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椎间盘退变是脊柱疾患的常见原因之一,生物学治疗为从根本上治疗椎间盘退变性疾病带来了希望。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这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椎间盘退变病因和生物学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椎间盘退变引起的下腰痛是骨科治疗的难点.研究发现过度压力导致终板微骨折,椎间盘细胞基因异常表达,椎间盘内基质内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因子比例失衡,炎症因子调节其他因子的异常表达及椎间盘细胞凋亡等均可造成椎间盘基质主要成分合成与分解失衡,诱导椎间盘退变;遗传多态性、年龄等也与之关系密切.椎间盘退变的治疗一直是下腰痛治疗研究的重点,近年来发展的基因治疗、细胞或髓核移植及组织工程等生物学治疗方法,从椎间盘退变的病因或发病途径着手,为根治椎间盘退变性疾病提供了希望.该文就椎间盘退变病因及生物学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下腰痛(low back pain,LBP)是骨科常见多发病,约70%的人一生当中都曾发生过LBP,给社会带来了重大经济损失[1]。然而,LBP的发生机制至今仍然不清楚,一般认为椎间盘退变引起的疾病(disc de-generative diseases,DDD)是引起腰腿痛的最常见原因且以腰椎间盘突出为最常见[2]。现有研究表明DDD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遗传因素、力学因素、环境因素、生活习惯、年龄和性别因素等,因此探讨退变椎间盘相关生物学特性具有重要的意义[3]。  相似文献   

4.
椎间盘退变后,其自身修复能力较弱。随着再生医学理念兴起,干细胞治疗椎间盘退变在脊柱外科领域获得广泛关注,目前常用的外源性干细胞包括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脂肪干细胞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近年,有关干细胞治疗椎间盘退变的作用机制、所用生物工程材料以及生物安全性等方面取得一定的研究进展,该文对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髓核移植治疗椎间盘退变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椎间盘退变导致的腰腿痛为骨科常见病,目前研究日益深入。纤维环及软骨终板的老化变性、髓核细胞的坏死和凋亡、细胞外基质(Ⅱ型胶原等)的过度降解和纤维化以及加速退变的细胞因子(如IL-1、TNF-α等)的产生被认为是导致椎间盘退变的主要原因[1]。尽管在椎间盘退变晚期症状严重时手术摘除脱出间盘不失为有效治疗方法,但如果在其退变早期能够延缓甚至逆转退变过程,可能更具有积极意义。近十余年来出现了众多治疗早期椎间盘退变的方法和实验研究,如非甾体类解热镇痛消炎药对症治疗、生长因子质粒转染髓核细胞的基因治疗[2~4]、髓核移植治疗等…  相似文献   

6.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5,(13):1188-1190
在全球日益老龄化的趋势下,椎间盘退变作为一种与年龄相关的疾病,因其高发病率和高致残率日益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现今临床上对其诊疗手段及其效果都非常有限,尤其对于退变早期的椎间盘还缺乏有效的介入方法。基因治疗的兴起,为椎间盘退变的治疗带来了新的方法学选择,现就椎间盘退变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其潜在治疗靶点的选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椎间盘退行性变的生物学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椎间盘退行性变是椎间盘突出的前提和病理基础。椎间盘组织再生能力有限,一旦发生退变,很难阻止或逆转。椎间盘突出症常用的治疗方法是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前者常出现复发,而手术治疗为有创治疗,会破坏脊柱的稳定性和完整性,伴有许多并发症。理想的治疗方法是针对退变的原因,通过人工干预,早期阻止或逆转椎间盘的退变,恢复其生物学功能,即椎间盘退变的生物学治疗。  相似文献   

8.
椎间盘退变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10,他引:11  
据资料表明 ,美国人在一生中发生下腰痛的概率为 6 0 %~ 80 % ,成人丧失劳动力的原因中 ,下腰痛排第 3位。椎间盘退变 (intervertebraldiskdegeneration ,IVDD)是下腰痛的一种常见病因。目前 ,临床上对下腰痛的治疗主要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根据手术原理不同分为椎间盘切除和 /或融合术及人工椎间盘置换术。近年来前者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成为目前临床治疗的主要方式 ,但由于椎间盘切除和脊柱融合后 ,椎间盘的生物学环境发生改变 ,手术相邻节段退变加速。远期效果不佳。后者虽近期效果佳 ,但远…  相似文献   

9.
椎间盘退变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椎间盘是由多种结缔组织构成的高度特异性结构 ,这些成分有序合理的组织是椎间盘行使正常功能的基本要求。在椎间盘的结构组成中 ,胶原和蛋白多糖两种大分子化合物起关键作用。随着年龄增加 ,椎间盘逐渐发生退行性变化 ,在退变椎间盘中 ,胶原类型发生很大变化 ,甚至完全转换[1] ;蛋白多糖含量下降 ,其中呈聚集状态的蛋白多糖下降尤为明显 ,非聚集状态蛋白多糖比例相对增加。另外 ,硫酸软骨素浓度下降 ,硫酸角质素浓度增加[2 ] 。因此 ,伴随年龄增大所引起的椎间盘老化或退变可能是基质合成和破坏之间不平衡所引起的。到底哪种成分在椎间盘退…  相似文献   

