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研究《健康申明卡》在入出境人员卫生检疫中的作用及其发挥保证作用的因素。〔方法〕分析《健康申明卡》使用的现状,探讨《健康申明卡》的科学设计与规范管理。〔结果〕《健康申明卡》在国境卫生检疫中具有体现依法检疫、发挥检疫载体和发现检疫重点对象线索的作用,其中发现检疫重点对象的线索是《健康申明卡》的基本作用。《健康申明卡》的作用能否正常发挥与卡的内容、格式及使用与管理规范直接相关。《健康申明卡》应内容简明,必须含有能够发现检疫重点对象线索的流行病学调查项目,外观美观,辨认、填写容易,对需申明的问题采用问答式,并应依法设置与管理。如启用出境《健康申明卡》和集体入出境《健康申明卡》,填写对象按检疫风险大小及法规要求确定,开发并应用口岸入出境人员检疫管理系统软件,将能保证《健康申明卡》基本作用的发挥。〔结论〕《健康申明卡》在我国国境卫生检疫中的作用尚未有效体现,为使《健康申明卡》能发挥良好作用,应改进《健康申明卡》的设计与实施规范化管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促进国境口岸防制SRAS检疫措施的完善。[方法]对我国国境口岸防制SARS检疫措施进行调查研究,收集国内外国家或地区防制SARS检疫措施的资料,并进行比较。[结果]国际上大部分国家或地区在出入境口岸实施了主要针对来自SARS感染区人员的入境检疫,措施主要是要求旅客填写登记卡(申明卡)和进行体温检测2方面,有些国家和地区禁止来自一些SARS感染区的旅客入境或实行强制性的隔离检疫。我国的措施也主要是上述2方面,但和国内外的其他国家或地区相比,我国的申明卡内容较复杂,体温测量及处理的操作方面还不够科学。[结论]借鉴某些国家在实施防制SARS检疫时的经验,并随着对疫病的认识和经验的不断积累,通过调整和改进,促进防制SRAS检疫措施的完善,防止SARS的传入和传出。  相似文献   

3.
目的促进国境口岸防制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检疫措施的完善。方法对我国国境口岸SARS检疫措施进行调查研究,收集国内外防制SARS检疫措施的资料,并进行比较。结果在SARS流行期间,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针对境内的国际机场、港口等出入境口岸,采取了不同的检疫措施,多数采取的是入境口岸检查和填写登记卡。我国在国境口岸实施对出入境人员现场医学观察、检疫检查和要求填写《出(入)境健康申明卡》的检疫措施,有效地防止了SARS的传入传出,但同时也给出入境人员造成了一些麻烦和精神上的负担,不利于检疫措施的实施。包括:修改《出(入)境健康申明卡》,使其内容更简单、科学、有针对性,字更通俗;改进体温测量及处理的操作规程,设立一套科学的口岸检疫应对危机管理机制,对发热病人带来疫病的可能性进行风险评估,分级后采取相应措施。结论借鉴某些国家防制SARS的经验,通过调整和完善检疫措施,防止SARS的传入和传出。  相似文献   

4.
卫生检疫监管工作发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建立与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相适应的卫生检疫监管体系,使之与国际惯例接轨。[方法] 对卫生检疫监管工作今后的发展目标及其实施的具体措施进行了探讨。[结果] 卫生检疫监管工作的发展目标为:(1)建立积极主动、科学有效的疾病监测系统和预警机制,完善重大疫病疫情应急预案;完善疾病监测质量控制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国际旅行健康信息;加强口岸卫生监督规范化管理,推进创建国际卫生机场的活动。[结论]卫生检疫监管工作应紧紧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所赋予出入境检验检疫机关的神圣职责,不断向前推进。  相似文献   

5.
入境集装箱检验检疫区域监管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入境集装箱检验检疫监管新模式,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入境集装箱检验检疫监管机制,提高口岸预防控制疫病疫情和有毒有害物质的能力。同时,提高入境集装箱的监管工作效能,服务于口岸“大通关”。[方法]汕头检验检疫机构和指运地(潮州、揭阳和饶平)检验检疫机构之间建立起“口岸局把关+指运地局监管”的入境集装箱区域监管机制,启用《指运地入境集装箱检验检疫联系单》和《口岸局/指运地局入境集装箱检验检疫监管单》,对经汕头海港口岸入境的转关、调离和多点报关的集装箱货物,到指运地实施检验检疫区域监管。(结果]该模式经过1年多的研制和运行,对96批入境指运地集装箱实施了区域监管,通关效率和阳性检出率明显提高,其中从来自澳大利亚、法国、泰国和马来西亚的入境集装箱中查获疫情7批次。[结论]在口岸检验检疫局和指运地检验检疫局之间建立的入境集装箱检验检疫区域监管模式,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了集装箱携带的疫病疫情和有毒有害物质的输入,保障了口岸人体健康、动植物生命安全,进一步降低了进出口企业费用,节约了成本,有效服务于口岸“大通关”建设。  相似文献   

