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分析神经阻滞与加巴喷丁相结合的措施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治疗效果。方法:对在本院治疗的96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病人进行分组研究(依据随机法分为2组,每组48例)。其中对照组病人由加巴喷丁口服治疗;而观察组病人被给予神经阻滞和加巴喷丁相结合的措施进行治疗,对比其治疗前后的疼痛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2组的VA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经过治疗后1周、4周、6周,2组的VAS评分均出现降低,但观察组的下降的更加明显,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而在2组病人出现的不良反应率方面,观察组病人明显较对照组低,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病人由神经阻滞与加巴喷丁相结合的措施进行治疗,疗效确切,不仅使病人的疼痛感大大降低,同时减少了不良反应情况的发生,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何杰文  范华 《海峡药学》2016,(3):206-206
目的:实践分析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性选取36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疼痛患者,分成两组,即选出18例设定为阻滞组(对照组),使用神经阻滞药治疗,另18例设定为观察组,使用加巴喷丁+神经阻滞药治疗,在治疗中进行跟踪,定期随仿并根据VAS表值,进行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在治疗1周后与治疗4周后所有患者的VAS值均比治疗前明显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两组相比,观察组在治疗中的不同时间的减小差值均较阻滞组大,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症状。结论通过给予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疼痛患者实施加巴喷丁+神经阻滞治疗后,可有效加强患者的止痛效果,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可靠性较高。  相似文献   

3.
印华 《中国医药指南》2014,(17):158-159
目的探讨分析临床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实施加巴喷丁联合神经阻滞治疗后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我院近期内收治的120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随机将其分为A、B两组,其中A组52例患者单纯实施神经阻滞治疗、B组68例患者实施加巴喷丁联合神经阻滞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A、B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其VAS评分每周都呈现出逐渐递减的趋势,组间比较,B组患者的下降幅度明显优于A组患者(P<0.05)。结论临床在面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时,给予其实施加巴喷丁联合神经阻滞治疗后的疗效是显著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的治疗中使用加巴喷丁的疗效及药理作用。方法为PHN病例进行药物治疗,以其中的48例为对比分析对象,将随机选出的24例设定为阻滞组,使用神经阻滞药,将剩余的24例设定为GBP组,使用神经阻滞药及加巴喷丁,疗程统一为42d,对比不同时间的VAS值(疼痛视觉评价)。结果疗程结束后所有病例的VAS值均减小,两组相比,GBP组在不同时间的减小差值均较阻滞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治疗中使用加巴喷丁可加强神经阻滞药的止痛效果。  相似文献   

5.
《数理医药学杂志》2021,34(6):890-892
目的:研究中药沐足方、加巴喷丁联合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PDPN)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2例PDPN病例分为单纯加巴喷丁组和中药沐足方联合组各46例,在临床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两组分别行加巴喷丁单纯治疗、加巴喷丁联合中药沐足方治疗。结果:中药沐足方联合组共91.30%的患者获得有效治疗,高于单纯加巴喷丁组的76.09%(P0.05);治疗后,中药沐足方联合组患者正中神经、腓总神经MCV、SCV均大于单纯加巴喷丁组(P0.05);单纯加巴喷丁组10.87%的患者有不适症状,与中药沐足方联合组的13.0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沐足方、加巴喷丁联合治疗PDPN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且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啶对上肢手术患者罗哌卡因臂丛神经阻滞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7月在我院治疗50例上肢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2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0.375%罗哌卡因进行神经阻滞,观察组采用0.375%罗哌卡因联合右美托咪啶100μg进行神经阻滞,治疗后,对比两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臂丛神经阻滞的起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臂丛神经阻滞持续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运动阻滞效果评分比较存在显著差异,观察组患者神经阻滞效果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罗哌卡因联合右美托咪啶能够显著提升对上肢手术患者的臂丛神经阻滞效果,麻醉效果较好,缩短起效时间,麻醉时间较长临床可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加巴喷丁联合尼莫地平对偏头痛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某院中2014年1月~12月的偏头痛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尼莫地平单种药物进行治疗,治疗组使用加巴喷丁与尼莫地平联合治疗,对比两组病患用药前后的头痛发作次数、药物疗效及其它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经对比得治疗组在头痛发作次数、药物疗效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加巴喷丁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偏头痛可有效减轻患者头痛发作程度,减少头痛发作次数,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加巴喷丁在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后神经痛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194例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后神经痛患者按照治疗方案不同随机分成观察组(n=101)与对照组(n=93),对照组给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加巴喷丁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更高;两组不良反应对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加巴喷丁在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后神经痛治疗中的效果值得肯定,且不会加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的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脉络宁注射液和复方当归注射液联合颈椎旁神经阻滞术在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30例为试验组,采用脉络宁注射液和复方当归注射液联合颈椎旁神经阻滞术治疗.同期患者40例为对照组,采用糖皮质激素神经阻滞术治疗.两组住院期间均给予营养神经、消炎镇痛药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1月颈椎病疗效评分分别为(36.8±4.2)分、(21.4±4.6)分和(10.3±3.7)分.对照组分别为(37.1±3.9)分、(27.3±4.5)分和(18.6±3.6)分.两组治疗1周及1月后,颈椎病疗效评分均获得明显改善(P<0.05),但试验组改善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后1周、1月有效率分别为40.0%(12/30)和86.7%(26/30);对照组分别为22.5%(9/40)和57.5%(23/40).试验组治疗后各时间点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脉络宁注射液和复方当归注射液联合颈椎旁神经阻滞术可有效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加巴喷丁联合左卡尼汀治疗尿毒症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尿毒症周围神经病变患者62例,采用奇偶分组法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左卡尼汀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加巴喷丁联合左卡尼汀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后的神经传导速度。结果治疗后,实验组尿毒症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腓总神经、正中神经和胫神经等神经传导速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尿毒症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P<0.05。结论尿毒症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接受加巴喷丁联合左卡尼汀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普瑞巴林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神经阻滞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普瑞巴林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神经阻滞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和普瑞巴林组(B组), 两组患者均行神经阻滞, B组加服普瑞巴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前后VAS评分、睡眠质量评分(QS)和不良反应。