10.
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用于研究椎间盘退变机制和检测介入治疗手段的有效性。该文综述了腰椎间盘退变研究常用的几种动物实验模型的制作方法和原理,分析各种模型的优缺点及其与临床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腰背痛患者数量增多,严重威胁中老年人群健康。作为腰背痛的常见原因之一,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不仅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理基础,而且是腰椎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是由多因素引起的复杂慢性退行性疾病,发病率很高,可能给患者带来长期的身心痛苦,甚至导致双下肢瘫痪。为避免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发生和延缓其发展,全面了解腰椎间盘解剖及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的病因、诊断和防治方法尤为重要,有利于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椎间盘生长因子注射治疗、转基因治疗和细胞注射治疗等生物治疗方法是目前研究的重点,有望恢复椎间盘的高度和结构。椎间盘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治疗方法,但仍需大量临床试验验证。该文就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13.
14.
椎间盘退行性变(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 IVDD)与40%~50%的腰痛有关,是导致中老年人腰痛的主要原因。其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主要包括卧床休息、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及康复锻炼等,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部分患者的疼痛症状,但无法阻止IVDD的发展,且病情易反复。当保守治疗的效果不显著时,患者通常会选择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包括椎间盘切除、椎管减压、椎体融合以及椎间盘置换术等,虽能立即缓解患者大部分的症状,但存在不同程度的脊柱力学性能改变、活动度下降和邻近节段退变等风险。因此,寻找一种疗效佳且风险小的方法成为治疗IVDD的研究热点。近年来,随着组织工程技术的快速发展,构建具有生物学结构和功能的组织来治疗IVDD已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并取得了重要进展。其中,开发一种性能良好、能够促进细胞与组织生长的组织工程生物支架材料是研究的关键环节。笔者就生物支架材料在治疗IVDD中应用的临床前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椎间盘退变作为一种与年龄相关的退变性疾病,在脊柱外科最为常见。目前临床治疗仍然致力于退变终末期(例如椎间盘突出症、椎管狭窄症、椎体滑脱症等),不能延缓椎间盘退变的进展。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椎间盘退变研究的不断深入,对椎间盘退变的治疗也有了新的发现。基因治疗为延缓椎间盘退变提供了新方法,现就目前的研究状况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正>椎间盘退变(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IDD)是与年龄有关、多因素导致的生物学退变,以椎间盘高度的降低、含水量降低、软骨终板钙化、细胞外基质减少等一系列微环境失衡为特点,最终导致椎间盘组织结构完整性丧失、脊柱的活动和功能受限。IDD可导致椎间盘源性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退行性腰椎滑脱、  相似文献   

17.
椎间盘退变性疾病(disc degeneration disease,DDD)是引起腰腿疼痛的主要病因之一.目前其治疗主要分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两大类,这些治疗虽取得了一定疗效,但并不能从根本上延缓甚至逆转椎间盘的退变.随着对椎间盘退变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椎间盘退变与髓核内代谢失衡、髓核细胞凋亡增加、细胞外基质(如蛋白多糖和Ⅱ型胶原)分泌减少有关.因此,如何增加椎间盘内的髓核细胞,促进细胞外基质的分泌,增加液体含量,改善髓核内微环境是治疗DDD的关键所在.近年来,研究人员利用干细胞治疗DDD发现干细胞有望从根本上延缓甚至逆转椎间盘的退变,目前已成为治疗DDD的研究热点之一.现就干细胞治疗DDD的相关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椎间盘退变是下腰痛的常见病因.椎间盘退变分子机制的研究发现,白介素-1α和β、肿瘤坏死因子-α、一氧化氮、环氧化酶-2、基质金属蛋白酶等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在退变椎间盘中有较高活性,转化生长因子-β及Sox9基因等表达降低,可能是椎间盘退变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基因治疗为椎间盘退变带来了希望,将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骨诱导蛋白-1基因,转化生长因子-β、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和生长分化因子-5等生长因子基因,以及Sox9基因成功导入人或动物椎间盘细胞中发现,这些外源基因可促进Ⅱ型胶原和(或)蛋白多糖不同程度的表达上调;将白介素-1受体拮抗剂和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基因成功导入椎间盘细胞,可从抑制分解代谢方面为基因治疗提供另一条可行的途径.基因治疗也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随着研究的深入与转基因技术方法的提高,基因治疗可望进入临床为椎间盘退变开辟新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19.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provides excellent anatomic detail of spinal tissues, but fails to provide the type of information that permits a definitive diagnosis in many patients with back pain. New imaging strategies that can be applied to the study of 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 include 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dynamic computed tomography an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nd T2 relaxometry. With dynamic imaging, the relative motions of normal and degenerated lumbar motion segments can be evaluated noninvasively. With further evaluation of the technique, hypermobile segments may be distinguishable from those with normal relative motion. T2 measurements obtained by T2 relaxometry appear to have important advantages with regard to spinal imaging because this modality provides a continuous and objective measure of the content of free water in the disc, which decreases with aging and degeneration. Anatomic imaging of the spine is highly accurate in the evaluation of nonmechanical causes of back pain and less beneficial in the evaluation of back pain that is due to mechanical causes. The development of functional imaging strategies of the spine will likely improve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back pain. This article outlines the current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protocols for 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 indicates deficiencies in current imaging, and describes functional imaging strategies for the spine that will likely improve the evaluation of patients with back pain. It also reviews recent published articles 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nd computed tomographic imaging of the spine and details the results of studies that have explored the future potential of spine imag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