6.
〔目的〕在人们对健康、疾病的认识发生了巨大变化的今天,探讨我国口岸卫生检疫监管机制、模式的转变,探索建立和完善适应WHO《国际卫生条例(2005年)》要求的口岸卫生检疫监管体系。〔方法〕通过对《国际卫生条例(2005年)》对口岸卫生控制核心能力的要求、对出入境人员、交通工具、物品等卫生控制的规定,以及我国口岸卫生检疫监管工作现状的研究、分析,提出完善口岸卫生检疫监管新机制、新模式的建议。〔结果〕①口岸卫生检疫工作由口岸卫生安全维持系统和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系统2部分组成,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系统有赖于口岸卫生检疫监测预警应对机制的建立;②口岸卫生检疫监测预警应对机制包括科学决策的组织指挥体系、快速获悉疫情的监测网络与预警系统、根据事件性质和严重程度做出不同应对的响应系统、强有力的后勤保障系统。〔结论〕适应《国际卫生条例(2005)》的要求,承担国际条约的义务,提高口岸应对国际关注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核心能力,防止传染病传入传出,促进和保障社会经济快速健康增长,成为我们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7.
[目的]及时收集出入境船舶的基本信息和管理信息,实现口岸各部门的信息沟通和有效监管。[方法]建立一个多部门共享的口岸船情管理网络平台,实现船舶检验检疫网上申报、管理与预警。[结果]实现了船舶档案管理、船舶出入境申报管理、船舶预确报申报管理、船舶动态管理的信息化和口岸各部门的资源共享,实现了对船舶的有效预警和诚信管理。[结论]该系统提高了口岸各单位获取船舶相关信息的效率,提高了监管水平,降低了船舶代理及相关单位的通关成本。  相似文献   

8.
论入出境人员健康检查制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确立入出境人员健康检查制度在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中的地位。[方法]从入出境人员健康检查制度的理论基础、法律基础和实践基础几个方面论述在法律修改中确立的必要性、现实性和法律依据。[结果]实施入出境人员健康检查制度,是控制传染病国际间传播的需要,是开展口岸传染病检测技术手段的需要,是检验检疫机关依法履行职责、口岸执法把关的需要。现行以及即将实施的新的《国际卫生条例》、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以及我国的现行法律法规都对入出境人员健康检查作出了明确规定。入出境健康检查制度在口岸执法把关实际工作中,为防止传染病通过口岸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结论]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应将入出境人员健康检查作为口岸卫生检疫工作的重要法律制度予以继承和完善。  相似文献   

