:21例患者中随访率为67%(14/21),随访时间6~96个月,死亡7例,随访期间的死亡率为50%。结论女性生殖道恶性黑色素瘤发病率低,预后差。肿瘤厚度和淋巴结转移是其主要的危险因素。应采用手术基础上的综合治疗,治疗方案个体化。  相似文献   

6.
阴茎恶性黑色素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认识阴茎恶性黑色素瘤的生物学行为和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分析1例阴茎恶性黑色素瘤病例,结合文献分析其发病情况、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和治疗。结果患者行阴茎部分切除术,术后1年死于肺转移。免疫组化染色(S-P法):HMB45( ),S-100( ),Vimentin( ),Actin(SM)(-),Cytokeratin(-)。结论阴茎恶性黑色素瘤治疗主要采用手术切除,辅以放疗、化疗及免疫治疗,但预后差。  相似文献   

7.
阴茎黑色素瘤临床少见。本文报道1例,患者因阴茎外伤20个月,发现阴茎肿物14个月入院,行阴茎肿物切除+左侧腹股沟淋巴结活检术,病理示阴茎恶性黑色素瘤,左侧腹股沟淋巴结转移。后行双侧髂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病理示双侧髂腹股沟淋巴结转移。术后行帕博利珠单抗治疗17个周期。术后随访22个月,未出现疾病进展。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primary anorectal malignant melanoma, PAMM)是一种罕见的侵袭性恶性肿瘤。虽然肛门直肠是黑色素瘤最常见的胃肠道部位, 但PAMM占恶性黑色素瘤的比例不到1%, 占肛门恶性肿瘤的比例不到4%[1]。本文报道1例PAMM的诊治分析。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女性尿道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4例女性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及随访观察。结果 4例患者均为尿道外口肿物就诊。2例因术前诊断不清,仅作局部切除,其中 1 例术后 16 个月死于肿瘤复发,1例仍在随访中;另2例行全尿道切除,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及永久性膀胱造瘘。结论 女性尿道原发性黑色素瘤恶性度高,临床易误诊,早期诊断的主要依据是病理学探查,及时规范手术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讨论恶性黑色素瘤的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笔者科室2008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28例四肢恶性黑色素瘤患者,其中男性13例,女性15例,年龄最大者68岁,年龄最小者25岁,平均年龄43岁,发生于上肢者10例,发生于下肢者18例。所有病例均经病理证实为恶性黑色素瘤。入院后未行手术治疗者先取活检,术中切口距病灶缘约1cm,病检结果证实为恶性黑色素瘤后即行扩大切除术。已行手术者行原切口缘扩大切除术,距原切口缘3~5cm,术后行放化疗。结果:28例患者术后切口均I期甲级愈合,术后随访2年,21例患者未出现病灶复发,生存质量良好。7例因肿瘤复发或转移死亡。结论: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治疗选择扩大切除,辅以术后放化疗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高度恶性的黑色素细胞肿瘤 ,我国曾有报告其发病率占恶性肿瘤总数的 0 6 %及 0 9% [1] 。其确切的病因尚不清楚 ,多发生于皮肤 ,亦见于接近皮肤的粘膜以及软脑膜等处。最近我们发现 1例颏部恶性黑色素瘤术后复发 ,并相继出现颌下淋巴结及胆囊转移的病例。现报道如下。1 病例报告病人男性 ,5 1岁。右颏部自幼生有皮肤痣 ,于 1995年10月出现破溃 ,手术切除后复发 ,出现菜花样肿物 ,行 2次冷冻后治愈 (无病理 )。 1997年 9月原手术部位又出现肿物 ,生长较快 ,伴左颌下淋巴结肿大 ,行局部切除术 ,并取出3枚淋巴结 ,病理示…  相似文献   

