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刺角度是影响针灸临床疗效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部分疾病,选择合适的针刺角度,对疾病的疗效起着不可忽略的作用,在经筋病的治疗中尤以为重.经筋病,是有别于经脉病的另一大类疾病范畴,但尚无明确定义.目前较为公认的是:在中医"皮脉肉筋骨"层次上,经筋病包含了肌腱、韧带、筋膜等损伤为主的"筋"病和肌肉损伤为主的"肉"病[1],即...  相似文献   

2.
经筋是经络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分布与经络走行相近,同时与经络又有着很大的差异,临床中可视为中医解剖的一个层次[1].经筋病即是所谓经筋受邪或损伤所导致的病变,在《灵枢·经筋》中概括为经筋分布区域"疼痛"与"不用"两种临床表现[2].针对经筋病临床中多采用针刺治疗,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3.
秦伟凯  赵勇  张宽 《北京中医药》2011,30(9):675-678
经筋是经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据<灵枢>的记载,"以痛为腧"指以经筋病证的痛点作为治疗部位.从中医传统理论、解剖学基础、软组织力学以及病生理相关学说等方面对经筋痛点的疼痛机制进行分析和探讨.通过深入研究,加深对中医经筋"以痛为腧"的认识,为软组织疼痛的治疗提供理论支持,以拓宽软组织疼痛的治疗前景.  相似文献   

4.
<内经>中有关经筋病的论述仅在<灵枢经·卷四-经筋第十三>中可见到.临床所遇到的多数运动系统疾病(骨科疾病除外)均可归于中医经筋病的范畴.  相似文献   

5.
经筋理论是中医的经典理论之一,对中医外治疗法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但在经络理论长期处于主导地位的背景下,经筋理论与中医外治联系并不密切.本文立足于经筋理论的特点,强调经筋理论是中医外治领域系统化的应用理论,能为中医外治机制研究提供崭新的研究角度,对继承和振兴中医外治疗法具有重要的开拓性意义.  相似文献   

6.
经筋病主要分为"筋急"和"筋痿"。临床上经筋病的治疗主要通过针灸推拿等,疗效显著,其中推拿手法在治病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章试论述推拿手法分别在治疗经筋病筋急和筋痿状态下的原理,为推拿手法治疗经筋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李姿慧  王键 《中医杂志》2012,53(17):1516-1519
中医病因病机学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科研工作者围绕中医病因病机学在诸多方面开展了相关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分别概述了近年来有关中医病因学及病机学研究现状,以期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经筋系统是中医不可或缺的部分,古代文献中有着很多的相关记载。但是目前对于经筋的认识存在分歧,且对其生理功能和病理状态的总结概括仍不足,无法单独形成一个完整的论治体系,严重阻碍了经筋理论在临床和科研中的应用与发展。本文根据相关中医文献,对经筋的实质、生理功能以及病理分期进行详细总结阐述,提出经筋的实质应为肌肉、韧带、关节囊等软组织系统和神经系统的综合体,经筋的生理功能主要有保护防御、"束骨,利关节"、调经脉作用,又根据经筋分类的不同而各司其职,提出经筋的三期论治假说,初步构建经筋病的病理-治法-治疗措施综合论治体系,为经筋理论在临床与科研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经筋理论是中医经络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多用于指导经筋病的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属于经筋病的范畴,经筋理论可指导本病的中医康复。笔者通过探讨以经筋理论指导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的理论基础,提出具体的治疗方案,并附以病案加以说明,以期丰富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的治疗手段,为本病的中医康复提供参考方向。  相似文献   

10.
燔针劫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燔针劫刺"是《灵枢·经筋》中记载的治疗经筋病的重要方法,而学界对于"燔针劫刺"一说的解释却众说纷纭,令人莫衷一是。在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实际对其进行研究,认为《灵枢·经筋》中"燔针"当为针具之名,"劫刺"可能为"结刺"之误。"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腧"其意为:医者在充分了解经筋结构、功能、病候等特点的基础上,以显露(病候)的经筋为准绳推断病位所在,再通过触诊其上的"结""聚"之所寻找出现疼痛或压痛等异常反应的筋结,然后使用"燔针"作为针刺工具对其进行针刺的一种治疗经筋病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