9.
科学配置卫生检疫技术资源夯实卫生检疫技术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卫生检疫技术资源配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构筑坚实的卫生检疫技术基础,促进卫生检疫事业健康长远发展。[方法]通过分析卫生检疫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总结现行监管模式存在的结构性问题,提出改革建议。[结果]应从组建卫生检疫技术中心;完善卫生检疫执法人员专业资格,合理配备口岸卫生检疫人员等3方面进行改革。[结论]科学合理地配置卫生检疫技术资源,强化技术支持和保障作用,对提高卫生检疫监管整体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汕头陆运口岸进境车辆、货物的检验检疫情况进行评估,探索既符合全申报要求,又能达到有效把关与服务的方法,防止有毒有害物质的传入。[方法]对2006--2007年经汕头陆运口岸进境的车辆及货物实施检验检疫监管,对截获的有毒有害物质情况进行评估。[结果]汕头陆运口岸进境车辆及货物申报数量逐年增长,申报车辆及货物达到100%全申报;输入性有毒有害物质呈增长态势,其主要来自中国香港、中国台湾、韩国、美国、菲律宾;发现问题数量最多的是几家日本、中国台湾三资企业。[结论]陆运进境车辆及货物存在严重的有毒有害物质携带问题,面临外来有毒有害物质的威胁和环境污染。口岸检验检疫部门应实施全申报制度,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实施科学把关,不断提高现场查验和防范能力,严防有毒有害物质的输入。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科学高效的国际航行船舶代理业务监管模式,提高船舶代理业务工作质量、提高检验检疫监管效能、提高船舶通关速度,营造安全、和谐、便捷、高效的口岸环境。方法对国际航行船舶代理企业现状和检验检疫监管模式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存在的问题。船舶代理企业存在着管理方式落后,管理理念不佳、内部管理体系不完善、业务素质不高等问题,船舶代理业务的检验检疫监管存在着一定难度。结果一方面加强对船舶代理企业实行资格准入、诚信管理、日常考核、培训考试、持证上岗等制度约束。另一方面,引进AIS船舶自动识别系统,提高检验检疫监管效能。结论船舶代理业务直接关系到检验检疫工作质量,建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相关管理部门尽快制定国际航行船舶代理业务相关规定与标准,完善卫生检疫监管模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进出境集装箱电子检疫监管新模式。方法对惠州口岸出境集装箱实行集中检疫管理;研发进境集装箱查验管理系统,实现电子化管理;分析新管理模式所取得的效益。结果出境集装箱检疫工作提前,大大减少了出境时集装箱检疫的工作量,减少企业报检环节46个、报检时间缩短6倍(以10批计);实现了检疫查验指令与监测结果的快速传递;规范了查验行为;实现了电子化的现场取证。结论进出境集装箱电子检疫监管新模式突出了检疫工作抓源头、抓重点地区、抓监管要点,简化了口岸查验环节、节省资源、提高工作效率,适应了大通关“提速、增效、减负、严密监管”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集装箱检验检疫区域监管机制,防范集装箱逃报漏检,防止集装箱携带疫病疫情和有毒有害物质的传入。方法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口岸通关现状,对口岸局和指运地局构建集装箱检验检疫区域监管机制和运行情况进行研究。结果经过一年半的试运行,共对127批集装箱实施了区域监管,其中从来自法国、澳大利亚、马来西亚和泰国的入境集装箱中发现疫情11批次。结论集装箱检验检疫区域监管机制,加快了通关速度,提高疫情检出率,促进了港口物流发展,有效服务于中国进出口贸易。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适应“大通关”战略新形势的卫生检疫监管新模式。方法对东莞外贸生产企业的特点和卫生检疫监管现状与当前形势的要求进行分析。结果对以加工贸易为特点、报验批次特别庞大的东莞外贸生产企业,经第一口岸进行了卫生处理的疫区货物,实施“三电工程,快速核放”; 未经卫生处理的和属东莞第一口岸报检的疫区货物实施“重点卫生检疫监管”。结论卫生检疫监管新模式的实施,真正从意义上实现“提速、减负、增效、严密监管”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如何完善出入境特殊物品卫生检疫监管工作。方法分析2007—2008年湖南口岸出入境特殊物品卫生检疫监管情况。结果湖南口岸的出入境特殊物品以入境为主,都是通过长沙国际机场出入境,与医疗事业息息相关,诊断试剂占大部分。特殊物品通过货物运输、旅客携带和邮件邮寄三条途径出入境,特殊物品的卫生检疫监管工作有些方面还有待完善,如CIQ2000系统缺少对特殊物品的监管条件等。结论提出完善监管工作的对策:对CIQ2000系统进行更新升级;电子监管系统与CIQ2000进行业务对接;积极进行宣传培训特殊物品相关知识;建立全国统一的特殊物品异地监管网络。  相似文献   

16.
国境口岸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立法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析完善我国国境口岸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立法体系,提供国境卫生检疫部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的法律依据,提高口岸卫生核心能力。〔方法〕分析我国目前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体制的现状和《国际卫生条例(2005)》对口岸核心能力的要求,提出国境卫生检疫部门在应对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方面的立法建议。〔结果〕有利于充分发挥卫生检疫部门的技术指导和快速应对的作用,提高口岸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更有效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结论〕通过立法赋予国境卫生检疫部门参与甚至主导国境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足够权责,更有利于发挥国境卫生检疫部门在处置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作用,提高口岸卫生检疫核心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符合口岸发展新形势要求的核心能力建设模式,以达到总局2009-2012口岸卫生检疫核心能力建设方案要求。方法通过对口岸卫生检疫核心能力建设基本需求主要涉及到检疫查验能力建设等六个方面建设进行研究,使保健中心、技术中心的技术优势为现场查验和口岸卫生监督媒介生物监测等发挥重要作用。结果完善口岸卫生检疫设施和建立口岸卫生检疫核心能力新模式,最大限度的发挥六个方面的最优作用。结论通过建立起新的卫生检疫口岸检疫模式充分发挥口岸卫生检疫的最大效能,对确保口岸卫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