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传统术式切口采用宫颈阴道部半环形切口,我科对经阴道子宫前壁肌瘤剔除术前入路进行了改良,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及缩宫素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中的应用,并对比两种方法的止血效果.[方法]100例研究对象为2007年7月至2009年7月在湖南省妇幼保健院住院行子宫肌瘤切除术的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50例在行子宫肌瘤切除前在子宫肌壁注射垂体后叶素.B组则在子宫肌壁注射缩宫素.观察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差值.[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差值进行比较,垂体后叶素组均小于缩宫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前子宫肌层局部使用垂体后叶素可明显减少出血,效果较缩宫素更明显.  相似文献   

3.
刘迪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8):4490-4490
目的探讨治疗老年子宫脱垂阴道手术术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桂林市第二人民医院2003-01-2010-01收治老年子宫脱垂患者19例,按不同术式分为两组,即阴道纵隔成形术(术式Ⅰ)和经阴道子宫全切及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术式Ⅱ)。比较两组术中出血、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术后排尿、术后排便、住院天数。结果阴道纵隔成形术(术式Ⅰ)术中出血、手术时间明显低于经阴道子宫全切及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术式Ⅱ)(P<0.05),术后排气、术后排尿、术后排便、住院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9例子宫脱垂患者手术全部成功,无一例发生膀胱、直肠等副损伤。结论阴道纵隔成形术(术式Ⅰ)对于老年患者具有创伤小、康复快、不易复发等优点,安全可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改良法阴道纵(斜)隔形成术在老年性子宫脱垂、阴道壁膨出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对46例老年性子宫脱垂伴(或)阴道壁膨出患者采用改良法阴道纵(斜)隔形成术治疗。结果除1例74岁患者,合并糖尿病、营养不良,行改良法阴道纵隔形成术,术后2个月复发外,其余患者均恢复良好。结论改良法阴道纵(斜)隔形成术简便易行,技术要求不高,无需昂贵设备,效果可靠持久,易于普及。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术加盆腔淋巴结切除术治疗子宫恶性肿瘤的可行性及近期疗效。方法比较2009-03—2011-0136例行腹腔镜下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加盆腔淋巴结切除术及40例同期开腹行该类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除淋巴结数目、住院时间、肠道排气时间、尿管留置时间及术后病率等的差异。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淋巴结切除数、平均住院时间和术后病率均小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腹腔镜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术加盆腔淋巴结切除术治疗子宫恶性肿瘤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病率低等优点,且与开腹行此类手术相比同样安全有效。不失为治疗早期子宫恶性肿瘤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6.
温健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6(6):1124-1125
我们通过我院近3a的68例剖宫产术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者的分析,认为大部分的剖宫产术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是安全可行的,且术后子宫恢复好,无明显并发症,并减少了再次手术的机会,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宫腔镜下息肉电切术患者的手术及随访情况。结果:63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月经改善,痛经改善,复发率低。结论:宫腔镜下电切术可作为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8.
将子宫切除阴道成形对术后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9.
1 病例报告 女,37岁.于11 a前曾行剖宫手术.近0.5 a出现经期阴部疼痛,并于阴道口可触及肿物,直径约3 cm.经期过后,肿物逐渐减小疼痛消失.平时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05-02-13,因外阴肿物疼痛剧烈于2005-02-17入院.查体:于阴道口可见一源于阴道前壁一肿物,巧克力色,壁薄,张力大,触痛,入院后行囊肿剥除术,术中囊壁破裂.术后病理:阴道壁子宫内膜异位症.  相似文献   