12.
女性尿道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女性尿道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手段。方法:对3例女性原发性尿道恶性黑色素瘤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及随访观察。结果:3例均以尿道外口包块就诊。2例因术前诊断不清,仅局部切除,其中1例术后半年死于肿瘤复发。1例正在随访中;1例行全尿道切除,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及永久性膀胱造瘘。结论:女性尿道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恶性度高,临床易误诊,早期确诊的主要依据是病理学检查,及时规范手术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结合文献资料复习,提高女性原发性尿道恶性黑色素瘤的诊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女性原发性尿道恶性黑色素瘤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病例行尿道癌根治术+回肠膀胱术,术后病理证实为尿道恶性黑色素瘤,浸及尿道全层及阴道浆膜面,阴道黏膜及肌层未见癌,膀胱、双侧附件、子宫体、宫颈未见癌,双侧盆腔淋巴结未见转移癌.已随访1年,...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7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院普外科1971年1月至1988年2月共收治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83例,现将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71例报道如下,并结合近年文献资料对原发性胃肠恶性淋巴瘤的诊断治疗进行讨论。临床资料一、性别与年龄:男43例,女28例。男:女为1.5:1。年龄3个月至64岁,平均35.5岁。二、临床表现:腹痛59例(占83%),发热纳差38例(占54%),恶心、呕吐21例(占30%),腹泻12例(占17%),血便史1例(占16%)。腹部包块30例(占42%),黄疸3例(4%)。因穿孔、肠梗阻、便血急诊入院31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原发性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PAMM)的临床及病理特征、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原发性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病历资料,结合国内外文献,总结PAMM的临床和病理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结果:该患者术前肠镜提示距肛缘4cm处肿块,肠镜下活检病理提示恶性黑色素瘤,行腹部会阴切除术,术后病理再次证实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术后患者顺利出院。结论:PAMM是非常罕见的恶性肿瘤,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确诊需要病理诊断。预后差,手术切术是治疗原发性肛管直肠黑色素瘤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16.
陈丽霞 《中国科学美容》2011,(18):144-144,172
卵巢畸胎瘤恶变伴黑色素瘤形成是临床少见的畸胎瘤恶变形式,偶有个案报道,卵巢瘤的诊断及治疗目前尚缺乏大宗的临床经验总结,本研究就1例卵巢恶性畸胎瘤伴恶性黑色素瘤1例进行报道,为卵巢畸胎瘤黑色素瘤恶变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阴茎原发恶性黑色素瘤的生物学行为、临床病理特点、诊断治疗方法及其预后。方法报告1例阴茎原发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断治疗、随访情况并结合国内外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本例患者肿瘤分期为I期,行阴茎全切尿道会阴造口+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术后行化疗并结合免疫治疗,于术后18个月出现远处转移,术后30个月因全身多发转移、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结论阴茎原发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罕见,恶性程度高。其确诊依靠病理,外科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对于Ⅰ期、Ⅱ期的患者,阴茎全切术式较之部分切除术后生存期明显延长,对于Ⅲ期患者手术范围则对于术后生存期并无明显影响。术后结合化疗以及免疫治疗可提高生存期,但总体预后差。  相似文献   

18.
肛管直肠黑色素瘤31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发生在肛管直肠部位的黑色素瘤是一种预后不良的罕见肿瘤[1],我院自1985~1997年共收治31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一般情况:1985~1997年间我院共收治肛管直肠恶性肿瘤2986例,其中31例恶性黑色素瘤,占1-0%。男14例,女17例。年龄21~79岁,平均55-5岁。病程最短10天,最长3年,平均6-8个月。临床表现:肛门坠痛22例,肿物脱出8例,便血27例,便次增多11例,排便不畅12例,里急后重7例,大便干稀交替3例。乏力5例,食欲下降2例,消瘦及体重下降6…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提高对肝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认识并总结该疾病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1例肝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再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对该病的临床诊治经验加以总结。结果 肝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术前诊断困难,主要依靠病理诊断,MRI对该病的诊断有很大的价值,治疗上以手术治疗为主,术后可应用放化疗及免疫治疗。结论 肝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术前诊断需要有丰富的经验再结合MRI等影像学检查,治疗是以手术治疗为主结合放化疗、免疫治疗的综合治疗,对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足部恶性黑色素瘤2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足部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1994年至2006年收治的21例足部恶性黑色素瘤患者.其中男性19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63.8岁(42~86岁).结果 所有患者均经病理证实为足部恶性黑色素瘤.21例患者确诊后均接受了外科手术治疗,术后5例接受化疗,2例接受生物学治疗.19例随访3~41个月.2例患者分别于术后6个月及31个月死亡,其余患者目前均存活.结论 目前恶性黑色素瘤仍是不能根治的疾病.足底为负重功能区,应根据手术切除后缺损的部位和范围,选择合适的皮瓣修复对足部功能恢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