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第2周~第10周,VAS和QS显著下降(P<0.01)。普瑞巴林组治疗后疼痛VAS评分和睡眠质量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没有区别。结论 普瑞巴林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神经阻滞效果具有明显的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右佐匹克隆片联合脑电生物反馈治疗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门诊和住院部74例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进行本次试验研究,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研究组(37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右佐匹克隆片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脑电生物反馈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量表评分(MESSS)情况,并采取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睡眠治疗,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两组患者治疗1、2、4周后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ESSS评分对比:研究组治疗前MESSS评分为(26.7±2.1)分,治疗后为(15.7±1.5)分,对照组治疗前MESSS评分为(26.4±2.4)分,治疗后评分为(19.7±2.2)分,治疗前两组患者MES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前PSQI评分与对照组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PSQI评分为(6.9±1.6)分,对照组评分为(9.6±2.1)分,研究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ESS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治疗的时间的推移,两组副反应作用都在加剧.结论 右佐匹克隆片联合脑电生物反馈治疗脑卒中后睡眠障碍临床效果良好,可很好改善患者脑卒中症状,改善患者睡眠治疗,副反应较低,安全可靠,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以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西酞普兰联合米氮平治疗抑郁症伴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104例抑郁症伴睡眠障碍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应用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米氮平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8.08%高于对照组的8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SQ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PSQI评分(8.5±1.1)分低于对照组的(12.2±1.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15%,高于对照组的17.3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酞普兰联合米氮平治疗抑郁症伴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显著,是一种优秀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团体认知行为疗法(CBTI)联合扎来普隆和单用扎来普隆治疗慢性失眠的疗效。方法 60例慢性失眠患者,按奇偶数法分为联合组和单药组,各30例。单药组患者接受单药扎来普隆治疗,联合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实施团体认知行为疗法。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观察组的PSQI评分(5.69±1.41)分低于对照组的(9.25±1.4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团体认知行为疗法联合扎来普隆治疗慢性失眠与单用扎来普隆治疗相比,联合治疗慢性失眠及伴随日间思睡的疗效更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神经阻滞联合皮内阻滞治疗头面部急性带状疱疹痛的疗效。方法将32例确诊为头面部急性带状疱疹痛的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神经阻滞联合皮内阻滞+药物治疗)和对照组(单纯药物治疗),每组16例,观察两组患者疼痛缓解程度(VAS评分)、睡眠评分、情绪评分、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联合组治疗后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联合组治疗后睡眠、情绪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联合阻滞较单纯药物治疗效果更佳,PHN发生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加巴喷丁联合西酞普兰对慢性偏头痛(CM)伴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两药的有效剂量.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10例慢性偏头痛患者纳入加巴喷丁联合西酞普兰组(治疗组)105例和托吡酯联合西酞普兰组(对照组)105例,均治疗6个月.分别记录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6个月后每月发作天数、偏头痛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患者睡眠障碍的效果。方法将60例睡眠障碍的住院脑卒中患者按住院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给予脑血管病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阿普唑仑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中医治疗(包括口服解郁安神胶囊和中药足浴),治疗时间为2周,治疗前后,采用睡眠疗效评价标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价两组患者的睡眠情况。结果治疗前,研究组的PSQI评分为(13.4±3.5)分,对照组为(13.9±4.1)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1,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PSQI评分为(5.1±1.7)分,对照组为(6.7±2.1)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4,P〈0.01);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x2=3.27,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患者睡眠障碍的效果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神经根阻滞与冲击波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就诊于许昌市中心医院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60例,应用抽签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男13例,女17例,年龄(41.09±4.41)岁。研究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41.85±5.27)岁。对照组采用单纯神经根阻滞治疗,研究组采用神经根阻滞+冲击波治疗。治疗后,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以及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采用卡方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和方差分析。结果 治疗4周后,研究组总临床有效率为86.7%(26/30),高于对照组的63.3%(19/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2.93±0.54)分比(3.84±0.7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NDI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23.03±2.74)比(26.55±1.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研究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1.29±0.44)分比(2.23±0.8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NDI低于对照组[(13.76±2.33)比(19.77±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单纯的神经根阻滞与神经根阻滞+冲击波治疗都能减轻患者症状,但后者更能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西药治疗失眠的效果。方法 120例失眠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单纯使用阿普唑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SQI评分(4.24±0.51)分低于对照组的(9.53±1.1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西药治疗失眠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度洛西汀联合普瑞巴林治疗阴部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筛选2018年2月至2019年8月来我院疼痛科诊治的阴部神经痛患者共4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21例)。对照组单用普瑞巴林治疗,试验组联合应用普瑞巴林与度洛西汀。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第4、8及12周视觉模拟评分(VA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并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VAS、PSQI和PHQ-9评分均明显降低(P<0.01);试验组治疗后各时间点VAS和PHQ-9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后8、12周PSQ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度洛西汀联合普瑞巴林可以有效缓解阴部神经痛,改善睡眠质量,缓解患者抑郁状态,可安全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