10.
阴式子宫切除并阴道前后壁修补术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阴式子宫切除并阴道前后壁修补用于治疗中老年女性子宫脱垂并膀胱直肠膨出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05年1~12月在辽宁省人民医院妇科就诊,因子宫脱垂合并阴道前后壁膨出;并伴有阴道块物、腰酸下坠感排尿排便困难、尿储留或张力性尿失禁的70例病例进行分析,其中子宫Ⅱ度及以上脱垂并阴道前壁膨出10例,并阴道前后壁同时膨出60例,其中4例伴有张力性尿失禁,子宫脱垂并阴道前壁膨出有症状的8例,阴道前后壁同时膨出有症状的52例,有症状者占88.8%。结果阴式子宫切除并阴道前后壁修补术后,症状消失56例,有效率83.3%,仅4例术后仍有不适感,4例术后一周发生切口感染。结论阴式子宫切除并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是治疗中老年女性子宫脱垂伴膀胱直肠膨出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1.
田杰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30):7544-7544
对全子宫切除术后膀胱阴道瘘1例诊治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 女,50岁。因多发子宫肌瘤、瘢痕子宫、慢性宫颈炎入院。入院后完善相关化验检查,无手术禁忌证,术前准备就绪,于2007-09-05行全子宫切除术。术中见子宫增大如孕12周,盆腔无明显粘连。在分离膀胱时,膀胱与子宫前壁峡部致密粘连。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2年内宫内足月妊娠时子宫前壁下段的超声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剖宫产术后2年内再次妊娠女性孕晚期的子宫前壁下段超声表现,并分析再次剖宫产患者术中切开瘢痕情况,探讨两者的相关性。结果超声各观察指标:子宫前壁下段厚度≥3 mm、子宫前壁下段各层结构分界清晰、子宫前壁下段肌层回声连续、肌层最薄处的厚度≥2 mm及子宫前壁下段出现点状血流评价瘢痕愈合良好灵敏度分别为89.1%、83.6%、75.6%、67.5%和94.5%,其中子宫前壁下段肌层最薄处厚度≥2 mm的特异度最高,达80.0%。结论超声能较准确地反映瘢痕情况,可为剖宫产术后2年内再次宫内足月妊娠女性分娩方式选择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宫内膜、宫颈息肉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梧州市工人医院2005—01—2009—12间采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162例宫内膜、宫颈息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2例宫内膜、宫颈息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未出现子宫穿孔等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有效率96.3%。结论官腔镜电切术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及宫颈息肉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畀位囊肿的价值。【方法】120例术前诊断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患者按住院顺序单双号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每组60例,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复发率、痛经缓解率、妊娠率。【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比开腹组明显缩短(P〈0.01);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开腹组(P〈0.05);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早于开腹组(P〈0.01);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开腹组(P〈0.01);术后并发症显著低于开腹组(P〈0.05);术后复发率、痛经缓解率、妊娠率与开腹组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具有与开腹手术相同的疗效,但腹腔镜具有微创手术的优点,是一种安全、理想的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道最常见的肿瘤,但宫颈肌瘤是子宫肌瘤的一种特殊类型。宫颈肌瘤致使子宫及其韧带变形,手术比较困难。2004—06-2006—09我们采用了改进的手术方式施术26例,有效地预防了术中出血及脏器损伤,提高了术后生活质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1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近年来我们采用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救治顽固性产后出血10例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年龄21~35岁,有保留子宫的需求,其中发生在剖宫产术中8例,发生在阴道分娩产后2例。极度疲劳致子宫宫缩乏力出血5例,胎盘早剥致子宫卒中出血2例,前置胎盘出血1例,无明显原因出血2例。本组均为产后较短时间内出血>1000ml,并且经积极药物及保守治疗无效,均有产科急诊子宫切除指征。  相似文献   

17.
分析2例子宫Ⅲ度脱垂,阴道前、后壁Ⅲ度脱垂患者,并发重度肾积水、输尿管积水的原因。阴式子宫切除及阴道前后壁修补术对治疗子宫Ⅲ度脱垂,阴道前、后壁Ⅲ度脱垂患者效果好、创伤小,手术后可很快解除病痛及泌尿系统病变,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中老年妇女要定期妇科检查,提前干预、及时治疗,避免并发这样严重的后果。  相似文献   

18.
B超对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处声像图的表现观察报道甚少。我院自 1 999年 1月至今对在我院行剖宫产的 738人中的92例进行了B超观察 ,发现子宫下段剖腹产术后子宫切口前与膀胱后间积液 4例 ,现报告如下 :资料和方法患者均为在我院剖宫产的产妇 ,术式为子宫下段横切口。术后一般情况良好 ,无明显不适 ,术后 3~ 5d做盆腔B超检查。使用东芝 2 4 0A及彩超仪 ,探头频率 3 .5~ 5 .0MHz,适度充盈膀胱 ,使子宫下段清晰显示。在下腹部做纵向及横向扫查 ,仔细观察子宫前壁下段切口周围及盆腔回声 ,发现异常拍片记录 ,并定期复查 ,了解该处变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阴道前壁“U”形黏膜瓣修补复杂性尿道阴道瘘的护理体会。方法:对6例采用阴道前壁“U”形黏膜瓣翻转修补瘘缺,肌黏膜层覆盖加固瘘缺处创面的复杂性尿道阴道瘘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和护理以及术后随访。结果:6例患者术后均获正常排尿,无尿漏及尿失禁,随访6~75个月,无尿道狭窄。结论:阴道前壁“U”形黏膜瓣翻转术通过术前后严密观察和护理可有效控制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尽早康复。  相似文献   

20.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志强  杨希娟 《医学临床研究》2010,27(7):1211-1212,1215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本院行宫腔镜电切治疗的43例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以同期31例行开腹手术治疗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发生率、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疼痛发生率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个月,两组均未出现肌瘤复发、宫腔粘连、宫腔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宫腔镜子宫黏膜下肌瘤电切术较传统开腹手术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痛苦小和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目前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